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性格決定成敗

南岸,趙構親自到了戰艦港口裡登上了瞭望臺,憂心如焚的等待北岸的戰況。在劉光國出發以後,他下令把所有的戰船都拉了出來,人馬登船準備殊死一戰。

其實早在楚天涯來到順昌府之前,劉光國就提出了“佯攻水寨、繞道突襲旱寨與順昌府”的戰術。趙構對這個戰術其實還是很欣賞的,也一直都想要實施。但是近rì流傳而來的各種消息,都十分的不利讓他投鼠忌器,主要是濟源大捷。

趙構當時心裡擔心的就是,萬一殺過了淮河、拿下了順昌,楚天涯卻親自率軍而來反奪順昌,如何是好?到時候南軍就退無可退,身後擋着一條滔滔淮河。憑藉順昌一仞孤城,怎麼可能守得住?

歸根到底,趙構還是打從心眼裡懼怕楚天涯的兵鋒的。當年在相州、真定時,他就見識過了楚家軍的厲害。那時候的楚天涯還只是一介山賊,區區數千人馬就敢端了女真人重兵把守的真定要塞。時至今rì,楚天涯麾下已經有數十萬兵馬,梧桐原與濟源之戰,連宗望與宗翰的數十萬金國主力大軍都被他擊敗了!

趙構的心裡,其實比任何人都害怕。原本他是想趁濟源之戰時期楚天涯無暇也無力顧及中原,趙構纔想趁此機會一統江南、拿下東京。就算滅不了楚天涯盤踞在洛陽的勢力,至少也能和他劃地而治分庭抗禮。

讓趙構萬萬沒有想到的是,濟源之戰居然以這麼快的速度就打出了結果。這個結果,還是趙構最不想看到的——楚天涯完勝!

得知這個消息時,趙構的人馬已經在跨渡長江了。所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杭州既然已經改旗易幟與楚天涯徹底撕破了臉,就再也沒有了和解與退後的可能。趙構是一路硬着頭皮往北進發的,現在到了淮水之畔,前方有張叔夜擋路。趙構本就忐忑不安的心志,變得更加不堅定。

正是因爲趙構的顧忌、忐忑與猶豫,才使得南軍錯過了奪下順昌府的最佳戰機。他們給了張叔夜充分的時間構建淮河北岸的軍事保壘,又給了充足的時間讓楚天涯慢吞吞的從洛陽一路走到順昌來,攜帝親征。

現在,許多瞭解到戰況的局外人都在評析:如果趙構有楚天涯一半的匪膽之氣與殺伐果斷,現在指不定都已經拿下東京、直逼洛陽,甚至把楚天涯逼到了絕境。

但是趙構永遠只是那個在相州躲藏起來偷偷養兵的趙構,不會在一夜之間變成敢憑五千虎賁就去端了真定的楚天涯。他深藏在骨子裡的sè厲內荏與優柔寡斷,決定了今天的局面。

總而言之一句話,正是他們各自不同的xìng格,決定了他們的成敗與命運!

……

十餘萬南軍在淮河南岸整裝待發。雖然這些軍士們各懷心思忐忑不安,但好在看到己方人多勢衆能夠相互壯膽,因此也算有恃無恐。

但是,江南上倉皇逃回的數艘戰船,徹底的擊碎了趙構的內心幻想,也打消了南軍好不容易壯起來的一點光棍膽氣。

劉光國非但是偷襲不成,反倒落入了楚天涯事先安排好的包圍圈。水軍折損過半,由劉光國親自率領的兩路偷襲人馬,更是一個也沒能回來!

……

趙構都忘記了自己是怎麼從高高的瞭望臺上下來,怎麼回到帥帳裡的。他的腦子裡已經變得一片空白,就像是死囚聽到了明確宣判時的那種心情與感覺。

帥帳裡靜悄悄的鴉雀無聲。康王的幕僚與將軍們全都屏氣凝神,各自在心中盤算自己將來的命運。不少人心中都在不約而同的想到一件事情:打不贏的,沒希望了……得要想辦法儘早過江投降!

足足有半個時辰,趙構的帥帳裡沒有一個人說話。布排在江邊船上的軍士都撤回了軍營,任何人不許談論半句關於今天的戰況。膽敢出言不遜惑亂軍心者,定斬不饒。

這是趙構目前能起出來的,唯一穩定軍心的法子。如果不把流言與恐慌鎮壓下來,他擔心手下的十萬大軍會跑個jīng光!

