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詭異對峙

第457章 詭異對峙

對敵人的預測,是必須不憚以最壞的惡意的。

趙孝騫不瞭解耶律淳,但他了解人性的陰暗。

因爲那些陰暗面,趙孝騫恰好都有。

預測敵人的行動很簡單,把自己代入敵人的立場和視角,得到的結果便八九不離十了。

趙孝騫把自己代入了耶律淳的立場,假設自己剛與宋軍做完了一筆吃了大虧的交易,心裡肯定是不甘的,那種既憤怒又憋屈的情緒,親身嘗過的人才懂。

交易結束了,被挾制的人平安回來了,唯一投鼠忌器的因素已不存在了,再也沒了任何顧慮,這不得發瘋似的報復一波?

如果趙孝騫是耶律淳,他一定會報復。

爲了達到報復的目的,他可以犧牲任何人和事,他的目標不一定是獲取勝利,但凡能稍微噁心一下敵人都很爽。

耶律淳會如何報復?

兩千遼國重甲騎兵千里迢迢從上京調來,耶律淳本來打算用在決戰的戰場上,出了耶律延禧被俘這個意外後,行動中止了,但重甲騎兵仍在飛狐兵馬司待命。

被當做殺手鐗的利器,豈不是最佳的報復方式?

耶律淳看穿了宋軍火器的弱點,它能三百步內擊敵,但它的穿透力並沒有那麼強大,重甲可擋,只要將重甲騎兵用於前鋒,撕破宋軍的第一道防線口子,那麼遼軍離勝利就不遠了。

不幸的是,趙孝騫預判了耶律淳的預判,而且更要命的是,宋軍的火器升級了。

“國運氣數”就是這麼神奇,無論是廟算在前,還是偶然所致,當事情的結果不可遏止地偏向某一方時,你不得不相信冥冥中真的存在“大勢”和“氣數”這種玄幻的東西。

趙孝騫與衆將商議過後,數百名斥候被緊急派了出去,如同火種般灑向四面八方。

整整一天,斥候沒帶回任何消息。

與此同時,宋軍在飛狐兵馬司內開始了整頓。

遼國百姓裡的青壯大多被殺戮,活着的老人和婦孺被集中關押,官署和民間的財物被洗劫一空,兵馬司附近方圓的遼國村莊部落聽說了宋軍的暴行後,紛紛趕着牛羊渡河,向北方逃難。

戰爭過後,每當土地換了新主人,這樣的混亂是無法避免的。

國家機器的碾壓下,沒有所謂的無辜可憐,該死的不該死的,都是不值一提的草芥。

古往今來那麼多人期盼和平,就是因爲戰爭中得到紅利的終究只是極少數,絕大部分的人是無法逃離且損失最大的。

飛狐兵馬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整頓之後,必須要向朝廷請旨派遣工匠,修築城牆,並且周邊建起多座堡寨,用以防禦遼軍。

這是個大工程,以大宋目前的國力,至少也要好幾年才能完工,幾年以後,天下又不知是怎樣的情勢。

傍晚時分,斥候仍未傳來最近的軍情,拒馬河對岸的遼軍大營一片平靜,彷彿他們真的已經放棄了飛狐兵馬司。

趙孝騫不敢怠慢,但也知必須沉住氣,於是下令在拒馬河沿岸埋伏數十處暗哨,每處暗哨皆裝備響箭,一旦有敵情立馬報訊。

隔着拒馬河,宋遼兩軍陷入詭異的沉默對峙中。

這種對峙的狀態,整整持續了三天。

日子太平靜,每天斥候回報,都說附近無敵情,聽了太多無風無浪的消息,趙孝騫都有點不自信了。

邏輯上來說,遼軍不可能毫無動作,除非耶律淳真的不想活了,不趁着這最後的機會反撲一下,回到上京可就真要被治重罪了。

可是這都過去三天了,遼軍確實沒動靜。

愁死人了。

趙孝騫每天坐在官署正堂內,日夜不停地盯着地圖看,試圖從這粗糙的地圖上發現靈感。

期間種建中和麾下幾名將領狗狗祟祟來了幾趟,一臉猥瑣又神秘地告訴趙孝騫,將士們從被關押的遼國婦孺中,挑選了幾位容貌尚可的年輕女子,郡王殿下若有意,隨時可召她們侍寢。

趙孝騫氣得都要罵娘了。

戰事危機四伏,隨時可能爆發,你們特麼的居然還給我找美女,難道不知“死”字怎麼寫嗎?

