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誘之以利

“兄長,若在北天竺修建鐵道,百里造價……三百萬貫夠嗎?”

“不夠。”

張德搖搖頭,程處弼爲什麼這麼問,他是知道的。“漢安線”是個模範工程,既顯露了武漢的真正實力,也勾起了無數資金雄厚巨頭的心。

只不過,想要修建鐵路,絕非是湊點人頭就能解決的。從論證開始到正式動工,就隔了一個“崑崙海”的距離。

僅從工人素質上來講,雖說封建王朝的底層大多散漫無知,但因爲文明成熟度的不同,皇唐天朝的刁民,也比“天竺地”的順民好用。

究其原因,“天竺地”的賤民,不管做什麼事情,首先要考慮到的,就是有沒有產生“冒犯”。

這是枷鎖,無形的,看不見的。

而在“天竺地”的不少地方,唐朝內部山頭,還要通過扶持代理人的方式,來獲取更多的“天竺奴”,這是兩難的地方。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想要通過暴力手段,替代“天竺地”的代理人,那就是直接去做賤民的新主人。這並非不可行,但隨之而來的,要麼換一種體系,要麼就是順應舊時的天竺制度。

前者成本高昂,後者換湯不換藥。

所以進行“天竺奴”貿易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把賤民徹底轉移出去,離開原先的土地之後,沒有主人的賤民,就只能靠自己,或者抱團取暖。

當然唐人還有另外一個更加高效的方式,那就是把“天竺地”的種族全部屠戮乾淨,進行徹底的種族滅絕。

貞觀二十五年的唐朝暴力機器,可以做到這一點,但毫無意義。

“眼下修鐵路無甚意思。”

張德對程處弼說道,“天竺諸地想要四方通衢,靡費不比中原要少。但彼處漢胡比例失衡,倘使要修建鐵路,須三十年積累。”

“兩代人?”

“兩代人。”

不管是“減丁”還是“遷民”,本質都是爲其服務的。

以往羈縻統治的原因,是受限於技術條件,而不是統治意願。但隨着路橋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加上更加先進的通信技術,以及更加超前的管理手段,“羈縻統治”通常情況下,只有針對廢到不能再廢的地區,纔會施行。

哪怕是劍南地區,隨着龍昊、冉氏等等勢力帶來的另類產出,比如奢侈品,僅僅滿足於“羈縻統治”,這不符合帝國上層建築的需要。

在豪奢揮霍上面,談什麼滿足個人需求都是假的。就好比,李皇帝只需要一條白老虎皮就夠了,但他會嫌一百條白老虎皮太多嗎?哪怕他拿白老虎皮用來擦鞋,那也是他的事情。

再比如一個新式莊園主,他明明給奴工一天多加一餐,也不會損失太多,但莊園主會介意自己多壓榨幾滴奴工的血汗嗎?

一旦利潤追求成了終極目標,那麼其他的一切人性,都是爲其服務的,都是要爲其讓步的。

“三十年積累,除了調整漢胡比例之外,一應技術上的人才,都要培養累積。一個合格的鐵路勞工,培養起來也要一兩年。但是,培養一個管理這些合格勞工的監工,則需要五年以上的新式教育。”

純粹出賣勞力的勞工,只需要靠瘋狂地擴大生育,就可以做到。

但是,管理這些勞工,讓勞工不要自由散漫,有序地在工段上出賣勞力,就需要合格的基層管理者。

鐵路建設上的每一顆“螺絲釘”,都不是從封建王朝的土壤中挖掘出來的。

“三十年太久。”

程處弼搖搖頭,“不瞞兄長,我是想要給西軍子弟謀個出路。五年十年不打仗,當兵的日子就不好過,難捱啊。”

“眼下要修,也是先修官道。鐵路之事,可以先放一放,不過測繪論證諸事,可以先行。”

言罷,張德又對程處弼道,“五年之內,儘量都遷徙蕃人、獠人、舊時西域諸國百姓南下,如此也是可行。”

“分其田畝?”

