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

1855年英國工程師貝塞麥發明了轉爐鍊鋼法,用機械代替人工攪拌,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

這個年代,大家的保密意識都不高,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當然想要保密也做不到,只要申請了專利技術就泄露了。

轉爐鍊鋼法又不是什麼高大上的技術,大家沒有采用,主要是思想理念上的問題,並不是說攪拌的機械生產技術有多難。

消息傳遞到維也納後,立即引起了轟動,這意味着鋼鐵生產效率將大大提高,市面上缺少鋼材的窘迫局面將得到改善。

偶爾翻越了報紙的弗朗茨,看到這項技術過後,纔想起了這個年代的鍊鋼技術還非常的原始。

奧地利最大的鋼鐵集團,擁有員工十餘萬人,年產鋼鐵不過五十餘萬噸。

就這點兒產量,還佔據了新神聖羅馬帝國鋼鐵總量的半壁江山,號稱歐洲大陸第一鋼鐵集團。

奧地利的鋼鐵產量也僅此於英國人,排在世界第二位,總產能已經超過法國人了。

這個數據已經足以令維也納政府滿意了,現在奧地利鋼鐵的產能以每年百分之二十以上的速度增長,完全就是開掛式的發展。

造成產能暴漲的主要原因,還是市場需求造成的,現在鋼鐵市場完全是供不應求,不光是奧地利,整個歐洲大陸都處於供不應求狀態。

現在國際上的鋼鐵出口商,主要就是英國人,比利時也是鋼鐵出口國,剩下的國家不進口鋼鐵,就算是工業強國了。

努力種田五年,鋼鐵產能終於突破了百萬噸,這還是建立在兼併南德意志地區的前提下,不然還達不到這個數據。

維也納政府的歡欣鼓舞,弗朗茨沒有半點兒驚喜。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現在英國人的鋼鐵產能已經逼近三百三十萬噸了,和歐洲大陸的總和差不多。

到了這個時候,需要開掛了。在鋼鐵產能上,英法的本土資源就決定了他們鋼鐵產能的上限。

就算是鋼鐵技術繼續取得突破,也沒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短期內還看不出來,到了後期資源不足就限制了他們的增長。

當然,他們有殖民地可以進行彌補資源上的不足,可是成本上的增加,也造成了利潤上的下滑,這會讓資本家們喪失了繼續投資的興趣。

弗朗茨關心的問:“阿爾吉斯特先生,採用平爐鍊鋼,在我們現有的技術上有沒有可行性?”

沒有辦法,事情太多了,弗朗茨都忘了推動鋼鐵技術革新上,還有這個掛可以開。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他連業餘選手都算不上,平爐鍊鋼技術弗朗茨就記得“平爐鍊鋼”四個字,具體的內容這個不是專業人士誰知道啊?

阿爾吉斯特一臉懵逼的望着弗朗茨,平爐鍊鋼是什麼鬼,難道把爐子平放麼?

這個問題,弗朗茨也無法回答啊!只能生硬的解釋道:“就是通過改變鍊鋼爐,提高冶煉鋼鐵的效率和質量。”

阿爾吉斯特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還是一頭霧水,不確定的回答道:“陛下,這個問題需要經過大量實驗才能夠知道,要不我先去做實驗?”

“好!”弗朗茨毫不猶豫的回答道

顯然,這不僅僅是理念上的問題,還有技術上的問題。至少弗朗茨可以肯定,絕對不是把鍊鋼爐平着放就行了。

打發了阿爾吉斯特,弗朗茨決定以後這種事情,還是不要盲目硬上的好,涉及到了工業技術,還是直接挖人算了。

不就是西門子家族麼,難道憑藉他在德意志地區的影響力,還怕挖不到人?

