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幽而復醒

第724章 幽而復醒

燕雲駐軍是趙孝騫的基本盤。

趙顥一次又一次地送信,都在強調緊握兵權,哪怕抗旨頂着謀逆的罪名,兵權也絕對不能放手。

趙孝騫明白趙顥的意思,有這十萬兵馬在手,趙顥謀圖的大事便多了幾分把握。

趙孝騫之前顧慮太多,瞻前顧後,正如耶律南仙說的那樣,既要重情,又要重利,世上哪有這麼佔便宜的事兒?

趙煦如果能醒過來,他針對趙孝騫和燕雲駐軍的行動不會停止,而且會變本加厲。

遲早有一天,朝廷的刀真會架到楚王父子的脖子上,不僅是父子倆,還有他的母親,以及府裡的妻妾兒子。

一家人睜眼等着自己的決策,這個時候若還是瞻前顧後,未免婦人之仁了。

於是趙孝騫決定去一趟析津府大營。

他要把這十萬大軍徹底掌握在自己手心裡。

他不能眼睜睜看着朝廷的刀落下,尤其是自己剛出生的兒子,他還那麼小,人都沒滿月,趙孝騫已是當爹的人了,怎忍見無辜幼兒被牽連喪命。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趙孝騫便披戴鎧甲,在陳守和禁軍們的簇擁下大步出了門。

狄瑩和一衆妾室送出了大門外,妻妾們一臉幽怨,都在猜測這次官人離家又要分別多久。

狄瑩不停地給趙孝騫扶正鎧甲頭盔,眼眶泛紅哽咽道:“官人一路保重身子,萬不可策馬疾馳,你的傷還沒好呢,若再出了事,咱這一家大小怎麼活?”

趙孝騫含笑道:“放心,我比誰都寶貝自己這條命,還要留着命跟你們活到白髮蒼蒼,兒孫滿堂呢。”

狄瑩抽噎了一下,道:“妾身知道最近朝堂風向不對,官家對你已生猜忌,官人這些日子心事重重,妾身都看在眼裡,卻恨不能幫你什麼……”

“官人此去析津府,定是要辦大事的,路上一定小心保重,妾身姐妹們在真定城等官人回家。”

趙孝騫深深地看了她一眼,轉身大步上馬,一聲吆喝後,帶着陳守等禁軍直奔城門。

…………

汴京,延福宮。

趙煦醒了。

太醫局的太醫們這回把自己的真本事全掏出來了,三天三夜的不間斷搶救下,終於把趙煦救醒過來。

趙煦的這次昏迷,整個汴京都掀翻了天。

從宮闈到朝堂,再到民間市井,都在議論,許多百姓自發到城外玉清宮爲趙煦祈禱。

趙煦親政雖然才幾年,但不得不說,他這個皇帝對大宋的發展還是有積極作用的,在位時新舊兩黨爭鬥愈烈,可神奇的是,朝堂內部的爭鬥並未讓整個國家退步,國庫歲賦每年仍保持近億貫的收入。

新法諸多不合理,但許多百姓還是承了新法的情,因此而得利,所以趙煦在民間的名聲還算是比較正面的,於是當他昏迷的消息傳出去後,許多百姓趕到玉清宮,在老君像前虔誠爲趙煦祈福。

也不知是虔誠的民意感動了上天,還是太醫們本事過人,趙煦在昏迷了三天後,終於醒了。

福寧殿內,趙煦剛睜開眼睛,消息便飛快傳了出去。

與此同時,三天三夜守候在政事堂和慶壽殿的向太后和章惇等大佬們,紛紛喜出望外,當即便朝福寧殿趕去。

趙煦昏迷的這段日子,在向太后的主持下,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大佬們其實已經啓動了朝廷應急機制,那就是開始挑選下一任的大宋皇帝。

趙煦無子,兄弟大多早夭,活着的兄弟包括趙佶在內,只剩了五人,其中申王趙佖還是個盲人,所以能被挑選的繼承人實際上只有四人。

當然,這裡面並不包括趙孝騫,他不是趙煦的親兄弟,只是堂弟,連海選都殺不進去。

趙煦還沒死,如此敏感犯忌的話題,朝臣們實在不便說出口。

所以趙煦昏迷的這幾日,向太后和政事堂的諸公心理其實是非常煎熬的,連向太后都無法起這個頭兒,章惇這老狐狸更是在政事堂裡每天打盹兒,假裝睡着,一副什麼都聽不到,什麼都看不見的樣子。

