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

就在英國政府決定壓上全部籌碼梭哈的時候,英吉利海峽之戰的結局,也被維也納政府散播了出去。

大陸聯盟士氣大漲,原本還搖擺不定的牆頭草們,此刻也紛紛向維也納政府靠攏。

如果不是牽扯的國家太多、涉及到的利益太大,一時半會兒難以敲定,大陸聯盟已經膨脹了一圈。

反之,大洋聯盟就是一片愁雲慘淡。之前大家對皇家海軍的期望有多大,現在的失望就有多大。

老大不給力,小弟們也很爲難。要不是現在的局勢不容許大家退縮,恐怕一個個都要用腳投票了。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

1905年5月27日,神羅率領的大陸聯軍在呼羅珊地區同南下的俄軍會師,同日被大陸聯軍重兵圍困的德黑蘭守軍放下武器投降,波斯帝國正式覆滅。

本來波斯戰敗也是應有之義,面對歐洲各國的進攻,能夠抵抗五個月之久,波斯帝國已經是超水平發揮了。

儘管有盟友的支持,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若是英倫三島同歐洲大陸接壤,不列顛能不能支撐五個月都是一個未知數。

可是趕在了這個時間點,就容不得大家不多想。一股兔死狐悲的情緒,在大洋聯盟中蔓延。

千頭萬緒的英國政府,現在已經顧不上安撫盟友情緒,就連他們自己的情緒都來不及調節。

打開地圖就知道,印度危險了。幸好蘇伊士運河被堵上了,要不然敵人的海軍東出,掩護大軍從海上進攻,局勢還會更加惡化。

現在也好不了多少,印度已經陷入了兩線作戰中,搞不好未來還要三線作戰。

唯一能夠倚仗的就是地利,聯軍西來要穿過波斯高原,後勤運輸是一個大難題。

事實上,波斯帝國能夠堅持五個月,最大的原因也是因爲後勤限制了聯軍的發揮。

沒有辦法,除了主要城市外,波斯大部分地區都沒有鐵路,只能靠人力、畜力運輸。

僅有的鐵路,還遭到了波斯人的破壞。爲了保障部隊的後勤,維也納政府甚至還調動了上百架運輸飛艇。

伴隨着戰線不斷的前移,聯軍指揮部也搬到了扎黑丹。作爲大戰的勝利者,弗里德里希大公的臉上卻看不到笑容。

“一路殺到印度”,口號喊起來簡單,真要具體落到實處,麻煩就降臨了。

後勤是最大的硬傷,此刻聯軍最大的任務不是作戰,反而是修復被敵人搗毀的鐵路。

說起來也是諷刺,波斯境內大部分鐵路都是英國人修建的,現在這些鐵路卻成爲了聯軍進攻印度的最大助力。

或許是因爲巧合,又或許對波斯帝國有防備,攪屎棍在波斯修建的鐵路規格也是五花八門。

爲了修復這些鐵路,連火車皮都是從國內專門定製。看着手中的報告,弗里德里希都有些懷疑自己不是聯軍總指揮,而是一個工程總指揮。

沒有辦法,同波斯的戰爭是結束了,可地方上仍然不穩定。鐵路修復工作,只能由軍方自己搞定。

難怪當年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沒有能夠殺到印度去,看看這糟糕交通就全明白了。

甭管交通多麼糟糕,條件多麼惡劣,將戰線推進到了印度,就是戰略上的勝利。

到了現在這一步,大陸聯盟只要捨得投入,拿下印度就只是時間問題。

凡事都有兩面性,在戰略上取得勝利的同時,大陸聯盟內部也風起雲涌。

毫無疑問,富庶印度是最好的“餅”。維也納政府早早做出了許諾,不染指印度任由大家瓜分。

大陸聯盟多是小國,除了神羅和俄羅斯之外,誰也沒有獨吞印度的實力。維也納政府又早早宣佈了退出,大家的競爭者只剩下英俄。

驅逐英國人不難,面對整個歐洲大陸的圍攻,英國守住印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麻煩在於驅逐英國人之後。

沒有了共同的敵人,盟友就變成了競爭對手。利益動人心,儘管俄羅斯帝國依舊強大,可這絲毫不能動搖大家窺視印度的決心。

單對單,誰也不是俄國人的對手;一旦抱了團,局勢就大不相同了。

反正還有神羅在上面壓着,名義上大家都是盟友,就算是有矛盾,俄國人也不可能直接對動手。

不需要直接和俄國人開戰,僅僅只是暗地裡展開競爭,誰慫誰是孫子。

一場不見硝煙的戰爭,就此在大陸聯盟內部拉開了序幕。扯後腿、下黑手,各種陰損手段那是爭先上演。

很快官司就打到了弗朗茨的案頭,然後自然是繼續撕逼了。利益面前,豈是說調停就能夠調停的?

