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

已經四門大開而放任逃亡的潯陽城外,楊師古還是踏上了南下出奔的河船;畢竟,大將軍府那邊中就還有一些他實在放不下的東西。

但是對於城中的後續安排他也已經以總領後陣的軍師名義決定下來,至少不能讓他們在疫病和官軍的雙重威脅下,各種坐以待斃啊。這樣的話除了那些已經病得走不動的之外,或許還有部分人能夠有機會活下來纔是。

。。。。。。

而與此同時,在彭蠡澤東岸的湖口戍當中,大隊已經抵達的官軍卻是偃旗息鼓的停駐了下來,而在中軍召開了一場臨時性的回憶臨時。

“諸位,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一名灰璞頭綠袍帶的官軍將領也在大聲的抱怨道,卻是來自蘇州的守捉副使張雄。

“張都兵、張討擊這是要把咱們往死裡用啊。。”

“長此下去,莫等那些草賊被討伐平定,咱們從淮南帶來的老底子就要先給拼打光了啊。。”

“那又如何,先前又稍加推諉和遲緩行事的幾位同仁,那位軍法從事起來也是毫不手軟的啊。。”

另一名他的鄉黨兼上元團練使馮弘鐸開口道。

“那是因爲他從未吃過敗績,自然就會對大夥兒一味的苛求了。。”

行營遊奕使韓師德卻是有些憤憤的道。

“你這又是什麼意思。。”

上元團練使馮弘鐸不由霍然有些驚疑之色。

“我當然沒有別的意思,只是指望有機會,也能讓他稍加體諒一番咱們的立場和心情啊”

遊奕使韓師德面無表情的道。

“你想得到是很美,這可是隨高公出陣以來幾乎未嘗一敗的張無敵呢。。”

蘇州守捉副使張雄也有些聽不下去了。

“他再怎生無敵的名聲,難道就不是朝廷的臣子了,就不要仰仗咱這些人的協力,不要依靠地方的供給了。。”

韓師德卻是露出個不以爲然的表情來繼續道。

“況且,我輩就不能在高公身側,在朝中尋找更多的奧援和呼應了麼。。實在不行,尚且還可以假以外力呢。。”

“這未免也太。。。”

六合鎮將徐約也露出勉爲其難的表情而插口道。

“夠了,都是朝廷的臣屬,這種悖心之論不要再多說了。。”

在場身份最高的楚州防禦使張瑰斷然喝道。

“據說那潯陽城中正在爆發時疫,已有許多人逃出來了。。你難道真的要逼兄弟們貿然去犯險麼。。”

身爲江都押衙將的劉建鋒卻是不服氣的道。

“那你究竟想要怎麼做。。。”

蘇州的守捉副使張雄

“其實很簡單,就說我等軍中與賊交鋒時也不慎沾染了時疫,而將士不肯再度前行了。。”

這時候,楚州防禦使張瑰再度開口一錘定音道。

“讓我等聯名共署之下,想必張都管會好生體諒一二的吧。。”

這一時之間在場無論是行營遊奕使韓師德,江都押衙將劉建鋒,蘇州守捉副使張雄、上元團練使馮弘鐸、六合鎮將徐約等人。這些淮南地方崛起或是與鄉土豪族關係密切的的實力派人物,都不約而同的眼睛一亮,而露出某種讚許和認同的目光來。

然而當大多數人都離去之後,

“在場大多都是豎子不足爲謀者,不過就算是其中傳到張無敵的耳中也無妨了,”

刻意留下來的楚州兵馬使張瑰,亦是對着身爲同謀的行營遊奕使韓師德,江都押衙將劉建鋒道。

“這些不過是故意說給大夥聽,預先打下個埋伏的鋪墊之詞,真正的關鍵還在我等接下來一步的行事上,此輩中人的呼應正好爲之掩護呢。”

而在更南方的饒州境內,剛剛與黃巢的本陣交鋒數度而被擊退,損傷不小而在新昌縣(今江西景德鎮附近)停駐下來的官軍駐地當中。

也有來自從屬於淮南軍的左廂都知兵馬使畢師鐸,高郵鎮將鄭漢章,和州刺史秦彥、池州刺史趙鍠、廬州兵馬使田頵等一干人,正當是面色凝重的匯聚於一堂。

當然了,他們都具有一個相似的特點:不是出自叛投朝廷的前義軍,就是被招撫收編的地方反亂勢力。因此,這次也被趨勢在攻戰的最前列,而需用更多實際行動來表明對朝廷的忠心。

“畢鷂子,你這葫蘆裡又是賣的什麼藥”

作爲楊行闞代表的廬州兵馬使田頵,毫不客氣的當先開口道。

“那張要命可是催的正急呢,你突然停下來召集大夥是幾個意思。。還怕不夠落人口實和招忌諱麼。。還是真以爲人家不會要你的命麼。。”

“我當然是也怕這要命的差事,可是我也有一句掏心窩子的話,要對諸位問個明白。。”

長相英武卻氣質陰鷲的畢師鐸,卻是愈加表情凝重的道。

“一旦這黃逆首在地就此伏誅之後,我輩及麾下之流又當何以自處呢。。我可是明白的聽說,那左右莫邪都依然再度增擴了,而那位高使相可是尤其優待和看重行營軍馬呢。。”

於是表情各異的衆人一下子都變了臉色,而相互之間眼神閃爍起來了。然後纔有人猶豫再三的重新開口道,卻是與畢師鐸同樣叛自前義軍,方面闊口的和州刺史秦彥。

“老畢你的意思是。。。讓咱們陣前稍加寬寬手。。”

“這怎麼可能,軍中可是有的是那位耳目在盯着呢,就等抓我等的錯漏和疏失。。萬萬不可以輕易授人以柄的;”

