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

魏徵死了,李承乾多少有點傷心,卻又沒有多少工夫和心思傷感。

不得不承認,魏徵來東宮確確實實做了一些貢獻,讓東宮的情況有很大改善,但也僅僅是改善而已。

或許給他更長的時間,或者是在過去,以魏徵的能耐肯定能讓東宮穩定,且表現出衆。在這一點上,他確確實實比于志寧、張玄素、孔穎達之流強很多,李承乾本來對他沒有抱好印象,但是到最後卻也頗爲尊敬。

可惜時機不對,東宮如今這幅風雨飄搖的境地,縱然魏徵有能耐,想要力挽狂瀾也已經沒有什麼可能了。

更何況他沒幾天就病倒了,東宮大廈將傾的現實不曾改變,李承乾對此也只是空有一聲嘆息。

但杜荷得知消息之後,卻說了一句——死得好!

這位京兆杜氏的公子哥,杜如晦的次子,當朝駙馬爺自小生活過於優越,性情也難免有那麼幾分乖張,對人更不免有幾分冷漠。

李承乾聽到之後微微蹙眉,但因爲杜荷是自己的妹夫,且是眼下最爲重要的臂助,所以他不好說什麼。

這個微妙的反應杜荷自然是留意到了,對於太子這些婦人之仁的行爲,他是嗤之以鼻的。但已經投靠在東宮門下,爲了和那個投效魏王府的叔叔杜楚客一較高下,他別無選擇,只能全當沒看見,然後全力輔佐太子。

當然了,爲了將來的榮寵和地位着想,如果給李承乾留下太過薄情寡義的形象並非好事,所以杜荷連忙解釋道:“殿下,我的意思事說,魏司空去世這事是個不錯的機會,我們可以好好利用一番。”

“利用?如何利用?”李承乾眉頭微蹙,有些不明所以。

杜荷沉聲道:“殿下你想啊,我們雖然已經做好萬全準備,左屯衛與東宮六率的將士也能爲我們所用。但讓他們去進攻太極宮,他們肯嗎?又能成功嗎?”

這話說的一點不錯,李承乾當即便意識到這個問題,東宮六率聽命於自己。李安儼是左屯衛中郎將,杜荷也在其中任職,尋常調動自然很容易,但如果讓這些兵馬公然去進攻皇宮,如此謀反的大逆不道舉動。兵卒們還願意聽命嗎?

爲了保密,他們密謀之事也僅限於幾個的核心人物知曉,根本無法提前向下面的兵卒傳達或者提前做什麼動員。

如果兵卒們臨陣畏懼或者脫逃,那麼勢必會失敗,哪怕只是略微的畏懼也會出問題。再者就是直接進攻太極宮,雖說和東宮之間只隔着一道宮牆,但守衛的兵馬卻不少,若不能再短時間的攻破,城中的左右衛,左右武衛大軍得到消息。前來增援,必定可以裡應外合殲滅自己。

即便是援軍來的晚一些,御林軍護着皇帝從另外一側的宮門逃走,幾遍自己攻佔了皇宮又有什麼意義?

只要前任的皇帝還活着,謀反的太子只有死路一條,所以那裡纔是關鍵一定要心裡有數。杜荷的提醒顯然很及時,這確實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只是這與魏徵之死又有什麼關係,可以如何利用呢?李承乾的頭頂不由自主浮現起一個大大的問號。

杜荷沉聲道:“殿下,我以爲如果能讓陛下出宮。最好是來到東宮,在我們的地盤上,想怎麼做還不是易如反掌?”

