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秋水溢東都

一層秋雨一層涼,連綿多日的秋雨之後,秋老虎徹底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寒涼與潮溼。

謝逸站在廊下,抖抖有些潮冷的衣袍,看着漫天瓢潑大雨,不由輕嘆一聲。

自打中元節後,洛陽便開始下雨,到如今已經快半月有餘。雨勢之大,連綿之久,已經與江南的梅雨有一比了。

連綿的秋雨導致很多棘手問題出現,首先是秋收遇阻,很多莊稼根本沒來得及收割,泡在雨水中已經發黴發芽。

毫無疑問,今年中原之地的秋糧必定減產,甚至絕收。李世民與當朝宰相,戶部官員又少不得要費心費神。

相比於秋糧歉收,水災無疑更爲嚴重。

半個月的秋雨後,黃河、洛水和伊水皆是水勢滔滔。尤其是貫穿洛陽城的洛水,更是洪峰連連,水面幾乎與堤壩平行,甚至開始溢出。

幾乎整個洛陽城已經泡在水中,連地勢相對較高的洛陽宮也已經積水盈尺,御河溢滿根本起不到該有的排水效用。

御苑苗圃已經徹底泡在水下,水位已經逼平廊下的臺階,再有一半日便會漫上臺階,溢入室內。

很鬧心的事情,看到室內石板上滲出的水珠已快匯成涓涓細流,謝逸實在無力吐糟。

這洛陽宮,或者說洛陽城選址有沒有問題啊?皇宮城池動不動就受洪水威脅,這可不是鬧着玩的。

或者今年秋季天氣異常,是百年不遇的大雨洪澇?自己運氣這麼差,來大唐不到一年,便遇上這等極端奇葩天氣,真是……

洛陽宮已經不能再待下去了,最多明晚,雨水便會漫入宮室,無法居住。古代的房屋好像主要是夯土修築,在水裡泡久了……

謝逸擡頭看了看牆體,總覺得會有隨時倒下的可能。都到這份上了,李世民究竟還在墨跡什麼?

謝逸覺得很有必要先準備兩艘救生艇,以備不時之需。

……

貞觀殿裡,李世民又再來回踱步,速度比之前快了許多。

房玄齡、李孝恭、程知節和張亮等人都在,目的便是商討如何應對眼下的水災。

“陛下,請您儘快移駕,洛陽宮水患嚴重,不宜再駐蹕。”洛州大都督府長史張亮頓首懇求,請皇帝來洛陽巡幸本是有面子的好事,卻不想遇到多年不曾有的秋雨和水患。皇帝因此有絲毫閃失或不適的話,他吃罪不起。

“洛陽城裡,百姓民房如何?”

“低窪處房屋有損毀,距離洛水較遠的坊市還好,官府應對及時,暫時並無人員傷亡。如今百姓大都前往附近高地,或者城外的親友家借宿。”張亮趕忙稟奏。

李世民點頭道:“從含嘉倉抽調糧食,儘可能多搭建帳篷竹木屋,保證百姓生計居所。”

“是,臣遵旨。”

李世民旋又問道:“玄齡,漕運和堤防怎樣?”

“洛水與黃河都暴漲,水浪湍急,漕運暫時已經停了。洛水雖溢,但堤防無礙,倒是黃河……”

房玄齡遲疑道:“據工部和漕運衙署的水工推斷,如果大雨繼續,恐有決口危險。臣已經行文沿河各州縣,命刺史縣令親自上堤,並抽調兵丁民夫,密切關注堤防,及時加固堵塞。”

“好,這就好!”

“陛下,防災救災之事已經安排下去,朝廷各衙與州縣會盡心盡力的。請您早些移駕吧,龍體安康爲重。”

“明德宮地勢甚高,請陛下移駕暫避風雨。”

李世民沉吟道:“是哦,明德宮和飛山宮地勢高些。好,你們隨朕前往明德宮,至於飛山宮騰出來收留百姓,這麼大的雨,帳篷竹屋可暫避一時,卻無法長久棲身。秋涼了,不能讓百姓挨餓受凍。”

“吾皇仁德,皇恩浩蕩,臣替洛州百姓謝陛下隆恩。”張亮當即跪伏在地,痛哭流涕,感恩戴德。感激李世民幫他解決了一個很大的麻煩,同時不忘拍上一記馬屁。

“秋雨不斷,水患肆虐,雖然嚴峻,卻總能應付過去。天災不可怕,朕擔心的是人禍,人言可畏啊!”李世民若有所指地輕嘆一聲,輕聲道:“玄齡,你密切注意此事。”

房玄齡心知肚明,當即應允,然後簇擁着皇家移駕,離開積水尺許的洛陽宮。

帝王,皇子女,公卿大臣當然不會有涉水而行的苦惱,皆有侍衛擡着軟轎,踩在沒膝深的冷水中,送上馬車或舟船,護送離開洛陽宮,前去城外高處的明德宮。

謝家也在搬遷的人羣中,也不知是侍衛疏忽,還是看不起一介縣子,給準備了馬車,卻沒有軟轎,哪怕是一塊可做替代的木板都沒有。

一衆侍衛只是搬走了那幾口未收穫的大缸,沒多理會旁的,謝家人不得不面對涉水出門,再乘馬車的窘境。

雖說雨水寒涼,短時間涉水倒也不打緊,謝逸本人沒什麼問題,麻煩的是嫂子杜氏和妹妹小蠻。

或背或抱,只有這兩個途徑。

謝逸無奈,只好將妹妹小蠻背在背上,用軟布繫牢靠,然後彎腰欲將嫂子抱起,涉水出門。

杜氏下意識推辭道:“三郎,這樣不好……我自己走出去吧!”