許久後,帳外突然有人來報,“報——康王殿下!北岸有使臣送來一個木盒與書信!”

所有人渾身一顫,趙構猛搓了兩把臉強打jīng神,“呈進來!”

小卒將一個木盒呈進來,盒子上還有一封書信,封皮上寫着“趙構親啓”。

直言不諱、相當不客氣的直言趙構的姓名!

趙構一把扯過書信,看都沒看直接撕了,喝道,“打開箱子!”

左右近侍上前打開箱子,現出一個頭臚來,劉光國!

所有人同時驚叫出聲,“啊?!”

“劉將軍!!”

趙構猛然彈起半弓着身子僵住,瞪大眼睛看着劉光國的頭臚,一臉煞白!

“大哥!!!”一名將軍撕心裂肺的痛哭失聲撲到在盒子前,放聲痛哭。

正是劉光世。

他在歷史上與岳飛等人同列“南宋中興四將”,但現在,卻只是追隨叛逆趙構的一名打手。

“殿下,下令發兵吧!”劉光世痛哭了一陣後,咬牙切齒的咆哮道,“楚天涯欺人太甚!我軍有十萬之衆,踏破區區順昌府不過是彈指之間!越是遷延,楚賊越有時間徵兵擴伍收集賊黨壯大聲勢。趁其人馬不多糧草不豐而且立足未穩,正是一鼓作氣將其擊敗的大好時機!——殿下,別再猶豫!不能再等了!!”

最後一句話,倒是吼出了許多將軍們的心聲——猶豫!趙構的死症,就是猶豫!

趙構聽到這話,卻是心中隱隱一怒。他雖然沒有發怒,但也沒有同意,只是平靜的道:“楚賊詭計多端,雖然細作回報北岸不過區區三四萬人馬,但誰知道他還在別的地方埋伏了千軍萬馬?現在,還沒有到大決戰的最佳時期。傳令下去,整頓兵馬嚴加防範。容本王細思破敵之策!”

“唉!!!”劉光世捶胸頓足淚流滿面,既憤怒又痛心,更對趙構有些恨鐵不成鋼。

“報!——”這時又有小卒來說,說巡江軍士在江岸撿到許多飄來的竹筒,竹筒裡裝着紙箋書信。

而書信的內容則是抄寫的官家聖旨,明言說,南岸軍士皆是大宋將士,只是受了趙構的矇蔽、蠱惑與要挾,纔不得已附逆於他。現在官家有旨,凡在趙構兵敗之前及時悔悟前往北岸投降的將士,官家將既往不咎加以善待並予與任用;能夠趁早離開趙構而不再繼續助紂爲虐者,官家也一樣不予追究!希望南岸將士不要再冥頑不靈,與趙構陪葬!

……

這些竹筒,就像是一枚枚冷箭,直接shè中了趙構的心窩!

當趙構打開一個竹筒親眼看到這些書信時,他感覺如遭雷擊渾身都僵硬了,連眼神都直了!

這遠比劉光國戰敗授首給他帶來的打擊,更大十倍、百倍!

此前趙構嚴密封鎖消息,軍中還只是有些“謠傳”,說大宋濟源大捷、官家前來御駕親征了。現在,官家的招討聖旨都發到了南岸,一切真實確鑿再無疑義!

因此,在趙構回過神來收剿竹筒、封鎖消息之前,這個消息已經很大範圍在的在軍營裡流傳開來。一時間,軍士們瘋狂逃躥,竟有成災之勢!

趙構沒有別的選擇了。只能聽取了“死戰派”代表劉光世的意見,一面強力彈壓逃兵與譁變,一面拿出了所有的錢財來犒賞軍士收攏渙散的人心。藉此,趙構才勉強的穩住了局面,留下了一羣“人爲財死”的亡命之徒繼續追隨於他。

只是這樣一鬧,南岸又少了一萬多人去,幾乎相當於劉光國兵敗帶來的損失!

