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奧斯曼危機

和肆掠歐亞非三洲的祖宗們相比,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乖寶寶。繼位以來與鄰爲善,在外交上謹小慎微,儘可能的避免和歐洲強國發生衝突。

除了在普俄戰爭中對俄國人落井下石外,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就沒有主動發起過戰爭。可以說是歷代蘇丹中,少有的和平主義者。

況且,上一次戰爭也是內幕重重,如果不是列強暗中鼓動,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多半會選擇當一個看客。

當然,他這個“和平主義者”不是自願當的。完全是周邊的敵人太過強大,實在是打不贏只能選擇和平。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奧斯曼帝國強盛的時候四處樹敵,現在就要付出代價了。

總不能只讓你欺負人,就不讓別人報復了?這不奧斯曼帝國一沒落。奧地利和俄羅斯都跑來報仇了,如果不是實力不允許,沒準隔壁的波斯也會插一手。

現在波斯和奧斯曼帝國是爛兄爛弟,都走向了沒落。因爲地理位置的關係,奧斯曼帝國同時和兩個大國做鄰居,所以悲劇的更早一些。

相比之下,東邊的波斯人就要好很多,只需要面對英國人就行了。好歹還有獲勝的希望,十幾年前波斯人還粉碎過一次英國人的入侵。

“哼”的一聲冷喝,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將手中的戰報撕成了碎片。毫無疑問又是壞消息,這些日子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已經快要瘋了。

“昨天奧地利人剛剛圍困了耶路撒冷,今天博斯普魯斯海峽又淪陷了。是不是再過幾天,連達達尼爾海峽一塊兒丟了,等着敵人在安卡拉閱兵?”

衆人低頭不語,不是奧斯曼軍隊不努力,實在是實力雙方差距太大。俄國人也不是一味的打呆仗,在戰爭爆發後的一個月內,俄軍先後從五個港口登陸。

不等蘇丹政府派出的援兵過去,登陸的俄軍已經撤離了,換個港口繼續進攻。

看似沒有取得多少戰果,實際上給奧斯曼帝國帶來的傷害卻不小。一路打一路實施焦土政策,大量的沿海地區民衆,被迫向內陸地區遷移。

在和敵人作戰的同時,蘇丹政府還要肩負起安置戰爭難民的重任。不要看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叫囂的厲害,要所有民衆和敵人死磕到底,實際操作中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

俄國人攻克一地後,第一時間就開始搞破壞,比如說:破壞農田、燒燬房屋、搗毀標誌性建築物,驅逐當地民衆涌入內陸地區。

奧斯曼帝國的海岸線太長,不可能全部重點防禦,兵力薄弱的地區就讓敵人鑽了空子。

每一次俄軍登陸成功,奧斯曼帝國就要多出幾萬、乃至於十幾萬的戰爭難民。法不責衆在奧斯曼帝國同樣適用,蘇丹政府不可能追究這麼多人出逃的責任。

人總是要吃飯的,短短一個時間奧斯曼帝國就出現了數十萬難民。要救濟這麼多災民,讓事先沒有做好準備的蘇丹政府手忙腳亂。

其它各項物資也就罷了,奧斯曼民衆要求不高,有口吃的就行了。就這個最簡單的要求,都讓蘇丹政府感到爲難。

看着庫存的糧食日漸減少,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是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現在博斯普魯斯海峽淪陷,這意味着戰爭難民又要增加了。

一天兩天可以撐得住,要是戰爭持續一年兩年,奧斯曼政府可沒有那麼多儲備糧。

戰爭大臣艾爾墨德忐忑的回答道:“陛下,敵人擁有海上優勢,在戰場上來去如風。不等我們的援兵抵達,他們就提前撤離了,根本就不和我們決戰。”

這個解釋顯然不能令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滿意:“別的地區確實有些這些問題,可是博斯普魯斯海峽可是俄軍一路打下來的。不要告訴我,你們沒有時間調集援兵?”

