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陽謀

他們是真的下定決心,看到隔壁的奧地利貴族在海外殖民運動中大發橫財,又被國內的資本家操縱輿論一鼓動,容克貴族們也忍不住了。

尤其很多年輕人,早就不滿政府的保守了。要知道奧地利開闢海外殖民地還不到十年,就擁有了本土面積五六倍的地盤。

很多人樂觀的認爲只有加入殖民運動中,他們很快就可以發財、封爵走向人生的巔峰。

“世界的未來在海洋”,這句話誰最先說出來的,已經不可考證,反正現在已經得到了歐洲社會的廣泛認可。

在開闢海外殖民地初起,弗朗茨也推波助瀾宣揚了一番這個理論,現在德意志地區已經廣爲流傳。

鐵甲艦被公認爲當代海軍技術的最高水準,才問世短短的數年時間,英法美西葡荷等海軍強國,都建造了屬於自己的鐵甲艦。

現在普魯士王國終於有了自己的鐵甲艦,很多人都在歡慶。只有政府高層才清楚,他們的鐵甲艦和各海軍強國之間的差距。

畢竟是旱鴨子,長期以來普魯士海軍都是可有可無的存在,更多的時候都充當着海警的角色,連隔壁的丹麥都比不上。

大張旗鼓的宣傳鐵甲艦,還是爲了振奮人心。最近幾年普魯士王國發展的非常不順利,民衆需要一個好消息。

威廉一世關心的問:“海軍訓練的怎麼樣了,什麼時候可以開闢海外殖民地?”

陸軍大臣兼職海軍大臣的羅恩臉色一變,苦笑着回答道:“陛下,我們的海軍底子太薄了。

在擴軍前,海軍僅有一千三百餘名官兵,這還包括海軍部上上下下的文職人員。

想要形成戰鬥力,至少還需要兩到三年時間。當然如果敵人只是土著的話,這些都不是問題。”

陸軍大臣依然兼任海軍大臣,這也是各方妥協的結果。儘管容克貴族們垂涎開闢海外殖民地的利益,他們仍然不願意放棄對軍隊的主導權。

陸軍領導海軍沒有毛病,反正海軍官兵都是由陸軍現役部隊直接轉業過去的。連海軍陸戰隊都省了,他們絕對是陸戰最強的海軍,沒有之一。

本來主導陸軍改革的羅恩,悲劇的發現他又要主導普魯士海軍建設了。別的國家最多也就外行領導內行,他這裡直接外行領導外行。

反正之前普魯士海軍,就是普魯士王國的海警,平常的業務就是打擊一下走私活動。

現在增加進來的幾千陸軍那就更業餘了,從上到下都是業餘選手,羅恩自然是壓力山大。

海軍不是陸軍,訓練幾個月就可以上戰場。即便是普通士兵,都要花費幾年時間訓練。

顯然,這是羅恩深入瞭解過後才發現的,普魯士政府上層還是陸軍思想,包括威廉一世都沒有分清陸海軍的差別,不然也就不會這麼問了。

威廉一世詫異的問:“居然要這麼長時間,那奧地利人是怎麼擴充海軍的,還是說他們的官兵訓練根本就不合格?”

確實最近幾年奧地利海軍擴充的有些猛,從1850年開始到現在,奧地利海軍噸位增加了好幾倍,一躍成爲了世界第三海軍強國。

羅恩解釋道:“陛下,奧地利海軍之前一直在地中海活動,知名度有些低,可實際上他們的海軍底蘊卻很厚實,威尼西亞地區更是傳統的海軍強國。

他們擁有完整的海軍技術傳承和人才培養體系。

梅特涅時代不重視海軍發展,才讓奧地利海軍在大家的印象中淡化了,現在維也納政府重視了起來,自然很快就趕上去了。”

實際上,奧地利海軍的快速發展也是運氣。風帆戰艦時代,海軍技術已經到了瓶頸,那怕是英國人的技術對各國也先進不到哪裡去。

鐵甲艦時代降臨過後,風帆戰艦直接被淘汰了,以往的經驗技術已經落後,又要開始重新洗牌。

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在是各國最容易追趕英國人的時代。畢竟鐵甲艦技術大家都纔剛剛發展,這個差距還沒有到令人絕望的地步。

