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

貞觀十二年的第一次朝會,虞世南上表辭官!

衆臣略感驚訝,畢竟一位重臣退出朝堂,且如此突然,必然會有一些影響。

轉念一想,衆臣又覺此事在情理之中,畢竟虞世南已經八十高齡,也該致仕,頤養天年了。

縱然是不辭官,他又能再活幾年,再站立於朝堂幾載?倒不如趁着現在身子骨還硬朗,回家含飴弄孫,安度晚年,名利雙收。

不過也有人感到驚訝,除了長孫無忌,幾乎所有的紫袍大員都目光凝重。

他們比旁人更清楚,虞世南在當前微妙的朝局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辭官,不會立即有重大影響。但從長遠來看,影響着實不小。

然而皇帝李世民似乎並不詫異,欣然道:“虞卿年邁,爲大唐辛苦多年,安養晚年是應該的,朕准許。”

皇帝批准了?!

見此狀況,很多聰明遠謀之人頓時明白,虞世南辭官並非臨時之舉,而是早就和皇帝陛下商量,並且達成了默契。

也對!一個舉足輕重的重臣,又沒有突發狀況,怎會倉促辭官呢?

既然皇帝現在准許虞世南離開,肯定已經選好了繼任者,或者替代者,或者用另一種方式維持平衡。

那麼究竟是哪種方式?或者哪個人呢?

驟覺形單影隻的岑文本和蕭瑀最爲關心,但他們沒有焦躁不安,亦不曾左顧右盼。一個官員,想要立足朝堂,如果只會用眼睛觀察,前程絕對不會遠大。

李世民對請辭的虞世南好一番褒獎,准許其請辭,並給予不少賞賜,令其安度晚年。

虞世南躬身謝恩,向皇帝行禮後,轉身離開太極殿。永遠離開朝堂。

滿朝文武自發目送這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離去,謝逸注意到,虞世南的精神狀態與先前略有不同。

沒有了先前那般精神矍鑠,此刻看起來越發蒼老。有些疲憊,卻也多了些許輕鬆神色。

從身畔走過時,波瀾不驚的虞世南終究還是沒忍住,擡頭看了一眼謝逸,目光中多有期許鼓勵。

謝逸禮貌點頭示意。他並未多想,只以爲這是一個老領導退休時,對青睞的後輩些許鼓勵。

然後在有心人眼裡,這一幕意義非凡。

許多智謀高遠之人頓時明白過來,爲何一個十八歲的少年可以進入弘文館,因爲裡面剛剛走出去一位垂暮老人。

岑文本和蕭瑀第一時間便意會,蕭瑀眉頭微皺,似乎有些擔憂;岑文本卻神色如常,臉上還有一抹若有若無的微笑,或許這與他身在中書。消息靈通有關。

工部尚書杜楚客的神情就有些複雜了,他的思維略微慢了一點,但終究還是推敲出來龍去脈。

幾個月前,虞世南前往江都,歸來時路過洛陽面聖,想必那時就向皇帝請辭了。也是從那時候開始,李二陛下便開始物色替代者。

毫無疑問,這個替代者是出身陳郡謝氏的謝逸,當年的過江四大僑姓,“王謝”曾爲天下首屈一指的名門。南方士族能夠認可。

唯一的缺陷便是年輕,但如果皇帝有意支持,加以培養,那就不同了。所以中秋文會上。李二陛下有意讓謝逸名滿天下,然後藉着護駕有功加封爲弘文館學士。

那時候,皇帝已經看準了這步棋,布好了局。

不得不說,高明啊!

如果是現在提出遷謝逸爲弘文館學士,阻力肯定會很大。所以皇帝提前悄無聲息便開始佈置。

當時誰也沒想到謝逸的官爵有此等意義,既然無關緊要,又是救駕後的恩賞,誰會冒着觸怒龍顏的可能,輕易反對?

結果,而今已然坐實了謝學士的名頭,生米已成熟飯!

也許這纔是皇帝重視恩寵謝逸的真是原因,而非是其才學出衆,醫術高明之故,至少不全是。

可以預見,作爲南方士族的代表,謝逸將來的前程很遠大,地位也很重要。可魏王殿下不僅沒有籠絡此人,反而多加“謀害”,如此與聖意相悖,是否有風險呢?

