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上疏免賦

第390章 上疏免賦

思路打開,思想解放。

陳守的話突然給趙孝騫提供了靈感。

缺錢可以創收呀,貼身保護他的禁軍和江湖高手兩百多人,這些人整天跟着自己無所事事,畢竟趙孝騫沒那麼招人恨,不會時時刻刻有人等着刺殺他。

既然都閒着,不如出去找找副業。

府衙搞個活動,把真定城和轄下九縣的地主豪強女眷們召集起來,趙孝騫帶着賈實等十餘個肌肉猛男出場,見面就一鞠躬,聲音洪亮地大吼“老闆晚上好”。

然後賈實等人一個個站出來自我介紹,我叫什麼什麼,來自某某地方。

前世夜場那些流程套路,用在這個年代,不得把地主富婆們哄得合不攏腿?

嗯,可行性很高,唯一的麻煩是要說服賈實他們,儘量放下臉皮和自尊,以及多練練金鐘罩,畢竟聽說富婆們喜歡玩鋼絲球……

真這麼幹的話,靠賈實這些肌肉猛男的創收,一個月至少能給他創造幾萬兩的收入。

趙孝騫越想越來勁,表情都變得盪漾起來。

陳守在一旁見勢不妙,雖然不知道世子在想什麼,但一定不是什麼好事,必須打斷他,不能讓他再想下去。

“世子,世子!……末將這就去幫世子‘租’房。”陳守把“租”這個字咬得很重。

“去吧,記得砍價,但別欺負人。”趙孝騫叮囑道。

…………

府衙旁的院子不少,畢竟是真定城的中心地帶,無論居住還是商業,都是有錢人趨之若鶩的黃金地帶。

陳守不負所望,很快談妥了一間兩進的小院子,院子的主人本來是個商人,城裡有幾家商鋪,日子本還算富足。

但這幾年被真定府的官員各種盤剝勒索,商人的日子很難過,早已入不敷出,昨夜一場大亂後,商人聽說真定府官吏全部被拿問罷免,不由喜出望外。

今日陳守來租房,聽說是新來的趙郡公居住,這位趙郡公就是昨夜發起行動的領導者,商人二話不說立馬答應,甚至連租金都不要,只因爲趙郡公幫他出了積壓多年的一口惡氣。

陳守不敢仗勢,好說歹說還是給了租金,一個月象徵性的給二十兩,商人感激涕零,當天就帶着家人搬了出去,給趙郡公騰了地方。

院子不大,只有前庭和後院,而且建築頗爲老舊,約莫是個數十年的老宅了。

陳守帶着禁軍簡單收拾了一下,趙孝騫便住了進去。

主要是地理位置方便,院子距離府衙僅隔着一牆,就在府衙的隔壁,每天出門走兩步就能上班打卡,這一點頗令趙孝騫滿意。

後院有三間廂房,其中一間成了趙孝騫的書房。

下午時分,皇城司和龍衛營還在忙着抓捕餘孽,清查犯官家產時,趙孝騫在自己的書房裡已寫完了奏疏。

李清臣就坐在他旁邊,奏疏是由李清臣代筆的。

畢竟趙孝騫這一手臭字實在是……一言難盡,送到汴京若被君臣傳閱,多少有點沒面子,不知會被多少人取笑。

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再三修改潤色,在趙孝騫的授意下,李清臣終於寫完了奏疏。

奏疏的內容很炸裂,開篇就是陳情加控訴,趙孝騫直接告訴趙煦,他已動用龍衛營,將整個真定府官場清洗了一遍。

然後擺事實,這些年真定府官員做過多少惡事,對轄下百姓是怎樣的喪心病狂的盤剝壓榨,百姓是怎樣的民不聊生,並且還附上了皇城司這幾日查出來的種種不法鐵證。

包括李清臣這兩年任知府期間的不作爲,以及上疏汴京的通道被堵死等等各種好的壞的情況,都在奏疏裡寫得明明白白。

當然,最後趙孝騫還是幫李清臣求了情,請求官家看在李清臣獨力難支的情況下,仍能堅持獨善其身,不同流合污,也算守住了臣子的本分

。趙孝騫建議將李清臣降職一級,留任真定府判官,輔佐趙孝騫治理地方,而趙孝騫也能騰出手整頓軍備,以抗遼軍。

寫完了奏疏,李清臣小心地吹乾了墨跡,合上奏疏後,李清臣憂心忡忡地道:“郡公昨夜之舉,雖說是雷厲風行,但事情傳到汴京,朝臣們恐怕還是會炸鍋呀。”

“整個真定府官場被清洗一空,大宋立國以來聞所未聞,必然會令朝堂譁然震驚,劉謙諒等人背後的靠山再推波助瀾一番,趙郡公恐會陷入麻煩之中。”

