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非常家宴

長孫無忌憂心忡忡地離開了皇宮,他覺得回去有必要好好教導一下兒子長孫衝。

無論將來是哪個皇子登上皇位,長孫家都必須有一個厲害的家主,兒子長孫衝必須要有這個擔當和能耐。

至於自己,努力想辦法將長孫家的外甥推上皇位便是了,至於最終是哪一個,那就要看他們的能耐和造化了。

當此之時,長安城裡諸位皇子府上的氣氛都頗爲凝重,雖然李佑謀反和他們無關,但國有叛亂畢竟是大事,何況這個叛亂之人還是自己的親兄弟,那就越發的非同小可了。

當然了,此事與他們也不見得是毫無關係,有人現在是想極力撇清,不想有一丁點瓜葛。有的人則像是狐狸一樣盯着,希望在這件事上有所發現,然後爲自己所用。

東宮之中,太子李承乾神情略微凝重,沉聲道:“老五謀反必定是要失敗的,就憑他的能耐和齊州那點人馬,根本成不了事。”

“殿下所言甚是,確實如此。”紇幹承基對此也深爲贊同,李佑在齊州完全就是小打小鬧,壓根就成不了事,長安城裡衆人的看法完全一致。

李承乾憂心忡忡道:“有個問題,老五過去給東宮送過不少厚禮,這要是將來戰敗被帶回長安,只怕……原本還想着有個兄弟在外能引以爲你奧援,誰曾想老五竟然失心瘋在齊州造反。”

太子殿下沒有說下去,但是紇幹承基心裡完全明白,畢竟齊王府這禮物是他收下的,之前也與陰弘智有所勾結。原本確實是一番好意,希望能給東宮多爭取一下幫助力量,卻沒想到會落得如今局面。

“殿下莫急,我們只是收過些許齊王府的禮物罷了,兄弟之間年節之時相互贈送禮物乃是正常之事。”

紇幹承基道:“除此之外。我們和齊王府再無聯繫,至於上次透露謝逸之事是通過陰妃進行的,而今陰妃已經死了,死無對證,殿下不必擔心。”

“也是,孤只是在李佑叛亂前與他有兄弟之誼罷了,並無勾結之舉,有什麼可擔心≮≮,的?沒事!”李承乾也不知是篤定一個事實,還是自我安慰,暫時輕鬆不少。

紇幹承基道:“殿下切記。近來行事做好與齊州方面劃清界限,莫要給人留下口實,便不會有問題。”

“沒錯!”李承乾深以爲然道:“如今的李佑不是孤的五弟,只是個反賊而已……”

……

魏王府裡,李泰也聽聞此事,相比於李承乾的擔心,他更多的是高興。

少了一個兄弟,等若是少了一份競爭,這本身就值得開心。何況叛亂的李佑和東宮之間還有些許聯繫。是可以用來做文章的。

這樣的消息,本身已經足夠讓人激動萬分,李泰心中也開始醞釀着如何利用這些線索,以達到期望的目標。

他的幕僚劉軒對此比較謹慎。笑道:“殿下莫要着急,一切等戰事結束之後再說,只有等齊州的一幫逆賊回到長安,纔是做文章的時候。也纔有效果。”

李泰道:“是,現在父皇最希望便是上下一心,齊心協力平叛。現在說別的……父皇會不搞笑的。”

“殿下英明。”劉軒李績不失時機地送上一個馬屁。

李泰皺眉道:“只是這平叛之事便宜了老三和謝逸……”

劉軒道:“殿下勿惱,恐怕是天意,謝逸剛好在齊州,吳王剛好在宋州,自然近水樓臺。”

“嗯,只是平白讓他們得了便宜,老三就不說了,謝逸做這許多事情,最終會不會讓雉奴得利啊?”李泰終於意識到一個有些可怕的事實。

“這……”劉軒沉吟片刻道:“齊王這一反,形勢肯定不同於以往,至於晉王殿下,如今已然成婚,自然不能再當作小孩子看待。”

