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

第二天,蘇軾趕來送行,只見趙興帶着整整一百名壯漢魚貫登船,這百名壯漢都一身緊身打扮,如果有個現代人在場的話,他會發現那一身服裝其實相當於現代的作訓服。帆布製作的緊身夾克渾身縫了無數的口袋,鋥亮的銅釦將衣服襯的奢華而有派頭。

仿照宋朝軍服的顏色,這身衣物上衣夾克是紅色,褲子是黑色,然而那紅色比一般軍服要鮮豔,黑色也顯得更加醇和。配上范陽帽,顯得又威風又牛叉。

送趙興登上運河船,晁補之向蘇軾介紹:“去年我來的時候,悄悄告訴了離人轉任的消息,從那時起,離人就開始招募義勇。據說他開出的條件是:一年四季每季兩身衣服;需要的鎧甲與武器都由他免費提供;戰利品完全歸自己,每月有十貫的薪俸。

這身布甲就是戰具配置,聽說凡是加入者,一人獲得兩身。有許多人就是衝着這布甲去的。聽說有人做了實驗,這布甲滲透水以後,劍刺攢射難傷,有人說,這布甲恐怕拿到市面上,要賣百貫不止。這僅僅是一項,聽說他們背囊裡也盡是好物事,見過的人都說,那些物事可稀罕了。”

聽晁補之這麼一說,蘇軾倒是回憶起來那些士兵登船時,背的一人多高的大行囊——其實那就是現代大號的驢客背囊——裡面裝的鼓鼓囊囊,讓蘇軾看了直擔心,長途旅行背這麼大的包裹,能受得了麼。

晁補之也有相同的憂慮,他補充說:“說起來離人在密州算是最得人心。招募令一出之後,密州來了200多號人,而杭州那裡也就是二三十人而已,倒是那羣一賜樂業人仗義,一下子出了20名會計,打算跟着離人去慶州。至於揚州這兒……紙醉金迷,早已酥軟了揚州人地筋骨。這麼好的條件,這麼威風的衣服,只來了十幾個報名者。

剛纔登船的都是經過選拔的。據說離人將他們培訓了一個多月,身體最強壯的一百個人留了下來。其餘的都坐着運河船先期趕往汴梁。聽說還有一支貨船船隊,已經提前趕到了汴口,在那裡將船上地貨物倒換成馬車,正在往慶州轉運。這些人算是能走路的,但不知道能不能走完這段路。此去慶州。遠着呢!”

蘇軾晁補之在碼頭上送別趙興,第二天,陳不羣帶着幾個家丁趕到了,聽到趙興一走,連忙搭乘運河船一路追趕,無奈。趙興選擇的都是快舟,陳不羣不僅沒有趕上,雙方地距離反而越來越遠……

慶州的路是很遙遠,趙興帶地隊伍不打算進入汴梁,因爲這支隊伍太惹眼,他害怕汴梁城那羣閒官又來找麻煩,所以在南京應天府(今商丘)下了船。而後開始了徒步。

能在大宋再次重溫驢客生涯。趙興感覺到很愜意,領着這羣隊伍囂張的穿街過巷。走出了大名府城,來到了城外。趙興召集那100名精挑細選出來的效用,指着前方的路說:“此去慶州,我們要一路走着去了,諸位當中有打過仗的,有從沒上過戰場地,今日我們就開始行軍生涯,誰能告訴我行軍三件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一名密州來的效用回答:“斥候!”

程爽回答:“嚮導!”

帥範回答:“我認爲是司南(指南針)與地圖、嚮導!”

帥範出現在隊伍裡是個意外,原本他應該跟隨万俟詠一起,隨同運送物資的商隊慢悠悠的前往慶州,但他聽說此行要穿過中原大地,沿途瀏覽無數的風光便堅持要隨同大家一起走路。

帥範也是個罕見地大個子,體格比一般宋人要健壯,他堅持要步行,趙興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

“遊客旅行,可能不需要斥候,但行軍是一定需要,你們說的都對,但還有一樣沒說:熱茶。從今日起,我們就將這段路當作一個課堂,學習如何行軍。先說斥候:程爽,你今日帶一個伍前行作爲全軍斥候,打算怎麼安排行程?”

