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回營擁戴

第725章 回營擁戴

福寧殿內,氣氛有點微妙。

太后與官家之間,官家與朝臣之間,瀰漫着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詭異氣息。

從趙煦昏迷,再到趙煦醒來,這短短的三天裡,許多人的心境都變了。

這種心境不好解釋,就好像你是公司的社畜,平日裡對領導畢恭畢敬,然而有一天你提前得知領導可能會被調走,那麼你對領導的恭敬態度可能一如既往,但你敢保證心裡沒有半點異樣的想法?

此刻的福寧殿內,充斥着的大抵便是這種微妙的氣氛。

從太醫透露的隻言片語裡,向太后章惇等這幾位大佬都知道,趙煦已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了,也就是說,這位領導可能會被調走了。

恭敬自然還是恭敬的,衆人對趙煦的態度仍然不變,不可能小人得志指着趙煦的鼻子說,你牛逼啊,你咋不繼續牛逼了……

此刻殿內衆人不一定都感受到了這種異樣的氣氛,但趙煦卻是感受得最清楚的,他的心情也愈發惡劣了,於是纔有不顧向太后的勸諫,堅持讓章惇奏事的舉動。

難得強硬的態度,趙煦就是要告訴他們,朕一日不斷氣,爾等永遠只能在朕面前跪着。

章惇這時察覺到氣氛有些僵硬,絲毫不敢忤逆趙煦,立馬開始稟奏這幾日的國事。

向太后神情尷尬地坐在牀榻邊,她緊抿着嘴脣,目光閃動,不知在想着什麼。

章惇眼觀鼻,鼻觀心,對殿內詭異的氣氛渾若不覺,規規矩矩地向趙煦一樁樁稟奏朝政國事。

昏迷三天,需要稟奏的事不少,章惇說得口乾舌燥,趙煦卻閉着眼,彷彿睡着了似的,也不知他聽進去了沒有。

其他幾位朝臣卻大氣也不敢喘,他們已明顯察覺到殿內一股令人窒息的威壓氣息,正來自牀榻上那位虛弱的帝王。

更令章惇等人心驚膽戰的是,今日的趙煦特別不好說話。

章惇稟奏的好幾樁朝政,大抵是地方的賑糧,修堤,農桑等,以往趙煦都不怎麼在意這些小事,通常都是交給章惇全權處置,可今日當章惇提出處置意見時,卻都被趙煦否決了。

不僅否決,而且趙煦望向章惇的表情也跟以往不同,看起來好像對章惇這位宰相頗爲失望。

章惇這把年紀,本應早已養成處變不驚的涵養,可此刻仍然忍不住打從心底裡發怵,表情也越來越不自信,堂堂宰相在官家面前,竟難得地露出如履薄冰的模樣。

幾樁朝政稟奏過後,趙煦不再出聲,而章惇也由衷地鬆了口氣,額上一滴冷汗悄然滑落到臉頰,章惇這時才發現,自己的臉上,後背,早已是冷汗潸潸。

生平第一次,章惇在這位帝王身上感受到什麼叫“伴君如伴虎”,以前的趙煦對他十分客氣,言語和態度都將章惇當成了長輩,唯獨今日,是真龍天子對凡夫俗子的毫不留情的威壓。

當章惇稟奏過後,向太后這時也察覺到氣氛不對,於是立馬識趣地起身告辭。

趙煦不鹹不淡地與向太后道別,然後目光望向殿內的羣臣。

思索片刻,趙煦突然令章惇等人退下,唯獨留下了樞密使曾布。

聽聞趙煦點名,曾布渾身一震,有種上了閻王生死簿的既視感。

衆人無聲退出殿外,曾布坐到趙煦牀榻前。

趙煦沉思半晌,緩緩道:“子宣先生,燕雲駐軍的事,當宜儘早解決,先生可有對策?”

