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二四節 有人謀逆

真的?

假的?

劉安好半點纔回過神來,這是巧合還是早有安排。

劉安心說以寇準的爲人不可能陷害誰,那麼就是這事是真的,只是寇準在這個時候纔拿出來。

這時,趙昌言站了出來:“官家,此事臣也有耳聞。”

“講!”

“麻氏麻士瑤和他的侄子麻溫裕爲家產分配的問題大吵,而後爭執之中麻士瑤設下陷井誘殺了他的侄子,從而奪取了家產。其侄麻溫裕的母親心中不甘將這事告上了青州府,想必寇相公收到的是青州府的公文。”

寇準點了點頭:“正事。”

趙昌言說道:“御史臺收到一份來自彈劾轉運使姜遵的文書,是姜遵剛去青州想有點政績,所以強行接管此案,大張旗鼓去麻家搜查,卻意外的搜出了大量的兵器與玉圖書小印,不知尚書省可否有接到姜遵的公文。”

щщщ▲ ttκǎ n▲ ¢○

呂蒙正搖了搖頭:“不曾接到。”

皇帝直接將手中的公文扔在了地上,怒氣衝衝的站了起來。深吸一口氣後,皇帝冷靜了下來,他想到劉安給自己的提醒。

之前河北兩路豪紳有私兵、建堡,可以說爲了抵禦遼人。

但現在呢?

還留下堡、寨、大量兵器、私兵想幹什麼。

或許劉安早就發現了一些什麼,只是沒足夠的證據所以不好講,只建議自己消減民間私兵一事。

皇帝又坐了下來,很平靜的開口:“劉安。”

劉安趕緊出例:“臣在。”

“朕讓你巡河北兩路,這就是你巡的結果?”

劉安連腦子都沒動,立即說道:“臣有錯。臣願領罰。”

“黃河以北,再巡。若再有此類事件發現,有一件就降你一級爵位。至於麻氏,趙公你處理吧。此事,朕甚不悅。”

“臣領命。”劉安與趙昌言齊聲回答。

麻景已經暈死過去,他知道麻氏完了。

族中出現這樣的事情,一但定有意圖謀逆,別說和自己不是一家人,全族一個也逃不掉。最輕也是流放。

劉安擡起頭的時候寇準看了過來。

厲害!

劉安心裡服氣,寇準作事比自己高明太多了,只要寇準決定出手,那絕對就是一招制敵。

劉安又對皇帝說道:“官家,臣請離京,明晨就離開,先赴京兆。”

“準了。”皇帝說完這句話,袖子一甩就離開了正殿。

皇帝是真心火在了,竟然真有人敢造反,不殺麻氏全族便是自己的仁慈,但主罪必誅,全族流放,這是皇帝內心的底限。

寇準呢。

皇帝離開後他掃了一眼朝堂上退離的官員,有好幾個都滿頭大汗。

這是給嚇的。

大半官員都離開正殿之後寇準走到劉安身旁。

劉安先開口:“寇公,麻家這事?”

寇準沒避諱什麼直接說道:“在河北有些豪族打的兩手主意,一來立堡自保,在鄉里成爲人上人。二來若遼人南下不敵,或大宋割地的話,他們有可能會轉投北邊。所以殺肯定是沒錯的,私制玉寶無論什麼原因,都是死罪。”

“這些人,流放我不要。”

“恩,那送到大夷州吧。”

寇準也理解,劉安要的不是這種人,而且劉安也沒心情去在這些人當中挑還有良知的。寇準原本也沒打算把這些人再啓用,占城與高麗都是有戰略價值的地方。

劉安施禮:“下官明晨便離開汴梁,還有些公務須今日處理,下官告退。”

“去吧。”

劉安離開正殿幾乎是小跑着就往兵部去了。

劉安在兵部連寫三道兵部公文後請示了畢士安,捧着就往皇帝書房而去。

皇帝連朝服都沒有換,隨便吃了一碗粥就在書房等着,皇帝知道劉安一定會過來的。

劉安進書房的同時,所有的太監識趣的退了出去。

呂夷簡起身準備也出去卻被皇帝示意留下。

皇帝說道:“安哥兒,你是不是查覺到了什麼?”