“這……”李承乾略微沉吟,對此深以爲然。如果是在東宮裡面動手,完全可以省去進攻太極宮的麻煩,以及可能的風險。在自己的地盤上,兵馬不至於出現聽調不聽宣的情況,關起門來好辦事,自己是能夠完全掌控局勢的。成功率無疑會高很多。

杜荷道:“原本還在想怎樣才能請陛下來東宮,這是個很棘手的難題,但是現在魏徵死了,機會便來了。”

“怎麼講?”李承乾對此饒有興趣,關切追問。

杜荷沉聲道:“當此之時,如果用別的理由請陛下來東宮理由不夠充分,陛下也未必會相信,甚至會有所猜忌提防,我們反而沒機會動手。但現在不同,陛下對魏徵之死甚爲傷感,不僅給了其莫大的哀榮,還爲其輟朝多日,足可見真情。

如果這時候,太子殿下在東宮設祭,悼念魏徵,並邀請陛下前來,殿下以爲陛下來的可能性有多高?”

李承乾聽在耳中,眼神漸漸有些明亮,杜荷說的一點不錯。自己現在是“戴罪之身”,這時候邀請父皇來東宮顯然有問題。

有道是君王不立於危牆之下,以父皇的精明,很容易警惕,對自己有所懷疑。畢竟自古以來皇帝除了培養太子,也會時刻提防着太子,尤其是一個涉嫌謀反,嫌疑深重的太子,李世民齊肯輕易入彀?

而且東宮也缺少一個理由,讓皇帝陛下親臨東宮總得需要一個充足的理由才行,一般的情況只能是太子前去拜見皇帝。除非是太子生病,且病的很嚴重,或者東宮出了什麼亂子……

前一種肯定不可能,這時候太子生病顯然不合情理;反過來,如果東宮出了什麼亂子,皇帝大概不會多管,反而可能直接導致廢立之事。

所以這些理由不合理,總不能弄出個皇孫重病的由頭來吧?即便是李承乾願意讓自己蒙受此等詛咒,皇帝也未必相信。這個時候,東宮但凡有絲毫不合乎常理的風吹草動,都會被懷疑。

但魏徵之死卻給東宮送上了一個絕好的理由,魏徵生前是太子洗馬,他去世之後太子殿下深表傷感,設祭進行悼念是合乎情理的。

最爲關鍵的是皇帝陛下對魏徵感情很深,最近一系列的悼念和哀榮便是最好的體現。搞一個祭奠魏徵的活動,李世民動之以情來參與的可能是很大的,而且在祭奠設在東宮,便有充足的理由邀請皇帝前來。

至於被懷疑,也是有可能的,但相對沒有那麼特別,沒有那麼反常。當此之時,外界很可能認爲是東宮想要藉着魏徵之死來挽回形象,挽回在皇帝陛下的聖心,沒有誰會首先聯想到太子打算謀反吧?(。

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40章 淮陽縣男第263章 黜陟使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四一七章第39章 騎青牛的老仙翁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211章 疑陣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4章 東巡計劃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71章 廣而告之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235章 東宮策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297章 蕭月仙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15章 窺探者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282章 薛仁貴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278章 利誘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91章 推恩令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37章 紫袍文武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35章 東宮策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91章 推恩令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93章 宮變始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71章 鴛鴦譜
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45章 暫別人更遠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40章 淮陽縣男第263章 黜陟使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四一七章第39章 騎青牛的老仙翁第124章 迷藏誤撞第211章 疑陣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348章 湖畔火起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305章 三試婚使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73章 西向長安行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339章 紅了眼眶第24章 東巡計劃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57章 機巧的仁孝第71章 廣而告之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257章 並非不堪一擊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8章 莫負春/光燦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249章 太常寺的樂師第373章 白雲觀裡,妙齡道姑第109章 情之所起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235章 東宮策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297章 蕭月仙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370章 公主的禮物第215章 窺探者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282章 薛仁貴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278章 利誘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369章 亭亭公主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191章 推恩令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37章 紫袍文武第1章 尷尬的敗家子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35章 東宮策第231章 貼心的孔穎達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91章 推恩令第267章 被歷史綁架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39章 大唐的福音第424章 唐朝駙馬爺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93章 宮變始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371章 鴛鴦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