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

波斯前線發生的小故事,並沒有引起維也納政府的重視。不同的身份,看問題的角度也不一樣。

在弗朗茨看來,無論是借道,還是挾裹俄軍一起向波斯發起進攻,都只能算是小問題。

俄國人對着印度流口水,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甭管沙皇政府高層現在怎麼想,國內的貴族、官僚都已經按耐不住了。

即便是有遠東戰場束縛手腳,也無法阻止俄國人對印度的野心。尤其是神羅海軍在馬六甲海戰中取得大勝後,俄國人對大陸聯盟贏得戰爭的信心,更是直接漲到了爆棚。

俄羅斯帝國內部,主戰派的聲音已經直衝雲霄,俄國貴族們現在最擔心的就是:“去晚了,英國人投降了”。

這可不是無的放矢,在此之前的歐陸戰爭就是如此,不等他們發力法國人就投降了。

大英帝國可比法蘭西的身家厚實得多,光一個印度就令俄國人慾罷不能。要是動手晚了,錯過了瓜分印度的機會,那可沒有後悔藥。

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前線的俄軍不光不會阻撓,甚至有可能順水推舟直接加入進去。

反正俄奧聯合作戰也不是第一次了,根據以往的案例,跟着奧軍一起打仗不僅後勤有保障,就連伙食標準都要高几個檔次。

至於政治上的問題,不同立場的人看法也不一樣。沒準在人家主戰派眼中,阻礙發動戰爭的就是“國賊”。

一旦造成既定事實,以尼古拉二世優柔寡斷的性格,除了捏着鼻子認了外,其它的啥也幹不了。

俄國人都參戰了,炮灰還需要擔心麼?大不了戰後從印度劃出一塊,分給俄國人就是了。

現在能夠吸引弗朗茨注意力的還是歐洲戰場。軍方已經不滿足對英倫三島的轟炸,陸海空聯合搞出了一份登陸英倫三島的大戰略。

“現在就要登陸英倫三島,是不是太急了一些?”

不得不承認制空權是個好東西,掌控着制空權的神聖羅馬帝國,在戰爭初期就打懵了英國人。

以至於在沒有掌握制海權的情況下,神羅軍方也準備強行登陸。

一旦登陸成功,戰爭就進入了倒計時。就憑一幫臨時徵召起來的民兵,根本就無力阻擋神羅陸軍的進攻。

可是登陸並不容易,別看英國人現在表現的非常拙劣,那只是他們還沒有適應這場戰爭。

真要是反應了過來,約翰牛就不是這麼好對付的了。縱使翻不了盤,起碼也能夠掙扎兩下。

參謀長摩爾克斯:“陛下,這是在短時間內結束戰爭的最佳選擇。

現在英國人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們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歐陸戰爭時期,這是最好的機會。

只要成功完成登陸,要不了三個月,我們就能擊敗英國人,贏得這場戰爭。

如果按照常規打法,沒有一兩年時間,我們很難贏得這場戰爭。

爲了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贏得戰爭,儘可能的縮小戰爭損失,冒一點風險也是可以接受的。”

“三個月打完一場世界大戰”,想想就令人覺得刺激,這分明就是在開掛。

真要是戰爭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結束,英國人的盟友基本上算是白找了。

反正弗朗茨不認爲美洲各國能夠在短短三個月完成動員,並且將部隊投放到歐洲戰場。

當然這麼一來,前面策劃的破交戰術也白費了。不管怎麼封鎖,三個月的物資英倫三島還是有的。

在這方面,弗朗茨沒有特別要求。只要能夠贏得戰爭,甭管什麼樣的打法,他都能夠接受。

猶豫了再三過後,弗朗茨緩緩說道:“那就先試試吧,不過計劃要周密一些,不能讓敵人鑽了空子,給進攻部隊造成太大的傷亡。”

事實證明,每一個政治人物都不缺乏冒險基因,區別只在於基因是:顯性,還是隱性。

強行登陸英倫三島,看似不存在任何問題,實則隱患重重。

皇家海軍主力尚在,英國空軍也保留着一定的力量,萬一被他們找到了機會,損失慘重的可能性非常大。

原時空“海獅計劃”失敗,也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導致的,種子早在敦刻爾克作戰中就已經提前埋下了。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某個傢伙突然腦抽:將空襲的重點轉爲轟炸倫敦,使英國空軍得到了喘息的機會,化險爲夷。