程爽想了片刻,回答:“先從當地僱個嚮導,而後引着全軍前行,估摸行程,大約全軍走到中午吃飯的時間,尋找路邊小食店,爲全軍安排食宿……老師看有什麼補充。”

“想的很細,我補充幾點,先說嚮導。我們不能單依靠一名嚮導,因爲一個嚮導有可能指錯路,所以嚮導至少要雙份,最好3名。這時代每個人都不見得出過很遠的路,所以嚮導要採用分段制。以一個行軍段爲一個嚮導,從早晨到中午,從中午到晚上。這樣分段僱傭嚮導,嚮導引完路當天可以返回家,所以要的價格一定不高。而他指引的又是家門口地路,也不存在失誤。

再說沿途安排,我們人手有一張地圖,但體圖上不可能把小路標地很詳細,所以每到一個岔路口,斥候的責任就是留下指路者。岔路太多,斥候人數不夠怎麼辦,僱當地人,寫一個紙牌子,讓當地人舉着,等後對大人跟上來,給舉牌子地人付錢。這樣,前隊後對相距不過半日,舉牌子的人也無需守候太久,而後對的人有了指引,就省去了許多打聽道路的時間。

再有,我們後面的人有100多,個個都是成年壯漢,走了半天的路,飯量一定很大,所以要找一家大飯館,讓他提前準備好熱茶與熱飯。記住,一定是熱茶,長途旅行最怕水土不服,而一杯熱茶就可以解決這所有的問題……

暫時我只想到了這些,帥判官,你有什麼補充。”

帥範裝模做樣沉思片刻,回答:“地圖,指南針。雖說現在的地圖標註不詳盡,但幾千里路走下來,總得讓大家學點什麼,我建議每個路口大家都拿出地圖來覈對,學會用地圖指南針辨別方向。”

趙興點頭附和:“不錯,以後我們經過每個路口,都學着在地圖上做標記。這3000里路走下來,我們當中人人都需要學會識別地圖……來,先給你們發錢。這筆錢是路費,凡有掉隊者。自己休養幾天,跟在後面慢慢趕,往自家趕還是追趕我們,隨便。”

這一羣人肆無忌憚的在路邊討論行軍事宜,裝束打扮又格外怪異。早以引起大名府衙役的注意,趙興耽擱的太久,衙役們已經呼來了大隊人馬,戰戰兢兢地圍上來。

所謂大部隊人馬也就是30名弓手,他們小心翼翼的靠近趙興這一百人,爲首的衙役剛剛清了清嗓子。趙興已經提前掏出官誥,展示給衙役班頭:“寶文閣學士、承議郎、守環慶路緣邊招討安撫使、權慶陽節度使(知州)、慶陽團練使趙某趙某赴任途中,還望諸位通容。”衙役班頭拿着那份官誥反覆的看了看,好奇的問:“大人爲什麼不去驛站,官員往來,住進驛站還有一份常例……”

衙役們說的是官場規則,赴任官員上任期間。經過某地。當地地方官都要送一份旅費,並設宴招待一番。但趙興這一路卻沒有去任何驛所登記,如今他的口氣還蠻大:“你說什麼?我是趙興趙離人,你打聽一下,我是缺錢地人麼。”

說罷,趙興一招手,引領着衆人揚長而去。這地方實在待不住了。

衙役們望着趙興的背影,好半天才反應過來,那班頭嘟囔到:“這位大人確實不是缺錢人,這一身裝備,怎麼也要百十貫上下,一百個隨從——嘖嘖該有一萬貫。趙離人,何人也?”

另一位都頭湊上來,好奇的問:“趙離人,該不會是蘇學士地弟子,那位寫過《送別》,人生若只如初見,很是譜過幾個名曲的趙離人?!”

這麼一說那班頭倒是醒悟過來,他大叫一聲:“阿也,莫不是拐了京城十絕廖小小地趙離人……如果是他,到真的能配的起如此奢華的隨從……奇怪,廖大家怎麼不在隊伍裡,莫非……”

班頭們以爲趙興只花了幾萬貫裝備他的部隊,他錯了,如果他看到趙興隊伍進入河東路地場面,估計他會驚愕的下巴都掉下來。進入河東路,時間已經到了3月,初春的氣溫很適合人們出來踏青,經過一個多月連續的行軍,趙興的隊伍只剩下81人,但剩下的81個人各個都是千錘百煉地勇士。

