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謝公砸缸驚天下

八月十五,中秋節。

有賞月賞秋的活動,但月餅這年頭尚未出現,謝逸不免有些失望。

今日明德宮前的廣場上擺起來了連串的案几,足夠數百人就坐入席。說是舉辦文會,實際上已然是文會與宴會的結合,後者的意味可能更爲明顯。

殿前正中搭起一座臺子,那是皇帝的御座所在,左右兩席屬於魏王李泰和晉王李治。至於晉王公主兕子和魏王世子李欣並無資格參加。

宴會的規模很大,只要人在中原,距離洛陽不是很遠,都收到了魏王李泰的請柬。說是請柬,但與聖旨沒什麼區別,只要不是重病臥牀,喪事守孝,都得乖乖前來赴宴。

座次安排也頗有講究,左僕射房玄齡與河間郡王李孝恭分列左右第一席,程知節和張亮次之,侯君集也特意從陳州趕來。

除此之外,還有禮部侍郎李百藥、殿中御史崔仁師、陝州刺史崔知溫、東宮學士盧彥卿、尚書左丞盧承慶、平陰令鄭知賢,新鄭縣南鄭元嘉、羅山縣令王仁祐……

職位不重要,重要的是姓氏——崔盧鄭王李,五姓世家門閥盡在其中,正是山東士族在朝堂上的代表人物。

很湊巧,這些人本來或在長安,或在地方任職,結果近來紛紛接到監國太子李承乾的詔令,奉旨外出公幹。地點恰好在中原範圍以內,距離洛陽並不遠,故而理所當然地收到了魏王李泰的邀請。

如果只是一兩個人受邀,那是巧合。但到達洛陽,見到彼此之後,衆人便心知肚明,這是皇帝陛下有意而爲之,有意讓“五姓七望”的代表前來東都赴宴。

除了他們,各門閥世家還有些許才俊士子分散各席。當然了,規模相對較小的山東高門大戶也都有代表或子弟前來。比較特別的是,還有一些洛陽本地士紳、平民、農夫亦列於後席。

毫無疑問,李二陛下煞費苦心,頂着天大的壓力在明德宮設宴,意圖正是他們這些山東世家門閥。

吃喝不解決問題,宴會只是手段,那麼李二陛下葫蘆裡賣得什麼藥呢?

……

明月昭昭,秋風徐徐,有些小冷,謝逸很慶幸自己要了風度,也要了溫度。只是案几上的食物,剛上桌已經過涼透,壓根就沒打算讓人吃嘛,李二這待客之道真是……

看吧,上百盞明燈火把之下,壓根沒人動筷子,都盯着李二陛下,有些埋怨,也有期待,也很忐忑。

也許是覺得時間已經成熟,李世民朗聲道:“諸卿在此,朕有幾句話要說。前些日子秋雨連綿,致使洛州秋糧幾盡絕收,民居多有受損,朕甚爲痛心。爲助洛、陝諸州受災百姓度過艱難,特免去兩年賦稅,依人丁賜以米糧布帛。”

“陛下聖明,陛下仁德!”百官幾乎異口同聲拍馬屁,卻也很機械,等着皇帝你爆大料的,結果……褲子都那什麼了,你就給我聽這個?

“每每遇到水旱災,朕最擔心的便是老百姓餓肚子,洛州此番水災,好在距離含嘉倉近,可以就近調運糧食賑災。再不濟,有運河之便,可以從江南運糧來。”

李世民似乎在拉家常,悠悠嘆道:“可換了是其他地方,無糧倉之充盈,無水運地便利,該如何是好呢?所以啊,朕一直在想,如果有畝產幾石,十幾石,甚至幾十石的莊稼,讓百姓糧倉充盈,餘糧充足,該多好啊!”

底下一衆臣民聞言,要麼心頭一動,要麼想要捧腹大笑,李二陛下瘋了嗎?想糧食想瘋了。十幾石,幾十石的莊稼,做夢吧!

不過念在場合莊重,李二陛下又是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衆人紛紛加以剋制,終究沒笑出聲。

李世民話鋒一轉:“可惜關中的麥子只能產出兩三石,江南的稻米也不過畝產五六石,十幾石,幾十石的糧食……朕原以爲沒有,結果有人給朕帶來些許種子……”

在場之人皆是心頭一震,沒聽錯吧?聽皇帝這話中意味,天下真有畝產十幾石的糧食?怎麼可能,欺負我們不懂種田是嗎?

“陛下,果真有這樣的莊稼?”一位年老士紳顫聲詢問。

“淮陽縣子謝逸,你來告訴大家。”

衆人的目光齊刷刷地落在左首第六張案几後,那處坐着一個年輕人,從座次來判斷,地位不低。再看下年紀,起初衆人都他以爲是皇室宗親,或者勳貴之後。沒想到竟然是小有傳言的淮陽縣男……怎麼又成縣子了?

