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亭亭公主

謝逸是在回長安的路上得知消息的,一來是東宮醜聞一度傳遍天下,二來鄭麗婉那邊也及時將消息彙總,傳送給了途中的謝逸。¢£,

這個結果完全在意料之中,作爲未卜先知之人,謝逸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

李承乾終究敗給了自己的性格,身爲太子竟然稀裡糊塗在東宮搞出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來,完全是自己找死的節奏。

在東宮搞角色扮演,這原本算不得什麼大事,奈何古板的老學究們不能理解,尤其是這些行爲與太子的身份不相匹配。這就出問題了,偏偏稱心這事又爆出來,真是……

士大夫,貴族勳爵們私生活混亂,加來蓄養男寵,姿容俊美的少男都不是什麼秘密,甚至還被認爲是風雅之舉,但這些事情發生在太子身上便成了有違人倫,被人唾棄了。

貌似有些不公平,但誰讓他李承乾是太子呢?樹到招風,位高權重,那麼行事的標準自然就與旁人不同了。畢竟儲君是天下最爲特殊的位置,其行爲準則往往也是最爲複雜,最難以捉摸的。

李承乾顯然沒有把握好,所以他只怕在東宮呆不長久了。

雖然貞觀十七年還沒有到,但是最明顯的兩個訊號已經出現了,按照原本的歷史節奏,齊王李佑謀反以及稱心事件後不久,李承乾就謀反了。

現如今時間線已經錯亂,已經失去了參考的價值,但是就眼前的事件發展狀況來看,倒是頗有跡象。

李承乾究竟會不會反,什麼時候反這就不好說了。不過有了這件事的打擊,李泰肯定要少不得會在背後搗鼓。哼哼。

這次的東宮醜聞很是蹊蹺,雖說沒有確切的證據,但是謝逸覺得有充分的理由懷疑李泰。他有充分的動機,也會是既得利益者,爲人並不安分,不是他還能有誰呢?

有李泰不斷搗鼓挖牆腳。李承乾的儲君之位焉能坐穩?所以歷史軌跡的大體方向應該是不會改變的。

至於李泰,在原本的歷史上李承乾倒下之後,李泰也順勢被貶謫出了長安,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

這是謝逸最希望看到的局面,這對李治二來再好不過,對自己而言更是再好不過。

不過這一切還都未發生,或者需要一個契機纔會發生,也許這個契機已經不遠了。

……

回到長安的時候已經是臘月二十八,與後世在外工作年根才巴巴趕回家的情況十分相似。這幾年似乎也都是如此。

總算是趕在過年前回到長安,已經算是殊爲難得,謝逸沒什麼苛求的。回到長安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去皇宮拜見皇帝,這次辦的事大事,還擔負了軍職,回來之後必須要對皇帝陛下有個交代。

到了城之後直奔皇宮,宮門口的侍衛應該是提前得了吩咐,得知來着是謝學士後。當即前去奏報。

隨後沒多一會便有一個內侍匆匆前來,引着謝學士往承慶殿而去。一路上還陪着笑臉說陛下日理萬機,十分忙碌,特意抽了時間召見謝學士云云。

謝逸淡淡一笑,內侍的態度某種程度上算是風向標,說明李二陛下那邊對自己基本還算滿意。至少態度上沒有明顯冷峻或者奮鬥,這便好。待會入承慶殿面聖也好心裡有數。

進入承慶殿,照舊是臣子拜見君王的節奏,見禮之後卻是短暫的沉默。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才問道:“一路風塵,辛苦了。”

聲音很低沉,謝逸心中微微一動。輕聲道:“臣爲陛下盡忠辦事,乃是恪盡職守,不辛苦。”

“嗯!”李世民點頭道:“齊州的事情辦的不錯,沒讓戰事擴大,你有功於大唐。”

“回陛下,臣不敢居功,齊州戰事得以迅速結束,和吳王殿下麾下將士積極效命,以及英國公的支持大有關聯。”

謝逸表現的十分謙虛,絲毫不敢居功,而是將吳王李恪和英國公李績的功勞放大。

“固然有他們的緣故,但前線作戰主要還是你在領兵,所以不必謙虛。”李二陛下卻態度堅決,似乎鐵了心要給謝逸一份功勞。

謝逸卻趕忙躬身道:“陛下莫要折煞臣,是臣無能,沒有及時查到王君度和陰弘智等人的行徑把柄,以至於皇五子走上不歸路……”

這纔是重點,謝逸摸不準李世民在李佑一事的態度,任何一個父親大概都不希望看到父子相殘的局面。也許李世民會對李佑謀反之事耿耿於懷,甚至因此遷怒到自己,畢竟當初李二陛下派遣自己前去齊州,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就是調查魑魅魍魎,以及其與齊王府的關係。

從理論上來說,如果謝逸的行動足夠及時,是可以阻止這場悲劇的,那麼父子相殘的局面就不會出現。

在這件事上,雖然李世民公開的態度十分嚴厲,將李佑稱之爲逆子,態度似乎很堅決。但這些都是政治上的需求,是對天下人的一個交代,作爲一個父親,李世民內心到底怎麼想很難說。

正是因此,謝逸表現的十分謹慎,甚至不惜因爲此事而請罪。

聽到這句話,李世民沉吟片刻,輕輕搖頭道:“此事不怪你,天意如此,他要反,誰也就不得他。”

“陛下……”

李世民搖頭道:“罷了,事已至此沒什麼好說的。對了,李佑如今何在?”