更何況挑起歐洲各國同俄國人之間的矛盾,本來就是維也納政府事先策劃的,爲此甚至拋出了印度。

如果不是考慮到霸權戰爭尚未結束,現在不適合挑起紛爭,否則弗朗茨都要親自下場推波助瀾了。

維也納政府不管事,雙方掐得正歡,偏偏這個時候英國人的暗手又發動了。

罷工、又見罷工,從里斯本到聖彼得堡,全歐洲都爆發了罷工運動。

不同於以往支持革命黨的收斂,這次英國人是徹放開了手腳,什麼危害就玩兒什麼,絲毫不考慮後續影響。

不僅遣返革命黨,更是派出專業人士,幫忙制定革命大綱。甭管能不能成功,起碼畫餅很成功。

被忽悠的革命黨人,一個個就像是打了雞血一樣,奮不顧身的投入到了這場革命浪潮中。

矛盾積累最多、官僚集團最爲腐朽的俄羅斯帝國,自然成爲了這場風波的重災區。

別的國家罷工,那真的就只是罷工。社會環境不允許,縱使革命黨口號喊得再響,也難以掀起革命。

俄羅斯帝國就不一樣了,作爲最早參戰的國家,俄國也是受戰爭影響最深的國家。

前前後後,動員了近三百萬軍隊,同時支撐兩線作戰,經濟想不受影響都不行。

儘管有維也納政府支持,但是這個支持也是有限度的。大部分的戰爭經費、物資,還是沙皇政府自籌。

如果只是如此,以俄羅斯帝國的體量,也不是不能支撐,壞就壞在官僚集團身上。

尼古拉二世從來都不是什麼強勢的君主,自然震懾不住國內的牛蛇鬼神。發財的機會到了,免不了要“多徵三五斗”。

看似不起眼,可層層累加下來,到了底層民衆身上,就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本就生活困難,資本家又跟着跳出來落井下石。一面囤積居奇、炒高物價,一面又剋扣薪水、增加工作時間。

民衆兜裡沒錢,生活難以爲繼。沒有關係,有量身定做的高利貸。

本該發出預警的專家學者,在資本的力量之下,不斷唱讚歌,瘋狂鼓吹……

伴隨着財富的不斷集中,社會矛盾也與日俱增,爲革命創造了機會。

1905年6月1日,罷工遊行的波蘭羣衆,在維特斯大道和軍警爆發了武裝衝突,波蘭獨立組織趁機發動了叛亂。

“6.1”革命發生後,就彷彿在沸騰的油鍋裡澆了一瓢水,瞬間四濺而飛。

6月4日,保加利亞地區爆發民族獨立運動;6月6日,芬蘭地區爆發獨立運動;6月11日,立陶宛地區發生了反俄暴動;6月15日,烏克蘭地區……

在此之前,5月份的時候阿富汗民族革命黨就發動了武裝革命,打響了反俄第一槍。

只不過阿富汗地區經常發生反俄暴動,游擊隊就從來沒有被剿滅乾淨過,沒有引起大家的重視。

6月22日,身處西伯利亞的法蘭西勞工發生暴動,西伯利亞鐵路一度被中斷。

6月26日,流放到西伯利亞的奧斯曼移民,也參與到了叛亂中。

這還不算完,7月初的時候,高加索地區格羅茲尼也發生了叛亂。

7月11日,中亞地區的哈薩克斯人也加入到了反俄運動,中亞鐵路被迫中斷。

……

這麼多的獨立、叛亂,顯然不是英國人一家能夠策劃出來的。

別的暫且不論,看看革命黨是如何返回俄國的,武器裝備又來源於何處,就能夠說明問題。

歐洲各國一起坑俄國人,沙皇政府想不倒黴都難。何況,俄羅斯帝國還處處漏風,給大家創造了機會。

俄國人倒黴,歐洲各國也沒有能夠獨善其身。革命是會傳染的,尤其是英國人還火力全開。

6月18日,葡萄牙共和派發動政變,卡洛斯一世倉皇出逃。

6月24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爆發了宗教衝突,造成7死16傷,改革派和保守派矛盾升級。

6月27日,意大利地區爆發共和運動,盧卡大公倉皇出逃,教皇國也命懸一線。

同日,漢諾威爆發反戰運動,要求維也納政府結束戰爭、恢復和平。

6月29日,普魯士爆發反俄遊行示威。

7月1日,荷蘭爆發反戰遊行。

……

亂套了,整個歐洲大陸從東到西,都是一團亂麻。

英國人只是起了個頭,剩下的都是各國自由發揮,他坑你、你坑我、我坑他,坑來坑去一圈下來,誰也沒能夠獨善其身。

大陸聯盟陷入混亂,不列顛也沒有能夠逃過一劫,作爲這場戰爭的主角,國內怎麼可能沒有矛盾呢?

英吉利海峽之戰後,英倫三島的太平日子就結束了,民衆對戰爭的厭惡達到了頂峰,民間反戰的呼聲日益高漲。

1905年6月16日,布拉德福德爆發反戰罷工運動,緊接着謝菲兒德、利物浦、倫敦、都柏林等大城市也跟着響應。

尤其是都柏林地區,獨立運動的聲勢也跟着水漲船高,若不是駐軍足夠多,恐怕當地人不光是反戰,而是要鬧獨立。

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六十章、代價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三章、革命浪潮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一百章、捧殺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
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一百五十一章、進擊的法國人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九章、列強本色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二十四章、小國的無奈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六十章、代價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十章、扯後腿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兩百三十四章、《維也納條約》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三章、革命浪潮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一百章、捧殺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六十章、只能做不能說的事兒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