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2章 最後血性

如今是將星凋零的時代。

不僅是大宋缺少名將,遼國同樣也缺少名將。

大宋缺少名將的本質,是重文輕武的政策,極大地壓抑了權貴和民間的人才。當人人以“武”字爲恥時,這個國家不會再出現英雄了。

而遼國並不輕武,它缺少名將的本質,是遼國已經爛到根子上的朝堂,權貴士大夫階層的驕奢淫逸,不思進取,國力的頹敗,普通將士上升通道的堵塞等等。

這也就解釋了爲何耶律淳屢戰屢敗,卻依然沒被徹底罷官問罪,仍然讓他當這個南京留守。

因爲如今的遼國已經無人可用了。

耶律淳儘管打過幾次大敗仗,可他終究是皇室宗親,忠心方面沒有問題,更何況耶律延禧曾被宋軍所俘,也是耶律淳積極營救,僅憑這件事,耶律延禧便必須要重用他。

所以耶律淳這個南京留守不僅沒有被罷免,耶律延禧反而還給他加封了一個“彰聖軍節度使”的官職。

此刻的耶律淳坐在留守府裡,看着府裡官員差役來來往往搬運物件,耶律淳的心情十分低落,垂頭坐在椅子上不言不語。

燕雲十六州,終究沒能守住。

或者說,遼國根本沒有守,與宋國一次談判後,便將燕雲十六州拱手讓給了宋國,包括他就任的南京析津府。

如今宋國方面已派人送來了書信,令他趕緊收拾行裝,準備與宋國官員交接,並且所有遼軍退出析津府。

河間之盟後,兩國疆界重新劃定,如今的宋遼疆界在析津府以北一百里外,南京這座繁華的城池,很快就不是遼國的了。

耶律淳滿心不甘,他不想走,不願走。

他更痛恨上京朝堂的君臣,遼國竟墮落至此,連基本的反抗勇氣都失去了,就這樣把大好江山讓給了宋國。

聽到宋遼簽下河間之盟的消息後,耶律淳又急又氣,數次向上京上疏,請求監國太孫耶律延禧三思,燕雲十六州是戰略要地,絕不可失,否則將來宋國若撕毀和議,揮師北伐,遼國將陷入極大的被動。

數次上疏,數次被駁回。

耶律延禧最後給了他一封親筆信,措辭十分嚴厲,勒令他馬上整頓兵馬,放棄燕雲的所有城池,率燕雲境內所有遼軍撤回。

然後耶律延禧語氣漸溫和地問他,如今宋軍戰力無敵,火器犀利,遼國若死守燕雲,要付出多大的代價,就算付出了這些代價,最後的結果真能守住嗎?

