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認錯失察

第310章 認錯失察

一場針對蘇軾的陰謀,隨着趙孝騫橫插一手,而宣告徹底失敗。

章惇此刻的心情很複雜,對趙孝騫感到既憤怒,同時又十分忌憚。

今日的事,再次證明了趙孝騫在朝堂的分量,他的權力其實並不大,偏偏他有官家宗親兄弟的身份和寵信,以及神秘且強大的皇城司。

這兩樣東西合在一起的含金量,已經能與章惇這位宰相分庭抗禮了。

現在章惇最懊悔的是,當初趙孝騫爲蘇軾求情時,他應該就勢下臺階,答應趙孝騫的求情。

如此他不僅能得到趙孝騫的一份人情,而且還能與趙孝騫的關係更進一步。

趙孝騫這樣的人,做敵人的話太強大,甚至能左右宰相的決策和朝局的平衡。

如果做朋友,則會成爲他最堅實的盟友,在朝堂上守望相助,互爲輔成。

此刻的章惇意識到,當初自己確實走錯了一步。

他太在意當年與蘇軾的私人恩怨了,被仇恨矇蔽了理智,如今不但沒能了結當年的恩怨,反而結下了更強大的敵人。

這對宰相來說可不是好兆頭。

通過章惇的觀察,趙孝騫的政治立場其實是非常模糊的,如果與趙孝騫的仇怨越結越深,人家索性一轉身,投奔舊黨的懷抱,以趙孝騫的分量,章惇以後推行新政可就阻礙重重了。

別說什麼大勢所趨,大勢也是人創造的,如今的新政確實存在許多弊病,朝野褒貶甚多,趙孝騫若是利用官家的信任,遊說官家廢除新法,也不是不可能。

想到這裡,章惇的眼神愈發黯淡,垂頭站在朝班中,對外面的紛擾已渾然無視,眼神光芒閃爍,不知在思索着什麼。

此時的大慶殿內,趙孝騫一席話已令滿殿文武啞口無言。

尤其是邢恕,被趙孝騫懟得臉色青一陣白一陣。

人家拿出來的可是實實在在的罪證,能證明皇城司沒拿錯人,黃履三人本就該抓,趙孝騫哪裡做錯了?

如此一來,邢恕等人對趙孝騫責難,反倒有一種助紂爲虐的嫌疑,一羣人幫着黃履喊冤,你們什麼立場?你們是好人還是壞人?

現在什麼情況?

蘇軾抓不抓已經不重要了,甚至都沒人敢提這茬兒了。

儘管趙孝騫從頭到尾沒爲蘇軾的清白爭辯半句,但神奇的是,蘇軾的形象竟莫名其妙變得高大偉岸起來。

一位被奸佞構陷殘害,委屈卻不屈服的忠臣形象躍然而生。

蘇學士,實在是太委屈了啊。

事已至此,站在殿內的邢恕是最尷尬的,他飛快地掃了章惇一眼,見章惇面無表情垂頭不語,邢恕心知指望不上他了。

但他前面跳出來指責趙孝騫的事,不可能當作沒發生,成年人是要爲自己的言行買單的。

於是邢恕心念電轉,咬了咬牙,果斷地朝趙煦躬身行禮。

“陛下恕罪,臣被傳言矇蔽,誤會趙郡公和皇城司,輕信奸佞煽動,差點構陷殘害忠良,臣有失察偏聽之罪,請陛下懲處。”

趙孝騫不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這NPC倒也不蠢,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懂得果斷承認錯誤,掉轉槍口,確實是個人才。

老實說,邢恕再這麼嘴硬下去的話,趙孝騫真有心思讓皇城司查查他了。

衆所周知,官員是經不得查的,真正毫無瑕疵清廉如鏡的官員,從古至今都是鳳毛麟角,邢恕若是真上了皇城司的黑名單,好日子過不了多久了。

不過邢恕倒是聰明,在情勢不利的情況下,當着君臣的面拉下面子,果斷認錯自罰。

這番操作下來,趙孝騫倒是不好意思對他動手了。

果然,邢恕當着滿殿文武認錯後,趙煦欣慰地笑了。

“人非聖賢,難免失察偏聽,知錯就改,猶可爲也。邢侍郎不必自責,此事既然是誤會,說開便罷,朕不予怪罪。”

邢恕感激涕零狀,訕訕地退回了朝班內。

趙煦環視羣臣,此時大殿內已無人再出聲。

關於蘇軾這個人,大家都選擇性地遺忘了,章相公都熄火了,我們再參劾蘇軾還有意義嗎?

人家犯了多大的罪?不過是跟幾個舊黨故交小聚了一下,順便議論了幾句時政,或許抱怨了官家幾句,多大的罪,犯天條了?

羣臣都不吱聲,趙煦滿意了,目光不由自主地望向趙孝騫。

這事兒,子安辦得漂亮!

