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下)

宋代,南宋北宋加起來約三百年,前後總共舉辦了22屆制科考試,錄取了41餘人。也就是說,大約每十年舉行一次制舉,每次平均錄取兩人。

很不幸,蘇軾兄弟就是通過制科踏上仕途的,那一次只考上了他們兄弟兩人,蘇軾拿了制科狀元——制舉第三次等,他弟弟蘇轍緊跟其後——制舉第四次等。北宋建國這一百年時間,在蘇軾前面只有一個叫吳育的文人考了一個制舉第三次等。

蘇軾知道趙興醉心於雜學,從趙興給他蓋房子,從對方謀定而動的經商動作看,這是個有驚人的組織能力和過人的理財能力的強人……但這並不等於他能通過制科考試,所以他就詳盡向趙興介紹制科考試的程序與艱難。

趙興卻對自己很自信,他搖了搖腦袋,回答:“恩師何必辭官,我相信,若是在術數上我認第二,整個大宋沒人敢稱第一。恩師只管做你的主考官,我自己找推薦人,不信我考不上制科。”

蘇軾沉思了一下,又建議:“不如你去考經史,以你的才學考中經史科不算什麼……只是恩科不入《進士錄》,稍有點委屈離人……”

制科考生需要當朝官員做推薦人,由於趙興有蘇軾門生的身份,爲了避嫌,蘇軾在保薦後要辭去主考官的任命,但如果另找他人推薦,或者趙興參加經史類進士第,不用引薦,完全走正常程序,則蘇軾可以繼續擔當主考官,而閱卷官恰是他的門生——蘇門四學士之一張耒。

今年的科舉是一屆恩科,名叫“館職試”的特殊恩科,考試以經史及世務爲主,不考辭賦。考中者主要進入昭文館(唐時又稱弘文館)、史館、集賢院等處擔任修撰、編校等工作的官職。這些官職都是閒職,基本上等於吃白飯的——翻書校對活兒,識字就行。

正常的科舉進士,名字要被寫入史書,這就是《進士錄》,但恩科進第者有進士名份,卻不入《進士錄》——因爲進士錄是按年份寫得,恩科不在正常的科舉年。

蘇軾猜錯了,趙興壓根兒不在乎能否進入《進士錄》,沒人知道他的存在更好。所以,蘇軾一介紹,趙興聽罷,反對今年通過進士第充滿信心——多大的後門呀!

他摸着下巴、閃動着眼睛,先是長嘆了一聲,而後用探討的口氣問:“不委屈……”

趙興滿臉的歡笑:“這樣更好……老師,你還不知道嗎?我的辭賦水平一向不佳,參加這樣的科舉,混上一個進士,對我來說足夠了……要不,我去噁心噁心進士第,我聽說連續數次‘進士不第’,官家爲了照顧,也會賜個出身。反正我有閒——我就連考幾次,次次不交白卷,就等他賜我出身。”

其實蘇軾也沒有純把趙興當門生看待,兩人的關係有點亦師亦友。他是個隨和的人,隨和到了趙興來到這裡簡直同到自己家裡一樣隨意。他也知道趙興有才,從趙興建房時分配那些建築小組時,他就知道對方組織能力超強,而且做事計劃周密。這種本事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需要通過專門的學習。

這時代還沒有專門的“效率學”或“組織學”,這種學問在這時被稱爲“王霸之術”。在中國古代,精通這門學問就是殺頭之罪,甚至要株連九族,讓其在民族史上留不下半點基因。

瞭解這點,他就對趙興的故作平淡、竭力裝傻表示理解,這也是他明知趙興不願意學詩,卻承認他是自己弟子的原因。

隱隱間,他也對程族孩子們偶然提起的“武侯傳人”,深信不疑。有這樣一位處事謹慎、又精通“王霸之術”的人作他的弟子,至少,在他危難時能庇護他的家人。

古人的想法簡單,覺得留名千古纔是光宗耀祖的行爲,所以恩科參加的人並不多,也就是說,這種科舉考試競爭並不激烈。而趙興參加恩科,蘇軾也不用辭去主考官的位置,簡直是兩全齊美的解決方案。但趙興的回答卻令他不知道該怒還是該沮喪。

蘇軾指着趙興說出不話來——我蘇軾的弟子,怎麼淪落到用“不交白卷”來威脅官家,天,什麼世道:“離人,你這是何苦來着!我如今已不再被貶,所以你也無需掩飾自己的才華——‘人生若只如初見……’,這詩還不好嗎?

