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

貨幣本位改革,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金本位也是最近三五十年裡,才被歐洲各國接受的。

中途也曾發生過變故,爲了避免黃金大規模流出,各國在改革期間基本上都出臺過限制政策。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維也納政府的金融管制法案,直接明文規定:限制大額資本流出。

這也是金融資本家討厭神羅的原因之一,大額資本流通受到限制,無法做到快進快出,嚴重影響了大家賺錢的速度。

戰前不列顛是金融霸主,長期以來都是資本過剩,自然不需要限制資本流出。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伴隨着局勢的不斷惡化,政治嗅覺靈敏的資本家,已經準備跑路了。

明眼人都知道,一旦大洋聯盟崩潰,不列顛就算是能夠全身而退,也沒有任何未來可言。

放眼望去,遍地都是敵人,何談未來發展?

資本家可以捲款跑路,其它既得利益者可跑不了。離開了不列顛,資本家還可以是資本家,貴族、官僚可就啥也沒了。

資本的力量雖然強大,但這年頭的大英帝國,還輪不到他們一手遮天。

有福同享,有難也得同當。資本家想要從漩渦中抽身,其它勢力自然不會答應。

要死也是大家一起死,不能大家都在戰場上拼死拼活,就任由資本家在背後捅刀子。

“本位制度改革”,就是大家拿出來的反制措施。一旦資本家大規模抽離資金,那就讓英鎊和黃金徹底脫鉤。

就如同歐陸戰爭末期,法國政府幹得一樣。在放棄金本位的同時,還停止了法郎自由兌換黃金。

在金本位時代,無法自由匯兌的貨幣不值錢,國際資本市場不承認,拿出去就是廢紙。

沒有儲備金限制,爲了籌集資金,法國政府肆無忌憚的印鈔票,通脹迅速席捲全國。

爲了讓財富保值,持有大量法郎的資本家,不得不購買資產。

戰爭失敗後,持有大量資產的資本家,成功被套牢在法蘭西元氣大傷。其中的個別倒黴蛋,還被當做戰爭犯進行審判。

原本在經濟上處於劣勢地位的貴族,在之後的鬥爭中漸漸佔據了上風,重新回到了貴族、官僚時代。

現成的例子在那裡擺着,英國政府自然要拿出來嚇唬國內的資本家。

跑路沒有問題,捲款是不可能的。要麼掏錢買國債,爲這場戰爭輸血;要麼就掀翻桌子,搞崩市場後大家一起完蛋。

不對,確切的說只是大資本家、財團要完蛋。其它利益集團,只會損失慘重,並不一定致命。

如果有人留心的話,就會發現最近一段時間,不列顛的大貴族同歐洲親戚間的通信,變得頻繁了起來。

究竟是親戚間的正常交往,還是在找人牽橋搭線、準備後路,這就很難說了。

畢竟,神聖羅馬帝國是保守勢力的大本營,在維護優良傳統方面,可是非常頑固的。

看看戰後法蘭西就知道了,除了幾個不長眼的貴族,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外,剩下的都被輕輕放過了。

有這樣的現成案例在,大家表現的積極一點兒也就不奇怪了。畢竟,船要沉了,船上的人總得想辦法求生。

具體表現就是:英倫三島主張談判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越來越多的人要求倫敦政府結束戰爭。

至於怎麼結束戰爭,那是政府的事情,反正現在“反戰”準沒錯。

……

白金漢宮,心慌意亂的愛德華七世,正拿着一份被揉成一團,又被重新打開的加密電報。

相比電報的內容,更加需要保密的還是發電地址——維也納宮。

作爲歐洲君主世界的兩大皇室,哥達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自然是有聯姻的,並且還不只一次。

弗朗茨和愛德華七世還是正牌的兒女親家。不過在歐洲世界,從來都是“親戚歸親戚,戰爭歸戰爭”。

原時空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親戚之間的大混戰,這次也沒能例外。

只不過愛德華七世悲劇了一點兒,他這位歐洲大伯父,不幸站在所有親戚的對立面,現在正被大家羣毆。

戰爭爆發初期,爲了避嫌愛德華七世主動減少了同親戚之間的聯繫。

可惜局勢的發展非常打臉,眼瞅着就要大勢已去,爲了大英帝國的未來,爲了保住自家的王位,現在又不得不重新恢復聯繫。

不同於原時空的一呼百應,受蝴蝶效應的影響,現在歐洲皇室的中心人物變成了弗朗茨,而不是他這個歐洲大伯父。

從愛德華七世的反應來看,就知道維也納宮的“親家”沒有給面子。

冷靜下來後,愛德華七世很快就釋然了。涉及到了國家利益,擱誰身上都不好使。

戰爭進行到了現在,已經不是說停,就能夠停下來的。

英國民間反戰呼聲高漲,主要是受轟炸、物資緊缺的影響,大家的日子已經快要過不下去了。

可神聖羅馬帝國不一樣,現在從上到下都想要將大英帝國拉下馬,自己去當世界霸主喝酒吃肉。

現在不列顛想要停戰談判,條件不可能不苛刻。正如電報上要求的三點:

一、移交全部殖民地;

二、愛爾蘭獨立、蘇格蘭獨立、威爾士獨立;

三、賠償大陸聯盟各參戰國損失。

除了第三條賠償損失,沒有具體數字,還有商量的餘地外,前面兩條都是硬性規定。滿足了就談,滿足不了談判都沒必要。

這樣的條件,愛德華七世要是敢答應,要不了三天白金漢宮就要換主人。

儘管知道結局不理想,近前的喬治還是忍不住問道:“父親,電報上怎麼說?”