聽了這個解釋,威廉一世嘆了一口氣,原本他以爲百年海軍是英國人吹出來,沒有想到這是真的。

要是沒有底蘊,從頭開始建立一支強大的海軍,就算是不需要一百年,幾十年還是要的。

“前不久奧地利人向我們提議,共同開發南洋地區。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如果合作順利的話,我們可以直接利用奧地利人的海外殖民據點獲得補給,在南洋地區獲得第一塊殖民地。”

後勤補給,這也是殖民帝國給後來者設置的障礙。大家只是歡迎各國商船前往補給,軍艦想要獲得補給就必須要提前溝通。

如果只是出國訪問,那麼好辦大家都樂意做這一筆生意。要是想開闢海外殖民地,這就需要更深層次的溝通了。

總之,沒有足夠的代價,就不要想獲得大家的幫助。

這對後來者是相當的不和諧,開闢海外殖民地也不可能什麼都從國內運,就近採購是降低成本的最佳方法。

爲了獲得後勤補給,奧地利都和西葡荷三國簽訂了協議,承諾不以任何方式謀求他們的殖民地,才取得了大家的諒解。

這些約定弗朗茨已經兌現了,在海外殖民活動中,奧地利沒有搶佔過任何一個國家的殖民地,拿的都是無主之地。

現在普魯士王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後勤補給問題,殖民成本可以直接讓任何人絕望。

簽訂一份內似的協議?不要做夢了,普魯士王國在政治上的影響力每況愈下,憑什麼讓大家給面子?

在這個用拳頭說話的世界,以普魯士海軍的實力,各國根本就不屑一顧。即便是葡萄牙人,都可以把普魯士海軍團滅個兩三次。

尤其是陸軍直接變海軍,更是在歐洲成爲了笑柄。大家根本就不認爲普魯士王國在發展海軍,不少報紙直接諷刺普魯士海軍爲陸軍艦隊。

羅恩關心的問:“陛下,我們需要付出什麼呢?”

天上不會掉餡餅,真要是掉下來了,那也能夠砸死人。羅恩不認爲奧地利會無償的幫助普魯士,這個大便宜肯定不好撿。

威廉一世冷笑着說:“他們還把自己當成德意志地區老大呢,準備拉我們這個小弟過去當打手。

南洋地區各國勢力雲集,這些年奧地利人的攤子鋪得太大,能夠投入到南洋地區的實力有限。

爲了保證他們在南洋地區的利益,維也納政府這次就邀請了我們和德意志聯邦帝國加入。

當然,他們這裡面也有拉攏我們國內貴族的意思。弗朗茨那個小屁孩天天把統一德意志掛在嘴邊,生怕別人不知道似的。”

這是一個陽謀,那怕是明知道誘餌可能有毒,威廉一世也要吞下去。

總不能因爲可能有隱患,就不開闢海外殖民地吧?

奧地利在普魯士國拉攏人心,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這些年光進入奧屬殖民地的普魯士移民,就超過了十五萬。

普魯士王國中很多海外殖民團隊,現在都是掛靠在奧地利人的旗下,這些人要是沒有倒向奧地利,維也納政府除非是瘋了纔會庇護他們。

威廉一世是有危機意識的,他非常擔心繼續這麼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手底下人給賣了,具體可以參考巴伐利亞王國。

加入奧地利過後。巴伐利亞王國發展的可是不錯。這個德意志地區的傳統紡織中心,再次煥發了第二春。

爲了解決工業原材料供應,維也納政府可是專門在西非地區開闢了棉花種植園。

相比之下,留在了德意志聯邦帝國的巴登就悲劇了。同樣是德意志地區的棉紡業中心,現在就受制於原材料供應不足,逐漸沒落了下去。

有了榜樣的力量在,威廉一世對手底下的人沒有信心。即便是容克貴族,他也不敢相信。

畢竟換個老大貴族還是貴族、資本家還是資本家,大家的核心利益是不會受損的,甚至還有可能拿的更多。

爲了避免最糟糕的事情發生,威廉一世不得不想辦法開闢一條新路出來,不然早晚普魯士王國要被奧地利給吞併了。

威廉一世可不願意和哈布斯堡王朝玩兒政治手段,這不是他的強項。

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第四十章、逼宮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一百章、捧殺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五章、豬隊友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六十章、代價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
第四十二章、大法蘭西帝國第四十章、逼宮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九章、日常生活第八十二章、生不逢時的新鋼鐵中心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六章、教育改革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六十八章、政治也是人情世故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六十二章、推廣豬肉第一百章、捧殺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五章、豬隊友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六十章、代價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