“總要誘之以利。”

“也罷。”

兄弟二人也只是先行討論,涉及到具體的天竺大政,若是沒有中央政府的支持,這是萬萬不能的。

而且敦煌宮方面,在消化西域之後,其職能會迅速衰退。尤其是商人把握市場規律是最敏感的,商屯的利潤在衰退,“糧食換產本”的業務雖然還在進行,但很顯然敦煌宮對於糧食的需求在降低。

兵部已經有心把西域駐軍的總後方,從敦煌遷徙到北庭,至於朝廷會不會繼續蓋個什麼什麼宮,那就不得而知。

從翼國公府撤了之後,張德、李奉誡、程處弼三人又找了個地方討論。李奉誡對於天竺的事情興趣不大,他更加感興趣的,就是“國族”概念在他的推動之下,有了新的轉變。

淮揚、蘇杭的地方巨頭,又非常歡迎這種概念。

既能削弱皇權,又能動員更多的底層爲他們服務。

“兄長的意思是,最好讓東南世族願意投資天竺,從旁協助處弼?”

“朝廷威嚴用起來雖好,但也要看時局變化。萬一換了個皇帝,新皇登基的當口,怕是諸事停當,就難以爲繼。反倒是東南世族,如今實力恢復不少,自改元貞觀以來,丁口增長甚是可觀。”

這幾年南方的大型家族,人口增長率都相當喜人。如果碰上好機遇,直接就膨脹爲一流世族,典型就是湖州徐氏。

原本就是個小門小戶,但有了徐孝德和徐惠,直接成爲太湖望族,哪怕是傳統的老大世族沈氏、虞氏,也發展大大不如。

若非被李芷兒一巴掌打回原形,只怕膨脹的還要厲害。

“只怕山高路遠,大部分人不願意冒險。”

遠海航行,如果經驗不夠豐富,死亡率高得驚人。早先探索期,往往十個探險隊的船,失蹤的就有九個,最後一個能回來的,都是運氣好到驚人。

即便是度過了探索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之後,也要看運氣。天氣、海流、風向、疾病……每一個變量突然劇烈變化,可能就是全軍覆沒。

東南沿海的豪門,正因爲清楚這些,所以遠比內陸豪強更加謹慎。

無知者無畏,這纔是常態。

懂得越多,越是敬畏。

“同樣誘之以利。”

張德對李奉誡道,“給錢,給人,給船,給土地,給農具,給天竺女子……只要肯去,什麼都可以談。”

除了這些,還有一樣是張德無法親自下場的,這需要用到李奉誡。

那就是“國族”這個概念,李奉誡說大唐的青少年們爲了大唐帝國的千秋萬載咱們下海,遠比張德來說要有用。

老張高喊“爲了帝國”,那是中二病發作需要電療。

李奉誡喊“皇唐興廢,在我在君”,那就是正義的吼聲,忠誠的吶喊……

總之,區別就是有這麼大。

在揚子江下游和南運河兩岸,李奉誡就是“國族主義”的偉大導師,江湖地位非常的超然。

李狂人絕非只會披頭散髮耍帥,他手底下還有一票悍不畏死的“戰鬥編輯”和“戰鬥記者”。

“便是如此,怕也是難,此事,還需要跟進奏院的人議論。兄長還需約談東南世族,不讓點好處出來,他們是不肯出力的。”

講白了,在貞觀朝通過新方法重新振作起來的東南世族,想要讓他們切割一部分家族子弟或者家生子出去,沒有足夠的利益,頂天就是效仿吳縣陸氏,搞個分家即可。

可要是張德給足了好處,那麼大宗幹掉小支,根本毫無壓力。

“分家”就應該爲了“宗家”去死,這是理所當然的道理。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分家”或許也會爲了搏一個出路,徹底跟“宗家”分道揚鑣。