“在齊州之時臣便已經和劉尚書交接,並不十分清楚,不過途徑洛陽時聽說皇五子生病,正在洛陽醫治。”

“好,朕知道了。”

躬身在側的謝逸猛然心中一動,怎麼忽略了這個特殊的情況呢,李佑謀反是李承乾謀反的訊號沒錯。但是李佑兵敗還在押送的途中,且多有遷延,如今沒有入長安,此事就等於尚未有直接的作用。

試想一下。叛亂的李佑進入長安之後會是什麼情況?會不會引發新的風波甚至是動盪呢?也許這纔是真正的標誌性訊號吧!

就在謝逸愣神的空檔,李世民說道:“你有功,便應當論功欣賞,朕已經吩咐殿中省給你製作了淮陽郡公府的匾額。”

“呃,啊……”謝逸再次微微錯愕才反應過來,感情自己的爵位再次提升。竟然到了郡公的地步。

公爵啊,距離國公僅有一步之遙,這算是莫大的成就和恩典了,實在有些……謝逸並未奢望可以提升的這麼快,但現實卻是如此,故而難免有些驚訝,

“謝陛下恩典。”

李世民淡淡道:“用不着這麼客氣,你得這個郡公,除了因爲齊州之事。還因爲玉米和土豆豐收之故……將來天下百姓都能吃上了飽飯,若沒有給你賞賜,他們會替你打抱不平的。”

“陛下言重了,能爲大唐貢獻些許是臣的榮幸。”

“如此甚好,元日將至,回家去休息吧,上元之後回來任職。”李世民又補充道:“如果你要去輞川別墅,臨走之前去一趟芙蓉園見見雉奴。”

“是。臣自當前去拜會晉王殿下。”

無論李世民說不說,身爲長史謝逸都要去芙蓉園見李治。晉王大婚之事自己錯過了。如今回到長安再不第一時間前去拜會,那就有些說不過去了。再者,晉王李治是自己手中最緊要的底牌,他的安危和狀態對自己而言十分重要。

半年時間自己沒有在長安,也不知李治的性情會不會有什麼變化?這些東西也都是至關重要了。至少謝逸不想完全失去對事情的瞭解和足夠的把握。

來到芙蓉園的時候,晉王李治幾乎是親自迎出來。臉上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半年多不見,李治臉上的稚氣差不多已經消失殆盡。或許是因爲年歲長大,加之成婚的緣故,如今看起來更爲成熟,行事也更爲穩重一些。

“謝長史。你總算是回來了,之前你在齊州,本王甚是擔心啊!”李治幾乎是一把拉住了謝逸的手,良機噓寒問暖。

“有勞殿下掛念,臣在齊州一些都好。”看到李治越發成熟,但熱情依舊,謝逸是由衷的高興。

“回來就好!”李治當即拉着謝逸往芙蓉園裡而去。

謝逸問道:“殿下呢?這些日子都好嗎?”

“最近幾個月外面不怎好。”李治輕輕一嘆,旋即續道:“本王倒還不錯,大部分時候留在這芙蓉園裡讀書。”

“兩耳少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如此甚好。”謝逸對此十分滿意,現在皇子之爭纔剛剛開始要步入白熱化階段,現在置身事外才是最明智的選擇。自己不再長安,並未教導李治,但他本人似乎很有悟性,做的很好。

謝逸續道:“錯過了殿下大婚,臣甚覺遺憾啊!”

“是啊,是有些遺憾,本王原是希望謝長史作爲我們夫妻的見證人,可惜謝長史有公務在外。”李治道:“不過謝長史的禮物收到了,王妃也很喜歡。”

“那就好!”

李治笑道:“妍兒一直想要當面感謝長史促成我們的姻緣,今日方有機會……”

“哪裡,王妃太客氣了。”

“在晉王府,謝長史就不要客氣了。對了,兕子也在芙蓉園,謝長史一道前去見見吧,兕子也挺掛念你的。”李治倒是不見外,直接拉着謝逸進了芙蓉園。

當此之時,臨湖的暖閣之中,一個端莊秀雅的少婦與一個亭亭少女正在研磨練字。毫無疑問,正是晉王妃王妍和晉陽公主兕子。

謝逸到來的時候,對王妍並未有太大驚訝,還是那般端莊淑雅,年紀雖小卻多了幾分成熟高貴氣息。看來她已經很好地適應了皇室王妃的生活,與李治在一起生活的也很幸福。

倒是晉陽公主兕子讓謝逸眼前一亮,微微有些驚訝,大半年不見,兕子一下子長高了很多。臉上雖然還有幾分稚氣,但已經不是當初懵懂的小女孩,好像才十一歲,竟然長這麼高了,一張俏臉也顯得越發的清秀,儼然已經有了亭亭少女的意味。

