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

渥太華,經過了幾個月的談判,到了1865年9月份,多方會談終於有了初步結果。

在英法奧西四國的干涉下,美國聯邦政府承認南方邦聯和印第安人獨立,美國正式分裂。

存在爭議的馬里蘭州和西弗吉尼州,支持北方政府的地區加入聯邦,支持南方政府的地區則加入邦聯。

如果發現南北兩個政府的國土面積交錯在一起,不要奇怪。這次民衆自由選擇加入哪個政府,最後是以鎮爲單位的。

毫無疑問,這是英國人的手筆,他們是專業的。現在就把南北雙方的矛盾埋了下來,可以想象未來的美洲會很熱鬧。

南方邦聯政府包括: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佐治亞、佛羅里達、亞拉巴馬、密西西比、路易斯安那、德克薩斯、弗吉尼亞、田納西、阿肯色、密蘇里、肯塔基、以及馬里蘭和西弗吉尼的部分地區。

亞利桑那地區和新墨西哥地區也被劃入了南方政府。(大致是今亞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

印第安酋長國就有些可憐了,被夾在南北政府的中間位置,地盤也只有可憐的印第安人聚居區。(大致是今俄克拉荷馬州)

分裂後美國,綜合國力依然是北方政府佔優勢,擁有1764.5萬人口,繼承了美國近三分之二的工業、和63.2%領土。

南方邦聯政府緊隨其後,擁有1198.4萬人口,繼承了美國近三分之一的工業、34.1%的領土。

印第安酋長國可以忽略不計,人口沒統計過,反正不超過100萬,領土面積不足20萬平方公里,工業幾乎爲零。

(備註:1865年的美國不包括阿拉斯加和夏威夷,後世的海外島嶼大部分也不在內)

當然,這只是大家達成的初步協議,具體細節還要繼續扯皮。尤其是國界線問題,這還需要時間確定。

不過這不影響大家簽訂條約,在英法奧西四國的督促下,1865年9月12日,林肯政府不情不願的簽訂了這份停戰條約。

條約的簽訂也意味着林肯政府執政時間的結束,不需要別人催促,次日林肯就向國會遞交了辭呈。

這會非常的順利,沒有半點兒波折。最大的黑鍋都背完了,自然有人上來接盤。只等選舉結束,林肯政府就可以走人了。

內戰結束,聯邦政府再次回到了華盛頓。不管怎麼說,這裡都還是聯邦的首都。

即便是被打成了廢墟,他們也必須要回來。這是政治正確,標誌着聯邦政府的正統性。

再次踏入白宮,林肯彷彿蒼老了二十歲。到處都是斷壁殘痕,昔日的政治中心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

“哎!”

一聲嘆息,道盡了人生的無奈。

南北戰爭不是林肯的責任,從北方的資本家在政府中佔據主導地位開始,就進入了戰爭倒計時。

只不過他運氣不好,恰好趕上了這個關鍵時候,背上這口黑鍋。

歷史上,北方政府贏得了戰爭,林肯又在戰爭剛剛結束被刺殺,拉到了民衆的同情分,才成爲了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這口黑鍋自然就落到上一任總統身上。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上一任固然跑不掉,他這個現任總統更是罪加一等。

政治對手們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踩着失敗者上位,這是再正常不過的。

某些看林肯政府不爽的人,都在準備起訴他們違背憲法、挑起內戰,造成了上百萬人死亡。

這次內戰打得太慘,北方政府損失:57.2萬士兵陣亡或傷重不治,26.7萬士兵因傷致殘,2.3萬士兵死於疾病,各類意外死亡1.2萬人,比如說:暗殺、落水、違反軍紀被處決……

這僅僅只是軍隊損失,不包含平民傷亡。雖然還沒有到家家戴孝,人人哭泣的地步,距離這也不遠了。

不要看起來和近東戰爭俄國人的損失差不多,可是沙皇政府名義上打贏了,佔領了君士坦丁堡和保加利亞地區。

儘管君士坦丁堡已經成爲廢墟,保加利亞人還想着要獨立,這依然無損沙皇政府在政治上的成功。

聯邦政府就不行了,他們在戰略上失敗了。想要推卸責任,都沒有辦法。

“怎麼捨不得了?”

