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二節 倭島大探險

新興貴族就是爲建立大宋立過大功的而上位,以前家中沒有當過大官,或是大貴族的。

這事損傷最大的便是這一類的人利益,他們肯定會反對。

第四類就,歸正、歸明類。歸正比如遼國漢人回來考中科舉當官的,或是外族加入宋國,比如波斯商人李德明,現他就市舶司的從六品官。

這一類寇準完全不考慮,他們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站在那裡看,然後跟着勝利一方走。

第五類,出身純商人家庭,有錢供給讀書。以及商會資助寒門,供給讀書的。這些人有考中而當官的,但官職沒太高了。

劉安不算。

劉安和寇準一樣,屬於隱藏類型,寇準娶的正妻宋氏,其親姐姐可是太祖的皇后。

劉安娶的潘秭靈,父親是太祖的孫女,姑姑是當今皇帝的皇后,其潘家又是當朝四大武勳之一。

說的直白一點。這種隱藏類型的人沒有天大的罪名,一般人都搞不動。

後臺太硬,背景太深。

歷史上寇準被貶,是在丁謂與劉娥聯手,以及趁宋真宗病重的情況下,才把寇準貶到外面,而且其間不是一次就貶到雷州的,中間用了數次才一級級把寇準貶到了雷州。

可見,掌權的皇后加上當朝重臣聯手,想動寇準都費了這麼大力氣。

寇準需要第五類官員的力量,以及大宋各大商人的雄厚財力來爲自己背書,否則想推動這麼大的事情,沒有錢什麼也幹不了。

開會。

這次是真正意義的是改變天下的會議,極爲機密。

會議地點就在皇帝的書房,參加者都是寇準、呂蒙正精心考慮過的人選。皇帝的選擇是旁聽,而不是參與。

然而,劉安也被扔到了旁聽席。

這是寇準的意見。

坐的書房側面屏風後的茶桌旁,皇帝與劉安或是泡茶,或是涮羊肉,聽到那些老臣們或是大笑,或是激烈的爭吵。

皇帝親自爲劉安倒了一杯酒:“安哥兒,這封禪的事情你認爲到幾成了?”

“姑丈,我試探過幾位相公的口風,畢公說不拿回燕雲他死不瞑目,呂公也認爲沒有燕雲這天下便不完整,但寇公認爲,可以秘密的積累力量,這天下必會完整。”

有希望就好,皇帝自認自己還年輕,他要的是一個希望,不是立即就成功的結果。

至少,免了天下農稅。便在自己的豐碑上寫下濃重一筆。

話說此時倭島。

五十多個野人穿的直接就是才殺沒多久的羊皮,帶隊的是衛浩、乙室劃、張環。

他們身後的有六個人是超一流的探礦師。以及四十名都能作到以一敵十的勇猛之人,最低身高是六尺四寸,最高的一人是六尺八寸。

最弱的一人,雙手可舉兩石半的石鎖。

自衛浩講了那個秘密之後,張環和乙室劃喝酒的時候說了出來。乙室劃就睡不着了,也不讓張環睡,滿腦袋都是銀山。

他們已經出海十天,停船四次,深入原始山林每次三十至五十里。

這是第五次停船,乙室劃親自在前面開路,一邊走一邊喊:“咱們兄弟要找的可不是普通的東西,這次出來沒一個月不回頭,這才十天,往前,往前。”

乙室劃說着,伸手要掃開面前的枯枝。

這一掃,不但將乙室劃的手套劃破,還在手臂上劃出幾道傷口。

“鐵樹?”乙室劃揮刀就準備砍,卻聽衛浩高喊:“住手。”

衛浩瘋了一樣衝上前:“自古相傳,有一種天地間生成的銀樹,有這種樹必有大銀礦。”衛浩說話的時候六名探礦師也跑上前來。

幾個身強體壯的士兵已經開始拿工具往下開始挖。

這是一株自然銀形成的樹,目測至少有超過十石重,兩個壯漢都沒有擡動。

“是銀,這是金銀一體。”有探礦師給衛浩彙報。

衛浩伸手一指四周:“就地紮營,十里,這方園十里給我找詳細了。”

這個位置是山谷,在距離此地八里的山頂發現的銀礦,而後就不止十里了,三天時間探礦隊分成三隊最遠的一個跑了五十里。

塊狀的、薄片狀、小銀粒……

各種形狀的自然銀就揹回來幾十斤,還有嘗試着挖掘了一點的銀礦石。

首席探礦師給衛浩彙報:“就下官推測,估計往遠還有,這片山有大量的銀礦,有一處沒有仔細看,但推測應該有金礦。還發現了一處銅礦、兩處鉛礦,這裡的銀礦就我等粗看,應該非一種。”

衛浩問:“痕跡都抹去了嗎?以免被人發現。”

