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教育改革

新官上任三把火,弗朗茨這個新皇登基就更不用說了,不做出點兒成績來,怎麼對得起他穿越者的身份呢?

“改革”就成爲了政府的主題,奧地利帝國的問題很多,就算經過了去年的大革命,清理掉了很多垃圾,可是依附在這個帝國身上的腐肉依然還在。

要割肉?這太疼了,弗朗茨表示現在的奧地利帝國傷不起,沒有麻藥,搞不好會出人命的。

他不準備這麼作死,那就只能一點一點清除隱患了。反正農奴已經被解放了,土地問題也搞定了,工人階級勉強填飽了肚子。

敢鬧事的資產階級、嘴炮黨們,經過了前段時間的大清洗,也所剩無幾了。

活下來的都是聰明人,都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什麼事情能幹,什麼事情不能幹。

經歷了一次革命的維也納市民,對革命黨是恨之入骨,誰敢向他們宣傳革命思想,保管一頓胖揍,然後送進警察局。

截止到目前爲止,維也納警察局就已經接收數十名這樣的亂黨分子。逮到一個抓住一窩,經過了幾個月的治安整治,逮捕亂黨分分子數百人,沉重打擊了革命黨人的囂張氣焰。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青年學生,這令弗朗茨非常的生氣,下定了決心要整治奧地利的教育體系。

言論自由可以,但是每個人都必須爲自己說過的話負責,胡說八道、造謠生事、惡意中傷的全部都要去監獄中反省一下。

學校獨立於政府之外,不接受政府部門監管的事情,從此一去不復返了。尤其是大學,更是監管的重點。

像三月革命前,維也納大學拒絕警察入內抓捕革命黨的情況,現在是不可能發生了。

如果真的發生了,那麼對不起所有阻礙執行公務的人,和犯罪分子一起去蹲監獄,法不責衆在奧地利是不存在的。

“霍哼伯爵,加強對青年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部有什麼具體計劃?”弗朗茨問道

教育大臣利奧-馮-圖斯-霍哼伯爵連忙回答道:“陛下,教育部決定在學校增設思想教育老師,專門負責對學生思想上的教育,一旦發現有不好的苗頭,立即進行扼殺。

爲了加強對學校的管理,教育部決定今後學校的主要的領導人員任命,都必須要上報教育部門的批准,私立學校同樣如此。

學校每年的招生數量,必須要報地方教育部門備案;學校聘任的教職員工,思想上必須要三觀正確,且沒有任何犯罪記錄。

爲了加強對大學院校的管理,教育部將對學校開設專業類別、每個專業的招生人數提供參考意見。

教育部將根據各個院校的表現,確定他們來年的財政撥款額度。對於問題頻出現的院校,將予以取締,並且追究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

這是要從錢袋子上面下手了,搞教育是非常費錢的,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光靠收取學費估計大部分學校都要關門。

這個年代,奧地利採取的是精英化教育模式,每個學校的招生人數都不多,基本上都只有幾百號人,而教職員工同樣也有百八十號人。

這種情況下,沒有教育部的撥款,中小學如果學費多收一點兒,生源都是富家子弟,或許還勉強維持下去。

到了大學就不行了,沒錢根本就養不起專家教授,就算是全部招收文科生也支撐不起。

這裡是奧地利,不要指望社會捐款,不受政府待見的學校,同樣也不會受到社會名流的待見。

弗朗茨想了想說:“監管工作必須要重視,教育部指導學校招生非常有必要。

一些社會不需要的專業招收那麼多學生,畢業就等於失業,這不是誤人子弟麼?

