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手招都護新降虜(下

丹徒城中,亦是一番天崩地裂的末日光景了。

隨着那些從城樓和牆碟上相繼脫離了守軍的監管,而競相逃回來的民壯、義勇們所擴散開來的消息;各種恐慌和驚亂的情緒還有異樣紛呈的傳言,也成爲了這座不落之城中洶涌和鼎沸起來的風潮。

“賊軍使了妖法,讓地龍翻身把官軍都給活吞了。。而賊兵卻是安然無恙”

“賊人有奇技,能憑地晴空招來雷火,把官軍都滅了。。”

“賊人用了異術,整個城門裡的官兵都死絕了。。”

“賊人的妖法讓守城的官軍都入了寐,乖乖開門出來自己送死。。”

“中了妖法的官軍都自己抹了脖子,砍了腦袋,再跳進江裡去了啊。。”

(其實是驅趕着俘虜到江邊取水清理衛生,卻被誤以爲要殺俘,當下哭喊成一片,又被看了幾個鬧得最歡的,才得以乖乖聽話的過程。。)

而伏騎在馬背上奔馳過長街,又一頭撞進內城城門的鎮海行營右廂兵馬使刁頵;已經無暇顧及這些街頭上無頭蒼蠅一般,大叫亂喊着四散奔逃的市民百姓;或又是那些乘火打劫而鬧得暄聲四起,哭喊做一片的不法之徒和浪蕩子弟;或又是那些紛紛召集家丁、部曲、奴僕,拿起刀仗塞住門戶,與之對抗到底的朱門大戶、豪姓之家了。

他幾乎馬不停蹄的一連撞飛,從內城門門內衝出來迎接,卻又避讓不及的數名門閽,再從對方慘叫扎掙的身體上踹踏過去,而一鼓作氣衝到了牙城所在的長街上。而這裡已經被彙集和奔流而至,各色綾錦服色的逃亡人羣、車馬,給再度塞了個水泄不通。

他只能和親兵一起奮力的叫罵、踢打和抽刀劈開一條臨時的路徑來,才得以斷斷續續的衝到了牙城兼帶節衙出口的烏頭大門外;這才見到了些許面有惶然和不知所措,卻猶自還在堅持值守的玄衫軍士。

刁頵把他們召集起來跟在身後,這才向着內裡疾步踏行而去;這時候才發現內裡的各處署衙之間,已經是滿地狼藉而盡是各色抱着東西出入奔走的身影。

時不時還有人揹着、提拎這大包小包的物件,毫不避嫌的越過他們的身邊而向着外間奔走而去。而刁頵也沒有心思理會他們了,沿着短而寬的中道衝開這些屬員、胥吏之流,他再次見到了節衙的正堂所在;

然而門邊上召集諸多官屬、軍將的登聞鼓和唱奏進偈的整排樂鍾,卻是已經被人給推倒在了地上而散落的七零八落。刁頵不由的心中一驚一凜,又變成了某種勃然的憤怨之氣,不由大聲叫喊道。

“使君何在,令公何在。。”

“怎就沒有人召集左右和主持局面。。”

然而隨着他長驅直入的身影,卻是沒有任何人來回答他的問題,只有如同被水淹溝渠裡冒出的蛇鼠一般,時不時冒出來那些節衙僚屬、門客和官員的身影;以及此起彼伏的叫喊聲。

“快把臉黑塗了。,不若賊軍進了城抄掠就晚亦。。”

“這是我拿來救命的舊衣袍,你不能搶啊。。”

“分我一些又如何,你還可以去街市上再買一身”

“我要殺身報國,快給我批甲再拿刀來。。”

“我先殺了你們,堂堂官眷萬萬不可辱於賊手啊。。”

“你不能燒,要殉死就找別處去,我還要指望這些東西,來求一條活路呢。。”