“郡公,這道奏疏的措辭……是否還能再委婉一點?或者說,將幾名主犯報上去,至於判官推官,提舉司轉運司以下的官吏,就不必在奏疏上具名了吧?否則事情可就太大了。”

善意的建議,趙孝騫當然會認真聽取。

聽歸聽,但不一定採納。

“老李啊,有些事情是蓋不住的,真定府已是千瘡百孔,此時當用猛藥,先把命救了,再考慮後遺症的事,最後再慢慢溫補。”

趙孝騫嘆道:“昨晚的事,必須據實上報,任何人任何事都不能瞞官家,這就是救命的猛藥。”

“我若在奏疏裡說得含含糊糊,官家還以爲真定府的現狀沒那麼嚴重呢,官家若不重視起來,對我以後治理真定府很不利。”

“你應該很清楚,官家派我來真定府,不是爲了治理地方的,我的重心是整頓軍備,抗擊遼軍。”

“簡單的說,我沒那麼多功夫和精力用在治理真定府這爛攤子上,所以我必須給官家和朝廷一個明確的態度。”

“反正事兒呢,就是這麼個事兒,覺得我的手段太過分,清洗得太徹底,那我就不幹了,換個能幹的人來當知府……”

“如果贊同我的做法,那就把這些人犯的事定成鐵案,按照我的想法,把我的後院清乾淨,別讓我前後都着火。”

趙孝騫笑吟吟地道:“這就是我向朝廷表達的態度,現在你還覺得有問題嗎?”

李清臣目瞪口呆,這是他第一次聽說,地方官員對朝廷的態度如此強橫霸道。

這特麼的……也就是你受官家寵信,不然別說官家,政事堂那幫大佬都能把你拆散架嘍。

“也就是郡公了,不然換了別人……”李清臣苦笑道:“這事兒,天下唯有郡公能辦得合情合理,落在別人身上,便是滔天的大罪。”

整個府衙官場都被一鍋端了,多麼嚴重的大事,官場講究的是平衡利害,這種不分青紅皁白的做法是最被人忌諱的。

哪怕將劉謙諒張嵐他們不法的鐵證送上朝堂,別人也不一定覺得正義,因爲趙孝騫破壞了官場的平衡,當手伸到規則之外的地方,那就不管你是正義還是邪惡,都必須付出沉重的代價。

偏偏做這件事的人是趙孝騫,被官家寄予厚望,被政事堂的幾位大佬都深爲忌憚的傳奇人物,那麼這件事到了汴京朝堂後如何定性,還真不好說。

如果昨夜的事是李清臣下令做的,那麼不出十日,朝廷的命令就會下來,李清臣絕對會被罷免官職,押解進京問罪。

而趙孝騫昨夜幹了這件大事,很大概率屁事兒沒有。

大家當的都是知府,但人與人的差距就是這麼大,不認命都不行。

見李清臣一臉苦澀,趙孝騫拍了拍他的肩,道:“以後真定府的政務就交給你了,首先要做的是,讓轄下百姓休養生息,儘快恢復元氣……”

李清臣忍不住道:“郡公,此事怕是……”

話沒說完,趙孝騫擺了擺手,道:“知道你要說什麼,現在你再幫我寫一道奏疏,題目就叫《請免真定府轄下九縣農商三年賦札》,趕快寫,寫好了連同剛纔那道奏疏一同送進汴京。”

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68章 皇城司事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64章 又見狄女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232章 聯手除患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6章 越收越緊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80章 狄家有女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2章 王府獨苗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9章 又見佳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73章 才子人設第18章 來錢門路第77章 校場試槍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78章 新式戰法第81章 生母馮氏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81章 生母馮氏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50章 官封實權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35章 其勢漸成第31章 汴京勾欄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18章 來錢門路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80章 狄家有女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371章 苛政如虎
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68章 皇城司事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719章 公主賀禮第64章 又見狄女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492章 圈地之請第468章 終起殺意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747章 意見不合第117章 遼使之劫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616章 爲爹背鍋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450章 巡營合併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338章 疑竇頓生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232章 聯手除患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803章 新黨大佬第329章 銷贓兌現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6章 越收越緊第225章 朝會之爭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80章 狄家有女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400章 得償相思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501章 徹查九縣第518章 宰相拜訪第2章 王府獨苗第388章 熱心村民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294章 漸浮水面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49章 又見佳人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687章 夜下示警第688章 深夜激戰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73章 才子人設第18章 來錢門路第77章 校場試槍第174章 駕校考證第78章 新式戰法第81章 生母馮氏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81章 生母馮氏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50章 官封實權第475章 聯姻送禮第35章 其勢漸成第31章 汴京勾欄第424章 太孫狩獵第86章 收拾善後第308章 滿朝譁然第123章 父子翁婿第18章 來錢門路第243章 慶功宮宴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816章 廢黜圈禁第464章 心靈導師第80章 狄家有女第221章 火燒興慶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190章 賓客如雲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371章 苛政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