曾布想了想,道:“臣以爲,可將燕雲駐軍分解,十萬大軍分爲數支,分別調往河東,西北,江南等路,另遣主帥分別統領……”

趙煦思考了一會兒,搖頭道:“不妥,燕雲駐軍如今不宜分兵,北方遼國未滅,我軍若力量分散,不僅給了遼國反攻的機會,也消磨了軍心士氣,將來我大宋正式北伐之時,朕恐王師戰力削弱。”

曾布嘆道:“如若不能分兵,那就只能換帥了,河間郡王殿下不宜再任主帥,畢竟……郡王殿下爲國受傷,理應休養,軍中事務繁重,若仍交給他,朝野難免有不恤功臣之非議。”

趙煦嘆道:“事情麻煩就麻煩在這兒了,如若突然換帥,天下難免又有非議,說朕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趙子安這些年率軍常戰常勝,朝野威望極高,朕實在擔不起這罵名。”

曾布一臉愁容地看着他。

怎麼辦呢?你既要又要,既當又立,天下的便宜哪能讓你佔盡了?

思忖良久,趙煦突然支撐起身子,揚聲道:“春和,扶朕起來。”

鄭春和和曾布慌忙上前,一左一右攙着趙煦起身,將他一直扶到書案前。

短短几步路,趙煦竟已是氣喘吁吁,臉色愈見蒼白。

坐在書案前休憩了一陣,趙煦這才提筆疾書。

半晌後,一封書信寫完,趙煦仔細看了一遍,最後纔在落款題名,蓋上他的私人印璽。

旁邊的曾布一字不落地將這封書信看完,遲疑道:“官家這書信,並非朝廷正式調令,郡王殿下他……真會回京麼?”

趙煦面無表情,讓鄭春和將書信封口,打上火漆,緩緩道:“朕不知他會不會回京,但相比朝廷的正式調令,朕這封私人書信或許概率更大,趙子安……甚重情義,這是他的優點,也是他的缺點。”

闔眼沉默片刻,趙煦嘆道:“他若真肯回京交卸了兵權,朕定許他百世富貴。但願子安不會負朕。”

曾布一時語滯,今日殿內帝王威壓太重,曾布也不敢反駁。

鄭春和將書信封口,打好火漆,親自交代諸班直十萬火急將書信送至真定城郡王府。 這時趙煦卻看着曾布,突然道:“朕昏迷這幾日,爾等與母后可商議出結果了?朕大行之後,何人可取而代之?”

曾布一怔,接着臉色大變,撲通一聲便跪在趙煦面前。

…………

三天三夜,快馬疾馳。

趙孝騫和陳守等人終於趕到了析津府。

這一次他來得很突然,前腳剛打發了狄諮和送信的信使,口口聲聲不再插手燕雲軍務,後腳卻突然出發,拖着重傷未愈的身子日夜兼程趕到析津府。

這行爲,多少沾點分裂了。

不過趙孝騫自己清楚,他並不是分裂,而是突然想通了。

天王老子把刀架在自己和家人的脖子上,舍了一身剮也要幹回去。

帶着陳守等數百名禁軍,衆人趕到析津府的城牆下。

趙孝騫當先勒馬,眯眼注視着高聳的城牆,這座曾經被稱作幽州的城池,在宋遼百年的歷史裡,並未經歷太多的戰火。

當年太宗先帝曾經兩度征戰,都是以爭奪這座城池爲主要戰略目的,可惜最終都是功敗垂成。

如今這座城池靜靜地佇立在趙孝騫面前,他做到了大宋歷代帝王都沒能做到的事,可他的心情卻毫無波瀾。

“世子,咱們先去城外大營,還是先進析津府城?”身後的陳守問道。

趙孝騫深深地看了一眼城池,側頭道:“先去大營,我要見見將士們。”

說完趙孝騫撥轉馬頭,徑自朝城池北面的駐軍大營飛馳而去。

一行人奔行二十餘里後,終於趕到大營外。

趙孝騫第一眼便觀察大營轅門外值守的禁軍,轅門是一面鏡子,值守禁軍的軍容軍貌往往代表着整支軍隊的狀況。

見值守的禁軍身軀挺拔,如標槍般矗立在轅門外,趙孝騫暗暗點頭。

還好,鍾承這羣人入大營的時日尚短,沒把軍隊禍害得太嚴重。

策馬上前,距離轅門百步時,趙孝騫自覺下馬,步行走到轅門前。

轅門外值守的禁軍露出戒備之色,直到趙孝騫一行人走近了,將士們纔看清趙孝騫的模樣。

認清來人後,禁軍們立馬露出驚喜的表情,情不自禁地歡呼道:“殿下回營了!”

