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章 楊行愍的後手

“主公,不好了,劉威和米志城在白橋戰敗了。”臨淄城內,當戴友歸跌跌撞撞走進來的時候,這個消息直接讓楊行愍眼前一黑,半晌之後才強行穩住身形,轉而看着對方顫聲道:“他們兩個加起來足有三十萬大軍,比陸翊多出來整整一倍多,如何敗的這麼快?”

“劉威現如今人在歷城,米志城被俘,安仁義也不知所蹤,我軍能打的戰將快被這一戰徹底消耗殆盡了。”戴友歸嘆了口氣搖頭道:“如今山東只有濟州一道防線,主公必須將鄆州的兵馬撤回來了,確保臨淄無礙,否則的話,只怕等不到主公準備好的那一天,天策軍就該打過來了。”

“這個消息千萬不能走漏出去,不然的話下面的民心只怕穩不住了。”楊行愍被對方的話說的一震,轉而幾乎是強行注入了一針鎮靜劑,匆匆起身道:“速度要快,我們不能慢了!”

“主公放心,我去準備。”戴友歸匆匆而去,對於保密這件事他根本沒去想,自己能確保消息不流傳開,但是天策軍的暗探卻不是他能控制的,執掌帳前都和十三司對戰這些年,對方的手段他了解的太清楚了,這麼大的事情,用來打擊民心士氣是最合適不過了,對方又如何會放過這樣的機會?

所幸的是,自己也有所準備,在臨淄城外,靠近海邊的即墨,他已經準備了一個秘密武器,而且從如今的進度來看,至少可以趕得上。

實際上這也是在睹陳武的視線在此時並沒有過分的關注臨淄城本身的動靜,而且在前線連續戰敗的情況下,十三司必然會爲了配合天策軍下一步進入山東而挑動各方勢力,所以這一切都給了戴友歸時間。

所以他此時除了調動鄆州等地兵馬回防臨淄等地之外,就直接一頭扎進了即墨,映入眼前的是,十幾艘已經造好的戰船,形體龐大,而且和天策軍的戰船有着截然不同的區別。這些新造好的戰船大部分長寬比都不大,長約二三十丈,寬度也足有數丈之多,看起來更像是內河所用的沙船,底平,和天策軍水師的海上尖底海船完全不同。

“軍師,一切都是按照圖紙仿造,絕無問題。”急匆匆找來一人之後,戴友歸顧不得多說轉而道:“我們的時間不多,你們能造出多少艘?”

“這一批這幾日就能下水,加上之前的,和我們轉移出去的,足有五十艘,如果能來得及,將最後一批造完的話,一百艘應該可以湊齊。”來人赤膊上身,點頭道:“這流沙船在當年白江口大戰的時候,一船能裝四五百人,我看至少一次可以運兵數萬。”

“你們最近看到的天策軍船隊行進規律都摸清楚了嗎?”戴友歸算了算之後,轉而看着遠處的海面問道:“他們可曾來過即墨?”

“天策軍的船隊大約一月一次,運送兵糧北上,大多走的是即墨外海,在月中時分北上,月底南下返回。”很顯然,戴友歸爲了這件事做足了充分的準備,不僅僅讓人在這裡趕造海船,而且連天策軍的水師船隊行進規律也派人進行了觀察。

“你們抓緊時間,想辦法湊齊一百艘,能多造就多造。”戴友歸點了點頭,轉而匆匆離開。這是他和楊行愍想出來的最後的辦法,和李克用北上草原不一樣的是,身處山東之地的楊行愍在河北道被燕北軍團一頭攔住之後,留給他們的就只有出海一條路可走了。

而且在進入山東之後,戴友歸也發現了當年在登州附近登船出海的大唐水師留下來的資料,其中就有海船的圖紙,這讓兩人都把希望寄託到了這個上面。在中原大戰剛剛開始的時候,戴友歸就秘密負責這件事,從各地蒐羅船工,在即墨建造船塢,製造戰船。

雖然在戴友歸看來,天策軍的水師不論是規模還是戰力都比自己這倉促拉起來,甚至於連戰船都是新造的要強大太多,但是他的本意也不是要在海上決戰,而是要將自己這些人連同齊軍最後的戰隊通過海運送到三韓,他手裡有一份完整的當年大唐水師出海作戰的海圖,可以很輕鬆的沿着當年劉仁軌留下的航路進入三韓半島,在那裡,可以讓自己這些人休養生息。

