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

曹瑞開出條件,所以貴族的原家丁,僕從,以及牢中的重犯。只要斬一首可活命,斬二首便可另立戶籍分配作工,或分配田地。斬三首領錢五貫,斬四首領錢十五貫,鐵五首者可爲官。

話說當時,曹瑞包圍了國內城,他坐在大營之中,手上拿戰略方案全部是石保吉給的。

身邊的三個參軍全部的石保吉派來的石家所謂的掌櫃。

“圍,不攻。”曹瑞下令了。

高麗不窮,血洗了高麗貴族之後,國庫很厚,不過崔山嵬都用來不斷的交換大宋的軍械、物資。

這一次,崔山嵬親臨前線,他圖的就是這次的大功。

既然是遼國拿高麗與大宋約戰,打勝了他便有大功。

總數號稱八十里,實際上只有二十萬戰鬥部隊,六十萬運輸勞力的高麗軍把國內城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了起來。

結冰的江面上,每天都不間斷的有滑行過來的板車,板車上運輸着大米、煤、鹽等物資。

崔山嵬親自負責後勤。

聽到曹瑞下令圍而不攻之後,他在旁說道:“將軍放心,來自占城的大米還有三百萬石,我已經派人秘密調用一百條運輸船,每天夜晚接近冰封的海面,然後從冰面上把米往這裡運,咱們耗的起。”

“崔相公,取暖呢?”

“放心,早有安排。備下氈帳五千頂用於中軍使用,擠一擠八萬人不是問題,其餘的伐木搭屋,更多是挖地窖居住。”

崔山嵬說的就是挖一個斜着向下的洞,上面用木料作頂,這種地洞屋很保暖。

而且還有大量的煤運來,只要讓人不餓着,少許的煤就能夠保暖。

“重要的物資放在北浦要塞,只要江面上有冰,運輸過來只要半個時辰。”

“那就,先困他們十天。”

十天,對於任何一個時代的歷史圍城而言都屬於眨個眼的時間。

放在戰國時代,動不動圍城一年都是常見的。

十天,卻是曹瑞對於遼軍此時國內城的堅守極限。

遼軍不擅長守城,所以遼軍對守城並沒有太多的研究。

女真人是獵人出身,多活動於山林,他們更不行,渤海人對遼人的反心十足,他們是作爲最下等奴兵被綁上了戰車。

就曹瑞的細作打探到了消息,他手中已經有了一份差不多算是準確的清單。

國內城中,女真人退回城池的時候帶有大量的獵物,渤海人則是帶了差不多十五萬斤魚,遼人則趕了大約兩萬只羊進城。

但是,城中的鹽不足五百斤,柴不足千擔。

千擔柴聽起來挺多,架不住人更多。

更可怕的是,沒水。

靠江太近,一直在取江水,可現在江水結冰了。深埋在地下十尺的一條暗渠也被曹瑞給挖開,僅一個時辰就凍了一個結實。

第一天,國內城守軍沒感覺高麗兵有什麼可怕。

他們分得清這些人並沒有真正的宋軍,高麗人與宋人的長相區別還是有的。

所以,國內城的人馬並沒有感覺到緊張,反而等着對方在攻城。

然而,僅僅三天之後,氣氛變了。

國內城內開始面對兩難的選擇,拆屋子當柴燒,現在暖和了,夜裡再凍到自己去死。

有肉,女真人退守還了大量的獵物入城。

此時,獵物給凍的比石頭還硬。

沒水,屋頂上還有點雪,可沒柴,拿什麼來燒水。

這一天,國內城的士兵發明了一種新的美食,用刀把凍結實的生肉削成非常薄的肉片,然後抹一點鹽吃。

到了包圍的第五天,鹽沒了。

光吃凍肉不喝水,這些士兵有些受不了,開始有些士兵準備衝出去到山林中弄點柴回來。

曹瑞還在圍着爐子燙酒、吃火鍋。

高麗貴族的家丁編成的一營最先發現了遼軍的動向,他們給誰都沒彙報,自己內部悄悄的聯絡了一下,四個營的人馬在城外給遼軍紮了一個口袋。

當遼軍走到靠近山林還有五里左右的地方時,一名高麗軍官站了出來,用遼語高喊。

“我們的教官是宋將。”

什麼意思?

