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初識名將

第203章 初識名將

章楶的資歷不淺,這位在大宋可是名人,而且朝野間的威望名氣都非常高。

意料之中的是,章楶是文人。

他是英宗年間的進士,當過知縣,判官,轉運使,可以說,大宋官場的職位從小到大,他一馬平川地踏過來了,仕途頗爲平順。

元祐年間,章楶奉詔出任環慶路經略安撫使,於是這位進士出身的文人一躍成爲戍邊的主帥,多年與西夏明爭暗鬥,爲抗擊西夏的襲邊侵略,立過不少功勞。

章楶在朝野間的聲望,便是他這些年英勇抗擊西夏積攢下來的。

這樣一位人物,今日卻冒着鵝毛大雪,站在城門外安安靜靜地等候趙孝騫的到來。

折可適對章楶向來是頗爲敬佩的,作爲麾下將領,他深知章楶這位戍邊主帥的人品和能力,說章楶是他的偶像也不爲過。

見章楶毫無怨言地等候趙孝騫,折可適這時也收斂了脾氣,老老實實地站在章楶身後。

又等了半個時辰,西北軍中的斥候騎馬艱難地踏過雪地,趕到城門外稟報,經略副使趙孝騫所部三萬兵馬即將到達渭州城。

章楶於是整了整衣冠,身後的文官武將們也紛紛整裝,拿出最好的精神面貌。

許久後,遠處終於看到一面碩大的黑底金邊旗幟,在漫天大雪中迎風招搖。

緊接着,旗幟的後面,密密麻麻的軍隊出現,軍隊前方,十餘名斥候策馬來回,在大軍側翼不停遊走。

距離城門三裡外,大軍動作劃一,突然停下。

數十禁軍護侍着一人一騎,朝城門飛馳而來。

到了章楶前方百餘步,當先一騎下馬,將繮繩扔給護衛,然後獨自步行上前。

章楶眼中露出欣悅之色。

前方百餘步下馬步行,這是禮節,也是尊重,這位傳說中的楚王世子,倒也是個識禮數的後生。

趙孝騫走到章楶面前,打量了一眼後,主動躬身行禮:“晚輩趙孝騫,拜見章帥。”

章楶未等他的腰彎下去,急忙雙手托住了他的胳膊。

“哈哈,好一位少年英雄,老夫聞名久矣,今日當面,果真風流不凡,確是人中龍鳳。”章楶爽朗大笑。

“章帥謬讚了,小子不學無術,常常招惹是非,官家這次下詔命我率兵,小子不過是個湊數的,若有說錯做錯的地方,望章帥莫與小子一般見識。”

話都說得很客氣,句句謙遜有禮,二人初識,彼此都給對方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見趙孝騫說話八面玲瓏,章楶久懸着的心也終於放下了。

自從接到朝廷的令諭,章楶一直有些忐忑,尤其是聽說率兵的人是一個才十八歲的親王世子,心情愈加煩悶。

他最害怕官家派來一位混賬衙內,不僅幫不上忙,反而處處添亂,胡亂干預指揮戰事,而致功敗垂成。

人家拍拍屁股回到汴京,大不了挨幾句罵,他章楶卻是必然要背鍋的,而且會被記入史書,生生世世被釘死在恥辱柱上。

此刻見到趙孝騫,爲人品性如何且不說,至少外表溫文爾雅,而且禮數周到,言語謙遜,重要的是精神狀態很穩定,顯然是個能講道理的。

這就足夠了。

章楶有點想哭,有一種意外的驚喜。

感謝大自然的饋贈!

經常戍邊的朋友們都知道,朝廷派一位不添亂的副帥兼監軍,對主帥來說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章楶對趙孝騫唯一的期望就是不添亂,哪怕他天天躲在大後方吃喝玩樂,哪怕戰勝後跑出來厚顏無恥地分享功勞,章楶都樂意。

戍邊的主帥對待京師派來的人,就是這麼卑微。

在這個文貴武賤的時代,手握兵權的人其實更像是握了一塊燙手的山芋,不卑微不行。

與章楶寒暄後,趙孝騫的目光自然地落到他身後的折可適身上。

章楶於是主動介紹,然後趙孝騫兩眼放光,急忙長揖:“原來是折家軍之勇將,有禮了。”

折可適見趙孝騫如此謙遜,等候半天的煩悶氣頓時一掃而空,也急忙緊張地抱拳回禮:“末將折可適,官任環慶路兵馬都監,拜見趙副帥。”

對摺可適,趙孝騫確實頗爲欣賞。

這可是一位猛將兄,史書上留名的。準確的說,他全家都有名,尤其是折家軍,在西北簡直是威名赫赫,朝廷對摺家分外恩重,也特別倚重。

說起折家的人物,千年後的後人所知不多,但有一個卻是最出名的,那就是著名的楊家將裡的佘老太君。

佘老太君跟折家啥關係?

