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無形威懾

第417章 無形威懾

選擇張嶸不是臨時起意,趙孝騫不會拿千萬將士的性命開玩笑。

龍衛營裡除了種建中和折可適外,真正的將才並不多。導致趙孝騫手裡可用的人才太少。

種建中曾經對張嶸有過評價,大意是勇武不足,但性格圓滑,有點小聰明,有臨機應變之才。

而率領五千將士伏擊遼軍,需要的正是能夠懂得臨機應變的人,火器列陣齊發的戰鬥,個人的勇武反倒是微不足道。

重要的是對戰場情勢的判斷,知道什麼時候可以開火,什麼時候該溜,情況不對往什麼方向逃。

所以張嶸是最好的人選,從實際的角度出發,趙孝騫這也算是知人善用。

張嶸再次被趙孝騫點將,自是欣喜若狂,一張勉強有個人樣兒的老臉綻開了滿臉褶子,頂着衆將嫉恨的唾沫星子,淡定地用袖子擦臉,真正做到了“唾面自乾”,像一位得道高僧般看透了人間的貪嗔癡。

對趙孝騫,張嶸倒是千恩萬謝,單膝跪地哐哐行禮,就跟整活主播感謝榜一大哥似的,那叫一個虔誠。

該吩咐的都說完了,趙孝騫下令散帳,衆將皆行禮後退出帥帳,唯獨留下了邵靖和馮晟。

留下二人,趙孝騫終究是因爲不放心,不放心源於不信任。

“只准帶五千廂軍北上誘敵,這個數字是最合適的,人數多了,遼軍主帥不敢冒進,人數少了,遼軍主帥恐會生疑。”

“五千人最合適,遼軍遠道而來,士氣正盛,正欲一展身手,五千人馬在他們眼前晃悠,他們很難忍住誘惑不吃下去。”

二人一言不發,恭敬聆聽。

趙孝騫接着道:“回營點兵的事就交給你們了,記住,不需要挑選太勇猛的,普通的貨色就很好了,沒什麼鬥志,又想着撿漏,遇強敵轉身拔腿就跑的那種最合適,本色演出就很自然。”

邵靖嘴脣蠕動幾下,對趙孝騫如此形容他的麾下頗有不服,然而仔細一想,麾下廂軍好像爭氣的確實不多,人家評價得很客觀。

看出邵靖不服又不甘的樣子,趙孝騫挑眉:“你有不同的意見?”

邵靖苦笑道:“雖然郡公所言基本是事實,但……末將還是斗膽希望郡公能夠委婉一點。”

“好,那我委婉一點說,”趙孝騫想了想,道:“挑一批珍惜生命,做事謹慎的將士,這樣的將士在你們廂軍應該很多……”

邵靖:“…………”

就特麼不該多嘴的,郡公這麼一委婉,好像更難聽了。

趙孝騫微笑道:“這次好好表現,記住,我和龍衛營將士,以及真定城和轄下九縣的百姓都在盯着你們廂軍呢,機會給你了,若還是不爭氣,往後莫怪我對你們廂軍冷落。”

邵靖和馮晟頓時凜然,抱拳沉聲道:“事若不成,末將願提頭來見!”

趙孝騫微笑,又來倆狗血的,真以爲“提頭來見”是句客氣話?

“來人,取紙筆來,兩位將軍願立軍令狀,‘事若不成,提頭來見’,白紙黑字寫紮實了,再摁下手印,事後莫怨我較真。”

…………

兩日後,距離真定府大約兩百里的路上。

天氣很糟糕,連日的大雪,時停時下,遼軍長途跋涉,因爲天氣的影響,耽誤了不少時日。

四萬遼軍,穿戴並不整齊,有的身披甲冑,有的裹着裘氅,大軍浩蕩,放眼望去不見首尾。

看似鬆鬆垮垮的行軍隊伍,卻莫名給人一種極強烈的壓迫感,彷彿任何違抗這支大軍意志的人,都會被無情地碾成齏粉。

耶律淳騎着馬,行進在中軍,他的身旁還有一位熟悉的年輕人,正是遼國太孫耶律延禧。

二人並肩而騎,一路說笑,但耶律淳臉上的笑容卻有幾分勉強。

耶律淳年約四十出頭,身形微胖,挺着圓滾滾的小肚子騎在馬上,渾身裹着一張非常顯目的白熊皮,據說是女真部落在遙遠的北極所獵,進獻給耶律洪基,耶律洪基又轉賜給耶律淳。

遼國的耶律皇族宗親衆多,彼此間的勾心鬥角和爭寵也非常激烈。

耶律淳身爲耶律洪基之侄,能在千百耶律族人中脫穎而出,深受耶律洪基的信任,爵封“北平郡王”,其人還是頗有幾分本事的。

而且耶律淳和耶律延禧這對叔侄的關係也十分要好,對遼國下一任國君耶律延禧來說,早已將叔叔耶律淳視爲擁戴之臣,引以爲最親密的支柱倚靠,但凡有不決之事,耶律延禧都會向耶律淳討教商議。