……

與此同時,北岸卻是一派輕鬆的景象。隨同劉光國戰敗被俘的軍士,多半都投降了楚天涯。原本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就是大宋的子民軍士,誰又真的願意和自己人拔刀相向?更有許多原本就是東京的禁軍,他們的祖業家園與妻兒老小如今都還在東京。也就是託了楚天涯的福保住了東京,才保住了他們的家園與親人。光從私人感情上來講,他們本就更加傾向於東京朝廷。只是因爲人微言輕沒有選擇,纔不得不服從軍令做了趙構的黨從。

現在好了,他們“名正言順”的棄暗投明了。原本在戰場之上做了俘虜和叛徒是一件很丟人很傷自尊的事情,可是這一批投降的軍士卻鮮有這樣的感覺。一來他們在情感上可以接受,二來楚天涯也下了嚴令一定要善待降卒,不許對降卒有任何的另眼相待或是欺負打壓。

楚家軍一向以“軍紀森嚴”而著稱。只需楚天涯一令下達,必定嚴格執行。因此這些投降的軍士很快就穩下了心來,心安理得的也成爲了“楚家軍”的一員。

一向以擅長yīn謀詭計、奉行攻心爲上的軍師時立愛,這時候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他先是在這些投降軍士中仔細挑選了一批信得過的人,讓他們充當細作潛逃到南岸大營,讓他們去現身說法的去遊說勸說那些仍舊留在南岸的軍士,讓他們儘早撥亂反正的棄暗投明;同時,時立愛也讓他們在南岸江河一帶大範圍的散播“竹筒聖旨”,最大程度的去惑亂南軍的軍心招降納叛,並對趙構一黨的信心進行毀滅xìng打擊!

這兩招相當的管用。短短的幾天之內,數千軍士通過各種途徑逃出南營,輾轉歸附了北岸。雖然趙構在軍營裡進行了殘酷的鎮壓與大肆的收買,仍是沒有止住軍士不斷的逃亡。

南營裡的軍士不斷減少,軍心一盤散沙;北岸的軍士不斷增多,士氣高揚澎湃。此消彼漲,現在就連最不懂軍事而且膽小如鼠的官家趙桓,都深信“順昌一役王師必勝”了!

半月之內,僅僅在劉光國自殺似的一次襲擊以後,南岸再也沒有發動任何攻擊。而是效仿北岸開始修堤築寨、嚴密防守。

楚天涯倒也不着急,其實他現在缺的就是時間。趙構真的很聽話,馬上就給了他充足的時間來調兵譴將。楚天涯一面下令四處徵調糧草,一面密切留意濟源與西夏國的戰況。每天都有從洛陽發來的快馬,呈遞這些重要軍情。

西夏人與西遼人打得不可開膠,西夏國派往洛陽求救的使者,比洛陽發往順昌的信使都要勤密。楚天涯暗笑不已,心想現在負責留守洛陽的張孝純肯定被這些西夏使者煩到想上吊了。

另一方面,濟源之戰已經基本結束。有了完顏穀神的帶頭投降,不少陷入了絕境的女真人也只能選擇了這條路。但是,女真人畢竟與順昌這裡的面岸叛軍不同,他們的xìng格與立場決定了,很大一部分人不會投降。

因此,一向以“儒帥”面目示人的劉子羽,這一次幹了一回昔rì“黑麪閻君孟德”才能幹出的事——殺!

不降者,一律格殺!!

濟源一帶,血流成河屍積如山!

可以說,從楚天涯離開洛陽直至今rì,劉子羽就一天沒有停歇過的都在殺人。砍卷砍爛的兵器,都可以堆成一座山了!

早就得到楚天涯授意的劉子羽在濟源同時揮舞起胡蘿蔔與大棒,很快的平息了這裡的一場巨大戰役。按照楚天涯事先的安排,現在,劉子羽所部兵馬已經分作兩批,分別在濟源大營與太原前線整休駐防。岳飛所部人馬在濟源戰後回了真定,與真定守將焦文通合兵一處,整頓人馬嚴密佈防,以防女真人南下報負。

也就是說,大宋與金國的戰爭,已經暫時告一段落了。

看了這些軍報,楚天涯笑而不語,心情極爲放鬆。只有楚天涯身邊極近的時立愛等人看到了他這樣的表情才能想道,現在,楚太師已經徹底的掌控了大局,有了充足的時間與足夠的兵馬,來收拾江南了!

