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強勢威壓

趙孝騫很不高興。

可以踐踏我的尊嚴,可以侮辱我的人格,但你不能帶走我的錢。

燕雲十六州,不算州城轄下的屬縣,若是遼人帶走全部的糧草錢財和物質,等於只給大宋留了十六座空城,以及空城裡上百萬張嗷嗷待哺的嘴。

我特麼是收復失地,還是精準扶貧來了?

這是絕不能忍的。

宋遼兩國剛剛結束談判,遼國使團正被官員送出府衙外。

陳守便馬上安排一隊禁軍將蕭奉先等遼國官員請了回來。

趙孝騫很生氣,談成這個結果,簡直一塌糊塗。

兵威壓境之下,本來是大宋佔盡便宜的談判,結果談成了雙方共贏互惠,我拳頭比你大,憑啥跟你共贏互惠?

許將跟在趙孝騫的身後,趙孝騫一通發脾氣後,許將的老臉也浮上了訕然之色,一把年紀的老頭兒了,此刻臊眉耷眼跟着趙孝騫,想認錯又拉不下臉的樣子有點好笑。

這會兒許將大約回過味來了,這個談判結果讓遼人佔了便宜,難怪趙孝騫如此生氣。

倒也不怪許將的草率,大宋的文人對遼國終究有一種發自骨子裡的懼意,畢竟大宋立國這一百多年,實在是被遼國打怕了。

哪怕如今大宋軍事實力已經強於遼國,可那種刻在骨子裡的怯懦,終究不是一年半載能消除的。

所以許將談判時下意識便陷入了誤區,談判時的功利性心理太強烈,一心只想着收回燕雲十六州就好,哪怕收回的只是十六座空城。

至於以後,大宋朝廷還要調撥大量的糧草錢財去消化這片新地盤,還要收攏燕雲百姓的人心等等,這些事情許將都已顧不得,他只要燕雲收回來。

於是便造成了這個談判結果,遼國割讓了燕雲十六州,卻把錢財糧草物質抽走了,明明是喪權辱國,結果搞成了一樁純粹的買賣,等於把燕雲十六州估價賣給了大宋,遼國帶回了大量的糧草錢財。

人站的高度不同,看問題的立場也就不同。

或許趙煦和許將都能欣然接受這個結果,甚至包括大宋所有的臣民都一樣,只要燕雲十六州收復,管它是不是空城,收復了就是天大的面子,就是舉國揚眉吐氣。

但趙孝騫可不慣着遼國的毛病,以趙孝騫貪財的性子,燕雲各個府庫積攢的錢財,自己是必須要貪一份的。

遼人帶走錢財,就等於是斷他的財路,這能忍?

府衙正堂內,蕭奉先等一衆遼國官員被陳守半請半強迫地帶回來,衆人一臉疑惑地四下張望,不知道趙郡王爲何突然把他們叫回來。

沒過多久,趙孝騫沉着臉走出來,蕭奉先露出微笑,客氣地迎上去行禮。

趙孝騫擺了擺手,扭頭看着許將,道:“衝元先生,盟約之事,兩國是否已確定?”

許將臉色赧然道:“確定了……”

隨即許將立馬補充道:“但事關重大,兩國的盟約只是雙方使團確定,結果還未報向朝廷和官家……”

趙孝騫點點頭:“盟約還未蓋章,也就是說,這份盟約其實是沒徹底確定的,對吧?”

許將點頭:“是的。”

二人一問一答,旁邊的蕭奉先和遼國官員們有點懵,許多人的心頓時懸了起來。

這位趙郡王又要搞事?他想幹啥?

趙孝騫看向蕭奉先,露出一絲微笑:“盟約未定,咱們坐下來再談談?”

當着遼國官員們的面,蕭奉先跟趙孝騫還是要維持不熟且疏離的樣子,甚至還要隱隱表現出幾分敵對的態度。

其中演技的拿捏並不輕鬆,但顯然蕭奉先完全能駕馭。

“不知郡王殿下對盟約有何不滿之處?”蕭奉先客氣地問道。

趙孝騫淡淡地道:“哦,基本都滿意,就是有個地方要修改一下……”

“外臣願聞其翔。”

“是這樣的,我大宋收復燕雲十六州,本來是一件喜慶的事兒,對你們遼國其實也算是喜事,畢竟兩國因此休戰,遼國至少得到了數十年的和平,對吧?”

