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

劉娥想抱大腿。

而此時,一根更粗的大腿放在那裡,劉娥沒理由不抱。

劉安是她真正的目標,但第一步是劉浪。

認劉浪爲兄。

同宗、同族、同堂。說不定再扯一扯,還能扯進五福之內。

那裡有這麼好的選擇。

上天真是憐惜自己,劉娥內心已經在笑了。

皇帝立即就叫人問:“傳通奉大夫劉浪來見朕。”

當職的太監一聽,馬上回答道:“回官家的話,劉通奉昨天連夜上船往占城去了。當時走的急,到深夜的時候大半個汴梁城的商人都派人從家裡給往船上送水桶、送乾糧。還有裝錢,所以奴知道這事。”

皇帝很好奇:“什麼事這麼急?”

“倒是打聽了,聽說運到幽州的布連城門都沒有進就賣光了,汴梁的織坊無紗、紗坊無麻。鹹平縣那裡半數工坊停工等料,所以劉通奉連夜遠行要去占城催麻,並且承諾所有紗坊,三個月之後,較上月十倍的麻料,必運回汴梁。”

“啊,那沒事,你出去吧。”

太監退出去,劉娥立即就說道:“我這位堂兄,爲官家作事用心。”

“他們一家都用心。這幾次的事情辦的都好,不過你說的對,朕會再賞的,聽聞安哥兒的弟弟樂哥兒,在金銅礦爲高瓊辦了幾件大事,這事劉太監都寫信給朕稱讚,朕決定給他封個官。”

金銅礦區現在雖然沒有開始大掙錢,但也沒有虧損。

皇帝相信等礦區真正開始大規模挖掘的時候,一定可以大掙,金、銀、銅都是錢。

劉娥心中暗想,這事一定要辦好。

所以馬上說道:“不如讓龔美去賞賜一下高將軍,也給他一點辦事的機會。還請官家下旨,提及認親的事情。”

“好,朕下兩道指。一道給龔美,讓他去金銅礦區代朕嘉獎。另一道發往高麗給安哥兒,就說你認親之事。”

“謝官家。”劉娥也不顧自己還沒有穿衣服,趕緊翻身下牀就施大禮。

宮裡,那個有地位的妃子沒有一個硬後臺。

生兒子了不起,可也扛不住家裡有人的。

就說已故皇后,那可是潘家的姑娘。這都故去多少年了,皇帝還每到忌日都有一個悼念的儀式,憑什麼。

就憑已故皇后姓潘。

現在的潘家更是勢大。

汴梁城的香料供給全靠潘家在占城頂着來自瞿越、真臘的外敵,才保證了汴梁城的香料,還有麻業、珍木等等特效的供給。

更何況,大宋北伐之時,潘家韓國公帶兵北上,爲北伐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而且事後,一沒提自己有功,二沒提自己辛苦,又趕緊回占城替官家守着香料與麻料倉。

潘家與劉家是兒女親家,靠上劉家也就有借了潘家的勢。

劉娥相信宮裡沒有誰再比自己的孃家後臺硬了。

話說開城。

劉安的船隊終於到了開城港。

不過暫時還進不了港,港口原本就小再加上工程隊正在擴建,還有從杭州運貨過來的船隊已經擠在裡面,想進港還真的需要一點時間。

大船的大倉內,潘袞與石孝孫象兩個小學生那樣坐着,而潘秭靈象老師。

劉安到了門口就沒有進去,他不想打斷潘秭靈說話。

石保吉也到了,劉安擋下了石保吉,石保吉往內掃了一眼,也跟着劉安一起站在了門外。

劉安說道:“二步看到沒有,在家裡,經濟地位決定了家庭地位,我估摸着我岳母肯定把錢權交給了我家娘子。”

“恩!”石保吉想了想後對劉安說道:“真實的情況下,錢的權力交給了我兒媳,還有潘袞的娘子。而她們的錢要指望着你家大娘子,所以……這就是事實。”

屋內潘秭靈正說着一系列禁令。

潘秭靈用小竹板重重的敲着桌子:“兩位都是我的兄長,我話重了不好,但話還是要說的。這裡是什麼地方?”