不能當作小孩,那便是成年人,成年的皇子意味着什麼李泰再清楚不過,故而也算是心下了然。

“沒錯啊,本王得心裡有數才行。”李泰剛點點頭,外面便有人前來傳旨,皇帝陛下召見。

……

芙蓉園裡,新婚燕爾的晉王李治正拉着王妃王妍在湖畔曬太陽。

新婚燕爾,夫妻相互愛慕,正是你儂我儂的時候,這些天小日子過的也相當幸福,只是李治卻偶爾有些不開心。

尤其是齊州叛亂的消息傳到長安的時候,李治時常會顯得憂心忡忡,如此舉動究竟是爲何,王妍自然是知道的。

謝長史在齊州……

雖然只在晉陽有過數面之緣,但王妍對這位長史印象深刻,也頗有敬意甚至是感激。她很清,自己之所以能成爲晉王府王妃,與謝長史的幫忙有很大關係,這份恩情需要記在心上。

自打進了晉王府之後,王妍算是真正瞭解了丈夫和謝長史親厚的關係,也完全能夠理解丈夫現在的心情。

“殿下莫要擔心,謝長史吉人自有天相,何況他素有才能,自保和平叛之事肯定會妥善處置,不會有事的。”王妍輕聲勸慰。

已經長成一個高挑青年的李治輕輕點頭,說道:“自打謝長史沒能回來參加我們的婚禮,我便知道他肯定有棘手的事情要處置,現在看來果不其然。

好好的,五哥竟然在齊州反了,真是……幸好謝長史順利逃了出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王妍柔聲道:“聽說陛下已經下詔討伐叛逆,吳王殿下和英國公都調動兵馬前去支援了,想必很快就能平定,然後謝長史就能回到長安。”

“沒錯,不過今時不同往日,謝長史這次回來之後,長安的風只怕就……”李治表情略微肅穆,表情也有幾分凝重。

顯然他已經不是當初懵懂的少年,如今他已經是個成年的皇子,心智也越發的成熟起來。看待事情的眼光和深度自然大有長進,齊王李佑謀反所帶來的影響,對朝廷的影響和對自己的影響他都已經清楚地把握到。

無論自家長史是否在齊州。只要是皇子,就必然會在這個漩渦裡,誰也躲不開……

既然躲不開,那就要迎面而上,不管你願意與否,現實就是如此。

到現在爲止,李治並未多想,但他有個念頭始終存在,那就是不管將來怎麼樣,身邊都少不了謝長史的幫助。

所以他格外擔心謝逸在齊州的安危。不過王妍說的也對,擔心是無用,也幫不上什麼忙,只能暗自祈禱,然後幫他照顧好家中妻小。

就在李治和王妃有一句沒一句交談的時候,有消息從太極宮傳來,皇帝召見。

……

李治匆匆趕到皇宮的時候,才發現父皇召見的不是自己一個人,而是所有在長安的皇子。

格外皇子在宮門口碰面後。少不得面面相覷,正不明所以的時候,老宦官出現在門口,聲稱是皇帝陛下邀諸位皇子進宮前來赴宴。

赴宴?

諸位皇子腦門上都浮現出一個大大的問號。國家正遭遇叛亂,宮中剛死了一位嬪妃,這個時候皇帝卻召集兒子們開宴會,聽起來似乎有些古怪。

但事實卻是如此。英明神武的李二陛下做事向來有理有據有章法,自然不會胡亂安排事,這樣做自然是有目的的。或許還大有深意。

比如魏王李泰,站在宮門口的瞬間他已經想到了歷史上各種各樣的宴會典故,今日太極殿這場宴會雖算不得宴無好宴,但是肯定也不簡單,必須特別謹慎。

太子李承乾的心思也格外凝重,眉頭微皺,然後拖着微微有點顛簸的雙腳走進皇宮。晉王李治則跟在後面,他顯然也意識到這場宴會的重要性,卻沒有太多心思。不就是一場家宴嘛,會和往日的情形有多大不同?