蕭奉先強笑:“對……吧。”

趙孝騫嘴角一勾,道:“不過呢,你們在盟約裡說,撤走燕雲的遼軍和契丹族人的同時,還要帶走所有的糧草錢財和物質,這就有點不妥了吧?”

蕭奉先沉默片刻,扭頭與遼國官員們迅速交換了一下眼色,隨即強堆起笑容。

“燕雲十六州各官倉府庫的糧草錢財,皆是我大遼經營多年所得,如今我大遼退出燕雲,帶走屬於自己的東西,難道不應該嗎?”

“不應該,很特麼不應該!”趙孝騫斷然道。在場的遼國官員們勃然變色。

趙孝騫嘆道:“咱們談判之前,是劃下了一條底線的,談判不過是讓兩國避免刀兵相向,折損兵馬,少造殺孽,彼此與民休養生息,簡單的說,我們是爲了和平,你們呢?”

猝不及防的上價值,蕭奉先都懵了,怔忪半晌才期期地道:“我們……也是爲了和平。”

“這就對了,但咱們換個思路,如果沒有這次談判,我大宋直接用戰爭來收復燕雲,試想一下,收復燕雲後,十六州官倉府庫的糧草錢財是不是也歸我宋軍了?”

“是,是……吧?”

“你看,你也明白這個道理,所以說,燕雲十六州官倉府庫裡的糧草錢財,其實本就屬於我大宋,是這個道理吧?”

蕭奉先更懵了,艱難地道:“是……是嗎?”

“當然是,所以你們要帶走糧草錢財,等於臨走之前打劫了我們的官倉府庫,而我們,只得到了十六座空城,還要歡天喜地地慶祝,蕭副使,我感覺自己受到了侮辱,但沒有證據……”

一番看似正理又似歪理的話,遼國使團所有人都懵逼了,衆人眉頭緊蹙,眼神空洞,似乎在努力消化趙郡王剛纔的這番話,試圖捋清其中的邏輯。

趙孝騫身後的許將臉色愈發訕然,他知道自己犯錯了,不該答應得如此爽快,若不是趙孝騫此刻阻止,恐怕已被遼人佔了大便宜。

趙孝騫的話沒錯,我家的東西,憑啥讓你帶走啊?

這時蕭奉先和遼國官員們也漸漸明白了,趙孝騫的意思是留下燕雲十六州的糧草錢財和所有物質,遼人只能光着腚撤出燕雲。

當着遼國官員的面,蕭奉先的遼國忠臣姿態還是要擺出來的,於是臉色難看地道:“郡王殿下,兩國的盟約協議已談定了,此時若再更改,不妥吧?”

許將這時終於上前一步,捋須淡然地道:“郡王殿下剛纔說了,沒蓋印就不算確定。”

遼國官員們頓時一陣喧譁,剛談好的事馬上就不作數了,你們這樣搞,我們很難不懷疑大宋停戰的誠意啊。

澶淵之盟好歹還維持了宋遼近百年的和平,現在這個河間之盟的含金量,簡直跟澶淵之盟沒法比。

不,河間之盟根本就不含金!

蕭奉先是談判的正使,此刻被一衆遼國官員的目光逼視,蕭奉先實在不便露出賣國求榮的嘴臉,只好一臉難看地道:“郡王殿下,您如此作爲,怕是有些過分了吧?”

“不過分!本就是我的東西,你們全部帶走才叫過分。”趙孝騫斷然道。

蕭奉先還待繼續爭辯,趙孝騫卻懶得跟他費口舌。

於是趙孝騫態度十分強硬地道:“諸位請看清楚情勢,談判是你們主動找上門的,我大宋不是非談不可。”

“若你們不滿意,儘可馬上離去,我也馬上赴宋軍大營點兵,十萬大軍席捲燕雲,你們不給的,我們自己拿。”

“遼國兩個月內全面退出燕雲十六州,燕雲的所有糧草錢財和物質,一律不準帶走,盟約簽訂之日,我宋軍立馬接管十六州所有的官倉府庫。”

“就這樣決定了,誰贊成,誰反對?”