在監管的同時,還必須要落實教育責任制,除了問題可以追究到責任人。

一所學校校長就是第一責任人,作爲一名校長有責任教育好每一名學生;到了班級,我們可以實施班主任責任制,指定一名老師負責一個班級。

具體情況,你們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在義務教育實施前,我們先要把現有的學校給管理起來。

這種管理必須要講究策略,在保證教學工作順利進行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思想教育。

不過設置專門的思想教育老師就沒有必要了,這非常容易引起反彈。

我們可以把這些思想教育拆分到歷史、政治、語言這些科目當中,把這些內容列爲升學考試必考內容。

教育部要監管好升學考試,不能讓人從中亂來。有錢人子女想要成績不好,想要升學就讓他們掏一筆學校贊助費好了,不要讓這幫人搞亂我們的教育體制。”

弗朗茨也是防微杜漸了,如果不給有錢人留一條路,他們就會想辦法腐蝕教育體系,與其如此不如明碼標價。

考不上沒有關係,你給錢進去好了,能不能畢業這就是你家孩子自己的問題了。實在不行,到時候你再掏一筆錢出來,賣給你家孩子一個畢業證也未嘗不可。

費利克斯首相提議道:“陛下,既然我們已經決定普及義務教育,現在是不是要限制私立教育?這些私立學校,始終是一個隱患。

教育是神聖的,不應該變成某些人謀取私利的工具!”

他的話不是沒有根據的,經過對參與維也納叛亂的青年學生調查發現,其中有近百分之八十都是從私立學校出去的。

時常參與遊行示威的青年學生,基本上都是私立學校的學生,公立學校通常都會禁止學生在上課期間離開校園。

也就是說革命思想的源頭,大都是從這些獨立於政府體系的私立學校中傳播開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了青少年的人生觀念。

可笑的是這種私立學校,同樣也拿了奧地利政府的教育經費。最後就是奧地利政府出了錢,資本家們從賺了錢,培養了一批反政府的學生。

“這確實是個問題,教育部準備怎麼解決?”弗朗茨問道

作爲皇帝,他可沒有自己全部想好了,讓下屬照着執行就好了的習慣。

真要是那麼幹了,底下的人是清閒了,他自己就要累死了。這種勤政的皇帝通常都比較短命,古今中外都有一堆。

更悲催的是如果自身閱歷不夠,很容易幹出蠢事來。累死累活,最後的收穫卻是費力不討好,代表性的就是崇禎皇帝。

一個人的智慧,總是比不上一羣人的智慧,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情還是專業人士幹更好。

作爲皇帝可以修訂手下人的計劃,也可以廢除他們的計劃,但是絕對不能不讓手下人做計劃。

利奧-馮-圖斯-霍哼伯爵回答道:“陛下,這個問題教育部還在討論中,有兩種處理方式可供我們選擇。

其一、禁止民間繼續建設私立學校,政府出資對已經建立起來的私立學校進行收購,把教育全面納入政府管理範圍之內;

其二、停止對私立學校的教育撥款,加強對私立學校建立的審批,加強對私立學校的管理。”

兩種模式都是在打擊私立學校,只不過第一種更加極端一些。

吃一塹長一智,教育部現在對亂七八糟的思想是深惡痛絕,爲此公立學校已經開除了近百名教師,其中有一部分還被送進了監獄中。

弗朗茨冷笑着說:“停止對私立學校的撥款吧,既然是私立學校自然要自負盈虧了。

還要再加一條投資人責任制,加強對私立學校的管理。

如果私立學校中出現大規模傳播非法思想的事件,就讓幕後的資本家和校長一起進監獄吧!”

奧地利政府還是要注意吃相的,不可能一刀切的解決問題。在歐洲社會,這個年代的教育本來就是一門生意。

只不過這是一門獨特的生意,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這個年代投資教育的人,絕對不是所謂的慈善家,他們都是帶有目的性的。

底層民衆的子女是沒有資格讀書的,那怕是最廉價的教會學校,他們連最基本的紙和筆都負擔不起。

在這種大環境下,誰有能力去資助貧困學子?這不是一個兩個,也不是一萬兩萬,而是數百萬人急需教育。

現實遠比教科書上記錄的要殘酷的多,身在這個時代,弗朗茨非常的清楚,這是一個暗無天日的時代。

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章、登基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十五章、人性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六章、努力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三十三章、結盟否?
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章、登基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十五章、人性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六十二章、斷尾求生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四十二章、大買賣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六章、努力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六十四章、法俄靠攏第三十三章、結盟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