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

看着歐洲大陸都陷入罷工浪潮中,弗朗茨也膽戰心驚。沒有經歷過1848大革命的人,無法理解這種緊張感。

最先出問題的地方是羅馬,意大利獨立組織利用罷工浪潮的機會,趁機在羅馬舉事。

更奇葩的是他們還成功了,聽到這個消息,弗朗茨都懵逼了,估計意大利獨立組織高層也在懵逼。

隨便吼了幾嗓子,居然就光復了羅馬。要知道,大家還沒有做好準備,只是爲了宣佈民族獨立思想。

現實就是這麼扯淡,羅馬的警察都是當地人,對法國人不滿也不是一天兩天,乾脆就消極怠工,坐視起義爆發。

而法國人的駐軍都在城外,並且只有一個步兵營。起義爆發的第一時間,法軍就在等命令,由於電報線路被破壞,等他們受到命令的時候已經晚了。

不要怪指揮官不知變通,這是法軍的規矩。軍隊調動必須要由上級命令,中下層軍官沒有出兵的權限,即便是鎮壓叛亂也不行。

坦率的說,目前的國際局勢意大利不適合發動獨立起義。巴黎會議纔剛剛開始,調和矛盾、減少國際衝突是大家共同的意願。

意大利獨立組織現在發動起義,在國際上很難找到支持者,即便是他們最大的金主——英國人,現在也不會支持他們。

沒有外力干預,就憑意大利獨立組織那點兒實力,怎麼可能取得勝利?

現在的法國人可不是軟柿子,不要說意大利還沒有獨立,就算是已經獨立了,也不夠法國人打。

在弗朗茨看來,這次起義就是一場鬧劇,糊里糊塗的取得成功,接下來的命運就是被法國人鎮壓掉。

唯一的作用,大概是打擊了拿破崙四世的威望,讓法蘭西的局勢更加緊張一些。

3月12日,也就是羅馬起義的一個星期過後,萊茵蘭地區又發生了暴動。

這次的主角不光是工人階級,還有資本家參與,主要原因是爲了反對移民。

毫無疑問,柏林政府的移民政策是不得人心的,這是在斷大家財路。高技術人才都他們弄走了,這讓留下來的資本家怎麼混?

資本家們早就想反擊了,只是因爲實力不足,無力和柏林政府對抗。現在罷工浪潮爆發,成爲了他們的機會。

資本家們把工資無法上漲的責任推給了政府,公開指責政府的高稅收和移民政策,讓企業無力支付更多的人工成本。

甚至有資本家公開許諾,只要大家留了下來,柏林政府滾蛋後,所有人的薪水一律提高百分之五十。

從資本家們的反應來看,弗朗茨可以肯定柏林政府的移民工作做得非常到位,要不然也不會逼得資本家親自上場博弈。

成敗如何姑且不論,普德關係已經開始緊張了。對奧地利來說,這也是一次機會。

關稅同盟的存在,始終是一個威脅。弗朗茨早就想廢除了,可惜前面謀劃了好幾次,到了最後時刻都失敗了。

現在多了一個萊茵蘭地區,情況就發生了變化。如果柏林政府不把這幫資本家咔嚓掉,經此一役過後,未來萊茵蘭地區就是堅定的反普派。

要是把這些人都咔擦了,問題同樣非常嚴重,這會讓國內的資本家人人自危。

不待弗朗茨採取行動,西班牙又出問題了。共和派在馬德里發動起義,企圖推翻阿方索十二世的統治,叛亂被鎮壓了,西班牙的局勢又緊張了起來。

1876年上半年,歐洲報紙上用得最多的詞就是“起義”、“暴動”、“革命”、“鎮壓”。

初步統計,短短的半年時間內歐洲大陸爆發了36次人數過千人的起義,剩下的小起義更是不計其數。

不要說外面了,就連奧地利警察都鎮壓了一個大帝國、加兩個王國。真的是“大帝國”,人口都超過了兩位數。

爲了政治影響,弗朗茨只能把這些人送進精神病院。當然,從理性上分析,這些人可能真的有精神病。

正常人真幹不出來這種事,其中一個帝國,還在布拉格郊外的一座莊園內潛伏了七年之久。

莊園主就是皇帝,老闆娘是皇后,三個兒子都是皇儲,莊園內的居民分別是大臣、將軍、侍衛、侍女……

好吧,隱藏在山林中帝國,弗朗茨見了很多,這種在郊區的“帝國”,他還是第一次聽說。

難怪沒有被發現,這完全就是鬧劇,估計鄰居發現了,還以爲他們在演歌劇。

暴露的主要原因還是一名行腳商人到莊園內賣貨,被強制徵了稅,向布拉格警方報了案。

性質一下子就不一樣了。在此之前,莊園主也是老老實實向政府納稅,就算是以皇帝、大臣自居,大家還以爲是舞臺劇愛好者。

非法徵稅一出,一下子上升到了亂黨高度,引起了布拉格警方的重視。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一路上報到了弗朗茨這裡。

看到案卷,弗朗茨也是哭笑不得。自己關起門來當皇帝也就罷了,幹嘛還要作死跑去收稅呢?