首席探礦師立即轉身準備問其他人,張環語氣生硬的說道:“無所謂。”

“張將軍,這是銀山,若被其他人發現便是大麻煩。”

“無所謂。”張環還是這句話。

衛浩正準備再說的時候,乙室劃活動一下脖子:“誰發現,就殺了誰。這地方是侯爺的,沒有候爺的令,這裡除了我等就只有死人。”

“沒錯。”張環也是這樣態度。

一座山的銀礦,而且銀礦石都可以順便挖幾下就能摸到,而且還有大量的自然銀,這山就算倭王來了,張環也一定把他砍成一段一段的。

這裡,是原始山林,倭民自己都很少到這裡來。

至於距離這裡最近的領主有多遠,有多少兵力張環已經不在乎了,掄起刀砍就是了。

衛浩想了想:“這塊銀子綁好,完整的擡回船上去,然後製作木架加固,用繩綁好了,派最快的船往汴梁送,送到侯爺手中。”

張環笑問:“候爺差這點銀子?”

衛浩真是有苦說不出,張環這脖子上面長的不是腦袋,就是一塊肉球。

乙室劃都比他強。

乙室劃至少明白,這東西送回汴梁去,就算獻給大宋皇帝也是至寶,說不定可以借這個機會給倭島增加一點士兵,再送一批軍械過來。

最好再給三百門虎蹲。

張環聽了乙室劃給他的解釋才反應過來:“派最好的快船,五天便可以到金陵,然後順着運河逆流而上,再有二十天便可以到汴梁。”

衛浩說道:“咱們回去,還需要五天時間,一個月送回汴梁,快的話,趕到上元節前。”

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三節 開榜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一百節 毒誓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
第八十六節 三千陌刀第二五六節 正式和談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四六四節 七噸重的怪物第六十九節 又去要錢了第九十一節 一筆一筆又一筆第一零二節 汴梁的燃料危機第一二七節 生死鬥 下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三十三節 八分份子第一八四節 這人心的事第二九二節 有所持所以無懼第一七七節 胡扯的全國聯賽第四五一節 勸降反對者第四零七節 遼人要修河第一三七節 氣死了算誰的第四五零節 你們要談條件第一一七節 好大一口黑鍋第五零四節 劉安的檄文第三十節 皇帝赴宴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三一五節 竟然要消減軍費第四四一節 乙室雄在進攻第三零三節 獻上人頭第二十二節 新科進士入仕第四一二節 大炮一響 黃金萬兩第四七二節 稱讚的人多了第四八九節 契丹人的困局第三七六節 只差賣皇袍了第三六一節 朝辯第一二一節 錢若水赴江南第四五六節 有件難事第四五二節 關於那借道打老虎第四六零節 買炮艦的人越來越多第三四三節 宋越之戰 下第四四五節 挖,瘋挖第十三節 殿前問話第三七零節 只有瘋了才免農稅第四十節 會邀功的人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第三五五節 運河上的瞎扯第四三四節 劉安出海第四九四節 回鄉祭祖第四八五節 不是我乾的第一一六節 丈人回來了第五十七節 我是舉人第四零九節 國內城之戰第四四零節 大義與小節第一三九節 只有三行的戰報第一九九節 軟禁聖相第四三九節 那一筆爛賬第三二一節 好馬好甲第四二六節 流放之地變了第四九零節 契丹分裂第四七三節 皇帝很興奮第二零一節 這不要臉的第四六三節 鋼坊的廚子第九十三節 效仿白娘子第四零一節 能不能改史第一九二節 北方有變第三節 開榜第三八八節 汴梁地震第四二七節 新的火藥坊第四零零節 不道德之事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二九七節 錢呢?第六十六節 好皇帝送禮第一四五節 宴會上的奇菜第四二二節 瞿越皇宮的木料第三三九節 瞿越大海戰第二零七節 劉安拜師 上第一四一節 迎賓馬會第五零七節 自然要新皇城第四一零節 遼軍不是戰敗的第三一七節 一縣令的公文第一二二節 那,鑄幣吧第二四七節 遼人想和談第二八五節 家眷探班第二七二節 皇帝睡不着第一八三節 多處開戰第三四四節 背井離鄉的人第三八九節 皇帝發檄文討瞿越第九節 血寫的公文第四五五節 應該被抹去的第二五九節 議成第四一五節 燕雲之苦第九十七節 以毒攻毒第一三六節 衝向南海運胡椒第一零三節 幷州的石炭第一六一節 劉安想領兵第二節 難道不是親生的第一百節 毒誓第三八六節 仇人來訪第三四一節 宋越之戰 上第三五九節 岳父大人的瘋狂第二八六節 宋人佃戶第二九四節 有一條粗大腿第二六零節 皇帝心情不錯第四十八節 皇宮內的戲第四七四節 皇帝親請李繼隆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