走進舉行宴會的殿堂之後,李泰才真正發現不同之處何在,那就是今天的宴會只有皇子參加,公主們都沒份。

這是不同往日的現象,以往是兄弟姐妹們濟濟一堂,父皇的說法是希望通過此等方式的享受天倫之樂和手足之誼。

但是這次,諸位姐妹們卻沒在,雖說現如今大部分的姐妹都出嫁了,但基本都在長安城裡,入宮一趟再方便不過,父皇卻沒有請,由此可見……

李治懷着有些複雜的情緒進入廳堂,裡面的座次已經排好,完全是根據長幼次序排列的。當所有人都落座之後,空出來的兩個座位一下子就變得有些扎眼。

一個是排在第二座位,李治知道那個屬於三哥吳王李恪,至於二哥楚王李寬夭折的太早,李治並未見過,皇宮裡似乎對他的印象也已經很淡薄,除了一年一度的祭祀,其他場合下並無其位置。

所以吳王李恪在某種程度上就是皇帝的次子,這個情形落在一旁的魏王李泰眼中,一下子就變得有些不同尋常了。

嫡長制度,自己佔着嫡,但若沒了太子李承乾,李恪可就是事實上的長子了……

氣氛更爲尷尬的是,李泰的;另一邊也空着,按照長幼排序,那裡屬於五皇子李佑,但是他如今在齊州謀反了。而老三李恪則帶着兵馬前去平叛,兄弟倆很有可能在齊州打上一架。

宴會上的座次這樣的突兀,落在衆人眼中,一下子便覺得氣氛有些悲涼,還有幾分古怪。尤其是年歲最小的幾個,心中不免有些忐忑,臉上更是一片茫然。

就在這個時候,皇帝李世民來了,當他步入廳堂的那一刻,所有的皇子都紛紛起身,跪伏行禮,口稱父皇。

李世民沒有立即應聲,而是默默地看着一羣兒子跪在下面,目光在落到那兩個空蕩蕩的座位上,英明神武的天可汗陛下驀然一聲嘆息。

“都起來吧!”李世民出聲之後,諸皇子這才如蒙大赦,從地上站起來,然後忐忑地落座。

剛纔李二陛下的遲疑造成的壓抑氣氛無意讓皇子們有些害怕,直到此刻心中仍然有些忐忑,不知道父皇召見他們入宮究竟所爲何事。

很快,李世民給出了答案,輕聲道:“朕今日忽然想起,已經許久沒有和你們一起吃過飯了,剛好殿中省烹製了淮陽侯進獻的新作物土豆和玉米,所以叫你們過來一同用膳,也好嚐嚐鮮。”

聽到食物的名稱,年幼的皇子們還是頗爲心動的,尤其是傳說中很好吃卻又沒吃過的食物,所以忍不住食指大動。但是年長的皇子們卻聽出了不同意味,父皇說很久沒有和大家一起吃飯……

一起吃的自然是團圓飯,而皇家上次團員是什麼時候已經記不清楚了,尤其是附近人不齊全的情況下,這句話就越發顯得悲涼。

果不其然,李世民的目光落在李恪,尤其是李佑的座位上,好半天無言以對,然後輕聲嘆息。

“李佑的事情你們都聽說了吧?”李世民輕聲問出一個問題。

“聽說了。”如今幾乎舉國皆知的事情,皇子們自然是聽說過的。

“那你們作何感想?”