什麼?哈哈,別裝了,前不久高麗使者來我朝,他說整個高麗國都在傳唱你這首詩,這不是你做的,那整個高麗人都是瞎子——離人啊,現在你的名號拿出去,也不是身無雅骨的俗人了,何必再瞞。”

趙興初聞這首詩他吃了一驚,聽了蘇東坡的話,他悄悄鬆了一口氣。蘇東坡曾誇口:沒有他沒讀過的書。既然蘇東坡說這首詩是他寫的,那麼這時代就無人跟他爭版權。

他略有點羞愧,有點扭捏,正不知道說什麼好,僕人帶着陳公川回來了。蘇軾招手請他落座,反身取出一個布袋,倒出幾枚銅錢,請陳公川觀賞。

這是幾枚不同年代的銅錢,它上面標註着鑄造年代,形狀大小几乎跟宋錢一模一樣……微微有點不同的是,它的鑄造工藝似乎比宋錢的工藝水平更高——它是衝壓製成,完全仿造宋錢的模樣衝壓製成的銅錢。

蘇軾撥拉着那些銅板,先挑出幾枚,向陳公川解釋:“元豐七年,這些銅錢出現在泉州、廣州,據說是倭國商人在與我大宋商人交易時獲得的銅錢,然後他們帶來大宋採購貨物……瞧,這幾枚是我大宋鑄造的銅錢,這幾枚是從倭國流入的銅錢,你們有什麼不同。”

趙興臉色死板,看不出他對那批銅錢有何看法。陳公川爲人比較傻,由他崇拜的偶像問話,他回答得很認真:“兩枚錢——倭國的這筆錢,錢文似乎更精美,圖案更清晰,錢色更黃,這似乎說明倭錢含銅量高。”

蘇軾點點頭:“可以肯定地告訴你:這批倭錢不是我大宋鑄造的,而我大宋禁止銅錢外流。但稀奇的是,倭國這批鑄錢量很大,大的令人難以想象。

我大宋鑄錢司擁有數十萬工匠,僅信州鉛山的一個銅鉛礦就常僱有十餘萬礦工,日夜開採。諸路鑄銅、鐵錢共有26監,其中鑄造銅錢的有17監,鑄造額爲506萬貫,鑄造鐵錢的有9監,鑄造額近89萬貫。

這批錢,職方司去倭國估了一下,錢數足有一百萬貫,相當於我大宋9監鐵錢司鑄出的總數——這不是一家一戶能做出來的,至少需要上萬人手,這麼多人,若在我大宋境內,我朝官員不可能不知道。”

接着,蘇軾又從那堆錢幣裡撿出幾枚來攤在眼前,繼續說:“陳衙內請看,這是元豐八年出現的新銅錢,這幾枚是在倭國流傳的,這幾枚是在高麗發現的,錢文依舊與我宋錢一模一樣。三枚錢幣比較,倭國與高麗的銅錢出自一個人之手,含銅量比我宋錢高,所以錢色發黃。”

陳公川沒有說話,他只拿眼睛瞥趙興。而趙興此刻一副很好奇的模樣,翻來翻去的研究着那幾枚銅錢。

蘇軾又反身取出一個布袋,嘩啦啦倒出一堆錢幣,裡面有金、有銀也有銅錢,這些錢幣都做圓形,但銅錢是圓的就很奇怪了,宋朝的銅錢外圓內方,所以被稱爲“孔方”,但是這些銅錢有方形的圖案,那個方孔確是實心的,整枚錢幣構成一個完整的圓形。

“這是元祐元年的銅錢,是在你們交趾流行的。與前面那批銅錢一樣,當地商人都說,這是與他們交易的宋商帶來的。與前面兩批錢相比,這批錢鑄造更精美,尤其是這些金銀錢”,蘇軾翻過那些金銀錢,示意陳公川看銀幣與金幣的邊緣。

這些金幣銀幣的邊緣都鑄有細密的鋸齒,蘇軾翻起那枚銅幣,邊緣居然也有鋸齒,這讓它與宋錢顯得不同了。

金幣銀幣的陰陽面上都鑄有文字,正面是“元祐金寶”、“元祐銀寶”,背面則刻着金幣銀幣的分量,三行字分別是:奉詔欽定、足色金(銀)元、當值半兩。

蘇軾指點着錢幣邊的細齒紋說:“朝中大臣當初見到這些細齒,久久不解其意,而後見到商賈使用,這才恍然——那位商賈用小刀颳了銀邊,將一些銀屑刮下來,再去使用,卻被店鋪折色稱重估值。朝中大臣這才恍然:原來這些齒紋是防人故意刮削錢邊的。

爲什麼要防人刮削——我們稱了一下,這些錢的分量極其準確,說‘當值半兩’,一毫不差的準值半兩,故而這東西已被坊間當作砝碼……這怎麼可能,我大宋標準銀碼,十錠裡面重量各不相同。這數百萬枚金銀銅錢,分量竟然準確到一毫不差……

最奇怪的是這枚銅幣,我大宋銅錢都是天圓地方,可這枚銅錢中間的孔確是實心的,平白比普通銅錢多出幾銖銅來——這錢是誰鑄的?怎麼肯如此奢華?