既然守不住,不如保存有生力量,放棄燕雲,收縮兵力,在與宋國停戰以後,遼國變法圖強,厲兵秣馬,社稷國祚說不定還有一線生機。

耶律淳看到最後不由啞然。

最糾結的地方就在這裡了,放棄又不甘心,打又打不過,仔細想想,上京朝堂的決定其實沒錯。

理智的做法只能是放棄燕雲,將所有的希望寄託到未來的變法圖強上,只不過這種理智的決定,已全然放棄了國家的尊嚴和氣節。

耶律淳只能遵從,於是下令留守府官員和駐軍收拾行裝,準備撤離析津府。

曾經輝煌繁華的遼南京,如今城裡城外一片兵荒馬亂。

宋國即將接管析津府的消息傳遍了全城,城內官員百姓彷彿天都塌了,各種謠言傳聞隨風而起。

什麼宋軍進駐後必然屠城,什麼年輕女子不論美醜,皆會被宋軍充爲營妓,日夜遭受凌虐,什麼城內無論貧富,家產都將被宋軍搶掠。

各種傳聞沸沸揚揚,整個析津府都慌了,留守耶律淳和守軍還沒出城,許多官員和百姓就已收拾了行李,倉惶地往北逃竄而去。

南京留守府內,行李也被收拾得差不多了,滿滿裝了幾十輛大車,耶律淳神情落寞地起身,黯然嘆了口氣。

正要擡步出門,卻見一名武將匆匆行來。

耶律淳一怔,勉強擠出了一絲微笑。

這名武將很年輕,大約不到三十歲,身形特別魁梧壯碩,一把絡腮鬍子遮住了臉上的五官,卻仍能從他眼中看出肅殺精銳之氣。

武將名叫蕭酬斡,十四歲時尚越國公主,是遼國的駙馬都尉,遼帝耶律洪基對這個女婿十分喜愛,在蕭酬斡十八歲時,便封他爲蘭陵郡王。

母族因涉宮闈爭鬥,蕭酬斡被波及,被流放烏古敵烈部,直到最近耶律洪基身體不行了,想起了昔日疼愛的妃子和駙馬,於是一紙令下,將蕭酬斡從烏古敵烈苦寒之地召回,送往南京析津府任副統軍。

蕭酬斡來南京就職才短短兩個月,結果上京一道聖旨,所有駐軍撤出燕雲。

蕭酬斡還不到三十歲,正是年輕氣盛的年紀,想到遼國竟如此無能,對宋軍毫無抵抗便放棄燕雲,越想越氣,於是跑來責問南京留守耶律淳。

耶律淳對這位少年將軍也是頗爲喜愛的,這位可不是什麼繡花枕頭,實則非常驍勇善戰,人家就算流放烏古敵烈苦寒之地,也爲遼國掃平渤海族叛亂,立下赫赫戰功。

若是遼國朝堂決定死守燕雲的話,這個蕭酬斡必然是遼軍帳前第一先鋒。

可惜……耶律淳情緒複雜,蕭酬斡可沒理會那麼多,走到他面前劈頭便問道:“留守大人真準備不戰而退嗎?”

耶律淳嘆了口氣,苦笑道:“不退如何?蕭將軍,我們必須要承認,如今大遼已不如宋國了,就算死守,恐怕也守不住。”

蕭酬斡斷然道:“不行!不能退!”

耶律淳明白他的心情,表情愈發苦澀。

他當然也不想退,可上京已來了旨意,不退便是抗旨,耶律淳已經掛有兵敗的前科了,他承受不起後果。

蕭酬斡語氣激動地道:“不戰而退,丟不丟人!我大遼何時竟墮落到如此地步了?上京那些混賬自己懦弱,不像個男人,我若遵了令,豈不是跟他們一樣沒種?我不退!”

耶律淳皺眉,沉聲道:“蕭將軍,太孫殿下監國,已下了旨意,爲人臣者不可抗旨。”

蕭酬斡冷冷道:“不發一矢,不動一卒,燕雲十六州就這樣拱手讓給了宋人,連南京都說棄就棄了,太孫殿下和那些朝官對得起祖宗社稷嗎?我若聽了他們的,一輩子都擡不起頭。”

“留守大人若退,儘管退去,我爲南京副統軍,上有亂命,我決計不從!若要治罪,等我活着回上京再治。”

“舉國無男兒,我便是大遼最後僅存的一絲血性!”

說完蕭酬斡轉身大步離去。

耶律淳臉色鐵青,盯着蕭酬斡的背影,剛纔蕭酬斡一番痛罵,無疑將他也罵了進去,可許久以後,耶律淳的眼神漸漸緩和,神情露出悲愴之色。

蕭酬斡罵錯了嗎?

是的,舉國無男兒,包括他耶律淳。

此刻他突然有些羨慕蕭酬斡,人家雖然年輕衝動,可那一絲尚存的血性,卻是真真實實在他身體裡流淌着。

耶律淳沉思半晌,突然招手叫來了一名官員。

“蕭酬斡將軍要做什麼事,爾等不必相阻,任他去吧,帶走多少兵馬也隨他。”