李世民拋出第一個問題的時候,諸皇子再次面面相覷,不禁都有些許遲疑。

太子李承乾見狀,很是無奈,身爲嫡長子他只好先開口道:“父皇,逆賊李佑不日將會被擊敗擒獲,齊州之亂父皇切莫擔心。”

“是,三哥、淮陽侯和英國公都出動了,叛亂自然會被儘快處置,五……李佑不知天高地厚,行大逆不道之舉,實在愧對君父。”魏王李泰不失時機地添上一句話。

李世民沉吟片刻,再次問道:“那你們覺得李佑該當如何處置呢?”

“謀反乃國之大罪,忤逆背叛君父更是罪不可恕……”李承乾本着定要與李佑劃清界限的原則,態度很是堅定。

李泰沉吟片刻,說道:“國有國法,李佑之罪自當由有司審理,父皇定奪……”

“嗯!”李世民輕輕點頭,轉而問其他皇子。

一羣人唯唯諾諾之後,晉王李治輕聲道:“父皇,五哥謀反確爲大罪,但念她年輕,興許是受小人矇蔽蠱惑……當然,最終還是要依照大唐律法審判,但兒臣斗膽求個情,如果可以,請父皇略微網開一面,畢竟五哥也是父皇和我們的骨肉至親……”(。

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183章 薛延陀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51章 風疾復發第52章 公主有賞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241章 高昌亂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24章 東巡計劃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268章 蒲津關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19章 再賭一把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3章 同炕而眠第216章 盼救兵第299章 除夕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19章 再賭一把第263章 黜陟使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340章 提親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52章 公主有賞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52章 公主有賞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79章 李治的興奮
第270章 少年璧人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230章 皇帝的棋盤第415章 喜事連連第197章 汗帳在望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183章 薛延陀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349章 帝怒妃怨第16章 無巧不成書第337章 癩蛤蟆包藏禍心第74章 刺王殺駕(上)第288章 五卒對百馬第325章 齊州風起第51章 風疾復發第52章 公主有賞第69章 百鬼洛陽行第407章 魏王府的臭氣將第35章 藥到待病除第100章 長安夜不寧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324章 東宮烙印第266章 睡個安靜的好覺第221章 王欲興師第420章 新人舊人第77章 佳人無恙,事有蹊蹺第127章 忌辰不知埋骨處第84章 舊愛新寵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141章 君父心思第192章 請旨長安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138章 來日之路何以擇第98章 風雪同車行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356章 還個人情第241章 高昌亂第318章 心有惡虎第41章 磨損的馬蹄第24章 東巡計劃第254章 迫人的選擇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268章 蒲津關第164章 武才人的歸宿第133章 反客欲爲主第246章 貴客盈門第335章 情已生,恨未消第381章 成王敗寇第162章 女皇的芳名第245章 敗家玩意第333章 風起浪難平第105章 危機潛藏第142章 東宮的碎瓷片第19章 再賭一把第63章 薔薇叢外河燈曳第3章 同炕而眠第216章 盼救兵第299章 除夕第248章 不想孤單的太子第136章 莫使杜若花謝去第256章 頻發幺蛾子第148章 不負佳人第177章 恩威並施第96章 失約赴宴皆有因第19章 再賭一把第263章 黜陟使第277章 阿史那思摩的客人第25章 芳心已許兩月後第187章 古怪兄妹第316章 故地重遊第340章 提親第158章 閨閣晨語第193章 君明臣賢第273章 內情出乎意料第341章 相對浴紅衣第361章 守株待兔第412章 李泰的剖白第219章 今貌復舊顏第152章 最佳媒人第396章 他還真敢啊第146章 馬周的難處第196章 家書遠方來第225章 同行歸長安第52章 公主有賞第151章 閨中諸葛第367章 是始非終第33章 一日飛馳洛陽城第147章 蔡國夫人第166章 君怠臣故第398章 大局已定第301章 拒婚契機第89章 樂遊原上訪神醫第52章 公主有賞第327章 輕鬆寫意否?第379章 何人膽大包天?第207章 紫衣徐娘第385章 皇子心病第289章 狂奔的薛延陀人第279章 李治的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