畢師鐸卻是很有些不耐的擺擺手。

“陣前當然是該往死裡打就往死裡打,不許節省分毫的氣力纔是。。但也不能折損的太多以免傷了自家的根本。。那真是爲人刀俎了。”

“是以我等也要多謀一條退路來以防萬一纔是。。”

“你這不是一點兒實質處都沒有的廢話麼。。到底想怎麼着。。”

這時身材健碩的高郵鎮將鄭漢章,也急性子的道

“黃逆已經暗中派人過來了,希望能與淮鎮有所交涉呢。。”

畢師鐸這才揭開了謎底,而又暗自警惕的打量着個人的神情和反應。

“而我在使相身邊也有條重金打造出來的路子,可以籍此搭上張要命那兒。。現在就差個名正言順的由頭了。。需要諸位共勉和使力了。。”

。。。。。。。。。

荊州江陵城東南角的城牆上,周淮安有些唏噓和感嘆着打量着眼前的大型城池,及其平整如菜畦分爲左右十六大廂的坊區。只覺得心中還是有些恍然。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荊州州治江陵城了,這就是曾經號稱揚一益二、楚三隴四的,號稱“琵琶比飯鉢多、種花如種田”的天下四大繁華富邑兼風月聖地之一的所在。

更是長期以荊州水軍聞名天下;因此,也是歷史上諸如“劉備借荊州”“關羽大意失荊州”之類的歷史典故的發生地,和“桓溫北伐”“白衣渡江”等許多大事件的策源地。只是明顯計劃跟不上變化的道理。

明明做的是擊破和圍殲城外駐留官軍爲誘餌,調出佔據城內官兵援軍並予以重創之的計劃和後續對應預案;怎麼一開打沒多久就出了狀況,局面倒了個過來變成了打到城中去,直接與城內城外的官軍一起開戰的局面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太平軍還是乘其不備出其不意的打進了江陵的南外水門和東角門,並同時相繼擊破和肅清了城郊的後湖、草市、沙頭、馬頭、曾口市在內,諸多外圍市鎮當中駐留官軍。

雖然當陣殺獲數千人但未見有人出援,反倒是被打散的殘餘潰兵沿着城牆被追了一大圈之後,多數在城頭掩護下逃進了城池當中;而太平軍也最終在城東向成功的立營下來了;而與來自城南佔據了沿江一側碼頭港市的水面力量,依託於佔據的兩處城門構成了某種互爲抵角之勢。

周淮安這纔有空閒親自登上江陵的城頭,就地勘測與觀察起城中的情形來了。

這裡也是天下屈指可數的大城之一,光是作爲外郭的羅城城牆就足足廣有十八里還多,高達十八尺到二十尺不等;分佈着十一個城門和數十座土木結構的附樓,還有引來江水灌入的寬闊護城河和斷斷續續的夯土護牆爲外圍。

只是因爲屢遭兵火的緣故其中大多殘缺不全了,而有些缺口上甚至是用木製的柵欄給臨時封堵起來的所在。

所以,在沒有足夠水面力量的支援和策應下,要守住這麼一座外圍寬廣的大城,委實是相當不容易的事情;但是作爲進攻者想要集中力量在一處,進行重點突破卻是要相對容易得多。

但是接下來將要何去何從,周淮安不由陷入了某種情報嚴重不足的困惑和猶豫當中了;打擊和重創官軍的計劃已然行不通了,還有必要在這個城中繼續與山東行營爲首的官軍對抗和拉鋸下去麼。

這時候遠處的城牆上再度響起了了激烈的嘶喊聲,卻是其他城門處的官軍再度沿着城牆攻殺過來了。

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五百七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784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
第六十二章 陰雲4第二百八十四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第四百二十二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四百零十二章 猶記登壇日(續)第891章 胡星曜精芒(中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1046章 雁行緣石徑(續二第七章 在北 下第五百一十九章 盡是將軍鎮撫功第二十一章 升職記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五百七十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中)第五百九十二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第二百三十七章 再定4第1000章 烽火入洛陽(續)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五百六十四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六第718章 一朝禍起蕭牆內(續第一百零一章 城欲摧第五十七章 城下 (續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各方第一百一十四章 輕伏(下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九十一章 場面第658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中第五百七十三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清操厲冰雪(下第979章 彎弓射賢王(下第五百零一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中)第七十六章 迴歸第六百二十四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續第九十二章 清鄉第779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續二第七十二章 破入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四百零六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中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691章 滿頭霜雪爲兵機(續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第933章 兵威衝絕幕第一百零四章 城欲催(續第851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中)第721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操行第二百三十章 亂動2第九十七章 潮陽(中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五百九十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第749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第五百一十七章 荊蜀相接氣原通(下第四十七章 後續2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第二百九十章 南北路人絕(上第1016章 徵師屯廣武(續二第二百八十章 過嶺(下)第884章 朝行出攻,暮不夜歸!(續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四百五十一章 他鄉各異縣(續第900章 烽火晝連光第765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驚雷3第九章 依舊活着(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血灑陣雲飛第981章 彎弓射賢王(續二第824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續二)5000字了啊第一百一十外章 仇寇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三百九十八章 人心不盡足第738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續第898章 羽書速驚電(續第二百六十九章 再造4第1004章 收功報天子(下第708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續)第637章 齊唱離歌愁晚月第784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二第三百九十二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第三百五十七章 因思利弊難第六百九十七章 胡沙獵獵吹人面(中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五百零五章 將軍仗節鎮巴邱(中)第692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第四百一十八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第645章 自愛此身居樂土(續)第四百二十四章 各般第三百八十二章 政亂人思變(下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793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續)給大家提前拜年了。第二十六章 變化(下)第九十三章 清鄉(中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