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

普俄戰場上的風雲變化,直接影響到了歐洲金融市場,一時間風聲鶴唳,凡事普波聯邦發行的戰爭債券,全部市值大跌。

有點兒常識的人都知道,如果毛奇在後面的戰爭中不能力挽狂瀾,普波聯邦戰敗過後,必然會出現債務違約。

金融寒冬要來了。

遠在倫敦的本傑明首相,都感到了寒意。

債多了,有時候真的不壓身。到了現在最怕普波聯邦完蛋的,除了他們自己,就是英國人了。

手中掌握的資料越多,本傑明首相越清楚問題的嚴重性。

普波聯邦戰敗,不僅僅只是放出去的貸款變成壞賬、替他們發行的債券變成廢紙,更關鍵的是柏林政府欠下的貨款。

前面的損失,無非是金融機構和投機客,這些人本身就身家豐厚,抗風險能力較強。

後面的貨款就不一樣了,大企業或許可以抗過去,中小企業資金鍊薄弱,根本就經不起折騰。

如果再加上銀行的趁火打劫,普波聯邦完蛋之日,就是不列顛工業危機的開端。

實際情況可能還會更加惡劣,畢竟資本主義世界已經產能過剩了。戰後市場競爭會變得越發激烈,企業破產潮是必然的。

對家大業大的不列顛來說,這些中小企業在經濟結構中所佔的比例並不是太高,可正是這些企業提供了最多的就業崗位。

破產潮和失業潮一對好兄弟,從來都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一場規模空前的經濟危機,已經在不列顛開始醞釀了。

有時候知道的太多,也是一種負擔。

本傑明問道:“愛德華爵士,法國人怎麼說?”

想要逆轉這次戰爭,已經不是英國人一家就能夠做到的了,法國人的立場至關重要。

外交大臣愛德華搖了搖頭:“巴黎政府拒絕了我們的提議,他們認爲普俄矛盾已經無法解開,就算是強行叫停了這次戰爭,還會有下一次戰爭。

法國人在這次戰爭中是兩邊下注,普波聯邦戰敗他們的損失並不大,甚至他們有可能在暗地裡和俄國人達成了協議。”

本傑明首相無奈的點了點頭,他知道英法之間的恩怨情仇,那是剪不斷理還亂。法國人巴不得英國人倒黴,怎麼可能出手拉他們一把呢?

就拿這次普俄戰爭來說,最初英法一起支持柏林政府,只不過英國人拿到了普波聯邦的黃金儲備,幾乎獨吞了金融上的利益。

事實證明,獨食不是那麼好吃的。吃得越多,付出的代價就越大。英國人承接了柏林政府大部分的貸款、債券。

法國人選擇放手,原因就是多方面的了。除了利益太少外,還有就是法屬非洲開發,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巴黎政府人爲限制資本外流。

儘管還是沒有擋住資本家們的貪婪,但流出資本總額還是大幅度縮水。

沒有政府引導,這些資本不光流入了普波聯邦,同樣也有相當大一部分流入了俄羅斯帝國。

相當於是兩邊下注,無論那一邊勝利,都少不了法國人那份。牽扯到的利益少了,巴黎政府自然不積極了。

拿破崙四世和父親不一樣,恰好出生在法蘭西復興階段,與生俱來就有一股傲氣,根本就不可能屈居人下。

從法國的外交政策就可以看出來,巴黎政府的對外政策越來越強硬,最近兩三年英法關係、法奧關係一直都在惡化。

英國陸軍實力有限,想要干預這場戰爭,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現在法國人不肯當打手,倫敦政府已經從實質上喪失了直接干預這場戰爭的能力。

沉思了一會兒後,本傑明首相狠狠的說道:“那就退而求其次。不管用什麼辦法,務必要想辦法保住普魯士王國。我們需要債主存在,給國內一個交代。”

戰敗後的普魯士王國,自然不具備還債能力。不過只要債主在,就有還錢的可能。

戰後柏林政府的財力有限,或許在很多年內,他們每年的還款金額都不夠利息。

不過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強。倫敦政府需要一個希望,讓民衆對市場擁有信心。

財政大臣加菲爾德:“首相,你太悲觀了。或許事情沒有你想得那麼糟糕,普波聯邦還在堅持戰鬥。

如果毛奇創造奇蹟,搶在俄國人前面贏得華沙會戰,他們還有體面結束戰爭的可能。”

外交大臣愛德華否定道:“加菲爾德爵士,這是不可能的。種種跡象表明,奧地利人想要普波聯邦輸掉這場戰爭,爲德意志地區統一打下基礎。

毛奇就算是創造了奇蹟,仍然改變不了普波聯邦失敗的命運。有維也納的支持,沙皇政府的軍隊會源源不斷的涌上去,最後堆死他們。”