他們幾乎是在上演着一幕幕的活鬧劇,還有人爭執着再也不顧斯文的相互毆打成一團,或是在奔走之間絆倒在地上,而帥滾出懷裡一堆的金銀財貨來。

而唯一一個混在其中號稱要殺身報國的,居然就是個以及鬍子花白而眼睛渾濁,平時充作門閣的老家將;還沒等來給他披甲拿到的人,就已經氣喘吁吁地被撞倒在地上爬不起來了。

然後身後變得愈發壯大起來的刁頵,再度撞入原本是門禁森嚴的節衙後宅之中;卻被迎面而來的大聲尖叫和哭喊聲給震刺的不禁捂起了耳朵。

“大王饒命啊。。”

“可憐天鑑。。”

“亂賊殺進來了啊。。”

他一直衝過了好幾條廊道和亭臺之間,最終來到了周寶日常居養的雖壽堂前,卻見到的是門戶大開而簾子和帷幕都被扯倒在地上的情景。

“周衙內的牙兵呢,護翼令公的後樓都呢,怎麼都不見了蹤影了。。”

一名隨同而來的軍將,依然用包含哭腔和驚駭的聲調喊出來道。

隨後他又不死心的蒐羅了整個偌大的園子,除了那些只會哭喊和求饒的姬妾和奴僕之外,依舊還是撲了個空;曾經威赫一時的“四朝良將”周令公,周節帥,連同其專門監守後宅的後樓都。

最後,他們只找到了被正面拆除推倒的庭院小門處,向外凌亂散落的些許物件和許多延伸而去的隱隱車轍。這一刻,他身後的軍將們卻是像是失去了最後的主心骨一般的,再也不顧他的約束和號令,自暴自棄的回頭衝進庭院裡肆虐起來;

不久之後,他們就紛紛抱着步障和帷幕包裹的物件,拖着哭哭啼啼衣衫不整的女子;一邊走一邊紛紛脫下代表官軍身份特徵的帽盔、包頭、鐵片的護兜和抱肚、蔽膝、靴子,向着遠處的城坊當中掩走而去。

“既然令公已然不復所在,就讓我爲朝廷盡忠最後一刻吧。。你們都散去逃生吧”

而臉色慘淡的刁頵,卻是重重的長嘆一聲;對着身後道。

“我們本來就是將主從鄉里帶出來的部曲和傢俬,又怎敢拋下將主獨自苟活偷生呢。。”

一名面容蒼老而親兵故作慨然的喊道。

“豈不讓家鄉父老恥笑餘生,就算到了九淵地下,也實在無顏相見了。。”

“那就讓我們痛痛快快殺上一回,與賊攜亡吧。。”

於是,他帶着最後不肯散去的數十名部屬和親隨,就此毅然衝向了最近一處內城城門的所在。

。。。。。。

當第二天太陽重新升起來的時候,也已經完成城頭變幻完大王旗的基本過程了。

轟轟烈烈的開局和鋪墊,虎頭蛇尾的結果和收尾;就連事先準備好的穴地爆破手段,都沒來得及派上用場;當城外最後一股負隅頑抗的官軍棄械求饒之後,丹徒城殘餘守軍也就連夜開東角門出降了。

這個消息既是意外也不意外的結果;因爲根據戰地斬獲的統計,隨着這一次五門出擊的攻勢,覆滅在城外的鎮海行營兵、團結兵和牙兵之屬,合計起來至少八、九千之衆,算是佔據了城中軍力的大多數精華所在了。

因此,就算城內還殘餘下來一些負隅頑抗的守軍,但更多是些戰鬥力和士氣都不堪大用的土團、鄉兵之屬,或又是本城居民中新募而來壯勇而已。

也總有一些忍受不了可能遭遇的下場,而試圖採取自救措施的“聰明人”,而讓太平軍在接下來的對城攻略過程,變得輕而易舉和省事省心起來了。

只是可惜了已經挖好道城下的地道,還沒能派上用場就不得不要廢棄了;雖然這也大大省卻了太平軍可能造成的多餘傷亡了。除了在攻打內城西門和節衙所在的時候,稍微遇到些頑強抵抗之外;城中其他地方都是望風披靡和就地請降的結果。