“高麗開城。”潘袞搶答的不錯。

潘秭靈一竹板就打在桌上:“錯。”

“錯,這怎麼就錯了。”

潘袞的夫人潘康氏開口說道:“妹妹說你錯了,你就是錯了。這裡是我們家的後園。五嬸有過交待,各家在高麗須謹守法度,這個法爲家法。高門望族的名聲重於生命,若在高麗有失,安哥兒所有的努力將付之東流。”

這次出行,承安郡主到宮裡去待了半天。然後又在石府住了一個晚上,而後在家裡開了一場小規模的茶會。

李、曹、潘、石四家的掌家大娘子打了八圈麻將。

有些事情她們已經討論的非常深入。

潘惟熙有沒有對高麗興兵,這事不需要說明,也不重要。但劉安已經控制高麗王,高麗相公是不爭的事實。

緊接着,石保吉作爲大宋派駐高麗的護國使,那就代表着這高麗已經在掌握之中。

說高麗是四家的後花園這話有點狂妄,但卻是不爭的事實。

然後,四位掌家的大娘子各自回家,給家裡的長妻都單獨開了一個小會,把事情的輕重說了一個清楚。

其餘跟隨的侯爵家、伯爵家的姑娘、兒媳她們聽規矩約束自家人便是了。

大宋的女人,是可以頂半邊天的。

恩……

準確的說。扒灰子成聖之前,大宋的女人沒有開始裹腳之前的大宋女人,可以頂半邊天。

潘康氏說完,石高氏又說道:“昨晚,夫君與潘家大哥兒閒聊,說話聲音太大了。有些話下人們不想聽到都不容易。四十名高麗王族與大貴族家的貴女,你們眼熱?六妹妹賢名遠揚,安哥兒人就在高麗,安哥兒可有看四十名高麗王族與大貴族家的貴女眼熱?”

“他……”潘袞很想說,就我家六妹這兇樣,宮裡禁軍的幾個哥兒都在傳,官家把六妹妹派到高麗過來,就是爲了整劉安的,而送到六妹手中的棍子就是那四十名貴女。

可話卻不敢說出口,這話不能講。

否則會更慘。

自己的夫人有五嬸、親孃、還有六妹撐腰。爲了自己那點可憐的零花錢,潘袞甘心認慫。

“我錯了,這事還請六妹指點。”

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百節 毒誓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百節 毒誓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七十九節 餅乾
第二七四節 相互試探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一七八節 關於錢的小事第一三三節 劉安你好壞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四八六節 勸君上位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三一八節 寇準的妙言第五零二節 生或是死第四零五節 買兩艘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七十五節 臣有一策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五十三節 踏着堅實的腳步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二零二節 拿下朔州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三六六節 劉安的真話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四八二節 再不純也是金子第二零六節 真正的初戰第一百節 毒誓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二零九節 佯攻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四九節 談着繼續打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七十八節 女國公?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五零五節 一人對十萬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五十二節 買回靈州第一一九節 寇準吃虧第五節 榜下捉婿第三十一節 最強壯丁第一百節 毒誓第五十五節 有一個郎中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三三五節 憶當年的絲路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三六二節 只能用猜的第四十二節 趕緊找人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二四三節 老丈人出兵第二七八節 賣命錢安心收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八十節 劉安要鞠躬盡瘁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一九五節 應敵而變第四三六節 吃貨的幸福第二八九節 冒血進諫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三九八節 突然上門的買賣第四九九節 三十里的鐵軌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八十五節 舉報者也沒好下場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九零節 四道命令第四十六節 臣有一計第三七一節 喜歡你這不要臉第四九一節 誰同意,誰反對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一六九節 可惡的六姑娘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一二零節 皇帝還是膽小第三三一節 好一個意圖不明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一零一節 佈局的開始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二四四節 那黑夜又黑甲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三八二節 以倭攻倭第七十三節 贏了十六文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四四節 寇準輸慘了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七十九節 餅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