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近期內是否有工作人員辭職或者突然離開,這件事需要問一下。
如果有的話,嫌疑就很大了。
但考慮到特案組身處異國他鄉,敏昂又不在,佛塔不一定搭理自己,陳益便沒有找人瞭解情況,等見了敏昂再說,也就一句話的事。
走着走着,幾人來到佛塔主聖殿。
主聖殿是信徒朝拜的最終目的地,人很多,來來往往絡繹不絕,其中不乏膚色不一的外國人,
陳益他們融入人羣中並不起眼,不會引人注目。
跟隨信徒腳步踏入聖殿,映入眼簾的是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面容慈悲,眼神深邃,彷彿能洞察世間一切苦難與輪迴。
佛像周身貼滿金箔,與周圍牆壁上細膩入微的壁畫交相輝映。
再看壁畫,色彩斑斕不失莊重,對陳益他們這種非佛教信仰的人來說,是視覺盛宴。
偏僻的迪瓦佛塔主聖殿都有如此震撼人心的光景,可以想像蒲甘首都佛塔必定更爲壯觀。
前方已經可以看到信徒或跪或坐,雙手合十,陳益幾人停住腳步站在遠處,以免節外生枝。
耳邊,輕柔的誦經聲和偶爾傳來的銅鈴聲交織,讓人忘卻紛擾,
陳益視線轉移,看向佛像之下,那裡有一個展臺,周圍拉着四四方方的警戒線,並有安保人員站崗。
展臺之上是透明的玻璃箱,箱內擺放着一個佛冠。
紅寶石佛冠。
不少人正圍在那裡觀賞。
陳益稍稍靠近,眯起眼睛仔細打量,佛冠以高純度黃金鍛造,形似蓮花瓣層疊,冠身鑲嵌了幾十顆鴿血紅寶石。
最大的一顆位於冠頂,粗略估計,十幾克拉是有的。
「這玩意——了不得啊。」
連家境富裕的陳益此刻都有被驚到,顯然沒想到迪瓦佛塔內竟然有如此珍貴的東西。
鴿血紅寶石極爲昂貴,雖說近幾年在技術進步和市場變化的影響下,其價格逐漸平民化,但那都是現代工業化的產物,天然鴿血紅尤其是高克拉,價值仍然居高不下。
遠的不說,去年國內某拍賣會就曾拍了一顆八克拉的鴿血紅寶石,最終以9500萬成交,差點過億。
而眼前冠頂最大的那顆鴿血紅寶石,絕對超過了十克拉。
再加上冠身鑲嵌的其他鴿血紅寶石,以及佛冠本身的附加價值,這玩意如果折現,得多少錢?
十億能買嗎?
陳益判斷,幾十億打不住,上百億都有可能。
當然,估價歸估價,買賣歸買賣,就好像下落成謎的秦始皇傳國玉璽估價五千億,一個道理。
有些文物的價值並非體現在金錢上,有估價,但沒人敢買也沒人敢賣,無法流通於市場。
陳益觀察了一會,發現玻璃展臺以及警戒線比較新,說明設立的時間並不長。
「走,跟我出來。」
陳益招呼兩人離開了主聖殿,沒走,就在門口等着。
等了很久,陳益攔住一位看起來很好說話的當地人,客氣詢問紅寶石佛冠的來歷以及出現在佛塔的時間。
男子見對方是外國人,態度倒也不錯,解釋了一番。
該紅寶石佛冠是匿名捐贈的,經鑑定來自驃國古城,時間很近,不到三個月。
自從迪瓦佛塔有了紅寶石佛冠後,慕名而來的信徒很多,附近城市的人都想過來一睹風采。
陳益瞭然,怪不得迪瓦佛塔這麼多人,多的有點不合常理,他以爲全蒲甘城市的佛塔都是這樣的,畢竟佛教是蒲甘的主要信仰,原來是因爲紅寶石佛冠。
「謝謝。」
「不客氣。」
男人走後,陳益站在門口朝裡看了一眼,感覺這裡面有點不太對勁。
匿名捐贈,捐的還是如此珍貴的文物,動機是什麼呢?
忠實的信徒不求回報?只爲了心中最堅固的信仰?有可能,但爲什麼一定要捐給迪瓦佛塔?
正常來講,應該捐給蒲甘最大的佛塔,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
還有,東西哪來的?
