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問罪羔羊

李世民心中確實生出了立即對薛延陀用兵的想法,儘管這並非一個好時機,先前既定方略是儘可能避免立即開戰。

之所以派謝逸和狄知遜前往草原出使,目的也正在於此,然而出使的結果卻讓李二陛下大爲光火。

薛延陀意欲謀害使臣的行爲,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打大唐的臉面,侵害大唐的尊嚴與李唐皇家天威。

這是李世民所不能容忍的,自打接受了“天可汗”這個稱號,他就對名譽和麪子就格外重視,絕對不容他人不容侵犯。

薛延陀的行爲已經越過了李二陛下底線,帝王之威受到挑釁,焉能不動聲色?

所以的李世民生出了動兵的心思,倒不如趁着現在的由頭,直接出兵,說輕點是教訓薛延陀,給周邊各部族一個警告,殺一儆百。

說嚴重點,那就趁機滅掉薛延陀,將大唐的北部邊境線繼續向北拓展,爭取將當年蘇武牧羊的北海囊括進去。

不得不說,李世民是有這樣宏達的志向的。

自打秦皇漢武之後,中原王朝已經黯然了太久,東晉十六國,五胡亂中華太過殘忍,太過黯然。

但如今不同了,大唐一統天下,國勢赫赫,正是趁機開疆拓土,重現秦漢盛世,重現漢家風采威勢的好機會。

雖說李二陛下身上有濃重的胡人血統,但坐上皇位以後,他早就將真正的老祖宗拋諸腦後了,時刻一漢家人自居。

現在李唐皇室乃是隴西李氏之後,乃是天下數一數二的名門望族,儘管隴西李氏並不樂意承認有這麼一門親戚。

李二陛下這番豪言壯語出口之後,羣臣的反應卻很冷淡。似乎並不怎麼支持。

房玄齡便直言不諱道:“陛下,此事最好還是從長計議的,興許有其他解決途徑,不見得非得出兵,畢竟眼下並非出兵良機。”

“玄齡所言倒也不假,朕也知道眼下並非出兵良機。但薛延陀囂張,夷男桀驁,兩面三刀,若在不敲打,恐怕往後……”

“陛下,薛延陀是需要敲打,如果可以,仿照東邊突厥之故行事倒也不錯。但動兵北伐,非旦夕可以建功。倉促之間自然是不行的,須得準備萬全才行。”

房玄齡道:“當年北伐東邊突厥頡利,我大唐準備了四五年,也是歷經驚險才最終獲勝。如今的薛延陀實力強大,不比當年的東邊突厥差,冒然動兵未必會立即就建功,說不定還會有得不償失,使得北方草原再起戰火。”

聞聽此言。李世民不由皺起眉頭,沉吟片刻後目光落到了長孫無忌身上。問道:“輔機,你以爲如何?”

長孫無忌擡頭看向李二陛下,余光中恰好看到房玄齡也在注視着自己,旋即不疾不徐道:“陛下,房相之言不無道理,薛延陀囂張。對我大唐不敬,此乃大罪,理當討伐,然而當前情形並非良機。

至少我大唐並無準備,糧草、軍械。甚至將臣民的心理皆未有開戰之準備,準備不足,倉促開戰並不妥當。再者,兵法有云,戰事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單說天時一條,如今是隆冬之際,北方寒冷,我大唐兵卒自南而北,恐難適應草原寒冷氣候,影響戰力。

反之薛延陀人自小便生長於冰天雪地之境,氣候對他們並無影響,此一點便對我們格外不利,所以……請陛下三思。”

連續兩位重臣反對,且都有理有據,李二陛下便不得不三思了,沉吟片刻後,李世民道:“那你們有什麼其他的辦法?”

“回陛下,謀害使臣,對大唐不敬乃是大罪,當然不能不了了之,問罪是必須的。但問罪的方式,或許可以有效變化。”房玄齡當即回答,顯然是早就有了腹稿。

李世民當即問道:“如何問罪?”