“臣遵旨!”謝逸從容起身,第一次在數百位官員和山東才俊面前亮相。

“在下謝逸,陳州淮陽人氏,去歲冬季不慎落水,危急之時得一白鬚白髮的仙翁所救。仙翁賜給在下幾樣種子,並教授種植之法,分別是玉米、土豆、辣椒和番茄。”

謝逸朗聲道:“之後老仙翁騎青牛而去,在下以爲身在夢中,但種子卻放在身邊,方知並非虛幻。”

什麼情況?好像很離奇的樣子,玉米,土豆……那是什麼東西?白鬚白髮,騎青牛的老仙翁,莫非是……

衆人正思緒飄飄時,謝逸朗聲續道:“因仙人夢中叮囑,要將種子獻與皇帝陛下,開春後在下便照辦了。

春夏之時,陛下將洛陽宮御苑平整作爲苗圃,與臣一道躬耕種植,辛勤培育,今年……第一季的果實已經成熟了。”

咳咳,謝逸無奈,此時此刻,少不得拍幾句馬屁。衆人也都回過神來,重點在這裡,新糧食……難道真的畝產十幾石?怎麼可能呢?

“擡上來!”李世民起身一揮手,便有幾十個侍衛擡着幾口大缸擺在階下。

謝逸上前道:“爲避水患,御苑裡的果實已然收穫,此間還有幾株,請大家一同見證果實模樣,以及其產量。”

燈火之下,玉米杆已經有些枯黃,但依舊挺立,兩棒子已然快乾枯,然十分飽滿。

謝逸上前,掰下棒子,當着所有的面剝開外殼,去掉玉米鬚,將黃澄澄的玉米棒高高舉起,然後一粒粒地扣下玉米粒……

這就是玉米?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確定自己沒見過,果真是新莊稼?

“按照每畝地的種植株數,以及每株所產出的數量推算,每畝地保守可產出三到四石。”謝逸朗聲道:“此物的口味與產量比糜、粟更佳,接近麥面……以後黃河兩岸冬種小麥,夏植玉米,其產量……”

不用謝逸多言,下面的人……尤其是最後的那些士紳、農戶,已經掰着指頭算清楚了,每畝地可以收穫五六石糧食,已經能趕上揚州的良田了……

“還有,此物叫土豆,一畝地可以種植二千株,現在我們看看一株能產多少?”謝逸笑了笑,從侍衛手中接過一個鐵錘,猛地砸在大缸之上。

一個經典的畫面在這一瞬間定格,後由閻立本執筆作畫紀念,多年後史書稱之爲——謝公砸缸驚天下!

缸碎,泥土四濺!

謝逸伸手刨開泥土,從中翻出四五個大大小小的果實。那模樣,表皮好似與山藥相近,但還是無人見過。

當場稱量,土豆果實共計兩斤一兩……

一畝兩千株,那就是……天啊!畝產四十石?!

朝廷官員和才俊士子們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最後面的農夫已然老淚縱橫,嚎啕大哭,祖祖輩輩哪見過畝產四十石的糧食?只需種上一兩畝,全家人便再也不會餓肚子了……

“此物產量之高,大家有目共睹,且耐旱易活。即便是換做貧瘠之地,乾旱年景,也能有十多石的產量。”

“果真嗎?”有人小聲詢問,大抵在想會不會是皇家爲了作秀,故意在缸中多塞了果實?

“千真萬確。”李世民不失時機上前,朗聲道:“眼下種子有限,朕正派人多加培育……待三五年後,朕會逐步將種子派發天下,讓天下農夫自己種,自己稱量,看看畝產多少?以驗證朕有無虛言!”

第203章 回紇人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170章 紅袖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78章 利誘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212章 隱遁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87章 “狼窩虎口”第37章 紫袍文武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24章 東巡計劃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191章 推恩令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282章 薛仁貴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309章 龍擡頭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終章幸有你們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24章 姻緣事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309章 龍擡頭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368章 新氣象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2章 制勝有道第22章 制勝有道第278章 利誘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98章 武媚娘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241章 高昌亂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94章 鄭女難嫁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07章 智者移山終章幸有你們
第203章 回紇人第85章 唱出大戲第275章 國公李績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130章 危機來時天花起第233章 順勢而爲第402章 帝王之難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170章 紅袖第120章 上元佳節第315章 不簡單的表象第222章 問罪羔羊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278章 利誘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44章 王家餘孽出洛陽第364章 東宮變故第237章 謝逸的推辭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212章 隱遁第173章 歷史書寫者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272章 河東張士貴第87章 “狼窩虎口”第37章 紫袍文武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24章 東巡計劃第296章 河間王薨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191章 推恩令第395章 一觸即發第53章 任性熊孩子第365章 嫵媚的傾聽者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307章 智者移山第282章 薛仁貴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153章 魏徵的歉意第108章 執子之手第26章 暗布荊棘的橄欖枝第144章 事在人爲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80章 黑夜裡的心境第309章 龍擡頭第375章 女兒嬌羞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終章幸有你們第374章 偷香尋玉第224章 姻緣事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113章 朝堂驚雷響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413章 愚不可救第400章 棘手的尺度第309章 龍擡頭第300章 文成公主第409章 蛛絲馬跡宋州城第421章 皇恩如故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22章 報復式提親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38章 爲時未晚,爲時已晚第104章 尋蛛絲而追馬跡第160章 買香水的少女第368章 新氣象第115章 晉王開府第189章 金城郡主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312章 偷得浮生數月閒第304章 公主擇婿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281章 山崩地裂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137章 文本說吳第22章 制勝有道第22章 制勝有道第278章 利誘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74章 大長公主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298章 武媚娘第228章 有女亭亭初長成第226章 嫁得長安如意郎第241章 高昌亂第390章 送上門的絕好理由第94章 鄭女難嫁第336章 強人所念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307章 智者移山終章幸有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