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行歌歸咸陽(續

而在普安(四川劍閣縣)城內,剛從劍門關回來負責就地督運糧草的行營都監李常在,赫然也成爲了熱鍋上的螞蟻了。正所謂是“纔出狼窩,又入虎穴”的道理正應驗在了他的身上了。

他本以爲離開劍門關那個兵戰兇危之地,在這後方就可以安生和自在的修養上一些日子了;卻沒有想到後方也會出現賊軍的蹤跡。於是乎,抵禦江油方面敵勢的重任,就自然而然的落在了他身上了

還好在此之前,他在行在的老關係戶兼救命恩人,已然冒着被亂兵和賊軍劫奪的若大風險,給他搶運了一批糧草衣被和錢絹酒藥過來;不然的話,他還真不知道自己在這普安城裡是怎麼自持下去了。

儘管如此,他心中還是嚴重缺乏底氣,更不敢把城內尚存的數千名守軍,給分派出去搜索和迎擊敵蹤。畢竟,他並不通武事,也不是“二楊”及其諸假子那般,是在多年監臨行伍中浸淫出來的經驗和閱歷。

能夠得到這個位置,也只是因爲他身爲李大貂襠的養子,又有從山西戰敗之後逃脫回來,而成爲羣宦之中屈指可數的“知賊之人”而已。當初他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險惡到了這個地步,不然又怎麼會自告奮勇來做這個啥勞子的行營都監/監軍院使呢?

事實上,他倒情願自己什麼都不知道的好,因爲當初每每想起西川軍在賊軍火器面前,倒如割草的情景,就足以讓他連連做噩夢好些日子了。所以他才決意以督糧爲由離開劍門一線,避免重新看見賊勢。

所以此時此刻事到臨頭,他甚至不敢將城內的守軍分派出去。因爲派多了消弱了城防,卻在真正需要的時候排不上用場;派的少了怕是無濟於事,甚至還有可能讓帶隊的軍將,在半路就跑掉和溜走了。

作爲朝廷的監軍院使和李大貂當的養子之一,他自然知道消息的渠道和掌握的內情也比常人更多一些。如今西川的局面真的是累如危卵的無以復加;雖然還有南面和東面兩大營,又有成都行在的護衛武裝可是爲憑持,但這已經是窮盡地方之力的結果了。

要知道,無論是朝廷治下的西南溫末還是西山諸羌,能動用的丁壯差不多都被徵調出來。如今不是北上馳援關內,就是被困在了山西道境內,西川境內剩下的一點人馬也淪爲了盜匪;可以說是沒的指望了。

而且雖然行在爲首的朝廷已經答應了南詔和親,並以此爲條件向南詔借兵助陣;還撤回了清溪關以北的大部分駐軍。但是南詔方面允諾的援軍的在開春之後就遲遲未至,據說是在國中出了亂子而無暇自顧了。

所以,面對東南北三面而來的賊勢,地方上居然只能各自爲戰;而行在對於各路人馬的統籌號令,也因爲屢次譁變和失控,開始變得不再靈光了。因此現如今的成都府和行在,就未必比他所在的劍州普安(今四川劍閣縣)城更加安全一些。

然後事實正名,有些事情就算是他想要逃避,也是根本逃避不過去的。而眼下的李常在,除了百十號從成都帶過來略等於無的神策新軍之外,能夠信任和指望的武力,也就是因爲回程道路被截斷而滯留在當地的一隊押糧兵。

至少他們多是長期往來黔中等西南邊陲蠻地,運鹽販鹽的馬幫漢子出身,比起那些自成都府的流民之中招募丁壯而來的神策新卒,顯然要可靠和得力的多了。想到這裡,立場就不由叫來了押糧隊的都頭,如今已經是千牛備身的衛小狗。

只見他甫見面,就一板一眼的滔滔不絕稟報了起來:

“稟告都監,四門城頭的守軍數目和諸庫糧械的存額,都已然初步清點過了。。”

“北門樓處點集之後差額十二人,應該是逃還家中了;已杖責相應隊正、火長,並按藉索拿中。。”

“南門市附近的常平倉中清點出缺額甚大,與賬簿內短缺足足有九百五十七石,正在拷拿庫吏追索後續。。”

然而,李常在卻是有些心不在焉的聽着他說了好一陣子之後,纔有些強顏歡笑重新開口道:

“林(深河)大使麾下果然個個都是得力之輩,倒叫雜家好生羨慕啊。。”

“都監過譽了,小人不過是竭盡本分爾。。。”

衛小狗這纔有些恭謙的:

“卻不知,若是城中有所變故之際,雜家可否指望一二?”

然後,就見李常在猶豫了下才開口道:

“都監且安心,若是事到臨頭,小人自當竭力護衛都監周全,以應萬一的。。”

爲小狗聞言,卻是連忙拍着胸口道:

“。。。”

然而李常在聞言,卻是愈發憂慮和搖擺不定起來。轉念之間又沉吟了半響,才吞吞吐吐的重新開口道:

“衛千牛。。聽聞爾等這些年往來西南邊地。。且不知,你可否認識一些。。。與南邊有所往來的人士。。”

“敢問都監。。此言何意?可是黔州。。”

衛小狗心中一動,卻是做大惑不解道:

“雜家問的乃是渝州。。渝州那邊。。”

說出這句話之後,李常在想是抽空了全身氣力一般的,癱坐在了塌子上。

“都監說笑了,小人乃是朝廷的順民,怎敢與賊境有所往來呢?”