弗朗茨可以自豪的說,經過了這麼多年的經營,除了普魯士的容克大貴族挖不動外,別的人基本上就是價錢的高低。

容克大貴族是沒有辦法,這個真的挖不動,人家是軍隊擁有國家,弗朗茨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給出那個待遇。

當然普通的容克貴族,跑過來給他效力的人也不少,畢竟蛋不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很多貴族都是懂的。

從現在的發展來看,德意志地區顯然是新神聖羅馬帝國更加具有潛力,也是最正統的存在。

最重要的是弗朗茨執行的政策,最能夠保障大家的利益,就算是已經加入德意志聯邦帝國的邦國,同樣在和維也納政府眉來眼去。

儘管巴黎會議強行把德意志地區進行了拆分,可這並不意味着德意志地區的民衆,就真的願意接受了。

反而因爲這次列強的干涉,讓大統一的思想傳播的更廣。尤其是叛逆的中二少年們,都變成了堅定的大德意志派。

在招攬人才上面,維也納政府已經佔據了優勢。因爲手中資源的關係,弗朗茨也可以開出比另外兩家更高的價格。

……

弗朗茨下令道:“泰倫,派人查一查西門子家族。”

情報組織經過了這幾年的改組,已經變得更加具有戰鬥力了,貴族關係網組成的外圍情報組織,主要是收集一些基礎的消息。

在這裡面還有專門訓練出來的情報人員,利用這道關係網,安排了新身份混入了各國政府中。

這些都是長期潛伏,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啓用的。短期內還是以收買爲主,這是最有效的手段。

“是,陛下!”泰倫回答道

停頓了一下,弗朗茨又說道:“乾脆建立一個科學家檔案庫,把全世界有名有信的科學家資料都收集起來,尤其是德意志地區的科學家。

包括有潛力成爲科學家的優秀青年,也可以關注一樣。凡是我們需要的,都可以安排挖過來,這方面可以讓霍亨伯爵配合安置他們。”

沒有辦法,這個世界上科學家那麼多,很多在後世不出名,在當時卻做出了傑出貢獻的人,同樣具備拉攏價值。

忽悠不了外人,拿着德意志民族主義,打着愛國的旗號去忽悠德意志地區的科學家總可以吧?

口號弗朗茨都想好了:“爲德意志統一而努力”,再加上豐厚的待遇,他就不信還忽悠不了人。

實在是油鹽不進,弗朗茨也不介意進行道德綁架。從親朋好友下手,讓他們一起做思想工作,對頑固分子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這些人只要忽悠進來了,具體是爲政府科研機構服務,或者是爲民間企業效力,又或者是經營自家的產業,都沒有任何區別。

19世紀中後期,可是德意志地區的人才大噴發,無論是質量還是數量,都遠超世界各國。

德意志第二帝國能夠成爲爆發戶,靠的就是這一波人才大爆發,走在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最前沿。

現在新神聖羅馬帝國的底蘊,可比德二帝國強的多。無論是在資源上,還是在市場上,這個差距都非常的懸殊。

1855年,新神聖羅馬帝國的總人口就高達5128.6萬人,領土總面積約102.6萬平方公里,工業總量和法國人不相上下。

有這個基數在,除了隔壁的毛熊外,歐洲大陸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

毛熊是一個變態,領土面積超過了新神聖羅馬帝國二十倍,人口高達7300多萬,這還有克里米亞戰爭帶來功勞,不是這個數字就是7400萬了。

拼不過毛熊沒有關係,弗朗茨只是和英法比好了。尤其是法國人,十年前的法蘭西就3500多萬人口了,到了現在勉強3600萬了。

這個蝸牛般的增長速度,還在持續下降中,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才摸到4000萬的關卡上,從歐洲人口第二大國淪落到第五位。

面對這個競爭對手,弗朗茨可以放心大膽的說:啥也不用擔心了,咱們慢慢熬時間吧!

每過一年雙方的實力對比,都在發生着變化。不需要二十年,新神聖羅馬帝國的人口就比法國人多一倍了,雙方的實力差距也會完全被拉開。

沒有辦法,碰到了這麼一個佛系對手,靠鹹魚模式都可以超越過去。完全不需要針對他們做什麼,法國人自己都會把自己玩兒掉隊。

拿破崙三世發展經濟的能力確實不錯,卻沒有辦法改變法國民衆低生育率的現狀,除非廢除現在的繼承法、婚姻法……

總之,一句話法國民衆不是不願意生孩子,而是養不起更多的孩子。大城市遍地是棄嬰,生了孩子工人階級也養不起,或者說是沒有時間養。

而本來應該是人口增長主力的農民,因爲土地有限,爲了保證生活質量,他們自發的減少了生育。

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章、教子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百三十四章、奧斯曼危機第五章、豬隊友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二十章、密謀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十五章、人性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九十七章、交易
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章、教子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百三十四章、奧斯曼危機第五章、豬隊友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二十章、密謀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十五章、人性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三百零七章、補刀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九十七章、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