估價幾十億的紅寶石佛冠,這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得到的。
走遠到了無人的地方,陳益說出了這兩個疑問。
騰大斌無法回答,道:「你覺得紅寶石佛冠和達奈被殺案有關?」
陳益:「說來也巧,一路上我想過佛塔內最近是否有大事件發生,如果有,也許和達奈被殺存在聯繫。
達奈死在佛塔這件事,一定要從佛塔開始查,佛塔的問題,有可能就是達奈的問題。」
騰大斌覺得不靠譜:「是不是牽強了點,難道紅寶石佛冠是達奈捐的?那爲什麼要匿名?這可是增加威信和名聲的好機會。」
陳益搖頭:「肯定不是達奈捐的,名利格局的人沒理由匿名,要說牽強還是那句話,不能放過任何可能,只要還未徹底排除,就要落實清楚。
最重要的一點,時間間隔太近了。
差不多兩個月前有人匿名捐贈了紅寶石佛冠,兩個月後達奈在佛塔內被人殺害,存在聯繫的概率相對較高。」
騰大斌知道陳益比自己聰明很多,說道:「那就查唄,查查是誰捐的,問問,匿名只是對外說的而已,捐贈者總不可能把佛冠直接放在佛塔門口。」
這話沒錯,匿名捐贈只是捐贈者不願暴露身份,接收者肯定知道。
何時新開口:「恐怕不好查啊,既然匿名了,警察局也不一定問的出來,涉及到佛塔,來硬的肯定不行。
他們要是不想說,我們無法得到答案,除非有翔實的線索確定佛冠和達奈之死有關,出師有名施加壓力。」
陳益思索片刻,道:「達奈是佛塔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他有沒有可能是接收者?」
「嗯?」何時新一愣,下意識道:「佛冠接收者被殺?什麼動機?滅口?」
陳益往深了想,覺得不太合理,捐贈者爲了不暴露身份殺害接收者?那ta爲什麼要捐?爲什麼不選擇更隱秘的捐贈方式?完全沒必要,有點扯。
就算達奈是佛冠的接收者,就算達奈因爲佛冠被殺,遇害動機也來自其他原因。
「第二個問題呢?」陳益開口,「紅寶石佛冠哪來的?這可不是大路邊的東西。」
何時新說了一個字:「偷?」
陳益:「你的意思是盜墓。」
何時新點頭:「對,東西來自驃國古城,那個地方什麼都有可能發生。」
驃國古城遺址是蒲甘最早的城市文化發源地,也是東南亞地區最早的古城遺址之一,屬於蒲甘文化中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古城遺址,若是和違法犯罪聯繫上,只能是盜墓了。
沒有被發現的古老文物,多得很。
陳益點頭:「合理,驃國古城遺址長期存在盜墓和文物走私的現象,我記得看過一則新聞,盜墓者從當地農民手中花一百美金購買了一個驃國陶罐,最終此陶罐在拍賣行賣出了二十萬。
暴利啊,只要是暴利行業,不論是否違法犯罪,總會有無數人鍵而走險。
斌哥,那邊監管情況現在怎麼樣,你知道嗎?
騰大斌回答:「知道,驃國古城多位於蒲甘中部乾旱區,雖說有軍隊把守但安保力量有限,而且夜間經常無人值守,給了盜墓者很大的空間。
最重要的一點,蒲甘地方官員和盜墓團伙相互勾結,前兩年的事聽過嗎?警察用公務車運輸被偷盜的佛像,太離譜了。」
「有這種事?」陳益沒聽過,剛知道。
這就有點過分了,不過可能是爲了安全,公務車一般不會面臨檢查。
何時新拿出手機搜了搜,將結果遞給陳益,
陳益看了看,是一些新聞。
四年前,蒲甘盜墓賊在一座未開放的七世紀佛塔地宮內,盜走十二尊銀製羅漢像,後在白象國唐人街古董店追回三尊,其餘疑似流入島國私藏。
作案手法很簡單,僞造身份混入工地,夜間剪斷了封門鐵鏈,大搖大擺的把羅漢像抱走了。
這哪裡是偷,光明正大的拿,
三年前,十處驃國貴族墓遭炸藥爆破盜掘,墓室結構坍塌,考古學家痛心疾首,大呼相當於燒燬半部驃國史。
戲劇性的是,該事件經過調查,發現了華夏的洛陽鏟,疑似跨境合作。
兩年前,歐洲警方在一批東南亞民俗木雕貨櫃夾層中,查獲三十件驃國文物,價值不菲。
一連串的新聞很多。
可以想像驃國古城遺址的盜墓是何等猖獗,屢禁不止。
ωwш◆тTk ān◆¢Ο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財帛動人心。
陳益繼續往下滑動,發現這些盜墓賊可真是精的很,而且能吃苦,原本以現在的高科技手段已經能支撐他們效率挖掘,但考古部門在大量遺址地埋設了震動傳感器,一有動靜就能知道,於是這些盜墓賊直接放棄機器改爲原始的手工挖掘很累,但安全。
不得不佩服這些人。
此時騰大斌插嘴:「聊盜墓沒用吧?紅寶石佛冠如果是盜墓來的,那肯定是爲了錢啊,傻子纔會無償捐給迪瓦佛塔,圖什麼?