“謝逸見過王妃、公主殿下。”

“謝長史回來了?!”姑嫂兩個幾乎是異口同聲,但語調明顯有些不同,王妍是端莊禮貌的那種,但兕子的明顯有些激動。

謝逸笑道:“是的,今日剛剛到長安,錯過了王妃和殿下的婚禮,甚感遺憾,今日是前來補上祝賀的。”

“謝長史客氣,晉王府多虧有長史打點輔佐,而我能與殿下相遇,有這份姻緣,也多虧謝長史。”王妍倒是個感恩圖報之人,也很聰慧,表現的十分禮貌。

晉陽公主兕子則問道:“齊州戰火,謝長史一切都好嗎?”

“都好,有勞公掛懷。”謝逸明顯感覺到,小公主長大了,越發有大人的氣質了。照這個樣子,恐怕要不了兩三年就該嫁人了,也不知道誰有這個好福氣能娶到……

慢着!

念及此處,謝逸猛然心中一驚,想到了一件極爲可怕的事情。大唐的公主有很多,駙馬也很多,前世加上今生謝逸已經基本弄清楚。但是從來不曾聽說過晉王公主的駙馬,如果沒有記錯,在原本的歷史上她十二歲的時候就英年早逝……

而此刻,眼前的小公主已經十一歲,她會不會……雖說蝴蝶效應已經產生,但作用究竟會有火大?如果說以前,謝逸可能不會太當回事。

但李佑和稱心的事情發生後,謝逸冥冥之中有種感覺,那就歷史的進程和邏輯基本沒有改變。所以有的人和事或許還是回……

十二歲英年早逝,多半與身體有關,而身體健康又是個長期問題。所以……謝逸忍不住仔細看了看晉陽公主兕子,然後在心中泛起一種強烈的關懷:她會不會從現在就已經罹患了某種疾病?

這種擔心並非是無的放矢,一旦真有個什麼,這朵剛剛開始綻放的鮮花將會李績枯萎,這不是謝逸想要看到的。所以他覺得有必要那天找孫思邈來給大家好好做個體檢,但願能夠防患於未然。

而那邊晉陽公主兕子不明所以,心中難免覺得有些古怪:謝長史何故這樣看着我?(。)

第268章 蒲津關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359章 暗棋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298章 武媚娘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191章 推恩令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354章 非常家宴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52章 公主有賞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295章 你走吧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92章 初雪邀宴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18章 何陋之有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368章 新氣象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18章 何陋之有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章細嗅薔薇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59章 儲君之憂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216章 盼救兵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68章 蒲津關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111章 楊妃教子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68章 蒲津關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14章 神醫聖藥第40章 淮陽縣男第3章 同炕而眠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48章 兩小無猜第262章 河東行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
第268章 蒲津關第119章 猜測構陷一步遙第405章 塵埃落定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143章 龍孫名象第359章 暗棋第326章 秘旨連夜來第310章 謝氏長子第201章 夷男的小心思第292章 太極殿上響驚雷第366章 東宮醜聞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199章 小小僵局第298章 武媚娘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353章 潛在對手第128章 風雲突變第403章 謀儲之嫌第191章 推恩令第345章 唯恐天下不亂第419章 被冷落的長史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354章 非常家宴完本兼新書宋揚天下第210章 危機中的機會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52章 公主有賞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425章 帝王遲暮第295章 你走吧第418章 太子歸屬第92章 初雪邀宴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380章 風雨將至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110章 吳王李恪最英武第18章 何陋之有第372章 久別重聚第368章 新氣象第184章 憤怒的結社率第18章 何陋之有第30章 晉王病重第360章 還有一個戰場第376章 良緣早註定第165章 或有昭儀第240章 程駙馬的邀請第38章 重臣外放有名堂第106章 幾處風波將要起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126章 帝心深沉第200章 真珠可汗第157章 嫁娶吉日第389章 人去天變第章細嗅薔薇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343章 命中註定的剋星第65章 君之謀,帝之忌第218章 豎子莽夫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131章 欺君之罪第59章 儲君之憂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286章 吐蕃人的執着第188章 深秋寒冬將要至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410章 故人重逢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216章 盼救兵第351章 舊事重提第58章 花露清香蚊蟲遠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268章 蒲津關第21章 春/宵一刻值千貫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111章 楊妃教子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11章 討厭的不速之客第268章 蒲津關第194章 國舅難當第401章 主次不分第29章 天倫與權謀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168章 恍然知誤會第78章 龍顏怒時多猜疑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61章 兩不相干第169章 輞川別墅第14章 神醫聖藥第40章 淮陽縣男第3章 同炕而眠第280章 大膽的設想第48章 兩小無猜第262章 河東行第72章 名滿天下意何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