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

到了1869年冬,戰火紛飛的世界一下子太平了起來。各大殖民帝國爲了轉移國內經濟危機,發起的侵略戰爭都在這個季節結束了。

交戰各方的實力差距懸殊,在熱武器面前,血勇之氣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如果不是大家互相扯後腿,戰爭結束的時間還會更早。戰後的非洲大陸格局,變得更加明顯。

法國佔據了埃及,解決了阿爾及利亞,和英國人一起瓜分了突尼斯;奧地利也完成了既定目標,佔據了博茨瓦納、肯尼亞、坦桑尼亞等地區。

毫無疑問,在這一輪競爭中英國人處於了下風。儘管約翰牛打敗了埃塞俄比亞,還幹掉了奧爾多二世,依然改變不了他們在非洲大陸爭奪中的劣勢。

幹掉了一個土著皇帝,並不等於英國人就佔領了埃塞俄比亞,連名義上的統治都做不到。

沒有了中央政府的埃薩俄比亞變得四分五裂,面對一個個軍閥,英國人也頭疼不已。

有大無畏的國際主義志士,在暗中支持埃塞俄比亞和他們戰鬥,這場歷時兩年的戰爭英國人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前前後後共投入總兵力13.6萬,僅人員損失就超過了五千,其中有近三千人永久留在了非洲大陸,軍費開銷更是一筆天文數字。

這個人員傷亡,只是統計的白人士兵損失,僕從軍不值錢,他們的傷亡自然不在統計範圍內。

不管怎麼說,總算是打贏了,大英帝國的面子這次沒有丟。

實力上的絕對差距,不是那麼容易彌補的。即便是法奧再怎麼幫忙,埃塞俄比亞也只是給英國人制造了一點兒麻煩。

沒有抗英皇帝奧爾多二世,剩下的那幫軍閥,弗朗茨也不指望了。以英國人的手段,要不了多久他們恐怕就要爆發內戰。

這也不算太壞,至少在短期內英國人無法從埃塞俄比亞掠奪大量的財富。

在戰略上,英國人是增加了在亞丁灣的影響力,可惜付出的代價太大了一點兒,估計倫敦政府的反戰派力量又壯大了幾分。

按照目前的非洲大陸格局,奧地利大勢已成,佔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殖民地總面積超過一千三百萬平方公里,已經是小半個非洲大陸。

如果只是佔地也好辦,大家可以再找機會搶。問題是這片土地上,還生活着八百多萬白人移民。

各國的殖民地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人人持槍,只要扛得動槍的都可以變成戰士。

這要是打起來了,最後誰搶誰的,還真的說不準。除非英法能夠投入上百萬大軍進入非洲大陸,纔有獲勝的機會。

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法國人根本就不敢把主力部隊扔到非洲大陸上去,不然老家就危險了。

至於英國人,不要說百萬陸軍,就算是擴軍三五十萬,陸海軍就要先幹起來了。

皇家海軍可不會讓陸軍搶資源,對他們來說,這是比法奧加起來都要可怕的災難。

奧地利沒有在非洲大陸上繼續擴張,主要原因還是吃撐着了,需要消化戰爭果實。

這廣袤的土地上還有很多隱患,威脅着奧地利的統治,肅清地方纔是當務之急。

如果不能讓殖民地社會穩定,又怎麼創造財富?創造不了財富的殖民地,那就是負擔。

這一輪瓜分活動中,法國人表現的也很不錯,緊隨奧地利之後。

如果法國人能夠完成既定目標,他們的殖民地面積,也會突破一千萬平方公里。

顯然,歐洲戰略牽制了法國人大量的精力,在非洲殖民擴張中有些力不從心,不然突尼斯也不會分英國人一半。

現在他們的實際控制區域,還不到計劃中的一半。內陸地區姑且不論,奧地利同樣有很多地區沒有實際控制。

比如說:摩洛哥就匯聚了英法西三國的勢力範圍,怎麼把英西兩國驅逐出去,就是一個難題。

不管怎麼說,名義上法國人勢力範圍還是不小的,包括蘇丹都被拿破崙三世變成了保護國。

當然,這只是巴黎政府單方面宣佈的,並沒有獲得國際社會承認。英國人同樣宣稱和蘇丹簽訂了條約,直接以宗主國自居。

這些文件,基本上都是殖民者忽悠下籤的,甚至還有可能是僞造的。列強的節操不要考慮,殖民從來都是靠武力,有沒有條約都無關緊要。

這種虛裡花哨的把戲,只是爲了自我裝裱,讓自己的吃相好看一些,本身就沒有多少法律效力。

顯然蘇丹地區已經成爲了英法爭奪的焦點。

法國人想要把蘇丹和埃及連成一片,最好還可以佔領埃塞俄比亞和索馬里,獲得殖民東非的主導權。

英國人爭奪蘇丹地區,同時也在打埃及的注意,蘇伊士運河更讓他們垂涎欲滴。

總之,蘇丹地區對英法非常的重要。落入了法國人手中,英國人很可能被擠出東非地區,只能困守南非一地。

落入了英國人手中,那麼佔據東南兩角的英國人,不但扭轉在非洲大陸上的不利戰略,還有可能更進一步奪取蘇伊士運河,重新獲得地中海的主導地位。

這是一個陽謀,只要奧地利不亂伸手,英法兩國圍繞着蘇丹地區發生衝突是早晚的事情。

非洲大陸暫時穩定了,墨西哥內戰也陷入了低估期。承包了平叛任務後,法軍迅速就擊敗了叛軍。

烏合之衆就是烏合之衆,沒有墨西哥政府軍添亂,法軍爆發出了自身的真實實力,根本就不是叛軍能夠比的。

法國人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世界,上一次墨西哥戰爭中的失利僅僅只是一次例外,他們依然上全世界最強大的陸軍。

