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

呂蒙正一點也不急,慢吞吞的說道:“也沒有,天下太平,邊疆安寧,西番派來的獻禮使節團先派遣的人已經到了京兆,使團會在半個月內正式出發。党項人獻禮的人已經到了,瞿越王子已經被押入大牢,各州府也很好。”

皇帝差一點就罵出口了。

天下太平,四海無危,邊疆安寧,你給我說有大事,什麼事有我親自給上蒼修剪一下祭天地的樹林更重要,有什麼比我向上天展示敬意更重要。

呂蒙正依然一本正經:“官家,請移步。”

“你……辛苦了,同往。”皇帝壓着火氣,心說一會沒大事,我……心裡悄悄罵你。

依禮,呂蒙正對於這種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先讓其餘兩相親自查閱,而不是自己來講。因爲講肯定會帶有自己的想法,這是不合規矩的,所以要讓寇準與向敏中看原件。

寇準只掃了一眼,向敏中倒是仔細在看。

張齊賢看寇準只掃了一眼便不看了,很是好奇的過來一起看。

看到一半,張齊賢笑了:“安平侯這個不要臉的境界又高了好幾層,佩服、佩服、佩服。我看,樞密院與中書給的授權,送去的時候太及時候,若沒這個授權,他還幹不出這樣的事情來。”

不要臉???

皇帝也好奇了,劉安什麼時候有這個名聲,這可是壞名聲。

劉安這麼好一個孩子,怎麼會不要臉。

皇帝立即問:“何事?”

呂蒙正不想說話,他的想法和張齊賢一樣,劉安的無恥又升級了,寇準不想說,因爲他若開口肯定叫好,這種事情他喜歡。

向敏中看沒有說話,只好自己來講。

作爲一個非常實誠,非常本份的好官,向敏中思考片刻後組織了語言。

“官家,事情是這樣的,倭本是一國,自唐時倭便與我中原爲鄰邦的關係。所以,倭島之土地自然是倭之國土。然而,安平侯劉安卻將倭本島自出雲以西,折算價格賣給了遼國。我大宋在這塊土地上,一無駐軍、二無衙門、三無人口,甚至連地圖都沒有。”

向敏中說到這裡,皇帝一頭霧水。

出雲在那裡,倭本島是什麼地方,自己沒聽說過啊。

向敏中繼續在講:“然,安平侯就把這一塊完全不屬於我大宋的地方,以相同面積折算,換取了遼國東丹東城以及輝南城,然後往東直線切開到海邊的山脈。而且安平侯以樞密院授權下,已經調駐守北方的楊延昭將軍北上,接管東丹東城,並且調兩萬禁軍北上駐守。”

這地方皇帝懂。

皇帝站了起來:“你說的是長白山,就是高麗北邊那座山,也是書中記載出人蔘的地方?”

“對,正是。”

皇帝又問了:“那出雲在何處?”

“臣,不知。”向敏中也確實不知道,倭島的地理對於大宋的重臣而言,幾乎接近於零。

寇準站了出來:“臣知道。”

“何處?”

“出雲在倭島銀山以東可能幾十裡,或許百里的地方,這地名劉安提及過,說是風景極好。這份契約,說起來就是劉安把不屬於大宋的倭島銀山,以及銀山周邊可能幾百裡的土地和遼國交換了長白山。”

皇帝聽完很嚴肅的點了點頭。

呂蒙正上前,準備說幾句。他認爲劉安這事辦的不地道,搶佔銀山是一回事,這個可以找藉口,找理由。

最重要是,完全可以以倭人作爲代理人,大宋只是在背後。

這事,不算入侵,也不算大宋欺負倭人。

但,直接拿倭人的土地去換遼國的土地,這事就等同於把大宋擺到了明面上。將那塊遮羞布直接就撕了。

想筑紫島,現在一直是說倭阿蘇家與筑紫島內各領主之間的戰爭。最多就是大宋商人幫助了阿蘇家。

可拿倭本島直接賣了,這事真的不佔理。

史書上這一筆,就是大宋的污名。

呂蒙正還沒開口,皇帝突然說道:“這事確實很嚴重,寇公你上次說那個銀山能挖出多少銀子來?”