西夏這幾年的攻勢就是河東路與永興軍路,進入河東路時等於已經進入了戰區,才進入這片戰區不久,趙興的隊伍就發現一支商隊,他們警惕的望着趙興這支隊伍靠近。

大宋朝對百姓實行弓箭管制,但邊境各州例外,比如河東路靠近邊境幾個州、永興軍路、秦鳳路則強制鄉民持有弓箭,弓弩的價格比較昂貴,朝廷規定上等戶家中必須持有一弩,而三等戶以下的弩弓則有朝廷配發。家中每持有一弩,朝廷每年給減稅兩千文,也就是兩貫錢。所以進入這片區域,則意味着人們可以合法佩戴刀劍弓弩。

因爲朝廷這個的規定,所以在這片土地上,走路不帶弓箭與武器地人基本上都是平民或者賤奴,腰上不別個弩弓出門,彼此見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對面地商隊,人人都持有刀槍棍棒,許多人還很是炫耀的舞弄着手中地弩弓——這是上等戶的標誌,在這年頭手中揮舞弩弓,簡直就跟現代女白領手裡揮舞真品LV皮包一樣,是頂級炫耀。

程爽作爲斥候領隊,拍馬走進這羣武裝商人,大聲向對方解釋:“寶文閣學士、承議郎、守環慶路緣邊招討安撫使、權慶陽節度使、慶陽團練使趙某赴任途中,諸位無需驚慌,大路朝天,各走一路,請諸位讓開道路。”

進入河東路後,趙興的隊伍可以明顯的感覺到戰爭給黎明百姓帶來的災難,這幾年西夏每年都來一次例行搶劫——不,按教科書的說法,是例行地民族大融合。給河東大地留下了滿目瘡痍的景象,當地百姓已經無心耕作,應爲耕作一年,最終的收穫可能被西夏人“融合”了,還有可能把自己劫持到西夏做奴隸,所以沿途的田地都是荒蕪的,走在路上。所有的行人的表情都是警惕地。

這裡僱不到馬,因爲所有的馬都被軍方拉去,因而斥候隊的速度慢下來。這支商隊沒有經過吃後隊地提前交涉。所以他們很謹慎,始終沒有垂下弓箭。

趙興揮了揮手。只簡單的說出兩個字:“披甲!”

這聲命令過後,81名宋代背囊客從肩上放下背囊,然後伸手在背囊裡掏東西,有幾個人則簇擁在趙興身邊,替他披掛鎧甲。等這支隊伍披甲完畢,商隊地人不約而同的深吸冷氣,發出長長的一聲嘶。

出現在衆人面前的是一支豪華軍團,當先的3名身材最高大者披掛着全套青唐甲(板式金屬硬甲),其中兩名身材高大地還是一個宋人模樣,剩下的一個最高大者身高高的離譜。胳膊比人大腿還粗,一手都抓不過來,但那人卻黑的像炭團,宛若地獄裡出來的魔鬼,只有呲牙的時候讓人看見白地人的牙齒。

剩下的人都是一身唐貔甲——也就是水滸傳裡金槍將徐寧祖傳的那種金屬軟甲,現代稱爲連環鎖子甲。他們頭上還戴着一頂無縫的鍋型頭盔——現代人稱俄羅斯禁衛軍鷹盔……

還不止這些,這些人繼續從背囊裡掏東西。不一會。武裝帶、短佩劍、短弓、手弩都出現在他們手邊,這些人將東西一個個攤在面前。然後開始裝配腰刀——目丁、刀鐔、刀柄……一眨眼間,人人手上都出現一柄腰刀。

而後這些人開始整理背囊,不一會,滿地的物事被他們收進背囊,背囊又被扔回肩上,一片金屬的海洋出現在衆人面前,爲首地3個壯漢一身銀亮地板式甲,頭戴造型漂亮的頭盔,腰上掛一把長刀;其餘地人一水的鎖子甲,整個腦袋都包在金屬中,只有臉部露在外面……

面前的商隊頻頻抽着冷氣,許久,商隊的保鏢頭目才結結巴巴地說出一句感慨:“天爺,這是支什麼軍隊!”

