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神獸甦醒

常年處於陰謀算計之中,楊戕本來已經不再相信任何人,但是此刻他卻完全將性命交付給這個遠古獸神手中。

或者是因爲同屬野獸之體,又或者是楊戕只能做這最後的放手一搏。

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對付這些該死的翼人,不要說完成妖王最後的託付,就連保全性命都是一件極其困難的事情。這天外天雖然廣袤,但是失去了妖界的庇護,在仙魔兩界和翼人們的追捕之下,他楊戕休想能夠找到容身之所。

楊戕嘆息了一聲,正要詢問獸神要如何喚醒他的生命烙印時,只見獸神的全身冒出一團柔和的青光,然後從柔光中走出了一道影子,向着楊戕走了過來。

楊戕看得分明,那道影子依稀就是獸神的模樣。影子來到楊戕面前的時候,開始逐漸變小,然後“融合”進了楊戕的身體。

一種明悟的感覺瞬間涌入了全身。

那種感覺異常的奇怪,就好像前世的經歷紛紛呈現在楊戕的腦海之中。

心神瞬間臻至了一種玄妙的境界,透過獸神的記憶,楊戕“看”到了非常非常久遠的事情——

天地混沌,億萬年前,造物神盤古自解全身,神軀化爲日月星辰、天地萬物。

盤古身死之後,一身精魄卻並未消失,終日遊離於天地之間,最後強大的精魄逐漸上升至天空,形成了新的靈體,也就是諸多的神魔還有遠古的神獸。

而較虛弱的精魄卻降落到地面,終日遭受風雨雷電、嚴寒酷暑的折磨,但是這些精魄並未消滅,爲了抵禦天災人禍,開始有了跟野獸一般的身體,也就是人類。不過這些精魄雖然虛弱,但是終究是盤古的精魄所化,雖然沒有成爲神靈之體,卻擁有了野獸無法比擬的智慧。人類生存之餘,便開始琢磨如何超脫生死輪迴,並且終於掌握了修真之道,卻因爲信仰和修行方式不同,而逐漸形成了仙魔兩道,並且開始了永無休止的征戰。

而另外的一支修真者,卻是盤古肉身所化的野獸。因爲先天不足,野獸要通過修煉超脫生死,必須經過異常漫長的歲月,這種過程遠非人類修真者可以比擬,所以野獸成妖者並不太多,而且妖族之類,難容於仙魔兩界,就更讓他們生存得艱辛了。

再然後,楊戕又看到了遠古神魔和人類共處的那一段日子。神魔和人類結合之後,這纔有了翼人一族,所謂的神魔後裔,不過是遠古神魔和人類交合而成的後代。不過因爲是神魔的後代,他們擁有的力量和天賦又比普通的修真者強了不少。這也是翼人們不屑與仙魔兩界的人爲伍的緣故。

然後,就是仙魔兩派的數次大戰。

人類的修真者力量雖然無法跟遠古神魔相提並論,但是由於數量之多,整體的力量實在是非同小可,數次大規模的戰鬥,險些將整個人間界毀滅掉。

而後,爲了避免整個世界滅亡,神魔們合力在虛空之中創建了另外一個世界——天外天。神魔們的本意是要建立一個理想的世界,將墮落腐朽的人類仍在人間界,並且發出大水將之毀滅,而將許多靈獸和人類中的精英接引到天外天,以便建立一個全新的理想世界。

當然,遠古神魔們的本意不錯,只是後來天外天的局面又逐漸演變成跟人間界一個模樣。仙魔兩界還有妖界,連同寂滅之地的翼人們,從來沒有停止過爭鬥。而這時候,神魔們因爲建造天外天損失了大量的神力,開始走入了沒落階段,局勢也因此變得更加混亂。

有的神或者魔爲了逃脫劫難,遠走到另外的空間,而有的卻進入了寂滅之地,將生命烙印封存起來,等待重新復活的機會。

而獸神和諸多的神獸,卻是在這些神魔沉寂之前,被他們聯手封印進死亡之谷的。

其中的原因,楊戕自然是明白的。在衆神的眼中,一旦他們沉寂下來,神獸們就會出來作亂,或者有可能取代他們昔日被世人崇拜的地位。

那是一場驚天動地的大戰,神獸們和衆神魔打得天昏地暗,原本的寂滅之地本來是神魔們棲息的絕妙美景,但是在那一戰之後,就成了現在的死亡之境,所有的美景都被毀滅在旦夕之間。