杜楚客心中不由開始思量,要不要勸阻魏王李泰……

……

虞世南辭官,算是貞觀十二年,朝堂第一聲響動,讓不少睡眼惺忪的朝臣徹底醒了過來。

不少人還沒回歸神來,禮部尚書王珪出列了。

“陛下,臣有本奏。”

“叔玠所奏何事?”李世民客氣稱其表字,微笑着詢問。

王珪躬身道:“陛下,三品已上遇親王於路皆降乘,非禮,請廢之!”

此言一出,朝堂上等若響起一聲驚雷,讓所有人心頭一震。

禮部尚書的意思是:三品官員在路上遇到親王,需要下車馬避讓行禮,這事不符合禮制,請求廢除!

話音落地,魏王李泰心裡便猛然咯噔一下。

原因有二,其一,最近一段時間,自己是這項規定的最大“受益者”;其二,王珪是自己的老師。

王珪突然提出這麼一個請求,意味着什麼呢?

李泰尚在猜疑,御座上的李世民卻微怒道:“卿等自覺尊貴,欲輕視朕的皇子兄弟嗎?”

“陛下,諸王位次三公,今三品以上皆爲九卿、八座;依禮,爲親王下車馬行禮,確實不合適。”這次,說話的卻是善諫的魏徵。

謝逸遠遠瞧見,心中不免猜測,看來很多人不喜歡這條規定。

廢除也好,李淵和李世民兒子都不少,大唐的親王一抓一大把。遇到一個便得下車馬委實費事。平素還好,遇到雨雪天,豈非是自找苦吃?

李世民眉頭皺起,不悅道:“人之壽數難料,萬一太子不幸早亡,誰能知道哪個皇子他日會成爲儲君,爲卿等君主?而今怎麼能輕視他們?”

李泰聽到這番話,心中不由波瀾起伏!

可見父皇堅持,不想不讓步,如此也好,親王在禮節便不比太子差多少。至於朝臣們的怨懟,往後自己低調謙虛些就是,儘量免除重臣行禮,似乎還能落下謙和平易的美名。

還有父皇提起,萬一太子早亡……

是啊!上個月太子遇刺,不就險些喪命嘛,能不能坐上龍椅,還得看命數,看運氣。如果太子運道不好,倒臺或是早早喪命,那麼……

李泰心中剛泛起一絲念頭,王珪便躬身正色道:“陛下,自周以來,帝位爵位皆是父死子繼,長幼有序,而非兄終弟及;此舉是爲杜絕皇子覬覦儲位,堵塞禍亂之根源,保障江山穩固,爲政君王當深以爲戒。

之前太子殿下雖然遇刺,卻僅是受傷,身體康健無虞,且太子妃有孕,東宮即將有子嗣。依禮制,國祚傳承有序,還請陛下慎言!”

……(。

第235章 東宮策第321章 徐慧第347章 齊州亂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59章 儲君之憂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81章 永爲君倚第278章 利誘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393章 宮變始第311章 雲騎尉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76章 無理取鬧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68章 新氣象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52章 公主有賞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321章 徐慧第321章 徐慧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2章 制勝有道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97章 蕭月仙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49章 問罪納諫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59章 儲君之憂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321章 徐慧第206章 夷男的難處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211章 疑陣
第235章 東宮策第321章 徐慧第347章 齊州亂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76章 河東風雲起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59章 儲君之憂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34章 城門宮闕次第開第314章 夏夜晚風拂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313章 魏王邀寵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55章 爲君敢與天下敵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81章 永爲君倚第278章 利誘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220章 家書抵萬金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416章 母以子貴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393章 宮變始第311章 雲騎尉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76章 無理取鬧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68章 新氣象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第116章 長史謝逸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52章 公主有賞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135章 誅心之刀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67章 秋水溢東都第321章 徐慧第321章 徐慧第54章 李泰的憤怒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174章 九成宮變第346章 狠心的舅舅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87章 長安望北人第22章 制勝有道第303章 碰壁的祿東贊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97章 蕭月仙第354章 非常家宴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208章 大唐的厚禮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161章 二丫要報官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159章 高手登門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30章 晉王病重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49章 問罪納諫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202章 農夫與蛇第323章 蒙圈的侯君集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59章 儲君之憂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321章 徐慧第206章 夷男的難處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129章 他們眼裡的落水狗第211章 疑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