一聲響亮的歡呼,彷彿喚醒了整座沉睡的大營。

片刻後,整個大營都沸騰起來,無數將士從營帳裡鑽出來,跑到轅門外,驚喜雀躍地注視着趙孝騫,那種發自內心的敬仰與擁戴,令趙孝騫感動莫名。

趙孝騫含笑走進轅門,一邊走一邊朝衆將士點頭招呼,遇到眼熟的熟人,趙孝騫還親切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

聞訊趕來的將士越來越多,圍着趙孝騫的人羣裡三層外三層,歡呼的聲浪也漸漸嘹亮高昂。

“萬人夾道”,在此刻具象化。

陳守和禁軍們跟在趙孝騫身後,他激動得身軀發顫,跟隨世子這些年,如果說除了權力和利益,世子還得到了什麼,那麼眼前的這一幕,便是世子得到的東西,比權力和利益更重要。

軍心,人心。

除了世子,沒人能被十萬將士如此擁戴,說句誅心的話,皇帝都不能。

陳守忍不住冒出惡劣的念頭,此時此刻,不知種承他們可在人羣中,不知他們有沒有覺得自己其實是個小丑?

一陣甲葉撞擊聲傳來,人羣被強力分開,一羣披甲將領走到趙孝騫面前,爲首的正是許將,種建中和宗澤三人。

折可適,張嶸,狄諮等將領緊跟其後。

見到趙孝騫後,許將使勁眨了眨眼,似乎不敢置信,隨即許將突然哈哈一笑,道:“好小子,終於捨得回來了!”

趙孝騫微笑道:“軍中事務繁忙,我怕衝元先生這把年紀忙出個好歹來,特意過來幫先生分憂。”

“呵!說得好聽,什麼分憂,老夫不過是副使,你纔是主帥,這會子你倒是甩得乾淨。”許將不悅地道。

身後的種建中,宗澤,折可適,張嶸等人上前,紛紛朝趙孝騫躬身抱拳行禮。

“末將拜見郡王殿下。”

(本章完)

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84章 闖宮拿人第59章 名臣蘇轍第57章 青樓薄倖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68章 皇城司事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145章 妙仙進門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7章 奏疏之禍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85章 斬草除根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1章 開新號了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25章 汴京震動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75章 官家親臨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84章 闖宮拿人
第522章 事發之前第346章 天家兄弟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758章 主帥人選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81章 靈魂交流第392章 盡允所請第223章 神秘好漢第814章 勢單力薄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84章 闖宮拿人第59章 名臣蘇轍第57章 青樓薄倖第604章 王師平叛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733章 種子選手第437章 戰後覆盤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623章 劍指廢后第252章 先死爲敬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380章 除奸肅敵第309章 金殿之爭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305章 後果自負第68章 皇城司事第172章 拿問到堂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770章 登陸之戰第286章 文壇領袖第775章 太后召見第610章 彌補短板第458章 所見略同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145章 妙仙進門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793章 子夜兵變第818章 重逢舊部第169章 小乙之禍第809章 利害吉凶第386章 荒村惡客第577章 遼夏欲盟第7章 奏疏之禍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40章 不爭即死第318章 無情有情第85章 斬草除根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404章 三女相見第1章 開新號了第541章 顧命輔臣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149章 交談試探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358章 高手絕技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698章 分化滲透第407章 澶淵已破第484章 休戰歸城第173章 貴族草芥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706章 人生如戲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508章 明正典刑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177章 綠茶解渴第477章 重壓釋歸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281章 抽絲剝繭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25章 汴京震動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529章 仗義屠狗第140章 二女相見第154章 來都來了第299章 高擡貴手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361章 決意啓戰第200章 出征西北第391章 大治之始第284章 忘年新交第75章 官家親臨第778章 日薄西山第84章 闖宮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