只是作爲頭號目標的鎮海節度使周寶居然跑了;大概就在城外兵敗已成定局而守軍開門出獻之前,就已經在部分牙兵和少量新軍——後樓都的護衛下,易裝乘車出了解壓縮在的內城了。

雖然進據的太平軍組成的巡禁隊,依舊在城中進行所所和甄別,但估計找到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因爲根據王重霸那邊來的報告,留在江上警戒和待機的水軍船隻,亦是在當晚發現和撞見了,從丹徒港中連夜潛度而出的十多條大船。

然而因爲分兵攻略和支援岸上而人手有限的緣故,最終只截擊和俘獲住其中的一部分,另有七八艘大船得以順流衝出江口逃脫了。結合之前的消息,只怕周寶身在其中的概率委實不小。

當週淮安抱着這種百感交集的心情,踏上西門外郭城樓的時候,街市上僅存的凌亂痕跡都已經被清理一空了,只剩下偶然可見牆上或是地上,一時擦拭不掉也尚未乾透的一灘灘血跡,或是其他煙熏火燎過的污痕而已。

相比之前見過的潯陽、江寧等普遍蕭條破敗古代名城望邑,這座丹徒城顯然是個異數。它不但是個靠着江邊而內外兩重城郭,還有牙城加築的大城,同時也是座繁華富庶之城。

因爲身處東南物產的薈萃流通之所,又長久下來偏安一隅而甚少兵火的緣故;唯一發生過的鎮海節度使李琦之亂,也很快就被反水的部下撲滅。

因此這裡得以在中晚唐以來此起彼伏的紛亂中得以獨善其身,又陸陸續續的相繼吸引和聚附了歷代以來,大量東南地方上的富家、宦門、大族,攜家帶口遷入其中置業生營的結果。

因此,沿着條石和卵石鋪就下來車轍明顯,而又橫縱筆直的大街和蛛網小巷之間;灰瓦綠脊斗拱飛檐的樓臺高閣幾乎比比皆是,而基本看不到什麼草屋棚頂的行跡和存在;

整齊而又異彩紛呈之間,與之前蓬戶草堂相鄰於城臺,菜畦雞犬夾雜着古蹟江寧故城,簡直形成了某種現世與過往之間鮮明的對照。

遠處就是橫跨江中沙洲大名鼎鼎的西津古渡,也是歷朝歷代南北征伐時索要爭奪的焦點和古戰場之一;比較有名的大事件,比如像是六朝時期規模空前的“永嘉南渡”,北方流民多半以上是從這裡登岸的。

東晉隆安五年(401),五斗米道爲號召的義軍領袖孫恩率領“戰士十萬,樓船千艘”,由海入江,直抵鎮江,控制西津渡口,切斷南北聯繫,以圍攻晉都建業(今南京),後亦是在附近被劉裕率領的北府兵打敗。

當然了,因爲南朝後期不停的戰亂這裡也很快衰敗下來,而隨着隋初滅陳的戰役而在蕭條中蟄伏好些年;才又因爲貞觀之治到開元盛世之間的百年休養生息,而重新變得繁盛與富庶起來。

故而在有唐一代,這裡也是東南財賦轉運的重要樞紐和節點之一;來自江東兩浙魚米之鄉的財貨和物產,都要通過連接江南運河的各條水系,匯聚到這裡再統一換船渡江到對岸,由此進入淮南境內的大運河中段部分。

尤其是進入中晚唐以後,包括西津渡在內的丹徒也與揚州江都城一起,成爲了對內憂外患不止而日漸衰微的大唐朝廷中樞持續輸血和續命,並維持權威和運營基礎的重要國家財計的節點,而並列爲淮南、鎮海兩大節度使理所。

能夠放任在此處的歷代節帥,也是天下藩鎮之中職級和權位的頂級之選,而往往官拜臺閣而身兼一面行營都統或是使相的頭銜,而得以坐鎮當地的一代重臣、名將之選。

可以說丹徒既下,大唐朝廷在東南諸道賴以維繫的財賦來源,就基本上被截斷和砍掉了大半;在徹底損失了羈押和滯留在當地的諸多財賦物產同時,也失去對於長江以南的基本控制力和維持影響的基本渠道了。