趙興也眯着眼睛打量着這支軍隊,心裡在盤算:老子來到這地盤上那麼久了,平常都在裝孫子,如今要去前線,可裝不得孫子,一定要讓人人都知道我來了,哪怕不能像范仲淹那樣,動用宣傳工具,代表西夏人說:西夏人很怕。也要讓後方那羣人不要搗鬼。

等這支隊伍收拾完畢,趙興招手叫來嚮導,攤開地圖與幾名軍官比劃了一下,說:“前面2裡就到補給點,來,諸位加把勁,到了補給點就可以歇歇了。”

對面那支商隊還在目瞪口呆的望着這裡,但他們手裡的弓弩已經垂下來。這時,程爽頗有感觸的說:“七叔,人都說不能紙上談兵,可我們幾千里路走下來,日日都在圖上比劃,算不算得紙上談兵。”

趙興大笑的解釋:“自古以來,談兵從來在紙上,不經過仔細計算,一拍腦門就去談兵,那叫自殺者。記住,今後我們到了前線,每一次談論兵事,都需要經過仔細的計算,一定要把紙上談兵進行到底,才能做決定。”

這話說完,趙興收起地圖,招呼說:“啓程!”

這片金屬的海洋帶着一片嘩啦啦的金屬抖動聲,從商隊面前大搖大擺的走過。趙興這一路都沒有像經過的州縣打招呼,但他這一隊武裝到牙齒的精銳家丁隊伍還是引起了許多人注意,有御史曾打算進行彈劾,但考慮到慶州一帶每月都在戰鬥,一年更換了4、5任太守,這時有人肯去慶州已經是幸事,人召幾個壯漢保護自己,總不是大錯吧。再說,現在彈劾趙興,是不是可以令對方得償所願呢棄官而走,而後到蘇軾身邊幫忙。

這可不行,無論如何不行。

所以,御史們都心情複雜的注視着趙興這次武裝大遊行,賈易一語道破天機:“他在鬧情緒,我知道他在耍性子。我知道他怎麼想:他肯定想,我在揚州安置了30000流民,開墾了20萬畝荒地,使揚州財賦增加了一倍,原本蘇老坡去了還可以大幹,沒想到卻把我丟到了前線。我不高興,快來彈劾我吧,我等着罷官呢。哼哼,我偏不如他願。這事誰也不許說,他胡鬧咱權當沒看見,誰敢說出來,我絕饒不了他。”

此後,整個大宋朝對趙興的行爲集體失語。他們沒想到,趙興這一路耀武揚威走來,朝廷的不管不顧恰好使他的行爲在民間贏得了極大的聲譽,等他進入河東軍,人們對他的勝利頗有點萬衆期待的意味。

趙興在河東的第一次亮相也贏得了一個滿堂彩,河東也是“鎮州”,當地人對軍械裝備鑑賞力頗高,等這支隊伍過去,商隊頭目馮寧喃喃的說:“天爺啊,裝備這支隊伍該花多少錢,每人渾身上下不得3000貫左右,一百個人,至少……30萬貫,嘶——”

3000貫是河東一地的價格,水滸傳裡徐寧的唐貔甲,有人出到3000貫,可徐寧不捨得賣,因爲這是他的傳家之寶……

保鏢頭目伶俐,立刻慫恿:“員外,我聽說慶州方向西夏人又打進來了,這一路上盜匪叢生,不如我們跟上這支隊伍,也好圖個安全。”

商隊綱首馬上醒悟,一疊聲喊:“跟上去,跟上去!”

趙興這支隊伍像是一塊大海綿,走了沒多久,沿途的商隊全被吸引在他們身後,漫長的商隊綿延數里路,掀起的煙塵直向雲霄,數裡外都望得見。沒走多久,幾匹哨探的快馬衝進商隊,見到實際情況,長長的鬆了口氣,此後快馬頻繁往來,膽子小的縣令甚至燃起了烽火。

不久,一匹快馬衝進商隊,他在一個山坡上停住腳,從懷裡摸出一個小金筒,湊在眼前打量這支隊伍,趙興一見對方的動作,便頻頻衝着對方招呼:“快下來,臭小子,這一路上還能有誰穿的起這樣的鎧甲。”

這年頭,能從懷裡能摸出一副望遠鏡的,當然是趙興的人,而能湊齊一百副金屬甲的當然也是趙興,對面的騎士還在仔細確認,這說明趙興的調教總算成功了,士兵不再相信主觀判斷,只相信眼睛。

那位斥候看清了趙興的隊伍,歡呼一聲,催馬衝下山崗,邊走邊大叫:“七哥,我可算不得小子。”