叛軍自然沒有剿滅乾淨,墨西哥又不是什麼小地方,叛軍只要隨便找個地方一藏,法國人就無能爲力了。

馬西米連諾一世的統治並沒有因爲叛軍被重創而穩定下來,反而因爲接連不斷的社會改革,變得搖搖欲墜。

要不是忌憚法奧兩國的反應,恐怕墨西哥的實力派早就發動了政變,換上小皇儲做了橡皮章。

表面上是穩定了下來,暗流卻一直在涌動中。現在只差一個火星,就可以引爆了。

……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

1860年,德蘭士瓦共和國東面的幾個黑人酋長國發現了大量黃金。1867年,人們又在奧蘭治河畔的霍普敦發現了第一顆鑽石。

對控制南非地區的英國人來說,德蘭士瓦和奧倫治兩個布爾人共和國已經不是窮屌絲,而是一塊肥肉。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更大的原因是奧地利人的觸手也伸了過去。

布爾人本來就是荷蘭人、德意志人以及部分法國人的混血民族,對同宗、同源的奧地利自然不排斥。

小國是需要抱大腿的,大家很快就變成了好朋友。祖魯人充當了雙方友誼的橋樑,在不久前的非洲混戰中,雙方聯手解決掉了這個威脅。

對英國人來說,布爾人倒向奧地利就意味着危機臨近。以奧地利在非洲大陸的優勢,要同化同源而出的布爾人,看上去就沒有多少難度。

如果不是新神羅帝國容不下共和國,沒準現在雙方就已經合併了。即便是如此,布爾人中支持加入神羅殖民體系的人也不在少數。

這讓充滿危機意識的英國人無法忍受,他們可沒有忘記當年是怎麼被趕出歐洲大陸的,自然不願意看到發生在歐洲大陸的事情,在南非重演。

儘管蘇伊士運河開通,開普敦的戰略價值有所下降,這裡仍然是兵家必爭之地。

這讓德爾福總督非常頭疼,自從他執掌南非地區後,不要說對外擴張了,本身的勢力範圍都在不斷受到壓縮。

面對來勢洶洶的奧地利人,他們能夠守住現在的勢力範圍,那都是大英帝國的牌子罩得住。

至於擴張?派出去的探險隊,一個個都是了無影訊,偶爾逃回來幾個人,都指向了黑人土著。

哪個土著部落這麼有力量,有實力擋住他們前進的步伐?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很多年,幾年前他們還組織了一支三千人的部隊遠征,企圖打破這種局面。

然後,這支被寄予厚望的部隊,剛剛出發不久,就遭到了大量的土著阻擊。

他們一路神擋殺神、魔擋殺魔,打得土著是哭爹喊娘。一不小心玩兒的太嗨,走的遠了一點兒,就被人切斷了後路。

沒有全軍覆沒,距離那個地步也不遠了。接下來的一年內,有超過一百五十萬土著遷途到了他們的殖民地。

人多力量大沒錯,可是人也是要吃飯的。這些被驅趕過來的黑人部落,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搶地盤。

除了城市還在英國人掌控中外,鄉下都亂套了。一度英國人的稅務官都不敢出城,大量移民舉家逃離南非。

惡化的局勢,讓前任因此承擔責任,提前退休回家養老。德爾福總督還是靠引進奴隸商人,解決了人口過剩的問題。

發生這些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布爾共和國配合了奧地利的行動,直接把這些土著放了過來,不然奧地利還做不到這一步。

德爾福已經多次向政府提出要干涉奧地利的擴張行動,然而沒有任何作用。不是倫敦政府不想幹涉,問題是他們沒有實力干涉。

最近幾年,海軍的霸主地位,已經受到了法奧兩國的衝擊。法國的鐵甲艦數量已經逼近他們的四分之三,奧地利的主力艦數量也高達英國人的百分之六十五。

兩強標準,早就不知道扔到哪個角落裡吃灰了。現實告訴了英國人,沒錢就不要亂裝逼。

當然在總噸位上,英國人還是勉強實現了兩強標準,畢竟現在沒有人和他們PK風帆戰艦數量。

看着蒐集到的情報,德爾福總督覺得自己應該做點兒什麼,不然未來大英帝國在南非的統治就難了。

如果有人發現上面的內容,就不會覺得德爾福在小題大做了。赫然是最近十幾年,兩個布爾共和國的外來移民資料。

其中尤爲重要的就是德意志地區移民,足足有八萬之多,超過總移民數量的百分之八十。

布爾共和國纔多少人?按照這個速度下去,變成德裔國家是早晚的事情。兩個布爾人共和國倒向奧地利也就不奇怪了,選票讓政府必須親奧。

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章、捧殺第三十一章、預算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八章、毒瘤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七十九章、春秋大夢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
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四十六章、廢除地方關稅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八十章、有心栽花花不發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兩百零九章、陽謀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三十九章、亞美尼亞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一百章、捧殺第三十一章、預算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八章、毒瘤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七十九章、春秋大夢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五十六章、歲月不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