…………

良久,楊戕終於從久遠的記憶中甦醒過來。

獸神仍然站在他面前,但是看起來已經沒有了先前的霸氣,多了一些英雄遲暮的淒涼。

“所有的神魔都應該走向滅亡,只不過他們卻不願意接受這個結局。”獸神淡淡地說道,“無論生存得多麼久遠,總會有消亡的一天。縱然是盤古大神,也不能避免這個結局,何況是他的這些分身。一種東西走向消亡,自然有另外一種來替代,這本是再尋常不過的道理。”

楊戕緩緩地點了點頭,透過獸神的記憶,他已經知道這些被封印神獸的下場。

獸神身體的柔光月來越稀薄,似乎他的整個身體都開始逐漸消褪。

“楊戕,只有一個問題讓我看不明白。”獸神道,“你不過是一介凡人,卻爲何擁有了百獸之體,這真是讓我百思不得其解?”

楊戕道:“我只是不是天生的百獸之體,只是被一個異人所救,他利用神奇的醫術將我全身肢體跟野獸呼喚,所以才成就了我這麼一個百獸之體。”

“醫術?”獸神若有所思地說道,“果真是世間之大,無奇不有。即便是擁有異常久遠的記憶,也始終無法看透這世間的所有東西。能以醫術逆天,想必那人定然是擁有無上的智慧。既然如此,在我身後的絕壁之中,尚且有許多死去的神獸軀體,如果你能將之利用,定然能夠比現在的身體強悍更多。對了,你將龍蛇的翅膀摘下,可是要將之接在你的背後。”

獸神如此說,倒讓楊戕有點不好意思,只得硬着頭皮道:“我並不知龍蛇也是神獸之一,只是先前見他要吃我,所以迫不得已……”

獸神若無其事地說道:“龍蛇已經走完他生命的最後旅程,你也不用介懷。既然你的‘逆天之體’已經出現,我們都應該消亡了,這原本就是定局。”

說完,獸神周圍的柔光越來越稀薄,終於完全消失不見。

楊戕深知,獸神已經完全的消逝,再也不會有重生的機會了。

站在死亡之谷的絕壁面前,楊戕心中感慨萬千。雖然這世間太過不公,但是他楊戕總算遇到過真正對他好的人,所以爲了這些人,他可以捨棄一切,甚至連同自己的人身和人性。

自從楊戕離開和李真一起生活了二十年的小村莊,殘酷和不幸就主宰了他的命運,爲了向上天討回一個公道,他甚至捨棄了自身的一切。

獸神的影像消逝過後,絕壁之上只留下了那樽失去了生機的雕像。

楊戕一擡手,輕而易舉地移動了那個雕像,果然在雕像後面看見了一個大洞。

楊戕毫不猶豫,大步向洞中走去,然後又將雕像放回了原位,擋住了洞口。

已經有過太多的古怪經歷,無論前面將面對什麼,都無法讓楊戕退縮。

楊戕走了一陣,便停止了腳步,眼前的情形不禁讓他想起了當日在神墓中所見之景。

這些被封印的神獸,大多都已經走完了他們的生命旅程,留下跟遠古神魔一般的生命之炎,但是由於被衆神的神力所封印,他們的生命烙印也逐漸開始消亡,再沒有可能復活。不過正如獸神所說,神獸的消亡本是既定的事情,一切都只是順其自然。

不過那些遠古神魔的做法,卻讓楊戕感到極其不快。

這些神獸跟那些遠古神魔一樣,都是盤古的精魄所化,但是卻不能融於神魔之間,只因爲他們不具有人的形態。

不僅如此,那些神魔在沉寂之前,居然還不忘將這些神獸封存,不給他們任何翻身的機會。

但是也並非所有的神獸都完全消亡了,至少楊戕還看到了十幾個苦苦支撐的神獸,這些神獸跟尋常的野獸並不一樣,不僅身軀龐大了數倍,而且同時擁有幾種野獸的形態。這些神獸本來擁有強大的力量,但是楊戕可以感覺到,現在他們的力量異常的微弱,似乎被一種奇怪的力量所束縛。

