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仗義屠狗

第529章 仗義屠狗

汴京的輿情,一夜之間爆發了。

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計劃,早在趙孝騫上朝會之前,父子倆便已定下。

擅殺犯官的事,確實犯了法,趙孝騫被拿捏住了這個把柄,無論如何都洗不白的。

但是趙孝騫抓住的是民衆的心理。

即“法理不容,情有可原”。

大宋的百姓都是樸實且單純的,他們眼裡善惡是非分明,好就是絕對的好,幹了違法的事也是好,壞就是絕對的壞,浪子回頭也得打個問號。

這種樸實的觀念,直到千年以後都未曾改變過。

一個人的好,能掩蓋千百種壞,哪怕他惡貫滿盈,他仍是個好人。

趙孝騫做的事確實犯了王法,但他問心無愧。

說書先生將真定府發生的一切原原本本說出來後,百姓們民怨沸騰了。

郡王殿下只不過殺了一批壞人,他做錯了什麼?

朝廷的法度難道連情理也不講了嗎?把人犯押回汴京殺,跟在真定府殺,有什麼區別?

現在爲民除害的大功臣,就因爲這麼一件小事而下了獄,據說朝廷還要問罪,這豈不是顛倒黑白?

功臣被問罪了,誰幫大宋抗擊遼國?好不容易爭來的大好局面,難道又要退回到以前那段屈辱的時光?

當天夜裡,汴京的勾欄瓦舍燈火通明,說書先生一夜不眠,趙孝騫的故事說完了,一批看客走了,另一批看客聞訊而來,坐在勾欄裡要求說書先生重新說。

說書先生們真就整整說了一夜,一遍又一遍來回反覆的說,快天亮時,看客們終於散盡,而說書先生們也都啞了嗓子,一點聲音都發不出了。

當然,這一夜,說書先生們也賺大發了,一批批的看客毫不吝嗇,尤其說到趙孝騫被冤下獄這段時,看客們義憤填膺,不知如何發泄,於是大把的銅錢朝說書先生身上砸。

天亮之後,民間輿情的影響力很快便蔓延到了朝堂。

新的一天,汴京的百姓商人們繼續爲生計奔波,閒漢們三五成羣聚集,但今日的汴京氣氛卻與往常大不一樣。

人們各自聚堆,紛紛議論着關於趙孝騫的故事。

市井民間的反應頗爲一致,百姓商人們都爲趙孝騫鳴不平,認爲朝廷不公,不該如此草率處置,令功臣寒心。

仗義每多屠狗輩。

當民間的議論聲越來越大時,終究有人站了出來,發出了憤怒的高呼。

上午時分,三五名閒漢聚集一處,一同來到開封府堂,取過府堂外的鼓槌,用力敲起了鳴冤鼓。

那面鳴冤鼓,多年未曾被人敲響過,上面已積了一層厚厚的灰塵,今日驟聞鼓聲,整個汴京城都地動山搖。

開封府衙內,官吏差役被嚇壞了,氣急敗壞地穿戴官服跑出來。

鳴冤鼓響,衙內上下官吏人等,必須馬上開堂問案,不得延誤怠惰,這是朝廷鐵打的法律。

鳴冤鼓被閒漢們敲得起勁,開封府尹呂嘉問匆忙穿戴官服來到公堂,堂上已有兩列差役靜候。

呂嘉問擡眼掃了掃堂外那羣還在敲鳴冤鼓的閒漢,一看那些人的穿着就知,這是一羣汴京城裡的混子。

但混子也是百姓,百姓鳴冤,府尹必須開堂。

呂嘉問只好無奈地下令將鳴冤之人帶上堂來,驚堂木一拍,喝問堂下何人,何事告官。

三五名閒漢昂首挺胸站在公堂上,大聲回道:“無他,只爲河間郡王鳴不平,朝廷不公,朝堂有奸人矇蔽聖聽,殘害忠良,我等雖市井屠狗之輩,亦當爲郡王殿下叫一聲冤屈。”

呂嘉問重重嘆氣。

百姓無知,卻偏偏有一股莫名其妙不知從哪兒來的勇氣,居然敢爲趙孝騫出頭,百姓有此膽魄,是因爲無知者無畏,可他這位開封府尹難道也無知?