向太后在政事堂待了幾天,跟章惇互相鬥着心眼兒和話術,誰都不肯將挑選下任皇帝的事說出口,局面一度僵持了三天。

直到今日,宮人突然跑來告訴大家,官家醒了。

向太后和章惇長鬆了口氣,向來沉穩冷靜的章惇,此刻已禁不住熱淚盈眶。

如果可以的話,在座的人誰都不願官家有事,這樣的局面一直維持下去是最好的。

畢竟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在座的老狐狸們誰不知道?

換了個皇帝,不僅是臣子個人榮辱的問題,也代表着人亡政息,這些年章惇所做的一切,很有可能會被新的天子全盤否決。

福寧殿內,趙煦睜開眼,第一眼見到的便是老淚縱橫的鄭春和,以及旁邊戰戰兢兢的太醫們。

“官家……洪福齊天,總算是醒了!”鄭春和跪在牀榻前大哭道。 趙煦臉色蒼白,嘴脣一片青紫,人雖然醒了,但身體並不見得恢復了健康,這大半年的縱慾,以及服用術士的丹藥,已經將他的身體禍害得無藥可救了。

無神的眼眸擡起,看了看牀榻前的鄭春和,趙煦心中流過一道暖意。

“春和,辛苦你了……”趙煦張嘴說話,聲音嘶啞難聽,如裂絲帛。

“官家,可擔心死奴婢了,幸好官家吉人天相,聖君自有天佑,官家有驚無險,大宋社稷幸甚!”

趙煦苦笑兩聲,自己的身體自己最清楚,再看看旁邊太醫們的苦澀表情,他的心裡更有數了。

人醒了,不代表恢復健康了,事實上他的身體狀況已非常嚴重,說句“時日無多”也不過分。

“春和,朕昏迷了幾日?”趙煦聲音嘶啞地問道。

鄭春和小心翼翼地道:“官家已昏迷三日,朝堂都炸鍋了……”

趙煦露出一抹冷峻的微笑:“朝堂……都在忙着選下一任新君麼?”

鄭春和渾身一凜,不敢搭話。

話題太敏感,不是他這個內侍能摻和的。

趙煦卻百無禁忌,皇帝昏迷,時日無多,朝臣選新君也算是合情合理,他不是昏君,終歸是講道理的。

不過趙煦現在心裡想的,卻不是選新君的事,他有更重要的事要辦。

無論他的壽數還剩幾何,這件事一定要解決,否則死不瞑目。

闔眼沉思片刻,趙煦突然睜開眼,虛弱地問道:“趙子安……還在真定城養傷麼?”

鄭春和小心地道:“是,郡王殿下受傷頗重,據真定府衙李清臣所奏,大夫說殿下的內傷至少要休養數月到半年方可痊癒。”

趙煦闔眼又道:“燕雲駐軍的軍務,他當真一點也不過問了?”

“是,殿下將軍務皆交給了許將,和麾下的種建中宗澤,此三人在軍中主持大局。”

許多事情論心也要論跡,趙孝騫養傷明明可以留在析津府,那是曾經的幽州,又是曾經遼國的南京,城池比真定城繁華多了,留在析津府養傷,不僅不缺名醫和名藥,也能就近掌控燕雲駐軍。

可趙孝騫仍舊拖着重傷的身子,拋下軍務,回到了數百里外的真定城養傷,這個舉動其實已經算是向趙煦表忠心了,證明他心中坦蕩清白,對朝廷並無二心。

趙孝騫的舉動,趙煦當然看懂了,對這位宗親兄弟,趙煦如今的心緒很複雜,既有對趙孝騫的提防戒備,又有滿腹的愧疚。

從古至今,帝王都是孤家寡人,因爲坐在這個位置上,便無可避免地要辜負許多人。

趙煦嘆了口氣,道:“子安……其實是沒有野心的,朕一直知道。只不過朕是皇帝,無論他有沒有野心,也不能容許臣子擁兵甚重,但願……子安不要恨朕。”

鄭春和心頭一震,不知趙煦爲何突然說出這句話,聽他話裡的意思,似乎要對郡王殿下動手了?