因此現今在倉房林立的碼頭棧橋之間,已經密密麻麻滯留或者說是被圍堵了許多官民船隻;只是看起來就是帆幅林立而又死氣沉沉的模樣,將人工堤圍所形成的內外兩重,環如臂圍的港區擠個水泄不通。

而在邊上堤圍東側亦是設有丹徒水師駐防的,一大一小連環相套的水陸營寨;平時停泊這大小數十隻寬首扁身的官軍戰船。如今在一片嘶喝和吼叫聲中迅速被拔掉了藍色的橫波旗,而陸續換成了太平青旗。

“內城的節衙、運司、度支、鹽鐵、巡院、督府、刺史諸衙,都已經封存和清點完畢,是否先擇其入駐呢。。”

在旁輪值的承發官元靜亦是開口道。

“不用,我們先去江邊的北固山上好了。。”

周淮安擺擺手道。

第673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三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港市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三十章 突現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
第673章 會作王門曳裾客,第三百零一章 後事尚維艱(上第四百二十六章 各般(下第三十三章 驟亂第十一章 活下去第667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思荃兮路阻長(中第662章 獨看徵棹怨秋風。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中第八章 依舊活着第一百零九章 別任第777章 無罪見誅功不賞(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三第945章 列卒赤山下(下)第648章 坐將文教鎮藩維(中第996章 羽檄起邊亭(續二)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817章 請君莫奏前朝曲(下第一百零二章 城欲催(中第五百七十五章 千巖烽火連滄海(續四)第766章 問之耆老何代人(中第668章 馬嘶深竹閒宜貴(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港市第678章 遙想萬家開戶外第四百七十八章 千里卷戎旌(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千里卷戎旌(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回想2第一百五十三章新氣3第三十三章 驟亂(中)第二十七章 哨糧第二百一十五章 宋平4第一百五十九章 碰撞第759章 天實亡秦非北胡(續二第四百五十六章 誰肯相爲言(續第三十章 突現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二百二十三章 亂變3第四百六十八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下)第五百八十五章 弓矢新韜士馬殘(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活2第五百五十三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八第1039章 使者遙相望(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糾糾兇難當(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意恐5第三百六十二章 知君用心如日月(中第1034章 天子按劍怒(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此時顧恩寧顧身第1042章 雁行緣石徑第874章 野死諒不葬(續二)第806章 人生只合揚州死(中)第六百一十四章 南國春光豈再遊(續)第三百三十六章 或聞通鬼魅(下第一百零六章 內城第四百七十五章 千里卷戎旌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五百章 客路山川生日發第四百八十四章 而功施社稷(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船貢第741章 爲君一行摧萬人(中)第886章 虜陣橫北荒(中)第一百八十章 土蠻下第990章 種落自奔亡(續)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683章 天下同爲堯舜人第907章 虎竹救邊急(中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912章 戎車森已行(下第三十五章 驟亂(下)第633章 紫泥遠自金鑾降(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下第928章 連旗登戰場第十五章 繼續活下去(下第二百七十二章 扶搖第846章 樑築室,何以南?何以北?(中)第968章 征衣卷天霜(中第一百八十七章 潮動5第四百三十二章 三邊近日往來通(續二第四百二十一章 如今全屬指麾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底事人心苦未平(中第1033章 天子按劍怒(中第876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中)第一百二十七章 回想第五百零十四章 峽江試險眼初開(續第四百六十四章 迥戍危烽火(下)祝大家新年快樂第972章 揮刃斬樓蘭第四百十四章 羅衾不耐五更寒(中第八十四章 心事第五百四十九章 三川北虜亂如麻(續四第一百一十三章 仇寇三第877章 腐肉安能去子逃?(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迥戍危烽火(續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活第八十二章 公審第一百四十一章 意想(下第三百八十章 政亂人思變第五百二十七章 古來治理初無別(續二第991章 種落自奔亡(續二)第930章 推轂出猛將(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