氣勢強硬且凌厲的一番話,蕭奉先和遼國官員頓時噤若寒蟬。

良久,趙孝騫滿意地點點頭,然後望向許將道:“衝元先生,辛苦您修改一下盟約條款,咱們的東西,不可輕易許與他人啊。”

許將一臉慚色,急忙點頭道:“老夫明白了。”

趙孝騫笑了笑,也不理會一衆臉色鐵青的遼國官員,轉身就走。

臨去之前,趙孝騫深深地注視了一眼蕭奉先。

蕭奉先也是一臉敢怒不敢言的樣子,但卻十分隱晦地點了點頭。

趙孝騫樂了。

敵國潛伏高級間諜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這就是高級間諜的用處,裡通外國,賣國求榮這條道路上,奸細向來是不遺餘力的,一旦發揮他的作用,一個人做成的事,往往抵得過千軍萬馬在戰場上的浴血廝殺。

遼國使團的正使是蕭奉先,實在是省了太多麻煩,而且大宋得到的利益也是遠遠超出了預期。

趙孝騫離去,府衙正堂內仍是一片沉寂。

許將捋須淡然道:“諸位,爲了兩國永罷刀兵,咱們還是儘快修改條款,落實河間之盟吧,盟約晚一天籤成,兩國的百姓便要多受一日兵災戰火之苦,人間不知多造多少殺孽,善哉啊!”

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568章 火燒遼營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33章 馬場伏擊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4章 世子出馬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38章 又見佳人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3章 少年模樣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59章 名臣蘇轍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496章 上京來人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2章 王府獨苗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15章 捅馬蜂窩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45章 打就打了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73章 才子人設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14章 其志甚偉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783章 風波即起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74章 結算時刻
第118章 身敗名裂第470章 全城搜捕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578章 聯夏抗宋第120章 辭令交鋒第455章 太孫脫困第334章 國有傳嗣第233章 興舉義兵第337章 意外發現第345章 因巧而敗第568章 火燒遼營第274章 又添財源第143章 遼使離京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291章 恩怨分明第336章 宗親宮宴第110章 遼使入朝第234章 鴆殺太后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544章 君臣信任第33章 馬場伏擊第443章 離營回城第449章 叛徒父子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310章 認錯失察第4章 世子出馬第497章 遼國奉先第716章 紫微星暗第360章 遼主召使第571章 捷報突至第412章 告捷結案第394章 民生民聲第38章 又見佳人第128章 攻守易形第460章 一合之敵第619章 提審訊問第237章 平夏新城第23章 少年模樣第216章 遼使調停第59章 名臣蘇轍第531章 人即是法第409章 最後輓歌第779章 昏迷病危第606章 朝聞夕死第323章 帝王野望第731章 丹書鐵券第219章 絕境傳訊第280章 恩怨難辨第697章 南下真定第535章 敵外有敵第208章 意料之外第650章 遼奸相認第161章 破門而入第641章 大戰將啓第621章 前倨後恭第444章 治城招商第496章 上京來人第463章 三國失衡第253章 新茶上市第784章 竊璽調兵第744章 時不我待第567章 敵我默契第164章 君臣生隙第695章 最後體面第643章 破碎月光第369章 謀而後動第367章 死城活人第2章 王府獨苗第353章 後宮八卦第476章 尊嚴利益第514章 試探心思第182章 帝王意志第15章 捅馬蜂窩第740章 野心由來第300章 各見真章第799章 端王確立第306章 局面反轉第45章 打就打了第342章 深夜刺殺第203章 初識名將第73章 才子人設第561章 宋軍政委第721章 兩個消息第14章 其志甚偉第707章 遼帝駕崩第138章 拿捏遼使第515章 妻妾團聚第642章 備戰試探第139章 威逼利誘第191章 同衾同槨第183章 兵役立法第231章 針鋒相對第429章 短兵相接第783章 風波即起第396章 遼國軍情第433章 詭異刺殺第746章 大佬登門第254章 破碎的家第80章 狄家有女第574章 結算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