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2章 登基大典
刀架在脖子上時,極少有人能堅定信念,視死如歸。
所以這樣的精神才值得敬佩。
韓頌顯然不是這種人,他跪得很快,也很絲滑。
他是趙顥一早就鎖定的目標,動手之前趙顥就做足了準備,從若干個汴京的將領裡展開了調查,鎖定了最有可能屈從的韓頌。
殿前司拱衛皇城,麾下兵馬不定額,鼎盛時汴京大約有四十萬禁軍,後來大宋兵備鬆弛,軍隊腐敗,吃空餉扣軍糧的現象日漸嚴重。
再加上趙孝騫曾經奉旨從汴京抽調了龍衛營,還從上三軍裡抽調了五萬精銳兵馬,整整十餘萬人被抽調,如今汴京殿前司所掌控的兵馬不足二十萬。
大宋的軍制是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組成,這即所謂的“三衙”,其中殿前司的主要職責是拱衛汴京,而馬軍司和步軍司則統領全國的地方兵馬,包括禁軍和廂軍。
所以趙孝騫要發動變亂,首先必須控制殿前司。
他手裡有燕雲十萬兵馬,還有紅衣大炮,有信心攻破皇城,直接殺進皇宮,可汴京的禁軍終究也是大宋的國防力量,都是漢人爹孃生養的,不到萬不得已,他不想把戰事擴大,造成嚴重的傷亡。
щщщ ✿тt kān ✿C 〇
此刻韓頌跪在父子面前,渾身瑟瑟發抖,死亡的恐懼籠罩心頭,這一刻他爲了活命,什麼都可以放棄。
趙孝騫蹲下來,視線與他平齊,一雙在黑夜中發亮的眼睛直直地盯着他。
“韓副使,你是聰明人,知道我爲何留下你的性命吧?”趙孝騫笑吟吟地道。
韓頌臉上佈滿了汗珠和淚痕,忙不迭點頭:“知道知道,末將願爲殿下效命。”
“汴京殿前司,上三軍這麼多將領死了,你說怎麼辦?”趙孝騫含笑問道。
韓頌急忙道:“好辦!好辦!瞞得住的……”
“明日登基大典,我就要發動了,不需要瞞。”趙孝騫打斷了他。
“那就更好辦了,末將願爲殿下的馬前卒……”
“不需要你當馬前卒,不過殿前司都指揮使死了,你這個都指揮副使要勇敢地負起責任啊。”趙孝騫語重心長地道。
韓頌這時終於明白自己的價值,也知道自己爲何能活命了。
於是韓頌果斷地道:“明日若發生變故,殿前司和汴京上三軍兵馬羣龍無首,末將這個都指揮副使是唯一的高級將領,我願下達軍令,號令汴京禁軍兵馬,助殿下奪位!”
趙孝騫笑道:“確實需要你幫忙,倒也不必衝鋒陷陣,只要你配合,在我大軍入城前下令打開城門,約束汴京禁軍不與我大軍發生衝突,當然,我麾下大軍入城也有朝廷的公文調令,不會讓你爲難的。”
韓頌一驚,立馬明白了什麼,試探着道:“殿下麾下的大軍,莫非是……燕雲大軍?”
趙孝騫笑道:“沒錯,燕雲十萬兵馬,明日可至汴京城下,這支兵馬是效忠於我的。”
韓頌心頭愈發震驚畏懼,十萬兵馬即將兵臨城下,明日趙孝騫得手的概率更大了。
他很清楚燕雲十萬兵馬是百戰邊軍,戰鬥力和武器裝備,包括戰鬥的信念,都不是汴京這些吃慣了太平糧的禁軍可比的。
外面十萬大軍臨城,內部殿前司和上三軍將領全部被誅殺,明日登基的變亂,似乎已沒有懸念了。
當然,還要加上他這個高級二五仔反水……
這樣的形勢,憑着人類趨吉避凶的本能,已經不必猶豫掙扎了。
韓頌長呼出一口氣,語氣漸漸鎮定下來,緩緩道:“殿下,末將願爲您效命,全憑殿下的吩咐,末將絕不敢違。”
趙孝騫點頭,直到說出這句話,他才相信韓頌已看清了形勢,並且內心做出了真正的選擇。
當然,對這種反水的將領,是不能太過信任的。
於是趙孝騫湊在他耳邊,悄悄告訴他,他的妻兒家人已被自己控制。
韓頌當即臉色蒼白,無聲地慘笑幾聲,徹底認命了。
派人將韓頌帶走,幾名黑衣人穿戴了禁軍的鎧甲,護送韓頌深夜回到殿前司官署,隨時聽從吩咐,對汴京禁軍發令。
當然,如果韓頌不聽話,貼身護衛的黑衣人也隨時能變成索命的無常。
王府前庭,劉卯等人的屍首已被陳守麾下的禁軍搬走,前庭被清掃乾淨,又恢復了以往幽靜溫馨的模樣。
父子倆坐在前庭,安靜地等候最後時刻的到來。
“你麾下的燕雲兵馬今日可至否?”趙顥問道。
“種建中昨夜派人送了信,前鋒折可適兩萬兵馬距離汴京已不到百里,中軍和後軍也快了。”
趙顥點頭:“不到百里,到登基大典時,正好可到汴京城下。”
趙顥趙孝騫父子坐在院子裡,仰頭看着天邊的北斗星,沉默許久。
“騫兒,天快亮了。”趙顥緩緩道。
趙孝騫嗯了一聲,道:“是啊,天快亮了,今日是個大晴天。”
…………
天亮了。
今日的汴京氣氛與往常不一樣。
大清早汴京的大街小巷便站滿了百姓,今日大家都不忙於生計,而是好奇地看着兵車旌旗從汴京大街上經過,招搖地上了御街,入了延福宮。 一隊隊披甲禁軍經過,他們的長槍上掛着一條白色的孝帶,以示國喪。
朝臣們也穿戴正式的官服,從各自的府邸走出來,上了馬車或人轎,徐徐趕往宮門。
儀式不算鋪張隆重,如今仍在國喪期間,趙佶再虛榮也知輕重。
清晨時分,延福宮城上的鐘鼓敲響,一下又一下,悠揚迴盪在汴京城的上空。
兩扇厚重古樸的宮門慢慢打開,今日開的是延福宮的正門。
正門內,一隊隊禁軍諸班直列陣,宦官們排隊躬立。
隨着禮部尚書張沂悠揚冗長的唱喝,宮門打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