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

自從收到法國政府有意啓動“殖民地農場計劃”的消息,維也納政府上下都緊張了起來。

時至今日,農業依然是奧地利最重要的支柱產業,吸納了最多的就業人口。

國際糧食市場容量有限,如果不是奧地利召開了國際農業峰會,主導建立了國際農產品出口聯盟,各大糧食生產國一起控制出口量,聯手製定糧食銷售價格,避免惡性競爭,大家也沒有現在的好日子。

不過,這一切都是建立在糧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任何一個國家提高糧食產能,都會引起市場震盪。

弗朗茨:“法國人適合發展農業的殖民地有多少?”

殖民大臣斯蒂芬回答道:“根據殖民部蒐集到的資料推斷,僅法屬非洲就有上百萬平方公里可開發利用的耕地,適合農業生產的沃土大概有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主要分佈在法屬阿爾及利亞21萬平方公里、法屬摩洛哥12萬平方公里、法屬突尼斯4萬平方公里、法屬埃及6萬平方公里……”

這個時代的自然環境、疆域,和後世都不一樣,耕地面積有出入是必然的。

比如說:突尼斯就是英法兩國瓜分的,摩洛哥也充斥着英法西三國勢力,法屬埃及還包括半個蘇丹。

聽到這個答案,衆人的神色更加凝重了。

這麼多地方,不說全部開發出來,就算是開發三分之一,甚至是五分之一出來,法國人就能夠做到自給自足。

沙漠帝國也不全是沙漠,僅僅只是法屬非洲就有這麼多沃土,要是算上法國人海外的其它殖民地,估計這個數字還能夠翻倍。

在弗朗茨的利益中,中南半島就非常適合發展農業,雖然遠了一點兒,但是法國人有關稅壁壘。

這麼多土地,隨便開發一部分,都能夠給國際糧食市場造成毀滅性打擊。

法國人都不需要出去搶奪國際市場,僅僅實現國內的自給自足,就足以令國際糧食市場崩盤。

知道歸知道,維也納政府現在也無能爲力。法國人開發自家的土地,奧地利根本就沒有理由干涉。

沉思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緩緩說道:“這是早晚的事情,沒有哪個大國願意在戰略安全上受制於人,法國人也不例外。

就算是在殖民地投資農場不賺錢,只要能夠保證糧食自給自足,減少外匯流失,經濟上就是賺回來了。

現在能夠阻止法國人的,只有法國人自己。農業投資不是短時間就能夠看到回報的。

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工程、道路,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虧本的買賣沒人做。

資本家肯定不樂意投資,殖民地農場開發計劃,就只能由法國政府來買單。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法國政府遠沒有那麼富裕,可以輕鬆拿出農業開發的錢,短期內他們在農業上投入的資金依然有限。

至少在三五年內,我們不用擔心國際糧食市場會崩盤。這麼長的時間,已經可以做很多事了。”

開荒不是說說而已,或許開闢一片農田很簡單,一把火燒掉樹木、雜草,再把土地平整一下就搞定了。

除了極少部分自然條件優渥,水源充足的地區外,大多數地區都是需要興修水利的。

糧食種出來了,也不是結束。如果不能運出去銷售,即便是堆積如山的糧食,也不具備任何價值。

綜合各方面因素來說,三五年已經很樂觀了。估計也就沿海地區,能夠出點兒成果,內陸地區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夠開發出來。

有緩衝時間在,並沒有讓衆人樂觀起來。災難還是會爆發,只是早晚的問題。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提議道:“這已經不是我們一家的事情,或許把消息捅出去,效果還會更好一些。

如果能夠拉着農業出口聯盟所有成員國,一起向法國人施加壓力,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毫無疑問,負責施壓的主要是俄奧兩國,其它聯盟成員也就能夠搖旗吶喊。

逼法國人退讓,固然皆大歡喜。不過可能性不大,要是這麼輕易就妥協,法蘭西也沒辦法在歐洲大陸上混了。

卡爾首相搖了搖頭:“沒必要,這種事情保不了密。法國人的殖民地農場計劃只要一開啓,大家就都知道了。

如果國際糧食價格立即崩盤,那我們確實是最大的受害者,但這不是有幾年時間緩衝麼?