這人確實算不得小子,他的輩分很大,甚至族長程不同見了也得喊一聲叔,但趙興的身份複雜,此人年紀雖小,趙興見了,也稱呼不了小子。

按程家坳新定的族規,輩分比趙興高的,一律按年齡大小與趙興論交,所以他以七哥呼之。此人是先期從水路趕來的先前人員,提前趕到這片地方,爲趙興的隊伍蒐集補給物資,他衝下山坡,沒等趙興說話便喋喋的喊:“七哥,本地的戰馬沒有多少,我動用了你的名號,跟當地官府協商,才蒐購到了十一匹戰馬,二十多頭騾子,不知道這些夠不夠。”

趙興笑着答:“不言,你起這個名字真是糟蹋了行情,怎麼是不言呢,你的話比誰的都多。”

程爽走過來,仰臉看着騎在馬上的程不言,悄聲提醒:“九爺,軍情不得泄於路上,休得大聲!”

程不言恍悟,他翻身下馬,將繮繩扔給程爽,蹦蹦跳跳的來到趙興面前,說:“可悶死爺了,爺提前一個月來到這,這裡人嗜烈酒如命,我好不容易纔存下一些烈酒給你們留着……”

第1079章 金明池點校第2145章 火燭銀花觸目紅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3229章 我需要這場戰爭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中)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2201章 莫聽穿林打葉聲第4371章 晁蓋果然出現了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2095章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第3262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中)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3284章 有嘴說不清第3211章 僞幣販子改革鑄錢事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中)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3217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1050章 青樓大浪子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下)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17章 觸犯刑律的屠宰(下)第4338章 真心想犯錯誤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4381章 裁軍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1079章 金明池點校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3307章 大宋十絕彙集一堂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下)第3304章 皇宮兵變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上)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4377章 歡慶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4350章 貌似閒事過多第4388章 戰事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下)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下)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1068章 寒食節裡燃起的新火
第1079章 金明池點校第2145章 火燭銀花觸目紅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下)第3229章 我需要這場戰爭第4341章 你能掙我能花第3234章 末世的腳步聲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3226章 大家一起玩忽悠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4330章 野獸總動員第3218章 一門心思倡“學問”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中)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第2201章 莫聽穿林打葉聲第4371章 晁蓋果然出現了第1001章 歡迎來到大宋第2158章 兩個探索者的遠望第2094章 宋代賞金獵人的幸福第3312章 生就一雙點金手第2095章 天上掉餡餅的美事第3262章 金風玉露一相逢第1061章 風雅的宋代宴會第1053章 大相國寺的碼頭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中)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3284章 有嘴說不清第3211章 僞幣販子改革鑄錢事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1011章 惹下滔天大禍(中)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上)第3220章 事有不可對人言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1019章 唐人的風采(中)第2106章 挖了好大一個坑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上)第3217章 滿肚子不合時宜第1050章 青樓大浪子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4347章 小國的無可奈何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下)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17章 觸犯刑律的屠宰(下)第4338章 真心想犯錯誤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1035章 不被珍惜的土地(上)第1029章 大聲宣揚感恩的奇才(上)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上)第4381章 裁軍第2157章 來自非洲的禮物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1079章 金明池點校第4337章 陴路支的新總督第2124章 歷史豈不又回到了過去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1008章 爲獲知秘密而狂喜第3307章 大宋十絕彙集一堂第3224章 “送鍾大道”專業送終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1010章 他需要發泄(中)第1052章 好快的刀第2175章 長歌入環慶第1056章 不一樣的風景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下)第3304章 皇宮兵變第3293章 欺負的就是你第4366章 小三撬家出走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下)第3257章 推開妖魔世界的大門第1022章 意外的消息(上)第2167章 初戰湖匪第1006章 眼花繚亂(下)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3260章 沒事瞎找事第3237章 選胡蘿蔔還是刀子第2138章 惡霸是這樣當的第1016章 又得浮生一日涼(中)第4377章 歡慶第3243章 亡國之君的眼淚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3252章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4357章 多事之秋 手中無將第3225章 紙面上的交火第4350章 貌似閒事過多第4388章 戰事第1037章 一場大富貴(下)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下)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2142章 拔掉毒瘤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3255章 誰說吐蕃人傻?第1068章 寒食節裡燃起的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