從目前來看,這個計劃是可行的,至少十三司並沒有發現即墨這裡的異狀,而且陳武迴歸之後也忙着挑動山東各地內亂,接應陸翊大軍進入山東,所以對於眼皮子底下的事情根本沒心思去理會。

這種燈下黑讓戴友歸有了機會,雖然距離他所需要的能夠一次輸送十萬人渡海而去的規模相去甚遠,但是至少能夠輸送數萬人離開,就已經非常難得了。對於楊行愍來說,只有保存下火種,自己纔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這一點和朱全忠等人不一樣,在歷經了一次地盤更換之後,楊行愍集團內的大部分人實際上並沒有那麼多的羈絆,對於地盤什麼的看得也不是那麼重。這和朱全忠最後時刻堅守汴梁的做法完全不同,對於戴友歸等人來說,地盤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人在,那麼這些地盤土地城池遲早都能打下來。

這也是一開始的時候,楊行愍想要將朱全忠忽悠到山東來的一個原因,真到了自己準備周全的時候,其實他是可以將整個山東之地全都扔給朱全忠,自己帶人出海先躲起來的。在他看來,天策軍的這種席捲天下之勢頭雖然迅猛,但是新政一旦在全天下推行,必然會遭到各大士族的反對,而尤其是以山東爲最甚。這裡的世家大族實在是太多了,否則的話也不可能在他的強力鎮壓之下,尚且可以鬧出了李世南造反的事情出現。

所以他和戴友歸商議出來的結果就是,等到薛洋無法調和這內部矛盾,從而引發統治不穩的時候纔是他們出現的最好時機,所以這個地方必須距離中土不遠不近,能夠他們過得去嗎,還能回得來。

現如今這個計劃雖然出現了很大的波折,但是戴友歸卻信心滿滿,對於自己的判斷篤信不疑。

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二十四章 夜戰無雙(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中戰亂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沖天火柱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七十章 亂象紛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楔子 再回首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
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二百九十五章 三面包圍第四百八十章 應變第三百四十九章 長安之變第二十四章 夜戰無雙(下)第二百七十八章 關中戰亂第七百二十九章 反制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掃千軍第四百七十六章 金陵的反應第一百四十八章 谷熟慘案(上)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揚沙法第六百九十七章 末路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三百零九章 那你把我一起娶了?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九百四十章 人馬辟易第八百二十二章 雲臺山之戰(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沖天火柱第二百八十一章 南北夾擊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平定世家(上)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爭執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馬踏黃河第四百六十章 捆綁煽動(上)第九百一十四章 幽州動亂(上)第八百八十一章 瞞天過海第三百二十九章 鄭璠的心思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決戰(上)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火燒樑王府第六百零三章 兩強爭奪第七十章 亂象紛紛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一敗塗地(下)第二百八十章 封王開府第七百八十二章 樂溫之戰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第七百八十章 新式兵器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楔子 再回首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九百一十四章 潛藏於內第一百零二章 兵進蘄州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大包圍圈第九百五十四章 巷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齊軍譁變(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五百零九章 桂陽之戰(上)第六百八十章 巡幸東都(下)第五十八章 收服李青龍第七百二十章 心結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六百一十章 南平世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樑父山下第一百一十九章 曬鹽之法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定都之選第九百七十二章 同樣的戰術第五百三十四章 亂世飄零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唐皇現身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十八章 以戰養戰(中)第一百五十七章 算計李克用第一百三十二章 挖牆腳第九十章 各有算計第三百一十三章 唐皇的心思第四百六十九章 內鄉大戰(中)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六十章 兵進舒州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洪州(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建號立制(下)第四百六十一章 捆綁煽動(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聞風而動第九百零五章 白骨築京觀第一百二十章 朱溫投唐第八百七十三章 震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海運和漕運第四十七章 水軍出擊(三)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戮第八百一十八章 暗度陳倉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大麻煩第四百六十九章 二道山阻擊戰(下)第九百七十七章 步騎對戰第七百三十六章 火龍潛底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從一而終第四百六十五章 勝負手第六百三十五章 入局第二百二十六章 郡主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四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上)第九百零四章 檀州大捷第四百一十四章 下南洋(中)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一百九十七章 朱全忠的謀算(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天下第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名臣歸心(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接踵而至第八十九章 潤州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