憤怒之極的趙孝騫當即……讓部將把美女們帶過來看看。

都是麾下的一番心意,作爲一軍主帥,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吶!

美女們被帶上來,趙孝騫驚愕地睜大了眼,沉默半晌,面無表情地揮手,換一批。

一批下去,又換一批,如此反覆。

最後一批換完,趙孝騫氣壞了,讓將領們排好隊,他一個個輪着踹過去。

我都不好意思寒你們的心,你們特麼的卻寒了我的心……

這一批批的歪瓜裂棗,你們管她們叫“容貌尚可”?

這輩子是真沒吃過細糠嗎?

雖說離家多日,作爲一個正常的男人,多少有些需求,但……士可殺不可辱!

對遼國的民間女子徹底死心後,趙孝騫決定清心寡慾,對比一下,還是自家婆娘好,甩這些女子不知多少條街。

…………

拒馬河北岸,遼軍大營。

三萬餘兵馬從飛狐兵馬司撤走,不僅是耶律淳的命令,同時也是上京的命令。

老實說,耶律淳接到上京的命令時懵逼了很久,他沒想到上京居然會做出如此決策,這令他非常不可思議。

遼國是遊牧民族建國,遊牧民族的性格大多比較剛烈,儘管立國這麼多年,受到中原文化和農耕民族習性的影響,遼人已不如當年那般寧折不屈,可骨子裡的不服氣卻是基因裡就有的。

飛狐兵馬司如此重要的地方,上京居然會做出放棄的決策,耶律淳簡直不敢想象,根本不知道上京發生了什麼事,耶律洪基吃錯了什麼藥。

錯愕歸錯愕,耶律淳很快就欣然接受了命令。

遼軍撤出飛狐兵馬司,本來也是耶律淳的打算,他打算以“誘敵深入”的理由,暫時讓遼軍撤走,然後集結兵力突襲反撲,無論成敗,耶律淳擅自下令撤出飛狐兵馬司的舉動,上京那裡都交代得過去。

而且他確實是要反撲的,只不過宋國趙孝騫與他的私下交易,卻完美地掩藏在反撲計劃之下,一旦完成交易,耶律淳再無顧忌,反撲計劃亦能完美實施。

結果上京居然跟他的想法一樣,都是要放棄飛狐兵馬司。

這還等什麼,當然是名正言順地撤軍。

宋軍到達之前,三萬餘遼軍已撤到了拒馬河北岸,離岸五里,依水紮營。

整整三天,耶律淳沒有任何動作,但他每天都站在岸邊張望,觀察對岸宋軍的動向。

每臨大戰,耶律淳都很沉得住氣,越冷靜的人,收穫越大,贏面越高。

唯一一次不冷靜,就是耶律延禧被俘之後,沒辦法,這件事真踩到了他的命門,不拼命不行,腦袋保不住了。

三天了,耶律淳只是靜靜地看着對岸,神情平淡,眼神漠然。

他在等時機,一擊必殺的時機。

身後傳來不假掩飾的腳步聲,一道熟悉卻略顯輕佻的聲音,令耶律淳不自覺地皺了皺眉。

“王叔還在等什麼?此時宋軍剛佔領飛狐兵馬司,咱們趁夜渡河突襲便是。”