就算不好出手或者不敢出手,慢慢等唄,先收藏着,那玩意鐵定值錢的很,一輩子怎麼花都花不完。」
陳益點了點頭:「有道理,動機前後矛盾。
等見了敏昂再說吧,這件事需要和他交流交流。」
特案組在蒲甘查案有很大的侷限性,要是在國內的話別說寺廟,再高大上的地方只要和案情有關,分分鐘查清楚。
當晚。
迪瓦警察局。
特案組臨時辦公地點。
陳益拿到了敏昂手下整理好的資料,有已經掌握的,有新調查的,內容很簡單,全部集中在了一張A4紙上。
達奈死後,發生過哪些異常事件?
內容雖然簡單,但很詳細,連他的相好爭家產都有。
大部分事件基本圍繞遺產,比如股權變動和家族內部的爭端,這些都不是陳益想看到的。
乍一看無法給出合理解釋的,纔是陳益的目標,無法解釋的事情,往往隱藏着不爲人知的秘密陳益迅速掃了一眼,最終視線定格。
瑞光貨運公司。
達奈在這家公司有股份。
不合理的點在於,達奈死後,這家公司迅速遣散了不少員工,數量多到已經嚴重影響了公司的正常運營。
公司債務正常,盈利額年年呈上漲趨勢,完全沒理由這麼做。
達奈只是一個小股東而已,也不參與決策,他的死對公司並無太大影響。
很奇怪。
這件事是剛剛查到的,刑事調查科暫時並未上門找負責人詢問。
陳益拿起筆在【瑞光貨運】上畫了個圈,而後遞給了騰大斌和何時新,說道:「像不像手下跑路?」
兩人看完大概情況後,何時新道:「陳巡指的是·達奈表面上是小股東實則掌控大權,目的是掩人耳目,在他死後公司失去了主心骨或者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於是大量遣散員工?」
陳益嗯了一聲:「時間太近了,達奈死後沒幾天,瑞光貨運便出現異常。」
何時新瞬間感覺頭大,吐槽道:「這個達奈平時到底在幹些什麼,之前我們討論了盜墓,現在又出來疑似走私的公司?」
站在違法犯罪的角度,從古文物聯想盜墓,從貨運公司聯想走私,都是最合理的。
在國內,大部分走私也都和貨運掛鉤,因爲最方便操作。
「靠譜,這個靠譜。」騰大斌開口,「我覺得應該重點查瑞光貨運,看看達奈暗地裡幹過什麼,他的死,或許和瑞光貨運有關。」
說完他又想到什麼,說道:「誤?盜墓和走私是不是可以關聯啊?都是一條產業鏈的。」
陳益微微點頭:「當然可以。」
騰大斌說的沒錯,盜墓和走私確實是一條產業鏈,把文物從地下挖出來,就地消化肯定不可能,怎麼運走是個問題,很多犯罪行爲都是彼此相關聯的。
他越發感覺,達奈是個相當不簡單的人物。
但正是這樣一個人物,卻離奇死在了佛塔,而且判斷兇手還是個小角色。
這裡面,到底牽扯了什麼事呢?
思索間,失蹤一天的敏昂打來電話,陳益接通,
「陳警官,我挖到屍體了。」敏昂在電話裡說道。
陳益有被嚇到:「倫泰埋的那具?」
敏昂:「是啊。」
陳益:
「.......」
這是個愣頭青,智商有,但是不多。
怎麼不和自己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