駐守在博斯普魯斯海峽一帶的奧斯曼軍隊數量都超過了二十萬,而進攻的俄軍不過十萬上下,表面上奧斯曼軍隊擁有絕對的兵力,遺憾的是還是戰敗了。

戰爭不能光看數量,更多的還是要看兵力投放。看似奧斯曼軍隊數量更多,實際上卻要分兵駐守各地,和俄軍交戰的時候兵力反而不佔優。

艾爾墨德急忙解釋道:“陛下,博斯普魯斯海峽雖然失守,可是也重創了俄軍,短期內登陸的俄軍已經喪失了繼續發動大戰的能力。

我們正在調集重兵,準備將他們趕下海。

現在俄波戰爭爆發,沙皇政府應該不會再增兵了,這次會戰表面上我們輸了,可是在戰略上局勢正在向我們有利的方向發展。”

這個解釋,忽悠一下軍事能力不及格的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已經夠了。在潛意識裡,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就想聽到好消息。

至於反攻計劃能不能實現,那已經不重要了。戰場上千變萬化,發生點兒意外再正常不過。

看出了問題的內政大臣穆哈邁達眉頭一皺,輕瞟了一眼蘇丹的臉色,他果斷的選擇了裝傻。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或許是良心不安,又或許是擔心奧斯曼帝國這條船沉了,大家都要完蛋。

穆哈邁達隱晦的提醒道:“截止到目前,國內的戰爭難民已經突破了75萬大關,這個數字已經非常危險了。

如果繼續增加下去,我們可沒有那麼多糧食救濟,到時候很可能會引發大亂子。”

不是可能引發大亂,而是必然會引發大亂。奧斯曼帝國不過一千六百多萬人口,難民數量已經佔據人口總量的4.7%。

這麼多人喪失了生計,國內根本就沒有那麼多崗位安置,只能依靠政府救濟過日子。

如果戰場上繼續失敗,這個難民人數還會持續攀升下去。奧斯曼帝國不是什麼產糧大國,海外貿易又被封鎖了,難民不斷增加下去,爆發糧食危機幾乎是必然的結果。

實際情況,還會更加糟糕。這麼多人每天無所事事,就等着政府救濟,治安都是一個大難題。

這些話落到不同的人耳中,自然會有不同的解讀。本來是爲了給軍方施加壓力,但是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聽來,就變了味。

“爲了節省糧食,今後救濟難民進行區別對待,優先救濟***保佑的自己人,剩下的就讓他們自生自滅吧!

難民集中在一起也是一個問題,政府想辦法將他們分散安置。如果想不到辦法,那就讓異教徒騰出地方來。”

聽了蘇丹的話,穆哈邁達冷汗直冒。這是嫌國內還不夠亂麼?如果換個人說出來,他都會以爲被敵人給收買了,專門跑來霍亂奧斯曼帝國的。

本來奧斯曼帝國民族、宗教矛盾就嚴重,現在這麼區別對待,不是在逼人家造反麼?

裡應外合、內憂外患,兩個成語已經在穆哈邁達腦海中冒了出來,急忙勸說道:“陛下,不可啊!

現在正處於戰爭時期,國內萬萬不能出亂子。現在要是激化了矛盾,這異教徒很可能會和敵人勾結了起來,到時候帝國就危險了。”

很遺憾,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已經不再是剛剛繼位,那個雄心勃勃的蘇丹,而是被現實擊敗,破罐子破摔的腦殘蘇丹。

在1872年前,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的表現還能夠稱得上明君。在內政上與民休養生息,建立大學、設立法典,對奧斯曼帝國進行世俗化改革。

在保守派的強烈反彈下,1872年奧斯曼帝國改革失敗,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就墮落了,再也不復雄才大略。

做事越來越激進,根本就聽不進去勸。面對宗教問題、民族民族的時候,不想着從根子上解決問題,直接粗暴的進行武力鎮壓。

原時空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就是折騰過火,在1876年被民衆推翻,最後鬱鬱而終。

如果按照阿卜杜勒-阿齊茲一世的意思辦,或許不用等兩年後,沒準兩個月後這裡就要換主人。

……

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章、登基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四章、蝴蝶效應
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一百七十二章、政客的良心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章、登基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二十章、糾結的沙皇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四章、蝴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