河間郡王這事兒,水深得很,莫說這幾個百姓,就連他這個開封府尹也不敢輕易摻和,你們這幾個貨,飯都吃不飽,何德何能敢摻和這事兒?

所以……

百姓你好,百姓再見!

呂嘉問連話都懶得回,猛地一拍驚堂木:“退堂!”

鳴冤的閒漢們大怒:“是非不問,黑白不分,有案不審,有冤不伸,你這開封府尹也是壞人!”

呂嘉問勃然大怒,本不想跟你們這些社會閒散人員計較,結果你們還敢罵官,這就不能忍了!

“來人,拿下,杖責二十,拘役十日!”

此時的開封府衙外,已聚集了無數看熱鬧的百姓,而鳴冤的閒漢們顯然也都是人來瘋,見呂嘉問問罪,閒漢們不怒反喜,一副英勇不屈的模樣,也毫不掙扎,任由差役們將他們反剪雙臂押下。

他們的臉上帶着光榮就義的表情,一個個昂首挺胸走出府衙。

外面圍觀的百姓突然爆發出一陣轟然喝彩聲,都在爲這些路見不平的閒漢們叫好。

閒漢們一聽,愈發覺得光榮,覺得自己的苦難和仗義都是有意義的,不說族譜單開一頁吧,至少逢年過節家裡的祠堂能燒頭香。

於是閒漢們激動得情難自已,眼眶通紅地迎接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這時他們都沒慫,出門就趴在府衙外備好的門板上,大大方方地脫了自己的褲子,扭頭不屑且高傲地瞥着差役。

“來吧,叫一聲疼就不配稱好漢!”

這句話又迎來一陣喝彩,閒漢們激動得尿顫,暗暗下定決心,待會兒行刑時,哪怕疼死也不叫喚,否則這好漢的名頭就蒙上污點了,將來在汴京市井裡不好混。

杖責二十,閒漢們傷痕累累被熱心羣衆擡回去了,擡走時把他們高高舉起,像過年祭祀待宰的三牲似的招搖過市。

閒漢們卻滿面榮光,一臉得瑟,痛並快樂着。

看着閒漢們甘之如飴地享受人生的高光時刻,市井裡其他的閒漢們又嫉又羨。

他們何德何能?不就敲幾下鳴冤鼓,挨幾十下棍子麼?這就成英雄好漢了?

這樣的好漢,我也能當!

於是,一批閒漢捱了杖責後,另一批閒漢前赴後繼,開封府衙外的鳴冤鼓再次被敲響……

府尹呂嘉問快瘋了,治下的汴京百姓原本多麼的樸實善良,今日方知,原來這些刁民竟如此作死。

…………

開封府今日註定很忙碌,閒漢們一批又一批,不要命似的敲鼓,呂嘉問不斷將刑罰加重,從最初的責杖二十,到後來加碼到三十,四十,最後索性不開堂了,有人敲鼓就直接拿下,關進大獄冷靜。

因爲這件事,關於趙孝騫的種種事蹟再次被汴京百姓熟知,民間的議論聲更大了。

與此同時,大理寺內堂,另一場相關的審訊也開始了。

審訊的規模非常隆重,主審官竟是當朝宰相章惇,其餘的陪審官員是御史大夫,刑部尚書,大理寺卿三人。

宰相與三法司的首官,組成了大宋的夢幻審案組合。

大宋立國至今,無人得此殊榮。

能被宰相和三法司首官親自審訊,斬首都是一件光榮的事了。

受審的人規模也很龐大,共計三十餘人,爲首者劉賢真,陳渙,喬榮之。

天亮時分,章惇便來到大理寺內堂,下令提神劉賢真等人。

審訊的過程已持續了一上午,然而卻進展不大,劉賢真昨日朝會上親耳聽到趙孝騫承認擅殺韓維等官員,情知此案已死無對證,於是打死不認罪,堅稱是趙孝騫僞造證據,炮製構陷官員。

進展如此艱難,令章惇感到很沒面子。

我堂堂宰相,一分鐘幾十萬上下,那麼多朝政國事都放下了,親自跑來審案,結果你卻不招供,吾是不是給你臉了?