“雨水冰涼,且尺許之深,你受不住,事急從權,莫要遲疑。”

“可是……”

“可是什麼?”謝逸笑道:“總不能讓那些侍衛來揹你吧?讓旁人佔你便宜,我可不願意。”

說罷,不理會杜氏的反應,彎腰來個公主抱,將嫂子杜氏抱在懷中。

雖說此情此景已經不少,但被他強有力的臂膀抱着,緊挨着他的身體,加上聽到他的那些“渾話”,杜氏還是會有羞澀,會有些難爲情。

坐上馬車,謝逸擦拭涉水的腿腳,換上乾淨的鞋襪,乘坐馬車緩緩而行。因車廂裡放置了些許行裝,是以空間狹小,小蠻坐在杜氏懷裡,而杜氏則緊緊依偎着謝逸。

其實如果想要避開,還是有空間的,但杜氏沒有,或者說她忘記了。而是緊靠謝逸堅實的胸膛,只覺得很舒服,很愜意,還很享受,直到出城後許久,杜氏纔回過神來,發現這個“尷尬”的事實。

他越來越難以抗拒,杜氏越發擔心,萬一哪天自己心軟,失了分寸,陷於柔情……一念之差,會不會鑄成大錯?

……

明德宮在洛陽城外,屬於皇家行宮,地勢較高,無水患之憂,亦相對乾燥。

李世民帶着兒孫,以及陪同東巡的重臣們搬至此間。當晚,又一場暴雨襲擊了洛陽城,加上山洪暴發,洛水暴漲,溢入洛陽宮。積水最深處達四尺有餘,皇宮左掖門毀於水中,宮室共計十九所或毀或損。

洛水沿岸的六百戶房舍,盡數毀於洪水,流離失所的百姓比比皆是。

後怕慶幸的同時,李世民立即下旨,將飛山宮之玄圃院,分給遭水之家,賜布帛糧食救災。

隨後又頒佈詔書,免除洛州今秋賦稅徭役,災後發放米糧救助受災人戶。總之,一副皇家、官府與百姓共渡難關的姿態,暫時緩解受災百姓的驚慌與怨懟情緒。

只是如此還不夠,李世民隨後又下旨,詔以災命百官上封事,極言得失。即讓百官就水災問題上書言事,儘量指出得失。

得失?

誰的得失?朝廷的,官府的,還是你李二陛下的?

謝逸得知後不由苦笑,李世民這算是自找苦吃?還是說…有意藉此事下一盤大棋?

*

PS:上三江推薦了,求收藏,推薦票的同時,也求下三江票。

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309章 龍擡頭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56章 魏王發願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9章 騎青牛的老仙翁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278章 利誘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295章 你走吧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9章 騎青牛的老仙翁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43章 靜候佳音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2章 制勝有道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27章 謝郎歸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31章 長史的意義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211章 疑陣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359章 暗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2章 制勝有道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
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406章 爲與佳人長相守第264章 不仗義的李二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190章 使至塞上第180章 臨行準備第308章 輕紗難掩俏臉紅第118章 甜棗與臺階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175章 熟悉的陌生笑臉第172章 落魄阿史那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309章 龍擡頭第7章 何人筆下出佳作第149章 兒行千里母擔憂第239章 燈下錯辨美人顏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23章 兩君一臣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50章 諸子盼得君父前第56章 魏王發願第14章 神醫聖藥第39章 騎青牛的老仙翁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388章 朕失一鏡第278章 利誘第408章 殺子求儲第295章 你走吧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112章 新歲朝會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155章 一拍即合的可能第39章 騎青牛的老仙翁第179章 立功機會第411章 再還個人情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243章 儲位之爭始今日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10章 打結的衣帶第332章 教子之方第43章 靜候佳音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05章 篝火晚宴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234章 稱心如意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306章 淮陽侯的答案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22章 制勝有道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283章 期望的怨恨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236章 文臣武將第227章 謝郎歸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328章 復仇者聯盟第229章 李世民的遠慮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123章 御苑私語第329章 大明湖畔的徐慧第331章 長史的意義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37章 紫袍文武第271章 求娶方式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211章 疑陣第61章 意外的邀請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4章 烏衣巷裡人家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17章 故鄉自有貴人助第60章 李二的壞習慣第359章 暗棋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397章 危急時刻第140章 軒然大波第22章 制勝有道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291章 報捷與請罪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255章 平局成爲一種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