歷史的教訓,弗朗茨自然不會視而不見。雖然神羅空軍也在轟炸倫敦,但是戰略目的卻是截然不同。

德三轟炸倫敦是衝着指揮系統去的,企圖利用轟炸讓倫敦陷入混亂,令英軍的指揮體系崩潰,迫使英國人投降。

神羅空軍的轟炸就單純的多了,就是衝着英國空軍去的,主要目的就是爲了誘殺英國空軍主力。

從本質上來說,轟炸倫敦就是在打掩護,實際上的轟炸目標,還是英國人的重工業體系。

在弗朗茨看來,炸燬一家大型鋼鐵廠的意義,不亞於殲滅了一個師的英軍;搗毀一家造船廠,遠比擊沉一艘戰列艦更有意義。

在奶媽不給力的情況下,一旦喪失了自身造血機制,英國人戰敗只是時間問題。

有確定性更高的選擇,弗朗茨自然不會去冒險。可是現在不一樣,風險已經降低到了可控範圍之內。

最糟糕的結果,無非是損失幾條船、幾萬軍隊,對現在的神聖羅馬帝國來說完全可以承受。

……

神羅版的“海獅計劃”啓動,不等於之前的戰略就作廢了。本身又不矛盾,完全可能同時進行。

隨意變更戰略計劃,在軍事上絕對是大忌,比如那個誰誰誰,就是因爲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搞丟了江山。

吸取了歷史的教訓,在戰略的問題上,弗朗茨從來都抱着謹慎的態度。

看似神聖羅馬帝國的戰略很多,好像到處都是重點,又好像沒有重點,實際上則不然。

在戰略的選擇上,大國和小國是截然不同的。小國受限於國力,選定一個方向直接死磕就完事了。

不要指望掉頭,或者是中途更換,因爲小國往往只有一次機會,失敗即是完蛋。

相比之下,大國就不一樣了。充沛的國力,可以同時支撐多個戰略,縱使其中一兩個失敗也無傷大雅。

同不列顛相比,神聖羅馬帝國在國力上已經佔據了優勢,多項戰略同時啓動也就不奇怪了。

仔細研究就會發現,神羅軍方之前的一系列戰略計劃,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削弱不列顛的戰爭潛力。

……

夕陽西下,只剩下了晚霞的餘光。海面上兩艘插着英國國旗的船舶,一前一後面的向金蘭灣迎面駛來。

從一門門充滿滄桑的火炮,隱約可以判斷出後面一艘船是軍艦。軍艦走到商船後面還貼的那麼近,怎麼看都怎麼詭異。

近了、更近了,商船和軍艦之間連接的鋼絲繩,暴露在了衆人的視線中,原來軍艦是被商船拽着前進。

軍艦終於進入了港口。軍艦上倖存的官兵集體鬆了一口氣。作爲馬六甲海戰中逃過一劫的幸運兒,疾風號同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從表面上密佈的彈痕就可以看出來,疾風號沒有少被摧殘。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疾風號的吃水格外的深,就像是超載了一般。