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務卿薩法爾出現在了林肯的身後。

林肯搖了搖頭說:“不是,當初進入這裡的時候,我就知道這是一個爛攤子。只不過當時我覺得自己可以搞定,讓這個國家重新統一起來。

然而,我高估了自己,低估了敵人。現在不得不灰溜溜的離開,或許我會成爲首位進入監獄的總統。”

薩法爾安慰道:“在此之前,或許有這種可能,不過從你遞交辭呈那一刻開始,這種可能就不存在了。

最糟糕的結果,也無非是下一屆總統簽訂特赦令。共和黨是不會看着我們進去的,這是遊戲規則。”

美國總統有特赦權利,除了被彈劾外,總統可以不經任何機構允許,對任何人實行特赦,包括前總統。

按照政治遊戲規則,總統可以提前辭職,換取下一屆總統對他們特赦。

“特赦”意味着前面的所有罪名一筆勾銷,提前辭職了,彈劾自然也就無從談起。

簽訂停戰條約前,需要林肯背鍋,國會自然不會彈劾他。停戰條約一簽訂,他就自己辭職了,共和黨主宰的國會已經批准,彈劾也就不存在了。

因爲南方地區的獨立,民主黨元氣大傷,短時間內根本就沒有辦法和共和黨競爭。

下一屆總統多半還是會出自共和黨,沒有一個黨派希望自己的總統獲罪入獄“開創歷史”,共和黨自然會出力保住林肯。

即便是民主黨贏得選舉,出於政治上的考慮,同樣會赦免他們。

這是美國政治的遊戲規則,即便是到了21世紀,也沒有美國總統因爲犯罪入獄的。

正常情況下,連起訴都不會有。“撲克內閣”哈丁總統、腐敗總統格蘭特、“水門事件”尼克松總統等等,最後都是平安着陸。

現在有人嚷嚷着要起訴,實際上只是因爲大選宣傳需要。激進分子只是被利用了,政客們不會打破遊戲規則的。

即便是林肯的辭職了,可不等於林肯政府就可以走了,還要等到權利交接過後才能離開。

這也是他任期結束了,不然總統辭職,副總統替補。還是自己人在臺上,特赦令早就出來了。

……

美國的內部權利鬥爭,弗朗茨沒有興趣關心,他還沉沁在美國分裂的喜悅中,無法自拔。

分裂了一次,就有可能出現第二次。從聯邦政府承認南方獨立的那一刻開始,就意味着林肯打的補丁失去了作用。

這是獨立宣言的鍋,當初各州是自由加入的,並沒有禁止退出,南方獨立在法律上不存在問題。

林肯雖然出臺了法律,禁止聯邦分裂。可這是事後諸葛亮,根本沒有受到各州政府的認可,這條法律等於沒有。

經歷了一次內戰過後,如果某些聯邦州再鬧獨立,聯邦政府還能夠組織武力鎮壓麼?

要知道這次內戰,如果不是南方政府先動手,聯邦政府能不能組織起來軍隊,都是一個未知數。

這個年代,美國各州權利太大,都有不鳥聯邦政府的能力。比如說:禁止聯邦軍隊進入本州。

沒有各州配合,華盛頓政府連調動國內的軍隊都難,更不用說組織軍隊了。

現在因爲內戰,聯邦政府的威望大減,對各州的約束力進一步下降。這意味着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國都不再是威脅。

如果說聯邦政府是一個鬆散聯盟,那麼邦聯政府還要更進一步,一個個加盟州的權利比新神聖羅馬帝國下屬邦國都大。

可以這麼理解邦聯政府:每一個州都是一個獨立小王國,大家在一起組建了一個聯盟,就是現在的邦聯政府。

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八章、毒瘤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兩百二十七章、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一百五十章、搶糧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二章、爭取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六章、教育改革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一章、穿越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
第一百八十二章、愈演愈烈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八章、毒瘤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兩百二十七章、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兩百三十九章、不能閒着第一百五十章、搶糧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七十三章、變換國籍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二章、爭取第六十六章、收錢了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六章、教育改革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一章、穿越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