“問罪於人,而非問罪於國。”房玄齡道:“陛下可對薛延陀夷男下達一道詔書,責任此事,並要求薛延陀限期交出兇犯。”

“玄齡之言,不等於是讓夷男交出個替罪羔羊嗎?”李世民略微有些不以爲然,但他素來知道房玄齡謀略,肯定不會無的放矢,故而還是平心靜氣等待下文。

房玄齡搖頭道:“誠如陛下所言,確實是要夷男交出替罪羔羊,但這個羔羊可不能一般,尋常人自然沒這個資格。最起碼得看得過眼,比如那位當着江夏郡王之面囂張不已,將我大唐使臣說成蟊賊的大度設。

有這個一隻替罪羔羊,該算得上是對薛延陀的敲打,也能起到對周遭各部的警示,不知陛下以爲如何?”

“所言有理。”李世民道:“朕其實可以直接下詔問罪大度設,將此番變故責任全部算到他頭上,然後讓夷男交出兇手便可,也省得他們推三阻四,弄出旁的阿貓阿狗出來頂罪。

殺一個大度設,倒也能泄朕心頭之恨,也算對謝逸和狄知遜他們有個交代。”

“陛下,房相,這個主意確實不錯,但是……”蕭瑀低聲道:“大度設好歹是夷男的兒子,有道是虎毒不食子,夷男能心甘情願交出自己的兒子嗎?”

“願意也得願意,不願意也得願意。”李世民的回答很霸氣,言下之意大有夷男如果拒絕,就要率兵踏平薛延陀的架勢。

蕭瑀沒有出聲,但表情卻不怎麼自然,房玄齡如此提議,不是要規避開戰嗎?如果刺激到了薛延陀,立即動兵開戰,又有什麼意義,什麼區別呢?

一旁的房玄齡看出了蕭瑀的想法,沉聲道:“臣觀薛延陀之舉,夷男似乎也多有顧慮,動兵之心並不堅決,搖擺不定,正是因此纔敢如此行事的。

如今李績和江夏郡王都兵馬都集結前線,薛延陀不明內情,夷男反而驚懼,更加不敢輕易與我大唐開戰。所以,對他而言,興許一個兒子就沒那麼重要了。”

蕭瑀附和道:“房相之言有理,但願如此!”

話雖如此,但到底能不能如願,還是要看薛延陀人的反應,一切都得以事實爲準。(。)

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27章 謝郎歸第87章 “狼窩虎口”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59章 儲君之憂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347章 齊州亂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12章 隱遁第71章 廣而告之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82章 萬衆矚目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99章 除夕第268章 蒲津關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82章 萬衆矚目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295章 你走吧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71章 鴛鴦譜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52章 公主有賞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70章 紅袖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終章幸有你們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76章 無理取鬧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191章 推恩令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37章 紫袍文武第359章 暗棋第23章 瓊花釀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97章 蕭月仙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185章 李道宗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終章幸有你們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7章 紫袍文武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
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227章 謝郎歸第87章 “狼窩虎口”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251章 少陵塬上早春行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59章 儲君之憂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347章 齊州亂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212章 隱遁第71章 廣而告之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259章 悠然見南山第145章 君子報恩第82章 萬衆矚目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93章 曲江池畔麗人來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64章 虞公最後一諫第253章 大唐的盤口第242章 李二問策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99章 除夕第268章 蒲津關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88章 敗家子屬性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82章 萬衆矚目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295章 你走吧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71章 鴛鴦譜第181章 暫別長安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52章 公主有賞第8章 邊角料的利用第358章 用心良苦,居心叵測第170章 紅袖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378章 小村夜襲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終章幸有你們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76章 無理取鬧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414章 朝野態度第191章 推恩令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37章 紫袍文武第359章 暗棋第23章 瓊花釀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97章 蕭月仙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185章 李道宗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121章 謝郎負卿歸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322章 當頭一棒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終章幸有你們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134章 麗琬探監有所謀第352章 愛子心切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177章 出使的倒黴蛋第265章 管家的武娘子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37章 紫袍文武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