在家自嗨,就算是被抓了,還可以用“表演愛好者”糊弄過去。沒有實際行動,警察是不會把他們定義爲“反賊”的。

在奧地利“反賊”也是有門檻的,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他們明顯就不夠格。

鬧劇總比暴亂強,弗朗茨還是很看得開。製造一點兒笑料,緩解一下國內緊張的局勢也不錯。

事實證明,普通民衆只要能夠填飽肚子,就不會去造反。

奧地利民衆還沒有到餓肚子的地步,即便是真的窮困潦倒,到了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地步,還可以報名參加移民。

很多殖民公司都在招人,簽了合同就有人管飯。標準也不高,只要是四肢健全,男女老幼都不挑。

沒辦法,誰讓殖民地缺人呢?即便是質量差了一點兒,殖民公司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

米蘭城,老蘭諾正爲股市發愁,受罷工事件影響,達可兒紡織廠股價是一落千丈。

即便是罷工事件已經結束了,但股價還在往下跌。沒辦法,誰讓他們最出名呢?

作爲這次罷工浪潮的源頭,達可兒紡織廠已經隨着罷工運動的擴散,聞名整個歐洲大陸了,知名度比很多小國都要高。

可惜,都不是啥好名聲。無論是傾向資產階級的報紙,還是傾向工人階級的報紙,都把他們罵的狗血淋頭。

明明他們已經平息了罷工事件,也只有奧地利國內的報紙報道一下,海外的媒體選擇信的沒看見。

原因老蘭諾自然是一清二楚,達可兒紡織廠這次得罪的人多得去了,利益受損的資本家肯定會遷怒。

甭管報紙上的內容怎麼寫,傾向於哪個階級,但報社還是資本家的。要是宣傳達可兒紡織廠妥協了,不是助長工人罷工的氣焰麼?

這些不利因素,直接影響到了達可兒紡織廠的股價。這個季度的財務報表,還在老蘭諾手中,他都不敢對外公佈。

受罷工事件影響,達可兒紡織廠出現了十年來的首次虧損,儘管虧得不多,但現在把消息放出去,還是會影響市場的信心。

小蘭諾勸阻道:“父親,這個季度的報表不能對外公佈。現在股市上一片哀嚎,我們要是公佈這個消息,達可兒紡織廠的股價就要血崩了。

萬一引發了股市全面崩盤,我們就死定了。那些大財團還沒有完成撤退,現在股市崩盤他們都要損失慘重,肯定不會放過我們的。”

財團這個定義有很多種,通常來說是指金融寡頭控制的大集團、大銀行的聯合體,一般都是幾個家族聯合。

某種意義上來說,達可兒紡織廠也是財團中的一份子,他們同樣有盟友,只不過沒有冠上財團的名號。

財團並不像大家想象中那樣是一個整體,反而是內部矛盾重重,只有在擁有共同利益的時候,大家才能夠一致對外。

後世財團力量強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隨着合作的深入,大家的利益交織在了一起。實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內部矛盾逐漸緩和了下來。

達可兒家族同樣和倫巴第幾個大家族有很深的合作,老蘭諾曾經也想要組建財團,遺憾的是人家是貴族,老蘭諾只是資本家。

爲了共同的利益可以合作,想要人家真正接納他,仍然需要一張門票。

資本家轉型成爲貴族的不少,可轉型失敗的更多,達可兒家族就是失敗者中的一員。

在非洲殖民開擴運動中,吝嗇的老蘭諾爲了節省成本,僱傭了一支廉價的意大利僱傭兵。

結果就不言而喻了,便宜是便宜了,可惜不好用。在非洲大陸折騰了幾年,戰功沒有撈到,還差點兒全軍覆沒。

當然,也不是沒有收穫,很快就發現了商機。在勞務輸出生意上大賺一筆,接着又開闢了棉花種植園,直接自產自銷。

時機不等人,錢是賺到了,跨入貴族階層的機會也錯過了。其中的得失外人很難說清楚,反正老蘭諾時常在後悔。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老蘭諾搖了搖頭:“沒有那麼簡單,我們今年發生罷工,大家都是一清二楚的。無數眼睛都盯着我們,要是這個時候財務報表造假,很容易被人看問題。

造成股市崩盤,那只是可能發生,財團還可以託市。要是財務報表造假暴露,我們直接就會完蛋。

至於報復,大不了就是放棄一部分海外市場,難道他們還能夠在米蘭搞事不成?

又或者說,你認爲國內的幾個財團,也有膽子在股市上玩那麼大?”

停頓了一下,老蘭諾又補充道:“記住,你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很可能是別人想要你看到的。

那幫金融界的傢伙,對市場敏感度比你想象中要高得多,他們的撤離速度,比你想象中要快的多。

要不然早就有人和我們打招呼了。沒準人家都做好了準備,就等着我們給股市最後一擊了。

至於股災帶來的損失,那只是表面上給公衆看的。等事後你會發現,他們賺到的,要遠比損失的多得多。”

話是這麼說,老蘭諾心裡還是不平靜。按照目前的情況,達可兒紡織廠很可能變成事後的替罪羊。

法律上,股災不是他們的責任,不需要他們負責。輿論上就很難說了,有時候唾沫星子也能殺人。名聲壞了,生意也就不好做了。

現在市場上的同類產品多得是,大家憑什麼要買聲名狼藉的“達可兒紡織廠”產品?

這可不是後世,甭管好名聲、壞名聲,只要有了名聲就能賺錢。

現在民衆們還相對單純,很多人都認爲好名聲的企業,產品質量也好;名聲差的企業,產品質量也差。

萬一引發了民衆的抵制,生產出來的產品賣不出去,那就真的要完蛋了。

……

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百五十章、搶糧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十六章、戰第七章、遠洋艦隊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一百六十五章、投降輸一半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十六章、戰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
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七十五章、司法不加身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百五十章、搶糧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十六章、戰第七章、遠洋艦隊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七十七章、大決戰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一百一十三章、科技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五十二章、超低的心裡預期第四十七章、百態人間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一百六十五章、投降輸一半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十六章、戰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