我聽聞陳衙內是交趾國官宦子弟,這錢最初是從越國流出,想必衙內能爲蘇某解惑——哼,奉詔欽定,‘奉’誰的‘詔’,我大宋有這麼說話的嗎?”

第4374章 溫柔地顛覆謀國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3242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2090章 違反大宋規條第4342章 誰動了我的香蕉?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60章 處理問題的技巧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2163章 立志當禍水的女人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2117章 來歲看花,眼前風景殊不同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下)第4361章 “打白條”贖身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4398章 間諜戰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3236章 囂張的代價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2125章 棄官而走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4374章 溫柔地顛覆謀國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1060章 處理問題的技巧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上)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下)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4335章 可憐的陴路支王都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2112章 爭搶冷豬肉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4349章 商談第4397章 逼降戰第2091章 新年行大運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3299章 戰爭勝負的計算第3276章 惹不得的趙離人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2146章 人世真侷促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3241章 大宋“海軍”的誕生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4373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3256章 你膽子有多大?第4362章 蹊蹺的水翼快船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3238章 武裝嫖妓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4397章 逼降戰第4388章 戰事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3317章 無可奈何的囂張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313章 女兒節裡又相逢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2153章 遲來的報復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2122章 變革的契機第4388章 戰事第4401章 屠城戰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4397章 逼降戰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
第4374章 溫柔地顛覆謀國第3263章 謝麟的危機感第3242章 暢想當俠客的孩子第3208章 世界第一港口第3230章 一場關於收穫的爭議第3266章 擺明了是在欺負你第2090章 違反大宋規條第4342章 誰動了我的香蕉?第3221章 分明是個“憨厚人”第1033章 兩奸人的分贓協議(中)第2100章 一夜暴富第1060章 處理問題的技巧第3210章 所有的罪惡都要償還第2168章 與蔡京共同“貪污”第3302章 引刀成一快第4340章 亂花錢誰不會?第2163章 立志當禍水的女人第2089章 來了一位高官第2117章 來歲看花,眼前風景殊不同第1070章 皇帝腦袋也敢亂摸第1005章 被誤導的習俗(下)第4361章 “打白條”贖身第1017章 觸犯刑律(中)第3254章 沈括又告密了第3213章 需隱藏的和需引誘的第4398章 間諜戰第2088章 宋朝的屠龍者第3231章 閉上眼睛的“君子”第3236章 囂張的代價第4355章 老實人的憤怒第3285章 火藥時代第一戰第2125章 棄官而走第1026章 奇怪的半場婚禮(上)第2202章 百死不悔的勇氣第2165章 誰比誰更奸第4374章 溫柔地顛覆謀國第1028章 控制不住的越界情結(下)第1060章 處理問題的技巧第1021章 數錢數到手抽筋(下)第1032章 宋代的商業秀(上)第4370章 上下同欲者勝第1038章 傳說中的君子國寶藏(下)第3223章 閒不住的好戰分子第4335章 可憐的陴路支王都第2126章 回家的男人第1031章 難以拒絕的要求(下)第2195章 文化的力量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2112章 爭搶冷豬肉第3310章 趙興的變法想法第1030章 陳季常的武功(下)第3248章 玉石鑄就的城市第4349章 商談第4397章 逼降戰第2091章 新年行大運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3299章 戰爭勝負的計算第3276章 惹不得的趙離人第2196章 傳統的力量第1040章 提前泄露出去的母錢(下)第2146章 人世真侷促第1025章 空前絕後的一句話詩人(中)第1039章 “光明之城”裡的僞幣商第3283章 步兵與騎兵的對抗第2204章 堅持一千次的執拗第3209章 我來雖晚及春殘第1084章 其樂融融的湊在一起第3241章 大宋“海軍”的誕生第1049章 活色生香第4373章 讓庶民享受征服的紅利第2097章 罪魁禍首第3256章 你膽子有多大?第4362章 蹊蹺的水翼快船第2105章 這片海域我做主第2128章 小妾勝之的召喚第1012章 原來“反貪”很掙錢(上)第3238章 武裝嫖妓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下)第4397章 逼降戰第4388章 戰事第2119章 兩個僧人的拜訪第2188章 喜好戰爭的理由第3317章 無可奈何的囂張第2190章 烈火中的西夏人第3313章 女兒節裡又相逢第4343章 專門承包戰爭第2153章 遲來的報復第3274章 往前一步就是叛賊第3311章 我到皇宮去散步第3316章 爲報傾城隨太守第2174章 前線的召喚第1014章 大宋最風雅的罪官(上)第2122章 變革的契機第4388章 戰事第4401章 屠城戰第2176章 誰敢動手,一律打倒第4397章 逼降戰第1036章 福建人的海外移民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