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

此時,大宋國庫年總收入差不多是七千多萬貫。

皇帝鬆了一口氣,既然能撐得住還緊張什麼。

遼與宋的養兵成本差異巨大。

遼國除極少數精銳部隊之外,其餘的士兵沒軍餉、馬匹武器自備。而大宋要給士兵糧食、衣服、軍餉、武器以及軍需物資。

遼國對傷殘的士兵,輕傷不管,重傷直接扔掉自生自滅。大宋有傷殘補貼、對戰死的士兵家屬有照顧,或給錢糧,或減免稅務,或是武官的話還安排女子接任其原本享受的同官階俸祿等。

就拿這個成本來說,宋國軍費的支出是遼國的五倍以上。

爲什麼劉安不敢和幽州死磕,因爲遼國南京,也就是幽州以及周邊州府在冊的士兵有五十六萬。

而西京,也就是大同府、雲內州一帶州府有三十三萬兵力。

若非這次西州、六穀派出精銳助戰,有党項人傾其全力出兵,劉安要打下大同只能說未必。

可以說遼國的重兵都釘在大宋一邊。對高麗方向的東京府,才五萬兵馬。

既然能撐得住,皇帝就問了:“能撐得住,那就打吧。”

“臣以爲……”王旦一咬牙:“官家,國庫需要錢,需要新的收入來源。否則臣反對再戰,國庫依現在的每的積存,不足以應付寇相公預測的五年之內新的一次宋遼大戰。”

皇帝當下就怒了:“掙錢的事,如果朕能解決,要朝堂上那些廢物幹什麼?”

“臣,明白!”王旦還能說什麼。

寇準也是一頭汗,他內心也有一筆賬,若每年增加不了兩千萬貫的收入,下一次宋遼大戰大宋未必能拿得出足夠的錢,那時候一但需要戰時徵調,這就要傷及民生了。

皇帝又說道:“說第二件事吧。”

劉安說的第二件事就是,他回京之前想請官家派人整頓北方三路的吏治,還有北方的軍制變革。雖然與遼人進行了和談,但依然不得不防,所以北防依舊很重要,而且劉安還想修整隋南北大運河,要八百萬貫。

這次沒等寇準開口,王旦直接就說道:“臣以爲,京官冗餘之臣調往北方,李公在,臣以爲有李公既可整頓北方三路的吏治,無需再派人。”

“那就這麼定了。明天回汴梁,朕要去鹹平縣看看,這所謂的示範縣。”

“臣遵旨。”

皇帝站了起來:“那,行文吧。”

“是!”

皇帝準備離開的時候,寇準又上前:“官家,臣還有一事。”

“重要嗎?”

“很重要,請官家留步。”

皇帝又坐了下來,示意寇準開講。

寇準說道:“官家,臣查閱了這次宋遼大戰的情報,臣有一個擔心。我大宋禁軍眼下留存二十九萬人馬,而遼國的宮帳軍還有約四十三萬。”

寇準說的用現在的話理解就是,宋遼兩國正規軍的人數對比。

緊接着寇準又說道:“官家,我大宋廂軍這一戰之後,在冊的不足二十萬,而遼國中京、上京還有百萬以上的京州兵。臣擔憂。”

這廂兵與京州兵就是二線部隊,也可以理解爲後備兵。

雖然大宋有巨大的人口優勢,但招募的新兵是需要訓練的。

寇準提出的擔心就是在擔憂戰爭潛力。

皇帝問:“寇公有何建議?”

“官家,還是戰前那件事,臣推薦劉安代天子巡各州府,檢查廂軍軍備、兵源。臣推薦劉安進樞密院副使。”

皇帝想了想後搖頭:“前一條準了,後一條不準。就這樣辦吧。”

“官家!”寇準直接就去揪皇帝的袖子。

皇帝很無奈的解釋道:“寇公,這非朕之意,李公離京之前對朕說過,這次若劉安立下大功,可進爵,可封賞,可邑,但官不能升了。”

“臣附議。”王旦立即就跟上了。

寇準還揪着皇帝的袖子,手沒鬆。心裡一盤算,似乎也對,這官不能升了。想到這裡,寇準才鬆開皇帝的袖子:“臣也附議。”

“恩,就進侯吧,邑加三千。其餘你們看着辦。”皇帝作出了最後的決定。

邑和實封是有區別的。宋分爲實邑與食實封,食邑三千戶也是朝廷代收然後發給食邑獲得者,受封者並沒有實際管理自己封戶的權利。

按宋律,公兩千戶、侯千戶、伯七百、子五百、男三百。

劉安之前有七百戶,當正式封候之後就是一千戶至二千戶之間的數字,皇帝在這個基礎上額外增加三千戶,劉安的食邑在受封之後至少四千戶。

象寇準這種在職的相公與李沆這種致仕的相公,邑與實封接近萬戶。

潘惟熙現在的邑加實封也不過兩千八百戶。

皇帝沒給升職,給錢也挺實在的。

而且也符合朝堂之上的規矩,若大功無賞,那怕是自己的政敵沒有得到應有的賞賜,滿朝文官也是會鬧事的,這是破壞遊戲規則的惡劣行爲,是不能忍的。

再說幽州城下。

談判在接下來的幾天進入了僵持階段。

不是大同再往東割多少裡的事,而是幽州城遼人寸步不讓。

無奈,劉安給蕭太后寫了一封親筆信。

信送到幽州城,蕭太后看過之後讓隨行的遼國重臣傳閱。

當下,幽州王府的正殿內就見拔刀聲連綿不斷。

蕭太后卻是一臉平靜,耶律隆慶很淡然,韓德讓在沉思。

劉安信中寫道:外臣劉安致遼國太后,我宋軍有一個補給船隊在貴國蘇州外海迷航,一共二十五條船,有十五船軍械,五船舊甲,五船麻布。外臣請太后飲茶,同請太后指引方向,這迷航的船隊是往西還是往東。

信就這麼短。

這已經是紅果果的威脅了。

往西就是這些物資進入渤海,與遼人交易。往東就是進入黃海後北上與女真人交易。

這就麼直接。

“罷了,備重禮。選一地。”蕭太后作出了決定。

“太后!”遼國幾位大將衝了上來。

蕭太后很淡定的說道:“接收這批物資,而後幽州重兵七成移至東京府。等我大契丹無後顧之憂,再與宋人決高下。”

“是!”遼衆將施禮。

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一三五節 熬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
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三二零節 小事無須朝議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五八節 鮮紅的規則執行者第二六六節 高麗宮亂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十八節 失算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二九六節 宮中秘聞第三二三節 去私兵化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六二節 大宋最強艦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二七七節 咱手上有人第一九一節 穩住,當沒事發生第三一九節 這纔是老薑第二七零節 要想富,先修路第一九三節 岳父母的力量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四二四節 寇準抄的章程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一三零節 石保興之死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三四二節 宋越之戰 中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三八三節 官家辛苦了第一四零節 賞他幾十錢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一三八節 有客自遠方來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八十二節 找人甩鍋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十八節 洞房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四九六節 回鄉路漫漫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六四節 廣市舶司新規矩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一三五節 熬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一八一節 極密聞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三八四節 三分利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零七節 第一次的九人會議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四五節 建一座重鎮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五零八節 八王十三公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九四節 趕緊把祥瑞給朕送來第一三七節 暴怒的浪叔第四八一節 請稱呼本官,劉太中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二三節 好多彈劾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一四八節 丈人爹暗收人心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十七節 挑蓋頭第二九一節 海上相遇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