看見楊戕走入洞穴,這些僅存的神獸似乎感覺到了獸神的存在,神情之中,竟然頗有敬意。

楊戕嘆息了一聲,來到一個黑色的似牛似馬的神獸面前,將體內的生命氣息源源不絕地注入到那神獸身上。

片刻之後,那神獸身上忽然冒出了明亮的青光,強大的力量開始向四周涌去。

而楊戕卻感到一陣乏力,雖然先前繼承了獸神的部分神力和記憶,但是卻並未完全吸收,而要破除神魔所佈下的封印,卻是要耗費大量的生命氣息。

那神獸一恢復自由,立即精神大振,似乎就要衝出洞外去尋仇人的晦氣,然後他看見了在一旁調息的楊戕,忽然一張口將一團青氣吐向了楊戕。

那青氣乃是神獸的神力所化,自然是蘊含了至強的力量。

楊戕全身之中,立即感到被注入了一股強大的力量,而那力量又瞬間轉爲了生命氣息。

自從變成了那所謂的“逆天之體”,楊戕所吸納的任何力量,都會被轉化爲生命力。

亦只有楊戕體內的這種生命力,才能夠破解這些神獸身上的封印,並且能夠讓那些沉寂的神魔的生命烙印重獲生機。

而後,楊戕一鼓作氣,爲這十幾個神獸一一破除了封印。

“吼!~”

楊戕爲這些神獸破出了封印之後,還未調息完畢,就聽見一個神獸狂吼一聲,將整個洞穴都震得要塌下來一般。聲音憤怒而霸道,似乎立刻就要衝出洞穴去找人算賬。

“殺死那些卑鄙的神魔!殺!”

有神獸用高昂而沙啞的聲音迴應着。

獸神的本意也是要楊戕借用這十幾個神獸的力量達成心願,但是楊戕卻並不打算如此。這些神獸的力量雖然不小,但是漫長的被封印的日子,已經讓他們的神力消耗得太多,要對付那些翼人已經不太容易了,何況還有面對仙魔兩界的修真者。

楊戕對這些神獸說道:“以前封印你們的那些神魔現在已經不在了,一些已經進入了遙不可測的虛空,另外的沉睡在神墓之中,只怕也很難等到復活的機會。況且,現在留下的那些神魔後裔,也擁有強大的力量,你們未必能夠勝得了。而你們的後裔,妖族已經就要滅亡,難道你們不打算做點事情?”

“獸神。”一個神獸疑惑地看着楊戕,顯然是感覺到了獸神的存在,他道:“你要如何做?”

看來獸神不愧爲萬獸之祖,即使是這些神獸,也對他畢恭畢敬。

楊戕道:“現在寂滅之地中,留下的都是神魔的後裔——翼人,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根本無法將他們完全剷除。既然這樣,即使註定我們要消亡,也應該做點長遠的事情。別忘了,神魔雖然有後裔,但是你們也一樣有的,不過你們的後裔卻快要滅絕了。”

神獸們茫然地看着楊戕,似乎並不能理解他話中的意思。

不過對於這些神獸來說,野獸也好,妖怪也好,跟他們似乎並沒有直接的聯繫,唯一的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不具有人形。

楊戕繼續道:“你們曾經被神魔所奴役,而妖族也備受仙魔兩界的欺壓,說到底都只是你們沒有人形。雖然妖族並非你們真正的後裔,但是同爲野獸之身,你們或許能夠幫他們一把,至少日後你們消亡之後,也還有妖族的人跟那些翼人作對。”

其中一個神獸晃着腦袋說道:“唔……既然你已經繼承了神獸的生命烙印,對我們來說就等同於獸神。所以你要我們去爲妖族做點事情,我們自然也不會推遲的。況且那些神魔已經龜縮起來了,我們也不能找他們算賬,去萬妖森林過完最後的日子,倒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楊戕緩緩地點了點頭,對於這些神力已經所剩無幾的神獸來說,萬妖森林也許是一個不錯的歸屬,至少比呆在這了無生機的寂滅之地好了不少。