超載是不可能的,爲了逃命船上能拋棄的,都在半路上給拋棄了。

既然不是超載,那結果就非常明顯了。幸好疾風號採用的是封閉船艙設計,要不然光軍艦進水都能要人命。

或許是因爲逃命的時候跑得太嗨,在擺脫了敵人的追兵之後,疾風號的動力系統直接給整癱瘓了。

若不是在半路上恰好遇到了一艘英籍商船,估摸着逃過一劫的疾風號,就要變成幽靈船了。

軍艦剛剛停下來,維修人員就火速登船檢修。從反應速度上就可以看出來,維修工程師絕對是經驗豐富,顯然不是第一次了遇到這種情況。

馬六甲海戰的結果,早已傳了過來。留守的皇家海軍經歷最初的混亂之後,很快就進入了狀態。

不管怎麼說,日子總是要過的。海戰的結果無法改變,但是善後的工作還是要做的。

遠東艦隊主力損失殆盡,算是名存實亡,援兵自然是派不出去了,唯一能夠做的就是對倖存的軍艦及時進行搶修。

沒有鮮花、沒有掌聲,同樣也沒有歡迎宴會。從緊張的氣氛就可以看出來,金蘭灣的局勢不容樂觀。

不過這對剛剛死裡逃生的奈傑爾上校來說,都是小問題。能夠撿回一條命,都是上帝保佑,誰還顧得上局勢。

就算是要思考未來,那也是回去好好睡上一覺,徹底放鬆之後的事情了。

……

奈傑爾上校面無表情的說道:“總督閣下,以上就是馬六甲海戰的全部經過。

這根本就不是戰爭,從頭到尾我們都是在被動挨打,連一次像樣的反擊都沒有組織起來過。

米歇爾上將下令分散撤退後,我們分開了,後面發出的電報根本就沒有人回。

撤退時,敵人的戰機大都圍繞着主力艦展開攻勢,伊麗莎白號多半是已經遇難。”

看得出來,奈傑爾上校受到的打擊不輕。完全沒有往日裡的意氣風發,渾身上下都充滿了頹廢的氣息,語氣中更是充滿了“絕望”。

沒有辦法,皇家海軍在馬六甲海戰中輸得太慘。不光打沒了往日裡的傲氣,就連對未來大家也沒有了信心。

奈傑爾上校就是其中的一員,在他看來空軍的強勢崛起,未來戰爭中海軍的發揮餘地將越來越小。

偏偏神聖羅馬帝國又是世界第一空軍強國,在航空領域將不列顛遠遠甩在了身後。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如果沒有辦法搞定敵人的空軍,無論皇家海軍有多強,都難以發揮出自身的真實實力。

無慾故無求,既然對未來都喪失了信心,對接下來可能發生的追責,奈傑爾上校自然就佛繫了。

又不是戰場上當了逃兵,奈傑爾是接到撤退命令之後,才帶着“疾風號”跑路的。

能夠將“疾風號”帶回來,他就對得起大英帝國了。奢求更多的東西,那就強人所難。

然而,黑鍋總是要有人背的,最佳選擇自然是艦隊司令官米歇爾上將。

不過這傢伙多半已經見了上帝,對死人大家都是寬容的。既然米歇爾已經戰死沙場,縱使有再大的失誤也一筆勾銷了。

承擔責任的只能是活着的人,並且還是後臺背景越小,軍銜、職位越高的軍官,越有可能成爲替罪羊。

非常不幸,奈傑爾上校就是替罪羊的備選者之一。畢竟,比他級別高的大都在主力艦之上,而主力艦又紛紛沉入了海底。

“奈傑爾上校,今天就先到這裡,現在你需要的是回去洗個熱水澡,然後好好的睡一覺,或者是出去放鬆一下。”

沒有得到想要的消息,埃文斯總督還是沒有爲難奈傑爾的意思。追究責任是未來的事情,眼下大家還顧不上那麼多。

伴隨着馬六甲海戰的結束,東亞地區的國際格局也徹底被打破了,金蘭灣已經不安全了。

敵人隨時都可能打過來,以不列顛在中南半島的力量,幾乎沒有獲勝的可能。

一旦中南半島淪陷,作爲總督的埃文斯爵士,同樣也會成爲倒黴蛋中的一員。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煎何太急。

看眼圈就知道,埃文斯總督最近幾天怕是都沒有睡好過。或許大英帝國還有翻盤的機會,但是英屬中南半島殖民地,斷無逆襲的可能。

……

世界不以個人意志而改變,對英國人來說,東亞的局勢還在持續惡化。

曾經牛逼哄哄的英國遠東艦隊,現在變成了喪家之犬,被大陸聯盟追得滿世界跑。

沒錯,西班牙和荷蘭也參戰了。勝利最容易刺激人的神經,原本不情願的西荷兩國也改變了原來的想法。

反正都已經上船了,爲什麼不爲自己謀取一份最大的利益?痛打落水狗的機會不多見,自然不能錯過了。

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一百零三章、干涉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六十章、代價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四章、風波起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四章、風波起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
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九十章、倒黴孩子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一百零九章、後勤告急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七十二章、善後準備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八十四章、沒錢,只能殺豬了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八十七章、血的教訓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一百零三章、干涉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三十九章、官僚的處理辦法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兩百零九章、腦洞大開的沙皇政府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三十四章、轉移危機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八十九章、瀕臨破產的巴黎會議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十六章、基本操作——挖坑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三十一章、預算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七十章、反作用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六十章、代價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四章、風波起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十二章、被坑的軍火販子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四章、風波起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一百七十九章、資源陷阱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四十一章、閱兵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