思忖未定,卻見一名宮人匆忙入殿稟道:“官家,太后娘娘和章相公,曾相公等朝臣殿外求見。”

趙煦哼了一聲,道:“來看朕死了嗎?……讓他們進來吧。”

向太后領頭走進殿內,看到牀榻上虛弱躺着的趙煦,向太后的眼淚簌簌而下。

“官家……”向太后哽咽,未語先泣。

章惇等人也紛紛長揖行禮。

趙煦躺在牀榻上,側頭看着他們,臉上露出了一抹微笑:“都來了,先坐吧。”

羣臣連道不敢,僅有向太后坐在了牀榻邊,垂頭用絲帕抹着淚,章惇等人都恭敬地站在一旁。

“朕讓母后,讓諸公擔心了,是朕的不是……”

向太后連連搖頭,雖然她與趙煦不是親生母子,但這些年的相處下來,二人的關係總的來說也算和睦融洽,至少在外人看來,跟親母子沒什麼區別。

“朕昏迷這幾日,朝政可有荒廢?”趙煦又問道。

章惇起身正要稟奏朝政,卻被向太后搖頭阻止。

“官家好生養病,萬不可再因朝政而耗費心神,不如休息幾日,朝中諸事有子厚先生他們在,不會荒廢的。”

趙煦眯眼看着章惇,淡淡地道:“子厚先生,奏事吧。”

向太后臉色一滯,這句話很不給她面子,讓她一時有些下不了臺。

(本章完)

第74章 雅號半闕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28章 杖脊薄懲第14章 其志甚偉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39章 名將之後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87章 堂下何人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260章 卿本佳人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625章 夫妻決裂第47章 政治紅利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81章 生母馮氏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52章 君子之澤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525章 全城動盪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51章 權柄如刀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90章 接親出逃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20章 股東大會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9章 深宮天聽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270章 人間清醒
第74章 雅號半闕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513章 主動請罪第256章 生財新道第613章 結盟女真第258章 諫止封賞第28章 杖脊薄懲第14章 其志甚偉第134章 何德何能第517章 民間威望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703章 恩怨難斷第668章 帝王心思第737章 回京之前第259章 美人走心第39章 名將之後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658章 天降橫財第556章 副使許將第87章 堂下何人第607章 六女齊聚第147章 此消彼長第773章 主動結盟第754章 邪惡勢力第276章 出京誘敵第448章 攻守之爭第586章 微服私訪第718章 叔侄衝突第536章 功邁先帝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260章 卿本佳人第550章 翁婿相聚第625章 夫妻決裂第47章 政治紅利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711章 抗拒請示第81章 生母馮氏第661章 南北夾擊第377章 緊急軍情第582章 相依爲命第401章 宮闈暗鬥第355章 離京籌備第52章 君子之澤第769章 結盟立賢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755章 再見故友第255章 提神醒腦第552章 北上抗遼第525章 全城動盪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489章 設縣遷民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579章 截留公主第502章 搜捕犯官第51章 權柄如刀第765章 新帥到任第548章 帷幄千里第772章 深剖局勢第662章 妥協議和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90章 接親出逃第411章 秉公斷案第551章 名將之後第20章 股東大會第23章 少年模樣第732章 孤家寡人第379章 圖窮匕見第319章 財去財空第427章 敵我混亂第635章 佳人易安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98章 鴻門盛宴第421章 各懷鬼胎第115章 試槍進諫第215章 拔腿就跑第528章 勾欄故事第462章 見好就收第9章 深宮天聽第372章 天降橫財第196章 經略副使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185章 信息炸裂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452章 平章重事第422章 毀諾出兵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657章 鎩羽而歸第804章 同盟已成第786章 夜半變故第298章 蘇軾之罪第762章 子夜刺殺第282章 陌生老者第214章 捷報入京第399章 風雪故人第511章 父子重逢第246章 密奏二事第192章 演武練兵第270章 人間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