同時,有這些神獸在,也可以讓萬妖森林繼續存在下去,也就保存了妖族的希望。

待這些神獸離開過後,楊戕的目光停留在洞穴中那些稀奇古怪的“遺物”上。

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十九章 叩關第十七章 蛻變第三十二章 困惑(下)第二十六章 探軍(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一章 虎女第四十一章 劍仙(下)第五章 巫術(上)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二章 骷髏門第一章 石剛第六章 魔門之變第十三章 怒擊第八章 暗擊(上)第二十一章 蟄伏第十三章 獸殺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十五章 無名道人第二章 齊州血災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上)第十七章 佛門秘約第二十一章 女軍師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十二章 正氣長存第十五章 算計屍妖第七章 西湖風波(上)第十一章 神魔策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下)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十六章 乘勢而下第八章 鳥語第十七章 一得一失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十四章 魔界的挑釁第六章 魔門之變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十五章 算計屍妖第二十二章 神獸甦醒第二十五章 溺站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十七章 一得一失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三十四章 後宮(下)第七章 暗渡陳倉第二十三章 最後的改造第五章 協定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一章 殺敵百里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三十八章 異變(上)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三十七章 還鄉(下)第二章 洞蠻人(上)第十九章 迷失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上)第十九章 血洗天台第三十五章 佛光普照(二)第三十三章 醫治(上)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章 得遇仇人(下)第十三章 怒擊第七章 暗渡陳倉第十四章 遊說陰姬第十九章 擾敵第十七章 甄善公主第九章 籌謀(上)第二章 父子連心第二十六章 探軍(下)第十五章 出關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三十三章 醫治(下)第四章 陷阱第二十章 死水第十八章 贈劍第十章 道顛第二十八章 背後一箭(下)第一章 徵兵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二十六章 探軍(下)第十三章 怒擊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八章 獸性隱憂第七章 峨嵋人棍第二十一章 女軍師第三十一章 殺蟒(一)第十三章 以攻代守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二十七章 突破(二)
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十九章 叩關第十七章 蛻變第三十二章 困惑(下)第二十六章 探軍(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上)第一章 虎女第四十一章 劍仙(下)第五章 巫術(上)第四章 意料之外第二章 骷髏門第一章 石剛第六章 魔門之變第十三章 怒擊第八章 暗擊(上)第二十一章 蟄伏第十三章 獸殺第六章 絕地逢生第十五章 無名道人第二章 齊州血災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上)第十七章 佛門秘約第二十一章 女軍師第三十四章 後宮(上)第十二章 正氣長存第十五章 算計屍妖第七章 西湖風波(上)第十一章 神魔策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四章 得遇仇人(下)第二十三章 迷心(下)第十六章 乘勢而下第八章 鳥語第十七章 一得一失第二十六章 突破(一)第二十七章 攻心(下)第三十八章 異變(下)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十四章 魔界的挑釁第六章 魔門之變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十五章 算計屍妖第二十二章 神獸甦醒第二十五章 溺站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十七章 一得一失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三十四章 後宮(下)第七章 暗渡陳倉第二十三章 最後的改造第五章 協定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三十章 假義(上)第一章 殺敵百里第八章 養官之道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三十八章 異變(上)第十六章 借屍還魂第三十七章 還鄉(下)第二章 洞蠻人(上)第十九章 迷失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三十五章 牛刀小試(上)第十九章 血洗天台第三十五章 佛光普照(二)第三十三章 醫治(上)第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四章 得遇仇人(下)第十三章 怒擊第七章 暗渡陳倉第十四章 遊說陰姬第十九章 擾敵第十七章 甄善公主第九章 籌謀(上)第二章 父子連心第二十六章 探軍(下)第十五章 出關第三章 人獸鬥(下)第三十三章 醫治(下)第四章 陷阱第二十章 死水第十八章 贈劍第十章 道顛第二十八章 背後一箭(下)第一章 徵兵第十二章 普陀山(上)第二十六章 探軍(下)第十三章 怒擊第二十九章 突襲(一)第八章 獸性隱憂第七章 峨嵋人棍第二十一章 女軍師第三十一章 殺蟒(一)第十三章 以攻代守第九章 九幽黃泉(一)第十八章 寂滅之地第五章 深入虎穴第二十七章 突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