關係大了,親生的。

佘老太君本就是折家女,嚴格的說,她本應被稱爲“折(she)老太君”,只是民間演義傳說的版本不一,各地口音不一,傳來傳去,漸漸便成了“佘老太君”。

眼前這位折可適,按輩分來算,應該是佘老太君的曾孫輩了。

對於戍邊的將領,趙孝騫向來是敬重的,所以一見面禮數方面絕對周到且謙遜。

然後趙孝騫介紹自己帶來的種建中和宗澤,以及三萬龍衛營將士。

拱衛京師的上四軍之一龍衛營遠赴邊疆馳援,章楶分外高興,看着三裡外軍容齊整的龍衛營將士,章楶樂得眼睛眯成了一條縫。

如今正是戰事吃緊之時,西夏軍侵佔大宋境內二十餘座堡寨後,宋軍節節抗擊,但也節節後撤,委實有些頂不住西夏軍的攻勢了。

仔細端詳許久,章楶試探着道:“老夫聽聞郡侯天資聰穎,造出了一種非常厲害的火器,已裝備龍衛營,官家在旨意裡說,此物可抵十萬之師……”

“不知郡侯可否讓老夫等一觀究竟?”

趙孝騫欣然從命,爲帥者當知己知彼,給章楶展示燧發槍的威力確實是有必要的。

於是令種建中從龍衛營裡挑出一百名火槍手,在城門外列陣,仍是三段式射擊,一陣槍響後,數百步外的草靶應聲倒下。

章楶和文武官員們大吃一驚,不敢置信地面面相覷。

官家在聖旨裡只說這種火器如何厲害,但在沒喲親眼見到以前,包括章楶在內,都以爲官家言過其實,吹噓火器厲害不過是鼓舞軍心的一種手段。

沒想到親眼見識後,章楶等人發現官家真的一點都沒吹噓,他是厚道人,說的都是大實話。

“竟……如此厲害?”章楶捋須的手微微發顫,臉色變幻不定。

“若兩軍對壘,縱然只有五千火槍,也足夠殲敵於百步之外了,我軍有此神器,何懼西夏賊子攻城掠地?”

趙孝騫嘆道:“可惜戰事來得太倉促,五千火器仍顯不足,若有一萬支火槍,咱們反攻西夏本土亦非癡人說夢。”

章楶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親眼見識了燧發槍的威力後,章楶認爲有些戰略戰術應該要改變一下了。

神器在手,六親不認。

本來只考慮被動防禦的,但既然多了五千支燧發槍,那麼整個戰場的形勢完全不一樣了,宋軍的抗擊可以更積極一點。

轉守爲攻,將西夏軍佔領的堡寨再奪回來,應該不是什麼難辦的事。

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48章 浮生偷閒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41章 忍無可忍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195章 畏戰者斬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6章 越收越緊第381章 投敵自保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14章 其志甚偉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723章 良言頓悟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457章 詭異對峙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94章 上架感言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92章 奪船救人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74章 西夏來使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68章 皇城司事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311章 倉促辦壽
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330章 以仙之名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48章 浮生偷閒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817章 成王敗寇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766章 捅破窗紙第41章 忍無可忍第807章 臣禮失矩第239章 歸心似箭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195章 畏戰者斬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178章 道德無暇第631章 不共戴天第440章 粉飾兵敗第782章 君臣訣別第6章 越收越緊第381章 投敵自保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14章 其志甚偉第693章 以役代殺第723章 良言頓悟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71章 再要三城第238章 旨召歸京第204章 舐犢情深第457章 詭異對峙第564章 捷報抵營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370章 微服私訪第743章 夜遊汴京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91章 至親可殺第94章 上架感言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493章 事有蹊蹺第426章 戰局劇變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534章 欲收失地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135章 啃老初衷第92章 奪船救人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474章 西夏來使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155章 又聞名將第108章 所獲甚巨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447章 談判交鋒第68章 皇城司事第471章 北渡威壓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645章 慈不掌兵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224章 天下震動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158章 公竟渡河第311章 倉促辦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