“自己看吧!”

愛德華七世一邊說着,一邊將電報遞了過去。看得出來,他現在的心情非常低落,連話都不想多說。

“這不可能!簡直是欺人太甚,偉大的大英帝國決不能容忍……”

不等兒子將心聲全部吐露完,愛德華七世就打斷道:“不要說這些沒用的,沒有任何意義。

弗朗茨敢這麼強硬,還不是因爲我們在戰場上的表現不好,讓他認爲神聖羅馬帝國穩操勝券。

戰爭爆發了大半年,帝國一路潰敗,從來都沒有在大型戰役中獲勝過。

現在世界各國又紛紛加入大陸聯盟,敵人的實力就如同滾雪球般不斷壯大。易位而處,我也會這麼幹。”

冷靜是愛德華七世的最大優點,即便是局勢如此不利,仍然能夠理性思考,沒有怨天尤人。

喬治:“可是我們……”

“沒有可是!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年代,弱小就是最大的原罪。

昔日,不列顛強盛的時候,也是這樣對待各國的,甚至表現的還要咄咄逼人。

現在不列顛實力不濟,在國際競爭中掉了隊,現在就輪到我們倒黴了。

除非我們能夠在接下來的戰爭中翻盤,要不然最終的停戰協議,只會比這個更糟糕。”

愛德華七世語重心長的說道。

聽了父親的解釋,喬治的眉頭越發緊縮:“這份停戰條約,恐怕民間接受不了,對王室……”

或許是因爲傳統,維多利亞女王看愛德華不順眼,認爲他爲人虛浮,難當國王大任。

現在愛德華又看兒子不順眼,對喬治的政治反應能力,更是感到絕望。

幸好愛德華七世不是穿越者,要不然知道喬治歷史上放棄君主權力的神操作,非得想辦法換個繼承人不可。

“接受停戰條約”?

開什麼玩笑,這種事情怎麼讓王室去幹。

全國人民都可以作證,從戰爭爆發開始尊敬的愛德華七世陛下就病倒了,所有政務都委託給了內閣政府。

稍微有點兒政治頭腦的都知道,委託出去的不光是權力,同樣還有責任。

自始至終,愛德華七世就沒有參與到這場戰爭中。就算是想要搞事情,也是批上馬甲的。

既然沒參與,甭管後果多麼嚴重,都牽扯不到王室,所有責任都是內閣政府的。

現在和哈布斯堡王朝聯絡,無非是再加了一道保險,確保戰敗過後王室不會遭到清算。

……

資本家想要跑路,王室、大貴族忙着準備後路,雞蛋上跳舞的倫敦政府再次迎來了噩耗。

1905年10月2日,持續了四個月之久中南半島會戰落下了帷幕。不列顛再次遭遇慘敗,大陸聯軍一路橫掃到了緬甸,兵鋒直指印度。

【收集免費好書】關注v.x【書友大本營】推薦你喜歡的小說,領現金紅包!

還來不及悲痛,1905年10月7日,堵塞了近一年的蘇伊士運河,恢復通航了。

聯合艦隊可以自由東出,制約大陸聯軍進攻印度的最大問題——後勤,可以通過海路來解決了。

聯合艦隊敢分兵,不等於皇家海軍也能夠分兵。要知道走地中海內線航道,可比繞路的皇家海軍近的不是一星半點兒。

一旦皇家分兵,百分百會被聯合艦隊利用時間差,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危急本土的安全。

可是不分兵增援,印度同本土之間的聯繫就被切斷了,只能孤軍奮戰。

想想印度殖民軍vs歐陸聯軍,那個場面是怎一個悽慘。要是沒有了印度,大英帝國還有“帝國”麼?

擺在英國政府面前的是:要“印度”,還是要“本土”。毫無疑問,這就是一道送命題。

不等英國政府做出選擇,原本還在遲疑的大洋聯盟各國,瞬間做出了決定——下船,不惜一切代價也要下船。

縱使還沒有談好條件的日本、合衆國,也在第一時間同英國人做切割,以期儘可能淡化自己同大陸聯盟敵對的事實。

大家都跳槽了,孤家寡人的約翰牛,自然也打不下去了。要是不趁自己手中還有點兒本錢的時候談判,拖到後面……

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八章、債務延期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亞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一百章、捧殺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八章、毒瘤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投降輸一半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
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八章、債務延期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二十八章、大局觀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亞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一百章、捧殺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八章、毒瘤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一章、教子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五十八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六十五章、投降輸一半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