衛小狗卻是不爲所動的詫異道:

“黔中會館上下自然史忠於王事的,但是爾輩多年以來的鹽產呢,就能確保一分一毫盡是榮州所產,而沒有什麼其他出處麼?”

然而李常在顯然是豁出去了,而認真看着他道:

“都監所言,小人這就有些不明白了。。鹽貨乃死物,怎會有忠奸之分?。。”

衛小狗聞言不由後退一步,隨又恭敬道:

“好吧,我也不是想要賺你或是構陷林大使,只是想要在這絕境之中求得一條活路而已。。”

李常在卻是滿臉苦笑道:

“。。。。”

然而衛小狗依舊恭恭敬敬的低頭不語,但是手掌依然不經意握住了佩刀的刀柄。

“雜家只是想請你,若有機會替傳一句話而已?只要能夠保全身家性命,諸班事情都可以商量的。。”

而李常在又靠在塌子上,眼神飄忽的自顧自的道:

然而衛小狗身側的橫刀卻是在悄然無聲中,不經意的被拔出了一截來。下一刻,就聽到了外間匆匆而來的通秉聲:

“報,都監,南門的雞頭山附近,疑似發現了賊蹤。。”

於是在轉瞬之間,衛小狗手中的橫刀重新入鞘,就像是從來沒有被拔出來過一樣;而李常在也是滿臉睏倦的重新擡起眼來,對着他不緊不慢的說道:

於是,這支遠道跋涉而來疲憊之師,在飢渴疲累而腹背受敵的連驚帶嚇之下,居然當場發生潰亂和逃散不可收拾了。而事實上,此次此刻抵達普安的太平軍,也不過是李罕之所率領不滿編的六團先頭千餘人馬而已。

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889章 虜陣橫北荒(續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795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第940章 殺氣凌穹蒼(下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一百章 弊情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三章 活着(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一百零八章 白日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六章 在北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
第三百八十五章 歸飛海路遠第一百八十四章 潮動2第889章 虜陣橫北荒(續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當歸3第一百四十六章 漸變第五百八十八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四第652章 花滿東南聖主知第962章 畫角悲海月第三百二十章 表裡兩相知(中第707章 渭水咸陽不復都(下)第三百二十四章 遙寄雁南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雨覆4第999章 烽火入洛陽(下)第一百三十二章第一百六十八章 開源第一百七十四章 交會第三百七十章 人心苦未平(中第961章 旌旗颯凋傷(續二第二十章,活着不容易啊(下第五百六十一章 中國浸強胡浸滅(續三第三百五十章 恩詔不念棟樑材。第八十一章 城內第三百五十四章 無題第三百三十二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下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五百九十一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中第四十三章 心思(中第三百零六章 前路各用心(下第790章 孤魂流落此城邊第五百九十五章 嗟爾戎人莫慘然(續四第二百八十五章 綠楊悄悄香塵滅(中第664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下第862章 水深激激,蒲葦冥冥(下)第774章 長安道傍多白骨(續二第795章 鬼哭啾啾聲沸天第940章 殺氣凌穹蒼(下第1022章 嚴秋筋竿勁第736章 長安少年無遠圖(中第702章 漢虜相逢不相見(下第753章 秦王築城何太愚(續第890章 胡星曜精芒。第二百九十一章 南北路人絕(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崢嶸第一百章 弊情第852章 爲我謂烏:且爲客豪!(下)第783章 富國強兵二十年(續第三章 活着(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潮動4第四百七十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續二)第837章 思子良臣誠可思(下)第748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續)第1041章 使者遙相望(續二第830章 野死不葬烏可食第934章 兵威衝絕幕(中第六百二十三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下第四十四章 心思(下)第1001章 烽火入洛陽(續二)第970章 征衣卷天霜(續第868章 駑馬徘徊鳴(續)第四百六十三章 迥戍危烽火(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中第757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下第五百二十六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第一百零八章 白日第1003章 收功報天子(中第三百九十三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中第三百三十章 等閒平地起波瀾(上第660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續第820章 禾黍不獲君何食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第894章 胡星曜精芒(續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三百一十三章 逞勇赴江漢(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建牙新睹靖巖疆第六章 在北第六百二十一章 近聞羣盜竄諸鄰第935章 兵威衝絕幕(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宴夜第659章 豐年長與德相隨(下第867章 駑馬徘徊鳴(下)第四百一十九章 昔因徵遠向金微(下第五十六章 城下(續)第849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續二)第805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第811章 乃知兵者是兇器(中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市相逢策治安(下第二百六十七章 再造2第879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續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柳營時把陣圖看(續第二百六十五章 新平5第五百三十五章 世事漫散隨流水(續二第四百五十四章 誰肯相爲言(中第686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續二第二十四章 變化第871章 野死諒不葬(中)第674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中第三百二十八章 長恨人心不如水(中第四百三十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興起二第745章 一生惟羨執金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