主審官臉色不好看,旁邊幾位陪審的自然也很尷尬。

刑部尚書邢恕悄悄湊了過來。

沒錯,邢恕,當初的刑部侍郎,在趙孝騫赴任真定府戍邊時,他已被升任爲刑部尚書了。

不是因爲業務能力出色,而是緊緊抱住了章惇的大腿。

被趙孝騫打臉了那麼多次,居然還能升官,跟誰說理去?

湊到章惇耳邊,邢恕皺眉道:“章公,劉賢真等人打死不認,今日審問怕是難以繼續,不如先關進大獄,從三法司調集高手,慢慢跟他們磨,三五日內,總會拿到供狀的。”

章惇沉着臉搖頭。

三五日,時間不長,但章惇等不了,對宰相來說,這不過是一件小案子,他也沒耐心等。

再說,官家昨日單獨召見他,已有過旨意,三日內要讓趙孝騫出獄,時間這麼緊,誰有功夫跟這羣犯官慢慢磨?

更重要的是,此案還涉及到一批舊黨官員,章惇更着急了,舊黨一日不除,本相一日不得安寢,慢慢磨?沒空!

冷淡地瞥了邢恕一眼,章惇沒出聲。

但邢恕卻後背一涼,抱大腿多日,邢恕對章惇也算比較瞭解了,此刻章惇投來的這一記眼神,裡面的含義邢恕立馬讀懂了。

章相公對他的建議表示很不爽,並且還想朝他臉上吐唾沫。

識時務的邢恕頓時決定糾正自己的錯誤,於是馬上道:“如若要拿到劉賢真等人的供狀,下官以爲,可能要用點手段了。”

章惇聽懂了他的意思,“用點手段”的意思,就是用刑。

章惇頓時有些意動。

他對審案並無興趣,不過這是官家交代下來的任務,他不得不執行,既然官家已有授意,或許……就不必太講規矩了吧。

用刑,不是不可以,章惇現在只想趕快完成任務,儘快結束這樁案子,回到工作崗位繼續爲大宋發光發熱,繼續對舊黨窮追猛打。

於是章惇從鼻孔裡發出一聲輕不可聞的“嗯”的一聲。

這一聲嗯,別人都沒聽見,唯獨邢恕聽見了,心中不由一定。

作爲鐵桿心腹,章相公,我懂你!

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87章 堂下何人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478章 壓境駐軍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64章 又見狄女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43章 公仇私怨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17章 家財散盡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6章 越收越緊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7章 奏疏之禍第383章 天羅地網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18章 來錢門路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21章 君臣又見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80章 狄家有女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199章 職在監軍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725章 回營擁戴
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781章 臨別坦言第454章 劍指飛狐第583章 聰明女人第103章 逍遙無道第262章 迅猛反擊第530章 借調問案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512章 萬人夾道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87章 堂下何人第479章 兇險歸途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478章 壓境駐軍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649章 先取河間第728章 翁婿交心第64章 又見狄女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480章 援軍姍姍第485章 歸家團聚第395章 載舟之水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727章 大宴將士第591章 順藤摸瓜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201章 雙面活爹第95章 主困臣救(求首訂!!)第146章 初見趙佶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590章 神秘文士第313章 王府壽宴第250章 唯一線索第170章 前程利弊第43章 公仇私怨第538章 大逆不道第752章 站隊太后第764章 禍從天降第651章 兵臨城下第17章 家財散盡第527章 落難郡王第580章 初見公主第187章 大婚之期(上)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6章 越收越緊第122章 親家相遇第7章 奏疏之禍第383章 天羅地網第376章 同夫同侍第810章 鴻門夜宴第365章 蕭條邊城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18章 來錢門路第413章 威名神化第109章 萬民跪拜第167章 重鼓輕捶第366章 府城毒瘤第131章 隱秘戰線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126章 西郊會獵第290章 昔日故交第432章 俘虜來歷第757章 芳心暗許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21章 君臣又見第453章 回營探俘第622章 必有痕跡第80章 狄家有女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179章 臣有一求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199章 職在監軍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434章 投鼠忌器第292章 義妾朝雲第742章 君臣坦誠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363章 公報公事第681章 國之將亡第630章 廢后出家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792章 試探拉扯第389章 落魄世子第646章 檄文傳京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136章 殺豬收網第384章 百密一疏第795章 送葬帝陵第193章 邊境敵襲第734章 命運與共第249章 諫止者衆第436章 捷報入京第725章 回營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