趙構的好rì子,就快到頭了。

第332章 帝王的背影第74章 怨恩之間第186章 隱士高人第186章 隱士高人第254章 家國之念第222章 真性情,僞君子第303章 假戲真做第177章 野性難馴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第329章 公子多情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305章 如你所願第321章 快意恩仇第175章 陽謀第210章 精彩與殘酷第282章 絕不賠本第204章 御人之術第208章 潛移默化第58章 殺意第21章 猛虎薔薇第16章 玉面羅剎第120章 血火龍城(一)第165章 榨乾油水第45章 不惜代價第237章 炎黃之血第151章 後發制人第323章 口銜天憲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273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21章 血火龍城(二)第255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315章 金蟬脫殼第296章 真實與幸福第244章 人事任命第136章 宋失其鹿第76章 國仇家恨第167章 端午第300章 洛陽亂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165章 榨乾油水第253章 一狼一狽第19章 腦生反骨第92章 禍國殃民第225章 意料之外第26章 亂世飄萍第3章 大事臨頭第7章 偷天換日第146章 痛下決斷第205章 心理戰術第43章 深入虎穴第35章 狐假虎威第21章 猛虎薔薇第261章 巧借聖旨第245章 青衛小聚第329章 公子多情第13章 奇芭太監第152章 同生共死第143章 薑是老的辣第84章 人爲財死第49章 物以類聚第34章 三姓家奴第314章 可殺可恨第155章 曲終人散第281章 爲之亂舞第106章 亂世多梟第44章 獨眼餓虎第193章 荒謬第44章 獨眼餓虎第157章 突圍第158章 以逸待勞第19章 腦生反骨第327章 厭戰第272章 洛陽王的條件第85章 亂世銅爐第70章 打虎上山第274章 一場好戲第74章 怨恩之間第109章 破繭化蝶第334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114章 攻城一戰第117章 針鋒相對第51章 近身刺魔第232章 非主流第1章 龍城太保第15章 肝膽相照第257章 馳援東京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91章 最後的眷顧第98章 標新立異第253章 一狼一狽第106章 亂世多梟第233章 故友第53章 死到臨頭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49章 物以類聚第147章 分飛第267章 天威煌煌第270章 窺心之術第279章 小人嘴臉
第332章 帝王的背影第74章 怨恩之間第186章 隱士高人第186章 隱士高人第254章 家國之念第222章 真性情,僞君子第303章 假戲真做第177章 野性難馴第318章 天才與瘋子第329章 公子多情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197章 一座空城第305章 如你所願第321章 快意恩仇第175章 陽謀第210章 精彩與殘酷第282章 絕不賠本第204章 御人之術第208章 潛移默化第58章 殺意第21章 猛虎薔薇第16章 玉面羅剎第120章 血火龍城(一)第165章 榨乾油水第45章 不惜代價第237章 炎黃之血第151章 後發制人第323章 口銜天憲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273章 解鈴還須繫鈴人第121章 血火龍城(二)第255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315章 金蟬脫殼第296章 真實與幸福第244章 人事任命第136章 宋失其鹿第76章 國仇家恨第167章 端午第300章 洛陽亂第194章 活回自己第165章 榨乾油水第253章 一狼一狽第19章 腦生反骨第92章 禍國殃民第225章 意料之外第26章 亂世飄萍第3章 大事臨頭第7章 偷天換日第146章 痛下決斷第205章 心理戰術第43章 深入虎穴第35章 狐假虎威第21章 猛虎薔薇第261章 巧借聖旨第245章 青衛小聚第329章 公子多情第13章 奇芭太監第152章 同生共死第143章 薑是老的辣第84章 人爲財死第49章 物以類聚第34章 三姓家奴第314章 可殺可恨第155章 曲終人散第281章 爲之亂舞第106章 亂世多梟第44章 獨眼餓虎第193章 荒謬第44章 獨眼餓虎第157章 突圍第158章 以逸待勞第19章 腦生反骨第327章 厭戰第272章 洛陽王的條件第85章 亂世銅爐第70章 打虎上山第274章 一場好戲第74章 怨恩之間第109章 破繭化蝶第334章 相見不如懷念第114章 攻城一戰第117章 針鋒相對第51章 近身刺魔第232章 非主流第1章 龍城太保第15章 肝膽相照第257章 馳援東京第116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91章 最後的眷顧第98章 標新立異第253章 一狼一狽第106章 亂世多梟第233章 故友第53章 死到臨頭第313 章 最大的幸運第49章 物以類聚第147章 分飛第267章 天威煌煌第270章 窺心之術第279章 小人嘴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