但不管是何種選擇,都必須要有足夠的利益。

通常讓一個大姓豪門的分支,願意“家於”某地,那必須是在某地有足夠的社會資源供應他們開枝散葉。

歷朝歷代以來,最少也是個XX太守。

也就是說,普通的百里侯,是不能夠滿足豪門胃口的。

“我有一個想法。”

兄弟三人在討論的時候,程處弼往往都是聽,不過這一回,他突然想起了張大素,看了看張德,又看了看李奉誡,“不若將波斯灣大‘塔巴’一事,於彼處宣揚一番?”

“嗯?”

李奉誡一愣,本想說這是無稽之談,但是轉念一想,出神道,“處弼此言不是沒有道理,此舉……有類‘分封’啊。”

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三十九章 東海鄉賢太多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十八章 放任亂象第四章 喝湯第十五章 搞定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四章 所圖第四十章 探底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四章 大驚喜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八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四章 所圖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十五章 閒聊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四章 大驚喜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四章 流言第三十章 約談第七十一章 哄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三十章 深挖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八十幾章 關洛人事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五十六章 爲了煎餅果子(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極品飛馬2(三更)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八章 接風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十一章 興旺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九十八章 安排
第七十章 事有偏差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三十章 “作死”的未來第六十一章 天下之大第六十六章 韓劇害人不淺第三十章 功德取捨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七十一章 蘇州行第三十九章 東海鄉賢太多第三十二章 鄭大娘子的焦慮第八十七章 手藝好第九十一章 罷了第八十六章 標誌第六十六章 良心(良心票!)第十八章 拆分江南第六十一章 給個機會第九十七章 趕巧第十八章 放任亂象第四章 喝湯第十五章 搞定第七十七章 無窮無盡第四章 所圖第四十章 探底第二十九章 福壽第三十五章 靈醒做事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八十二章 人物第六十五章 內心震撼第二十八章 時代嘲諷第九十七章 風平浪靜第一章 換個流程第四章 大驚喜第九十九章 一個意外第二十八章 又粗又硬第十五章 金狗腿第七十三章 路第五十八章 雅事第三十章 忍不住第二十六章 混人第八十二章 斛薛少年曆險記(求票)第八十五章 田好牛累第八十五章 有教無類第二十一章 取悅之道第五十一章 皇恩浩蕩第四章 所圖第八十章 皇后詫異第十一章 輕重不知第七十三章 歪風邪氣第十五章 閒聊第七十五章 崇道第九十一章 年關將至第二十八章 還有流芳百世(求推薦票)第九十一章 忠厚長者(第二更)第七十七章 一個願望第五章 忠孝後輩第五十三章 知識就是力量第二章 簡單答覆第四章 大驚喜第二十五章 情義第八十七章 歪打正着第二十六章 來個痛快第三十六章 高句麗君臣第四十三章 有點意思第七十五章 豺狼當道第四章 流言第三十章 約談第七十一章 哄第四十六章 表哥的進化第三章 四大天王有五個第九十九章 聖裁第三十六章 震驚第三十章 深挖第十九章 這個臘月很火第十六章 “老爺爺”第三十七章 不殺第十四章 有條不紊第六十七章 莫要欺負人第九十一章 生路第九十四章 奇葩局面第九章 不如叔父第八十二章 此事無關金錢第九十四章 二次問對第八十幾章 關洛人事第五十七章 切入點第二十九章 不需要牛頓第五十六章 爲了煎餅果子(第一更)第七十八章 極品飛馬2(三更)第八十五章 有錢的反派第八十六章 排隊第八章 接風第二十一章 食爲天第十一章 興旺第五十四章 慚愧第三十幾章 純潔的友誼第四十章 科學拍馬第六十一章 鐵板虎賁第三十章 拉一把吧第六十二章 驚人猛料第五十五章 盧照鄰(求票)第九十八章 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