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

經濟危機中最忙的應該算是殖民部下轄的移民署了,從1857年末到1859年初,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移民署的成績超過了過去幾年的總和。

在生存面前,很多人不得不選擇背井離鄉,其中移民巴爾幹半島的人最多,佔據了總移民數量的四成。

這還是政府有意控制的結果,不然超過百分之八十的移民,都會選擇去巴爾幹半島。

自願去非洲殖民地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有野心想要發財的;另外一種是窮的叮噹響,生存都成問題,迫於生計不得不去。

移民非洲大陸可以和政府,或者是種植園主、礦主簽訂僱傭合同,有穩定的收入,不用擔心一家人的生計。

很多人直接把去非洲大陸當成了外出務工。反正又不是強制要求移民,合同期滿了,願意留下就留下,不想留下還可以回來。

對吃了上頓沒下頓的人來說,只要能有一份兒收入養家餬口,就算是不錯了,地方遠點兒就遠點兒。

完成了人事調整,弗朗茨又說道:“殖民部,談談殖民地的發展情況。”

殖民大臣約西普·耶拉契奇回答道:“陛下,目前我們已經開闢了幾內亞灣、尼日利亞、剛果、喀麥隆、利比亞等地區的殖民地。

建立了殖民據點68個,擁有城市18座,前往殖民地的移民超過百萬人,直接控制殖民地領土面積超過三百萬平方公里。

其中:幾內亞灣擁有殖民據點25個,包括8座城市,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約70萬平方公里。當地總人口共計184.8萬,其中移民28.4萬,剩下的都是本地土著。

剛果地區擁有殖民據點14個,包括4座城市,實際控制領土面積約68萬平方公里。管轄區總人口約300萬,其中移民約31.8萬,其餘都是當地土著。

尼日利亞殖民地剛剛開闢不久,我們在當地只是建立了8個殖民據點,包括3座城市,擁有領土面積約28萬平方公里。管轄區總人口約218萬,其中移民約爲18.5萬。

喀麥隆地區開發的更晚,目前僅有5個殖民據點,包括2座城市,實際控制領土面積越10萬平方公里。轄區總人口約56萬,移民僅有5.8萬人。

利比亞地區還在繼續實施騰籠換鳥戰略,因爲當地人的抵制,進展速度比預想中要慢得多,大約還有15萬人滯留在當地,可能會拖到明年才能夠完成計劃。

我們已經控制了該地區的全部城市,輸送移民8.6萬人,沿海綠洲已經全部控制住了,名義上還控制着一百多萬平方公里的沙漠。

西奈半島資源太過貧瘠,我們沒有進行開發,僅僅輸送了兩千移民,名義上統治了這六萬多平方公里的半島。

歐洲地區的島嶼,直接納入本土統治,不計算在殖民地範圍之內。

更遠海外地區,殖民據點都是民間自發建立的,目前還沒有納入政府管理中。

截止到目前爲止,除了幾內亞灣殖民地因爲金礦的發掘,實現了收支平衡,並且還小有盈餘外,其它地區都處於虧損狀態。

總體上來看,1858年我們的殖民地總收益爲負985萬神盾,移民支出和對外用兵軍費開銷,還是佔據了大頭。

預計未來兩到三年內,較早開發的剛果地區,可以實現收支平衡。其餘的殖民都還需要一定時間,至少要在五年後,纔可以反補財政。”

弗朗茨點了點頭,顯然奧地利的殖民地還有很深的潛力可挖,現在殖民政府控制的只是當中的一小部分,還有大量的土地等着他們去佔領。

靠殖民地收入反補中央政府財政,弗朗茨還沒有那麼樂觀。只要殖民地可以做到收支平衡,那就是血賺。

猶豫了一下,弗朗茨說道:“殖民地的人口比例是一個大問題,土著數量太多,不利於我們長期統治。

接下來殖民部的工作重心可以放在移民上面,儘可能的把這些土著送到美洲各國去,減輕我們的統治隱患。

如果進展不順利,那就將他們驅逐掉,這個度你們自己把握。

反正我不管你們用什麼方法,五年之內土著人口要減少三層,十年之內我們的移民數量要超過當地土著。”

