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

1883年6月18日,迫於經濟危機影響,美利堅合衆國宣佈退出自由貿易體系,實施關稅壁壘。

不等英奧兩國反應過來採取行動,1883年6月20日,法國政府同樣宣佈退出自由貿易體系。

受此影響,英奧兩國苦心經營的自由貿易體系,一下子變得岌岌可危起來。

法蘭西和合衆國是不一樣的,後者的影響力有限,就算是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也影響不大,可是法蘭西不同。

作爲世界三大國之一,法國政府退圈帶來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

收到消息後,維也納政府自然是大爲震怒,才收割了不到一半,韭菜這麼快就跑了,實在是……

經濟大臣萊因哈特·哈爾德根:“受兩國退出自由貿易體系的影響,維也納股市大盤暴跌百分之五點四,倫敦股市暴跌百分之七點三。

從事進出口貿易產業受到的衝擊最大,普遍下跌百分之十五以上,一夜之間奧地利股市蒸發3.1億神盾,英國股市蒸發5.2億神盾。

金融上的波動,勢必會影響到實體產業。事情發生的太突然,國內企業沒有做好準備。

很多和兩國有貿易往來的企業,都準備裁員、削減產能,以應對衝擊。

法蘭西是我們的第三大貿易國,今年上半年的進出口貿易總額高達6458萬神盾,受關稅壁壘的影響,下半年這個數字可能會減少五分之二。

美利堅合衆國是我們的第七大貿易國,今年上半年的貿易總額是1076萬神盾,下半年可能會降低三分之一。

兩國退出自由貿易體系,給我們帶來的實質上衝擊不大,麻煩的是引起了市場恐慌。

如果後面還有別的國家跟進,恐慌情緒還會進一步放大,甚至有可能再一次誘發股災。

經濟部建議立即採取反制措施,震懾其他國家,避免自由貿易體系崩盤。”

隨着自由貿易體系的建立,資本主義世界經濟聯繫的越來越緊密,世界經濟變得牽一髮而動全身。

貿易保護是會傳染的,當大家紛紛採取貿易壁壘後,英奧兩個進出口大國,將成爲最大的受害者。

反制是必須的,怎麼反制卻成了問題。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這是一個大麻煩,不過英國人應該比我們更急。

合衆國和法蘭西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他們的損失至少是我們的三倍。

除了針對兩國提高關稅外,外交部不建議採取過多的手段,最好是等倫敦政府採取行動後我們再跟進。”

慫麼?

答案是否定的!

國際政治是最現實的,講究收益和付出對等。總不能拿着吃白菜的錢,跑去操吃豬肉的心?

更關鍵的是除了針鋒相對提高關稅外,奧地利真的奈何不了他們。

揉了揉額頭後,弗朗茨做出了決定:“先停止傾銷戰略,再這麼下去就要犯衆怒了。法國人要貿易保護,就隨他們去吧!

國際競爭也是有利有弊,看似法國經濟受到了衝擊,但是最近幾年時間裡,法蘭西的科技進步也是有目共睹的。

如果持續下去,我們技術上的先手優勢,很快就會被磨平。他們想要關起門來自己玩兒,那就成全他們好了。

外交部接下來的任務是在政治上孤立他們,讓他們成爲倍受歐洲各國警惕的另類。”

這既是自我安慰,也是事實。在國際競爭中,法國企業爲了生存下去,被迫開啓了技術革新,在很多領域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這是在貿易壁壘時代,不可能發生的事情。其中的利弊很難一概而論,不過法國人退圈了,對推動政治孤立卻非常的有幫助。

國家和人差不多,當大家都在一個圈子裡,而你獨自遊離在圈子之外,自然就會收到別人異樣的目光。

要是有人再挑撥一下,那就要被孤立,甚至是敵視。

不在乎別人的目光,說起來很輕鬆。真要是做了,你會慢慢發現:彷彿整個世界都在和你作對。

……

倫敦

作爲自由貿易體系的最大受益者,也是法國人退圈的最大受害者,英國政府自然不能無視這種事情發生。

經濟大臣康奈爾·博徹斯陰沉着臉說道:“法國人和美國佬的行動,讓我們剛剛復甦的經濟又遭到了當頭一棒。

最可怕的是他們動搖了自由貿易體系,如果不想辦法消除影響,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因爲利益而退出。”

英國是最早開始玩自由貿易的國家,爲了對外界以示誠意,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他們都是對外單方面實施自由貿易。

當然,那是建立在不列顛的強大工業體系下的。在法奧完成工業化之前,不列顛的工業總量超過了世界上其他國家的總和。

就算是開放了貿易,大家也只能向他們出售糧食、工業原材料,至於工商業製品在這裡根本就賣不動。

看似在公平競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競爭。可以說在第二次革命前,英國工商業在全世界都沒有夠分量的對手。

外交大臣喬治提議道:“我們可以拉着奧地利一起對法美兩國實施貿易制裁。

自由貿易體系崩潰,利益受損的不光是我們,還有奧地利,維也納政府應該不會拒絕。”

財政大臣曉治·柴爾德斯搖了搖頭:“除非皇家海軍能夠封鎖法美兩國的所有港口,不然我不認爲貿易禁運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

當然,我們可以阻隔他們的商品進入不列顛。可是換一個商品標籤,真的沒有技術難度,我們幾乎沒法識別。

我敢保證禁運的結果,除了政府財政收入減少外,見不到任何效果。”

沒辦法,資本家們的節操經不起考驗。沒有辦法從源頭上監管,僅憑大家的自覺性,想想也會知道會有什麼結果。

“維也納政府是什麼反應?”格萊斯頓首相問道

外交大臣喬治聳了聳肩:“他們的應對措施非常的消極,除了針鋒相對的提高了對兩國進口關稅外,奧地利人就沒動靜了。

看樣子維也納政府的精力全部都集中在滅亡奧斯曼帝國的偉業上,對合衆國和法蘭西退出自由貿易體系的事情,並不怎麼感興趣。”

“滅亡奧斯曼”這又是一個麻煩,沒有了奧斯曼帝國這個緩衝後,接下來不列顛在波斯的壓力將會大增。

聽到這個壞消息,格萊斯頓的眉頭皺的更緊了。看了看地圖過後,無奈的說道:“重啓英奧談判,我們需要奧地利人對波斯的安全做出保證。

至於合衆國和法蘭西這兩個不守規矩的傢伙,先把這筆賬記下來,後面有機會再慢慢和他們清算。

經濟部可以制定出了禁運之外的反制措施,必要的時候可以和奧地利人合作。

外交部繼續做好穩定其他國家的工作,我們必須要保證自由貿易體系的穩定。”

既然阻止不了奧斯曼帝國滅亡,那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先保障波斯地區的安全。

前不久英奧兩國已經就這個問題談過了,只不過因爲利益上沒有談攏,問題被暫時擱置了下來。

現在拖不下來了,等奧斯曼帝國滅亡後,再進行談判對不列顛還會更加不利。

相比之下,還是小屁孩的合衆國和野心勃勃的法蘭西,都屬於次要問題。

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十一章、不夜城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一十二章、裝糊塗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九章、僱傭兵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二十八章、準備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
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二十八章、變通第十一章、不夜城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九十三章、算計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四十九章、低配版‘‘打土豪’’分田地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一十二章、裝糊塗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九章、僱傭兵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四章、奧地利的名將們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二十八章、準備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