來人正是耶律延禧。

釋歸遼營後,耶律延禧沉寂了幾日,仍深陷在被俘的打擊中不可自拔。

後來或許是身處遼營,心中的安全感越來越充實,耶律延禧漸漸恢復了以往的開朗,關於自己被俘的事本就是絕密,除了耶律淳,根本沒有任何人知道,耶律延禧滿心慶幸。

他知道,這件事被掩蓋下去了,或者說,它根本沒有傳出去過。

一切都是耶律淳的安排,爲了保密,耶律淳甚至不惜殺了兩三千逃回來的遼軍將士滅口。

知道一切真相的耶律延禧,對耶律淳自是感激涕零,人生中最大而且永不可能翻身的污點,就這樣天衣無縫地隱瞞下來,他的皇太孫之位仍然穩若磐石,無人可撼動。

щщщ¸ тt kΛn¸ ℃O

對耶律淳的感激是發自內心的,但對耶律淳在軍事上的保守態度,耶律延禧也是看不順眼的,兩者並不矛盾。

聽到耶律延禧的聲音,耶律淳眼中迅速閃過一抹嫌惡。

是的,他現在越來越嫌惡耶律延禧了。

若不是因爲他,何至於有那場大敗?整整四萬兵馬,一戰而全軍覆沒,耶律淳的所有部署都被打亂,還不得不冒着天大的風險瞞下皇太孫被俘之事,私下遣密使與宋人接觸,談判,交易……

如今皇太孫被救回來,這個喪門星非但沒有閉門反省,沉寂幾日後又恢復了以往輕佻狂妄的模樣,被俘的恥辱經歷就真的當做沒發生過。

若非他是皇太孫,耶律淳真恨不得親自抄刀剁了他。

耶律延禧慢慢走到耶律淳身後,順着他的目光望去,正是對岸的飛狐兵馬司方向。

“王叔在想什麼?宋軍佔領飛狐兵馬司已三日了,咱們再不出兵,宋軍就徹底站住腳,那時再想奪回兵馬司,恐比登天還難。”

耶律淳嘆了口氣,豎子不僅狂妄,而且無知,這麼個貨色,居然是我大遼未來的國君,大遼怕是氣數已盡了。

“太孫殿下稍安勿躁,臣自有安排。”耶律淳不得不擠出笑臉虛應。

“王叔快點安排吧,上京的旨意可是催王叔速速歸京呢,這次反撲若又貽誤了戰機,王叔的罪恐怕會更重。”

耶律淳臉上頓時浮現怒色,你特麼個敗家子,我回上京被問罪,究竟是因爲誰,自己心裡沒點逼數麼?現在居然一副局外人的語氣,堂堂儲君,真是一點廉恥都沒有了。

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78章 新式戰法第44章 官家召見第8章 力挽狂瀾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629章 活爹截胡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33章 馬場伏擊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79章 野心萌芽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701章 故人美人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297章 人生如夢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67章 雄心立生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2章 人生初見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359章 整合收權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382章 罪臣底線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739章 父子團聚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486章 重勘國界
第587章 祭祀拜神第78章 新式戰法第44章 官家召見第8章 力挽狂瀾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712章 內憂已生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317章 全軍覆沒第270章 人間清醒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121章 迷失自我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629章 活爹截胡第236章 不幹人事第33章 馬場伏擊第665章 奔襲涿州第490章 東窗事發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371章 苛政如虎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202章 西北砥柱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714章 麟兒誕世第415章 殺威敲打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184章 馮氏還俗第79章 野心萌芽第805章 勤王南下第130章 爵封郡侯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307章 雛鷹既壯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701章 故人美人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532章 脫罪出獄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417章 無形威懾第660章 分兵緩擊第297章 人生如夢第327章 庫房再罄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67章 雄心立生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56章 王府進財第32章 人生初見第228章 會師章楶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405章 國泰民安第509章 善後收尾第685章 捨生取義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359章 整合收權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382章 罪臣底線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113章 遼使來歷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503章 解救農戶第739章 父子團聚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589章 沉河託話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486章 重勘國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