正常情況下,這是一個近乎完不成的任務。不過在這個年代做到這一點並不難,畢竟殖民者們的節操根本就不用懷疑。

就算是他們不知道該怎麼做,也可以學習一下英法同行,尤其是英國人,在這方面最有經驗。

“是,陛下!”殖民大臣約西普·耶拉契奇沉聲回答道

明知道這個任務不好做,可是皇帝已經下令了,約西普·耶拉契奇就不會拒絕。畢竟不好做,並不等於不能做,都不去試試怎麼知道完不成呢?

令弗朗茨哭笑不得的是,經濟危機爆發過後,貴族們投資種植園的熱情一下子高漲了起來。

相比不熟悉的工業、金融,大家還是更加樂意投資自己熟悉的產業,畢竟種植園的收益比較穩定,風險也沒有那麼大。

現在非洲大陸上有這麼多移民,可不僅僅是靠政府組織的,很多都是這些種植園主們招募過去的。

皇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作爲最早投資殖民地的存在,現在已經開發出來了數萬公頃的種植園。

大家都熱衷於種植小麥、棉花、可可、咖啡,都是一些短期內就能夠看到回報的產業。

相比之下,弗朗茨這位重點投資橡膠園的存在,反而成爲了另類。現在橡膠的用處還沒有後世那麼廣,投資週期又長,自然不受歡迎了。

如果人手充足的話,弗朗茨也願意種植收益更快的棉花、咖啡,可惜現在是真的缺人。情急之下,就只能先種橡膠樹了。

目前皇室種植園,已經招募了三萬多工人,依然是杯水車薪,不得不使用一部分當地土著勞工。

從海外招募優質勞工,目前還在進行中。這個年代去一趟亞洲都要大半年時間,想快都難。

弗朗茨現在非常擔心,如果不加以限制,種植園主和礦主們很快就會迷上使用廉價的本地勞工,他可不想看到奴隸制在殖民地復興。

現在只是因爲大家沒有經驗,這些土著又沒有被馴化,時常發生暴起傷人、逃亡的事件,才讓農場主和種植園主對大量使用土著勞工心存疑慮。

金礦主們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本地勞工了,靠着手中強悍的武力壓制住了反抗。

弗朗茨不相信在利益面前,大家的節操會有多高。注意吃相的無非是學習皇室種植園,用食鹽、布匹等物資向土著部落酋長僱人。

心狠手辣的,直接派人捕奴。非洲大陸那麼亂,殖民地政府管不到的地方多得去了。金礦主兼職奴隸主,再兼職奴隸販子的比比皆是。

從短期來看,這的確是一件好事,降低了生產成本,可以獲得更多利益。

從長遠發展來看,大量的使用奴隸勞工,會搶佔移民的工作崗位,不但嚴重阻礙了殖民地的經濟發展,還增加了社會矛盾。

還有一個不能說的原因,就是弗朗茨想要坑最大的競爭對手一把,削弱他們的發展潛力。

歷史上,這個時期前往美國的移民中,有近半的移民來自德意志地區、意大利地區、南歐地區,現在這部分移民被弗朗茨分流了大部分。

美國的勞動力不足情況,比歷史上更加嚴重。這種背景下,北方的工業主們和南方的種植園主們衝突更大。

樂於助人的弗朗茨,自然要幫他們一把。白人移民不夠,就用黑人移民來湊;質量差了,就用數量來湊。

只要想想看,每年移民美國的人口中有一半是黑人,那麼未來一定會非常的有趣。爲此,付出些許代價又算得了什麼?

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四十章、逼宮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六十一章、刺背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四章、風波起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三十一章、甲午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四十章、逼宮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二十四章、攤牌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
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四十章、逼宮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七章、巴黎公社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五十八章、倒計時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六十一章、刺背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四章、風波起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三十一章、甲午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五十六章、鷸蚌相爭,先誅漁翁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八十八章、時勢造英雄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四十章、逼宮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二十四章、攤牌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