本土的糧食產能雖然還在增長中,但是這個增加幅度僅僅只有不到百分之一點五,而國內市場的糧食消耗量增速卻高達百分之四點七。

如果不是近東開發計劃啓動,未來糧食產能可能持續增長,或許要不了十年,我們的糧食產能就只夠滿足本土所需了。

目前我們出口的成品糧,大部分原糧都是從俄國人手中進口的,要是再次出現糧食產能過剩,大不了壓低原糧收購價格轉嫁損失。

一個強大的俄羅斯帝國不符合我們的利益,正好利用法國人打斷俄國人的發展。

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把英國人也套進去。

英法同時實施糧食自足計劃,國際糧食進口市場能夠直接萎縮一半,正好讓大家好好感受一下農業危機的威力。”

糧食消耗量增速大是多方面原因導致的,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人口增長,增加了糧食消耗量。

其次是民衆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家的消費水平也在提高,最典型的就是肉製品消費高速增加。

受此影響,每年用做飼料的糧食也在高速增長,年增長率超過百分之五。

最後是工業用糧增加,包括醫藥、化工、酒精、澱粉等多個行業,對糧食的需求量都在持續增長。

需求增長迅猛,不等於產能也能夠迅猛增長。事實上,從農業危機爆發後,維也納政府一直都在鼓勵種植經濟作物。

不是弗朗茨不知道糧食的重要性,但是奧地利真的不缺糧食,繼續增加產能的後果就是穀賤傷農,甚至是直接爛在地裡。

要不然農業出口聯盟建立,估計現在都還處於農業危機中,大家一起把牛奶往河裡倒。

當然,拉攏俄國人也是原因之一。

俄羅斯帝國每年出口的糧食,超過百分九十都流入了奧地利,其中近一半糧食加工完成後,最後又迴流到了俄羅斯銷售。

俄奧同盟能夠延續下來,民間關係一直保持友好,實質上也是建立在利益之上的。

通常來說利益上的聯盟,往往是最穩固的,然而俄奧這種關係卻是例外。

假如某一天俄國人完成了工業革命,本土的加工產業發展了起來,糧食利益鏈也就斷了。

不過這是未來的事情,短時間內不需要擔心。

在基礎設施不完善的背景下,沙皇政府的貴族老爺們,還是喜歡做旱澇保收的礦老闆、大地主,對風險巨大的工業並不熱衷。

弗朗茨清楚,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原因。十年之後,近東開發計劃也差不多該完成了,奧地利真正意義上大勢已成。

到了那個時候,德意志統一進程也該提上日程。主動打破局勢拉仇恨的事情,維也納政府是不會幹的。

奧地利還沒有單挑歐洲世界的能力,挑撥歐洲各國的關係,就非常有必要了。

法國人的殖民地開發計劃,確實損害了奧地利的利益,可是和國家戰略相比,暫時的損失還是可以接受的。

因勢利導,鼓動英國人加入進去,看似英法實現了糧食自足,國家戰略安全不再受限制,實際上也讓他們站在了俄國人的對立面。

動了俄國人奶酪,涉及到了幾千萬人的利益,沙皇政府就算是想和英法站在一起,俄國民衆也不會答應。

以一敵三失敗的機率太高,以一敵二、以二敵二,或者乾脆一對一,勝算就大大增加了。

作爲一名成熟的君主,弗朗茨還是覺得能不打仗,最好還是不要打仗的好。

“首相說得不錯,法國人要開發殖民地,我們根本就攔不住,也沒有必要去攔。

外交部做做樣子,讓外界知道我們非常的不滿,最好是讓英國人覺得法國人這一擊打在了我們的軟肋上。

誘導倫敦政府加入進來,人爲製造一起最嚴重的農業危機,爲我們的下一步戰略創造機會。”

消耗錢財事小,關鍵是政治上的動盪,能夠拖延英國政府做出決策的時間,這對奧地利接下來的計劃非常有利。

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兩百四十六、攪混水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五十章、發展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
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兩百四十六、攪混水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九十八章、鈔能力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五十二章、落井下石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五十章、發展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四十六章、雄心勃勃的海軍部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三章、新的麻煩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五十四章、俄國民衆的好爸爸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三百零四章、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