既保住了大宋的金字招牌蘇軾,又打擊了章惇和新黨的氣焰。

“事情既然真相大白,那麼,就按規矩辦。”趙煦冷下臉,緩緩道:“黃履,來之邵,林希三人,不法之罪已查實,又有親口供狀在此,法不容情,理當嚴懲。”

“着令皇城司將此案及人犯移交刑部和大理寺,從嚴從速處置。”

言畢,趙煦環視羣臣:“諸卿可有異議?”

沒人敢有異議,羣臣垂頭不語。

趙煦冷冷瞥了章惇一眼,又道:“御史臺有監察百官之責,御史中丞卻是奸佞之徒,政事堂也該反省一下,爲何讓這等奸惡沐猴而冠,多年居其位,竟無人察覺。”

話有點重,趙煦的態度轉變也比當初有了更大的變化,當初親政時趙煦拜章惇爲相,一切皆是倚仗新黨,排擠舊黨。

而今日趙煦的語氣裡,對新黨已有了諸多不滿。

很顯然,趙煦如今也意識到了,朝堂不能只有一個黨派,也不能只有一種聲音,對皇帝來說,兩股勢力並存纔是最符合皇權利益的。

拿話點了章惇後,章惇不得不站出來躬身道:“臣亦有失察之罪。”

趙煦嗯了一聲,起身拂袖離去。

直到趙煦已走,噤若寒蟬的羣臣這才轉身三三兩兩離開大殿。

趙孝騫也跟着羣臣一同走出去,只是羣臣被趙孝騫剛纔的氣勢所懾,趙孝騫周圍一丈方圓範圍沒人敢靠近。

唯有章惇跨出殿門時,與趙孝騫的目光相觸。

二人沉默對視,轉瞬移開,各自走向不同的方向。

…………

出宮,回到王府。

趙顥坐在銀安殿等他。

見趙孝騫回來,趙顥迎了上去,神情有些擔憂。

“我兒今日被召入宮,可有閃失?”

趙孝騫笑道:“這話您應該問章惇和邢恕,今日栽跟頭的可是這兩位。”

趙顥頓時放下心來,聽這話就意味着今日趙孝騫在朝會上大獲全勝,不僅徹底壓下了蘇軾一案,還給了章惇等人一個深刻的教訓。

更重要的是,蘇軾一案催生了趙煦的心態轉變。

從此以後,章惇的新黨打壓舊黨,恐怕不會那麼爲所欲爲了,趙煦已有了制衡的思想,朝堂上一定會給舊黨留出一些位置。

那麼新舊兩黨的激烈內鬥,至此將會漸漸趨於緩和,最終形成由鬥爭轉爲對峙的平衡局面。

不謙虛的說,這都是趙孝騫做出的貢獻。

趙顥不會管什麼朝堂內鬥,他只在乎兒子有沒有事。

既然趙孝騫平安無事,趙顥就開心了。

然而,趙孝騫卻喜歡沒事找事。

“父王,不如以楚王府的名義,給汴京各大權貴宗親下帖,就說三日後是孩兒的壽誕,王府設下壽宴,恭候四方賓客。”趙孝騫冷不丁道。

趙顥呆住了:“壽……壽誕?你……過壽?十九歲……”

趙孝騫眨眼:“不行嗎?十九歲,正是過壽的好年紀呀!”

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78章 新式戰法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64章 又見狄女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73章 才子人設第526章 各方涌動第7章 奏疏之禍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459章 不期而遇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67章 雄心立生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50章 官封實權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21章 君臣又見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277章 以身入局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26章 世子有請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52章 君子之澤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39章 名將之後第50章 官封實權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91章 舍路走水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6章 官封朝奉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44章 官家召見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129章 封賞功臣
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78章 新式戰法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273章 婦女之友第64章 又見狄女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269章 登門貴客第794章 奪回兵權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59章 再收名將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705章 裝演試探第73章 才子人設第526章 各方涌動第7章 奏疏之禍第596章 傲慢皇族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725章 回營擁戴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669章 童謠誅心第459章 不期而遇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67章 雄心立生第473章 高調懸賞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368章 沆瀣一氣第722章 歡喜冤家第50章 官封實權第387章 色令智昏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21章 君臣又見第648章 下作無德第574章 結算時刻第104章 市井大哥第418章 敵駐我擾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277章 以身入局第304章 又勇又慫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572章 三路皆捷第288章 試探推斷第26章 世子有請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777章 權衡拉扯第519章 威逼利誘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720章 隱患漸生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156章 君子難爲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52章 君子之澤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218章 不密失身第311章 倉促辦壽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402章 叔侄仇怨第555章 三路遣將第39章 名將之後第50章 官封實權第194章 軍報入京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615章 薨逝別因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796章 對調回京第608章 當家主母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107章 反貪風暴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542章 微服出宮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91章 舍路走水第653章 克破河間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679章 告祭太廟第76章 官封朝奉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207章 如影潛伏第180章 鳶兒試婚第162章 兇名赫赫第499章 意外大火第44章 官家召見第570章 子夜伏擊第129章 封賞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