這次出征真定府,耶律延禧之所以跟來,一則是爲了分沾點功勞,將來繼承皇位後,資歷上好看一點。

二則是充分相信耶律淳的能力,覺得叔叔出征一定馬到功成,而耶律延禧便以皇太孫的身份親眼見證,凱旋迴朝時,也有資格和立場爲耶律淳鼓吹,從而增強耶律延禧所在陣營的分量。

顛簸的馬背上,叔侄倆談笑風生,顯得分外融洽。

然而耶律淳的眉宇間隱隱透着幾分憂色。

本來大軍出發時,耶律淳是躊躇滿志的,在他看來,遼國調動五萬大軍征伐宋國真定府,簡直是耶律洪基白送給他的功勞。

從主帥任命的人選上揣度耶律洪基的心思,耶律淳認爲這是爲耶律延禧即位做鋪墊,叔侄倆以此戰在遼國的朝堂上立威,堵住那些皇親國戚和桀驁臣子們的嘴。

原本十分輕鬆的活兒,直到兩日前終於有了變化。

邊境斥候緊急來報,兩日前宋軍突然對邊境遼軍大營發起夜襲,駐紮邊境的一萬遼軍全軍覆沒,大營被焚燬一半,連一匹戰馬都沒能逃出來。

對耶律淳來說,這是個非常不妙的跡象。

向來採取戰略守勢的宋軍,這次突然主動發起進攻,並且輕鬆地全殲了一萬遼軍。

說明宋軍的戰力已是今非昔比,遼國君臣恐怕深深低估了宋軍新式火器的利害,也說明宋國皇帝新任命的河北西路經略安撫使趙孝騫,絕對是個狠角色。

一萬遼軍被全殲的消息傳到耶律淳的中軍帥帳,他才赫然驚覺自己將要面對一個怎樣的對手。

趙孝騫,跟往年那些宋國的官員和武將不一樣,太不一樣了。

這是個典型的鷹派人物,出手非常的狠辣,別人不敢做的事,他敢,根本沒有任何顧慮。

這些年宋遼的攻守局面下,宋軍何曾主動發起過進攻?並且還是不宣而戰,完全不在乎兩國朝堂君臣的壓力。

只有趙孝騫領兵,纔有這樣的膽識與魄力。

而且,偏偏真就讓他辦成了,可以想象如今真定府的宋軍,軍心士氣將是何等的激昂高漲,求戰之心何等的迫切。

如今四萬遼軍越靠近真定府,耶律淳的心情就越沉重。

兩軍還未接戰,甚至還沒見面,趙孝騫這個對手已經帶給他足夠大的壓力了。

聽說此人還是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年輕人,而且出身皇室宗親,深得宋國皇帝寵信。

這樣的人若讓他多活幾年,宋軍在他的指揮下,遼國不知要吃多少血虧。

顛簸的馬背上,耶律淳眉頭緊鎖,不覺嘆了口氣。

旁邊的耶律延禧聽到了,扭頭笑道:“皇叔何故嘆息?”

耶律淳勉強一笑,道:“宋軍突襲遼營,我大遼一萬勇士全軍覆沒,趙孝騫此人……實在不簡單。”

耶律延禧笑了笑,道:“侄兒聽了軍報,不過我以爲這不過是宋軍討巧,僥倖勝之。”

“軍報的內容,皇叔可曾仔細看了?宋軍趁着大雪封路,又是寅時時分,我遼軍大營防備最鬆懈的時候動手,只能說宋軍確實狡詐,但不能說明宋軍厲害。”

說着耶律延禧露出傲然的微笑,道:“我大遼四萬王師若至,日夜將大營防得密不透風,我就不信趙孝騫還有偷襲咱們的本事。”

“宋軍積弱近百年,短短一兩年不可能脫胎換骨,皇叔過慮了。待我軍到達真定府,跟宋軍來一場大戰,讓宋軍的潰敗告訴你,宋國,還是那個不堪一擊的宋國,不會有任何變化。”

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50章 官封實權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385章 大索全城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61章 驚天大案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1章 君臣又見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42章 殺馬砸車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100章 秋後算賬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71章 再見花魁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74章 雅號半闕第86章 收拾善後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29章 新交摯友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419章 遼使突至
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50章 官封實權第408章 攻守易勢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385章 大索全城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584章 反差公主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61章 驚天大案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175章 宗澤密舉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197章 楚王罵街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71章 再見花魁第656章 王妃上門第362章 上樑不正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813章 重提舊案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301章 邊境軍情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1章 君臣又見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576章 捷傳天下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674章 解讖生疑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42章 殺馬砸車第414章 大敵將至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560章 另出奇兵第112章 自當雅量第100章 秋後算賬第521章 故人如故第549章 出征在即第609章 子薨國殤第624章 天羅地網第632章 又遇名將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71章 再見花魁第423章 退無可退第801章 青萍之交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36章 生母之愛第569章 回城佈防第667章 捷報入京第268章 大獲全勝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374章 人禍如虎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339章 轉明爲暗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74章 雅號半闕第86章 收拾善後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29章 新交摯友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150章 新來花魁第664章 王衝獻馬第498章 忠誠價格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539章 國有正嗣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614章 歸京密議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639章 出征北上第600章 上奏不法第419章 遼使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