遼人完全沒明白對方說了什麼,可很快他們懂了。

這些高麗兵用冰塊代替宋軍常用的麻袋,先來一堵牆,然後再加上長矛,後面擺開盾,配上弩。

說到弓,遼軍的弓怕水,宋軍的弓怕寒,可此時高麗兵的弓倒不是很怕寒。

在遼軍眼中,顯然面前高麗人用的弓似乎很特別,不是宋軍的制式弓。

事實上,呵呵了。

高麗這一支兵馬的弓全是假貨,弓只是一個彎竹片,平時用於士兵背自己的行李,然後用一根麻繩綁了,看似象是弓。

箭呢,樹林之中全是樹枝,挑幾根直一點削一削。

這樣的弓,在距離五步,能射中不穿衣服的敵人可以讓敵人流幾滴血,穿衣服都沒用。

盾呢。

樹枝編的,塗一層泥,凍結實了就是看似象宋軍重盾。

刀,也有一半是假的,木片削成的。

每個人身上人人都有的,完全是真傢伙的只有兩樣,長約一尺的刺劍和四寸的短匕首。

爲什麼叫刺劍,因爲兩邊無刃,只有前面有刃,而且一個營的刺劍放在一起,長度絕對不相同,寬度不相同。因爲全是用宋軍斷了刀頭的舊軍刀改造的。

帶隊的一名高麗金家原本的護衛頭領,屬於早期就投靠的人。

作爲賤民,而且是不受主人器重的賤民,擁有名字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

他沒名字。

至少以前沒有,現在叫金六八四。

金是他以前主人的姓,名字是因爲他能認得幾百個漢字,參加軍官訓練營後的編號。

就這麼簡單。

金六八四很認真的觀察着對面的敵人,一個前高麗死囚,罪名是六次逃兵罪。

能當六次逃兵的人,其實……是人才。

這位也沒有名字,他叫灰陶罐,至少別人這麼叫他,從軍之後把灰字去掉,改名叫陶寇。

陶寇走到了金六八四身旁:“這些不是遼人,我在邊軍多年,這些人也不是我見過的女真人。”

金六八四問:“他們是誰?看每個人身上掛的物件,象是精銳的部隊。”

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十二節 衝動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十五節 狂妄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十節 放肆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十節 放肆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
第三零六節 劉安的底牌第十二節 衝動第十二節 衝動第一三三節 是風的錯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一一一節 李歡出海第九十九節 禮花第三九五節 授十萬禁軍第三四九節 安平侯府令牌的待遇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三七七節 特例,開夜衙第十五節 狂妄第三七九節 要不要鹿皮第九十節 坦白從寬第三四六節 給天下一份安寧第六十一節 新宰相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一一零節 劉安的絕殺之招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二五節 自願被流放的官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二零節 劉安被軟禁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四六五節 老丈人的兵威第二四二節 被刺激到的李繼隆部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四四三節 寇準想看銀山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七三節 好茶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二九節 筑紫島有縣令了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四三八節 燒掉彈劾第一九零節 趙佑向小財迷挺進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三十四節 作繡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一七二節 劉安的鹹平工坊第四八三節 劉安準備回家第二四六節 浪哥的傳說第九十五節 天譴?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四十四節 翁婿終議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第二六二節 一把把的銅錢第三八七節 傳承的力量第一零六節 大宋第一臭嘴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一二節 皇家的大禮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四九五節 夫人有決斷第二九三節 皇帝很閒第四六七節 試航只跑了二里第四五四節 未知的真實第一五二節 奇怪的家宴第二六八節 河北兩路的會議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三零八節 還是有私藏第二六九節 十孝十善第二七九節 可有帶人手第二十三節 真是五品第二六五節 不差人第一零七節 狠人之謀第四二一節 趙佑定親第一三九節 這鐵棒掄的圓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八節 關於零花錢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十節 放肆第一三二節 三班倒打上三天三夜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一四七節 寇準的小建議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一七一節 寇準又輸了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八十三節 有人敢偷我家錢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三六五節 一個瘋狂的念頭第三零二節 小杭州第一二三節 一點點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十節 放肆第二八零節 聖旨到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