看皇帝問話,呂蒙正沒開口,他不好打斷皇帝的話。

寇準回答:“預測,一年挖兩千石,可以挖一百年至一百五十年,或許更多。其創造的財富,一百五十年可以達到十數億貫。”

皇帝點了點頭:“那沒事了,長白山怎麼管理你們議吧,朕去嵩山修剪樹林。”皇帝說完就要走,呂蒙正趕緊去攔:“官家,你剛纔說了這事很嚴重。我大宋無禮佔據倭地,又將倭地變賣,此事有損我大宋聲名。”

皇帝反問:“毀約?”

“這!”呂蒙正沒辦法接話了。

毀約不可能。

先不說遼人會翻臉,就算遼人不翻臉,這長白山的價值區區一個銀山也有資格來比。

遼人不懂,可不代表大宋重臣們不懂。

長白山就是天然的藥材寶庫,不說人蔘、何首烏、天麻、靈芝這些極珍貴的藥材,就是普通藥材僅大宋御醫院記載的就有上百種。

除此之外,長白山是天然的皮貨產地。

長白山的藥材、皮貨、木材每年的價值,不用細算,在場的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筆賬,最保守估計,一年帶給國庫至少一千萬貫純收入。

這遠比去挖銀子來錢更多。

把這一切都扔開不提,這麼大一塊土地,誰捨得放棄。

皇帝擺了擺手:“既然不能毀約,還是商議後續之事吧,依朕看,這筆買賣作的好,朕雖然不懂兵,可得了長白山,遼國是不是以後不會輕易對我大宋動兵了。或遼軍南下,我大宋在長白山有兵馬,遼人應該會緊張吧。”

沒錯,戰略價值上,東丹東城確實有巨大的戰略價值。

更何況,還有一座卡在遼國與高麗之間的良港,以及這良港到長白山通行權。

“卿等,辛苦了。”皇帝這次沒給呂蒙正攔自己的機會,快走幾步到門口提起修樹的大剪刀就趕緊離開。

皇帝心說,你們老糊塗了,這點破事也來煩朕。

連我這個不精通算學,不懂兵的皇帝都知道,長白山比那什麼銀山更有價值,你們還要討論,真傻。

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十八節 失算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
第三零九節 護短第一五六節 擡價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九零節 筑紫島宋軍第一營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六十二節 浪起來第一三一節 高瓊第一陣第八十四節 出大事了第四四六節 這才叫沒下限的第二一二節 向不懂兵的請示第四九三節 霍光?第二五五節 那小銅管的風華絕代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十八節 失算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三二八節 你是唯一知道秘密的人第三三二節 你王曾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五零一節 歸化第三八五節 有人熱有人冷第二七一節 施壓第三十九節 寇準發力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一六三節 開價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三三三節 我劉安在造福倭奴第六十三節 斷箭爲盟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第一一八節 七劍下南洋第五十一節 死與活第三三零節 把錢花光第二五三節 非正式初次談判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九六節 代表正義的男人第二零五節 號稱百萬大軍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三五四節 想去占城的老御醫第一三八節 來自劉安的蜜糖第四七一節 雙困第五十八節 一碗茶五十貫第三一六節 不甘心又如何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二六七節 金銅礦區有戰鬥第二四一節 劉安到幽州城下第二八一節 老江湖的話第二九五節 白送的肯定有毒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二九節 樓總是在歪第五十節 我們要作好人第一七九節 睿智的畢老相公第七十四節 蹭一好活第三五二節 誅心之問第二六四節 好多人頭落地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三五一節 彈劾劉安第一八九節 漲二十倍地價都是人情第三零一節 北地無憂第四八七節 晚上還有宴第二七五節 信天命嗎?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二四零節 皇帝很豪第一五七節 好貴第四四二節 膽大至極的戰略第三二五節 曾經相似一幕第四八零節 文雅抵抗不了刀劍第九十四節 誰都沒猜到結果第二八八節 村長的獻策書第二九八節 雁禮第四三三節 遼軍攻倭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二零零節 嘴遁第十七節 這是有後門的探花第二五七節 宋遼的軍費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八十七節 武官那條線第二六一節 戰爭還沒有結束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二零四節 比壞人更奸第四十九節 有個好結果第三一一節 劉安回汴梁第二五一節 皇帝的小算盤第七十九節 餅乾第七十節 要不要小院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二四五節 浪哥正在逃第四一七節 老渤海城第四五七節 挺壞的招第十六節 披甲上陣第四七八節 遼軍欠債有很多第三十六節 萬死不辭第三三四節 趙佑有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