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禍水南引

在近東戰爭進入白熱化狀態後,法國內戰也臨近尾聲。

自從英國出面調解三大保王派矛盾後,扯後腿的力量大減,君主派系對革命黨取得了絕對優勢。

革命政府控制的勢力範圍被壓制到了巴黎一隅之地,儘管這裡是法蘭西的精華,可也經不起戰爭折騰。

在拿破崙四世封鎖巴黎過後,處於孤立狀態的巴黎革命政府,漸漸陷入了物資不足的困境中。

空有一堆工廠,沒有足夠的工業原材料。即便是巴黎革命政府及時採取了應急措施,統一進行物資分配,還是架不住坐吃山空。

除了意大利獨立組織這個“盟友”還在堅持奮鬥外,法國其它地區的革命運動,基本上都被拿破崙四世削平了。

1882年6月29日,政府軍在巴黎郊外擊敗了革命軍主力,局勢變得明朗了起來。

……

法國局勢的風雲變幻,引起了弗朗茨的高度重視。別看後世法國人鬧出的笑話多,這年頭他們還是牛逼哄哄的法蘭西帝國。

維也納宮,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分析道:“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在政府軍的反撲之下,巴黎革命政府堅持不了多久。

一旦巴黎革命結束,意大利獨立獨立組織也撐不了多久,尤其是在我們和英國人都放棄對他們的支持後。

法國人解決了內亂,又會將注意力重新投入到國際上,近東問題上英法很可能站在同一立場上。

多了一個盟友,恐怕在接下來的日子裡,英國政府就不會這麼安分了。

爲了確保萬無一失,外交部建議加緊對奧斯曼的攻勢,力爭在英法採取行動前滅亡奧斯曼,造成既定事實。”

弗朗茨搖了搖頭:“這很難做到。一個古老的帝國在生死存亡面前,能夠爆發出的潛力絕對不容小覷。

巴黎革命政府失敗,拿破崙四世就能夠集中兵力鎮壓意大利獨立運動。那幫烏合之衆能堅持兩個月,都算是一個奇蹟。

這次革命確實給法蘭西帶來了慘重的損失,可危機也伴隨着機遇,在這次內戰中拿破崙四世也幹掉了不少敵對分子,緩和了同奧爾良王朝、波旁王朝的關係,從側面鞏固的統治。

如果措施得當的話,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就是法國內部矛盾最緩和的時光。

在這種背景下,一年之後拿破崙四世政府就會基本穩定下來,再次將目光投入到外界。

我們或許有能力在一年之內滅亡奧斯曼,但這會留下非常多的後遺症,後期治理的時候勢必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單純從軍事上來看,自然是兵貴神速,在最短的時間內結束戰爭,付出的代價最小。

然而,奧地利這次不是爲了擊敗奧斯曼,而是要吞併奧斯曼。

阿爾佈雷希故意拖延聯軍的行動速度,給奧斯曼帝國留下充足的準備時間,不是因爲他不懂軍事。

速戰速決確實可以減少損失,但是敵我雙方的損失都在減小,戰後會留下一大堆的遺老遺少。

與其戰後對付游擊隊,不如讓敵人充分動員,在戰場上解決掉他們,成本只會更低。

蘇丹政府武裝起來的人越多,戰後給地方留下的隱患就越小。

扛起了槍就是敵人,戰後清算的時候,還可以搞一波株連,全家一起流放掉。

所以從一開始,弗朗茨就定下了長期作戰計劃。反正這次的經濟危機影響深遠,短期內結束不了,正好利用戰爭轉移危機。

費利克斯首相提醒道:“陛下,要是法國人緩過勁兒來,我們吞併奧斯曼的計劃,恐怕不會那麼順利。”

弗朗茨點了點頭:“這是必然的,不過再怎麼糟糕,英法也不可能支持出兵干涉。

法國的局勢可不怎麼好,即便是鎮壓了內亂,拿破崙四世也沒有膽子在這個時候挑起戰爭。

有反土同盟分擔國際壓力,就算是英法聯合歐洲各國施壓,我們也頂得住。”