“數量優勢”,或許這是對歐洲各國觸動最深的地方。俄國人用事實證明了:“只要我軍數量足夠多,敵人就無能爲力”。

……

在英國人想辦法彌補損失的時候,普俄戰爭又進入了新的階段。俄第四軍已經被普軍收拾的徹底沒了脾氣,只能依託簡易工事苟延殘喘。

讓人意外的是普軍並沒有一鼓作氣徹底圍殲俄第四軍,反而在打殘俄第四軍過後,留下兩個步兵師和一羣民兵冒充主力圍困俄國人,主力卻迅速北移。

爲了避開俄軍飛艇偵查,普軍這次破天荒的選擇了白天睡覺、夜晚行軍,迅速增援華沙戰場。

1880年11月10日,普軍主力抵達華沙,連同華沙守軍一起向俄軍發起反擊,猝不及防之下俄第五軍損失慘重。

這只是一個開始,俄第五軍損失慘重後被迫帶着殘部後撤,互爲犄角的俄第七軍也暴露在了普軍的兵鋒之下。

事實證明,在喪失了兵力優勢後,俄軍還真不是普軍的對手。

俄第七軍沒有能夠創造奇蹟,戰友提醒他們的時間太晚了,沒有能夠及時撤離,在普軍的打擊下損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華沙會戰以普軍的勝利而告終,不過毛奇的臉色沒有絲毫喜色,因爲屬於他們的時間已經喪失了。

沒辦法,俄軍也不是紙糊的,擊敗俄第五軍依靠偷襲,他們只花了兩天時間,擊敗俄第七軍他們足足花費五天時間。

戰場上時間就是生命,這個時候俄國人的第三軍、第六軍,距離他們已經只剩下兩百多公里。

理論上來說,半路上攔截一下,遲滯敵人的行軍速度,拖上十天半個月還是有可能的。

這麼長的時間,他們還可以馳援南線,比如說:先幹掉敵人圍攻波茲南的第八軍,停留在中部的俄第九軍。

實際上,這根本就不可能。普軍士兵也是人,想要保持部隊的戰鬥力,戰鬥過後也需要時間修整。

就算是隻休息兩天,毛奇的時間也不夠用了。

別看從華沙到波茲南只有278公里,火車可以朝發夕至,可要運送數十萬大軍過去,就不是一天兩天能夠完成的。

軍隊過去了,也不等於戰爭馬上就能夠開打。還要看敵人願不願意和他們決戰,俄國人完全可以拖時間。

比如說:尋找有利地形固守。反正不殲滅他們,普軍的後方就不安穩,時間拖得越長,對俄國人就越有利。

不等他們幹掉俄第八軍,俄國人的援兵又抵達華沙了。主力不在,華沙肯定守不住。

華沙地區淪陷,也意味着波蘭地區淪陷。到了那一步,就算是幹掉了俄第八軍,毛奇也只能灰溜溜的撤回去,進行普魯士王國保衛戰。

放棄了波蘭地區,這場戰爭普波聯邦就已經輸了。喪失了大半的領土和人口,僅剩下的普魯士王國戰爭潛力更小,根本就沒有和俄國人拼下去的資本。

沒有時間解決南線的威脅,那就只能寄希望於國內的守軍能夠給力一點兒,堅持到他們幹掉俄國人的援兵,再回援國內。

前提條件是這是俄國人最後一批援軍,要不然華沙攻防戰還要繼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戰爭繼續的可能性更大。

望着地圖,毛奇第一次不知所措。

“元帥,這是我們統計出來的戰報,請過目。”一名青年軍官低聲道

毛奇擡起了頭,擺了擺手示意青年軍官放下戰報出去。沉默了片刻功夫後,冷靜下來的毛奇緩緩的打開戰報。

紙上冰冷的數字,彷彿瞬間令室內的溫度又下降了幾分。

戰爭是要死人的,最近一個月普軍可是戰果輝煌,先後打殘了俄第四軍、第五軍,還重創了俄第七軍。

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三十一章、措施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二十四章、攤牌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六章、努力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六章、暗流涌動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一百章、倒黴蛋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
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六十章、能源調節(月票加更)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五十二章、善後(求票票)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第四十章、世紀詐騙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三十一章、措施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九十八章、英國人的陰謀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一百八十章、罷工運動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二十四章、攤牌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二十二章、轉折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六章、努力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一百二十六章、瘋狂的刺激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兩百零三章、不務正業的軍火商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兩百四十六、攪混水第八十九章、希望第六章、暗流涌動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一百零七章、不斷下降的預期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一百章、倒黴蛋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