劉安上前:“姑丈,我沒證據,但我派到遼國的密探卻打到了一些消息,在河北兩路有人私通遼人,我相信若河北兩路有失,怕是第二個韓德讓、第三個、第四個都會有。”

“恩。”皇帝非常滿意劉安的回答。

劉安一心維護趙家皇權,這一點皇帝是滿意的。

呂夷簡低着頭,他聽得出來劉安這是隨口胡編的,但他不打算說破,劉安這麼講肯定是有理由的。

因爲遼宋開戰,邊境管的非常嚴格,私過邊境者斬。

就算有,也是極個別人。也不會是大量。

劉安的話可以用危言聳聽來形容。

但偏偏,皇帝就喜歡聽。正如武勳們有被迫害強迫症一樣,皇帝也有被篡位的迫害妄想症。

皇帝對劉安說道:“這次好好巡,需要殺的時候不要手軟,不要仁慈。”

“是,侄兒明白。”

“恩,很好。”

劉安這才抱着公文遞了上去:“姑丈,侄兒明天就離開汴梁有這麼幾件事情請姑丈看看。頭一件是,汴梁城的武勳既然把家丁交出來,這些人武藝是不錯的,編入禁軍不合適,因爲他們來自武勳家,所以侄兒認爲把他們往占城送。”

“可以。”皇帝當場就在一份公文批示。

皇帝批示並不代表就可以立即執行,依大宋的規矩還需要樞密院、尚書省覈准纔會正式的發下公文。

劉安立即拿出第二份:“姑丈這第二份是所收繳的兵器,這些兵器無論好壞都不能留。侄兒打算送到開城,請石將軍想辦法賣給高麗軍。”

“小事。”皇帝又立即批了。

然後是第三份:“姑丈,最後一件事。侄兒請求允許各黃河以北各縣的縣令、州官多少讀一點兵書,既然他們要管理軍隊、監督軍隊,完全不懂一點也不合適,少許一點。而後,對低級軍官也多少教一點,他們識字便懂禮,懂規矩,讀一點淺顯的兵書,也不會胡來。”

這一份皇帝沒寫同意,只寫道:“樞密院定下細則管軍,尚書省定細則管官。”

皇帝要一個詳細的規矩,這事自然就是樞密院正使寇準、尚書省呂蒙正來負責。原則上皇帝是同意了劉安的建議。

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三五節 熬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
第四二九節 屯糧等待出征第一零八節 一羣可憐蟲第一二八節 香料其實挺可怕的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六十五節 皇帝是個好皇帝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三八一節 大宋即將變法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二四節 大虎符在何處?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三八零節 把皇后的禮服也賣了第四零三節 親閨女的討債書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五四節 顧慮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四七零節 怎麼可能沒有陰謀第三六四節 甦醒的一匹惡狼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二十一節 婚前恐懼症第四八四節 斷人財路如第三零零節 無能之軍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三二節 拉人入股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九十六節 劉安打人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五十六節 擁有一百多裡馬匹的男人第一二九節 夜襲來了第一三五節 熬第九十二節 大理有國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四零四節 咬碎牙,也得還第二零三節 可願爲大宋子民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一一節 女真真的出兵了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一九八節 出兵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零八節 殺豬菜第一三一節 種胡椒會不會被偷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四九節 爲佔大義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三九九節 一山換一山第三三八節 爲了收門票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三六七節 差挺多第三四零節 被強徵的炮艦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四一六節 這口鍋背的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三七三節 咱不過年了第二十五節 鑽營第六節 代一千年的溝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六六節 皇帝眼中只有封禪第一九四節 三人成虎的計劃書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六十四節 回汴梁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一五一節 裝傻的必是高人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五十四節 文官啊!第三二七節 悲慘的皇親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五零九節 不甘心的人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