…………

接收燕雲十六州,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輕鬆。

河間之盟簽訂了,可實際上遼國的地方官府,地方駐軍,包括各地的遼人百姓,都對宋軍頗爲抗拒。

朝廷答應了,那是朝廷的事,讓這些遼人離開生活了百年的故土,沒人願意。

於是,在大宋官員前往離河間府最近的涿州接收時,便遇到了激烈的抵抗。

一支當地的鄉軍團練,在官員去往涿州的半路上,突襲了官員的車馬和隨從。

官員原本一臉喜氣去接受涿州城的,他原本是汴京的寄祿官,有官職品階卻無實權,這次朝廷選任官員,他花了大力氣和大價錢,在汴京上下打點,才謀得了涿州知府的實權官職。

誰知道人還沒到涿州,半路便冒出了一支兵器甲冑不全的遼國團練武裝,上千人馬將他的車馬截住,然後不要命地朝他的馬車發起衝鋒。

隨車馬而來的僅僅只有數百人的廂軍兵馬護送,這支廂軍只是真定城馮晟麾下的將士,並未裝備火器,突然遇襲之後,廂軍倉促接戰,卻終究被殺得潰不成軍。

於是倖存的廂軍護送官員,狼狽地逃走。

消息很快傳到了河間府趙孝騫的案前。

看着跪在面前泣不成聲的官員,趙孝騫嘴角微微一扯。

“繼續得瑟呀,城池還在遼人手裡,你這一路風風光光跟特麼衣錦還鄉似的,遼人不揍你揍誰?”趙孝騫冷冷道。

官員不敢頂撞,垂頭哽咽不語。

趙孝騫嘆了口氣,轉頭望向許將:“衝元先生,大宋接收燕雲十六州,恐怕不會太順利。”

“遼人縱然撤走,也不會甘心將十六州白白送人,對於遼軍和民間的抵抗行動,他們定是睜隻眼閉隻眼,說不定還會在暗中煽風點火,總之不會讓咱們太輕鬆接收。”

許將捋須點頭:“不錯,所以咱們接收燕雲十六州,怕是要換一種法子了。”

“以往老夫想的是用溫和的方式接管燕雲,畢竟燕雲的民心還需籠絡,朝廷不可對燕雲的百姓太過暴虐,否則將來於治不利。”

“如今看來,燕雲民間對我大宋頗爲牴觸,他們不願成爲我大宋治民,可燕雲十六州是必須要收回的。”

趙孝騫沉默一陣,嘆道:“上手段吧,先派禁軍進城接管防務,再派官員重建官府,若遇任何抵抗,誅之。”

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30章 拿錢敬錢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47章 政治紅利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47章 政治紅利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43章 公仇私怨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812章 登基大典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48章 浮生偷閒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354章 貼身高手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73章 才子人設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78章 新式戰法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66章 可敵遼騎第350章 經略安撫第66章 可敵遼騎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3章 子夜變故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397章 主動出擊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11章 雨過天晴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58章 知音難覓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211章 屠戮洗劫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68章 皇城司事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8章 知音難覓第767章 提審二王
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30章 拿錢敬錢第486章 重勘國界第47章 政治紅利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209章 首戰雪恥(上)第47章 政治紅利第677章 盟書已成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43章 公仇私怨第741章 別來無恙第373章 欣然入夥第333章 成人之美第229章 客從東來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700章 夫妻團聚第267章 由守轉攻第390章 上疏免賦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812章 登基大典第212章 遙相捭闔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125章 小種相公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48章 浮生偷閒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354章 貼身高手第153章 兵役之議第787章 昔日兄弟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815章 大勢已去第750章 風向不對第101章 定情之約第73章 才子人設第751章 各獻殷勤第78章 新式戰法第545章 故人突至第472章 囂張宋使第483章 撤軍休整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670章 人前人後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248章 封賞聖旨第811章 王府喋血第745章 孤家寡人第430章 禁廂聯戰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251章 都知劉單第261章 查辦御史第730章 肅清異己第119章 探望慰問第520章 今非昔比第403章 威脅震懾第689章 生死一線第344章 父子心眼第507章 人不欺天第595章 末路忠臣第295章 意料之中第66章 可敵遼騎第350章 經略安撫第66章 可敵遼騎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3章 子夜變故第188章 大婚之期(下)第558章 兵臨城外第315章 死劫難渡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142章 談判事成第168章 似少年遊第397章 主動出擊第137章 恍如夢醒第11章 雨過天晴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467章 遼宮激辯第189章 迎親回府第58章 知音難覓第293章 蘇氏兄弟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321章 不宜興兵第690章 風雲再起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60章 兇險奏對第160章 高端獵人第283章 美食之爭第211章 屠戮洗劫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68章 皇城司事第808章 攤牌現形第791章 所圖甚大第505章 貪婪成性第602章 密旨誅除第465章 陌上花開第58章 知音難覓第767章 提審二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