後遺症自然不是這麼簡單,有了這次的刺激,英法兩國肯定會加緊靠攏的步伐。

這是早晚的事情,就算是沒有近東戰爭,隨着奧地利的逐漸強大,英法也會靠攏。

歐陸平衡是倫敦政府的基本國策,法蘭西的虛弱暴露了出來,平衡已經被打破,英國人的打壓對象自然變成了奧地利。

甚至他們還會拉攏俄國人組成反奧同盟,壓制奧地利的發展。受地緣政治影響,野心勃勃的毛熊倒向英法的概率非常大。

既然如此,弗朗茨自然要趁英法俄三國心態還沒有調整過來之前,提前打掉後方的奧斯曼了。

如果可能的話,弗朗茨不介意更進一步,拉着俄國人一起瓜分波斯,跑去和英國人做鄰居。

在利益面前,什麼事情都有可能發生。對窮逼的沙皇政府來說,印度的誘惑力絲毫不比西進歐洲大陸小。

這是一個陽謀,相比歐陸爭霸,進取印度明顯風險更低。前者是和歐陸各國爲敵,後者只需要面對一個約翰牛。

只要把俄國人引入了印度,英法俄同盟就喪失了建立的可能,英國人絕對捨不得拿自家的利益和盟友瓜分。

沒有毛熊這個肉盾,面對英法聯盟弗朗茨可不慫。一個橫跨亞歐非大陸的奧地利帝國,先天上就立於了不敗之地。

……

巴黎城外,波拿巴王朝的旗幟已經開始飄洋,拿破崙四世此刻正在前線鼓舞士氣。

不容易啊,作爲法蘭西的君主,最大的敵人永遠都是——革命。

從上了斷頭臺的路易十六,到倉皇出逃的路易-菲利普,先後兩個王朝都覆滅在了革命之中。

坦率的說,巴黎革命爆發後,拿破崙四世也是懵逼的。

如果不是不服輸的性格,他也被皇后勸着逃離法國這個漩渦了。因爲不甘心,他選擇了留下來,纔有今天的反撲。

單從這一點來看,他就比路易-菲利普強了不只一籌。

如果當年路易菲利普一世不急着跑出國,而是組織軍隊鎮壓叛亂,奧爾良王朝也沒有那麼容易覆滅。

理論上來說,在法蘭西只要軍隊依舊忠誠於國王,任何叛亂都是可以被撲滅的。

法國民衆革命的熱情很高,但這種熱情“來得快,去得更快”。但凡是發現革命損害了自己的利益,紛紛鍾就拋棄革命。

這次革命就是現實案例,這一路上拿破崙四世已經赦免了超過五位數的革命黨。

革命浪潮迅速轉入低潮,就是民衆們發現革命並不能給自己帶來利益。

巴黎民衆感觸最深,受經濟危機影響,大家生活水平急劇下降,甚至有部分人連肚子都填不飽,纔起來而革命的。

革命成功後,大家猛然間發現除了趕走了皇帝外生活水平並沒有提高,大部分人的生活質量反而下降了。

新生的革命政府沒有執政經驗,經常令出多門、互相矛盾,更是搞得大家苦不堪言。

這都不算什麼,真正導致革命失敗的,還是革命黨人沒有第一時間打出去,散播革命火種,反而急着組建政府、爭權奪利,錯過了最佳的機會。

當然,這不能怪革命政府,完全是被前輩們的成功經驗給誤導了。

第一共和國、第二共和國,都是巴黎革命一成功,全國各地就羣起響應的,根本就不需要一路打過去。

這個錯誤的認知,讓大家忽視波拿巴王朝和前面兩個天怒人怨的王朝不一樣,人家是有農民階級支持的,在地方上並非沒有根基。

得益於拿破崙三世當年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大部分法國工人對皇帝的印象不錯。

很多地方爆發革命,都是因爲失業潮、通貨膨脹、物價暴漲,大家喪失了收入,沒有辦法填飽肚子才爆發的,並不是爲了革皇帝的命。

拿破崙四世能這麼快打到巴黎郊外,不是軍事上多牛逼,主要是他有錢救濟失業民衆,而革命政府卻沒有。

炮火轟鳴聲響起,巴黎攻防戰正式打響。拿破崙四世拿着望遠鏡眺望戰場,映入眼簾的只有一股股濃煙升起。

侍衛長急忙勸說道:“陛下,這裡危險,還是進防炮洞中吧!”

拿破崙四世擺擺手道:“放心吧,格爾曼。這裡距離戰場足有好五六公里,敵人的炮彈沒那麼容易打過來的。”

本身格爾曼就非常反對皇帝來前線的,看到這一幕就更加焦慮了。萬一皇帝磕着碰着,他的罪過就大了。

猶豫了一下,格爾曼把心一橫,直接拽着拿破崙四世……

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七十七章、釜底抽……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
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一百零八章、巴爾幹風雲起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三十三章、淨化官場對伍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一百章、發飆的……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七十七章、釜底抽……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