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水軍出擊(六)

“啓稟主公,這是十三司發來的加急戰報,水軍營全軍將士於廣明元年九月十九在灄水河口擊敗南下的蘄州水師,一戰俘獲戰船十一艘,水軍人馬七百餘人,蘄州水師郎將李家添被生擒。所部正在趕回望江途中。”一大早薛洋就被陳瀟瀟拉着去商議成衣作坊擴建事宜。當初原本只是給那三十多名女子找到一個謀生之路的應急辦法,沒想到如今已經真的已經成了氣候。現如今陳瀟瀟手下的這個成衣作坊已經從三十多人擴展到一百三十多人,採購了數十臺織布紡紗的機械,徹底從成衣製作發展出紡紗、織布、製衣和售賣爲一體的完整的產業鏈。規模越來越大之後幾乎將太湖縣城內部的所有的女子都帶動起來。由於是陳瀟瀟主導的產業,所以在招工的時候儘可能的招收女工,這等於極大的減輕了百姓的生活壓力。要知道雖然唐末男女之防和後世相比要輕得多,但是畢竟已經沒有了盛唐時期的開放之風,中晚唐的保守已經越發的束縛住這個時代女子的生存之路,加上連年戰亂百姓生活困苦,女子的附庸地位變得更加明顯。但是陳瀟瀟的這個女子成衣作坊卻在嶽西率先開啓了女子出工的先例。而且依靠着陳家的地位和她和薛洋的關係,這位陳家大娘子私下裡已經被嶽西各界戲稱爲舒州軍主母。她所親自拋頭露面帶動的產業得到了所有百姓的擁護,再加上在家中女子進入成衣作坊工作之後帶來的收益也切切實實爲衆多的家庭帶來了額外的收益。所以不僅僅這些太湖縣的這些女子開始踊躍參加,而且還帶動了其他的產業逐漸改變對女子出工的歧視和擔憂。至少在如今的太湖縣城內,包括陳家在內的店鋪和作坊女子當家和女子出工出力的情況大傢伙已經見怪不怪了。

成衣作坊的擴建是因爲陳家第一批棉花以及黃貓山一帶今年的試種棉花全部被後勤部統一收購然後送過來防線紡紗變成第一代棉布之後,不僅僅軍隊那邊大規模換裝下了多大數萬件的冬夏軍服訂單,還需要推向市場,讓百姓能夠更加認可這種新式的面料。所以在原本的基礎上陳瀟瀟打算再次擴建兩處作坊,將紡線紡紗、織布和成衣製作三者獨立開來。薛洋倒是有些詫異的看了看陳瀟瀟,這段時間忙的沒顧得上她,沒想到這丫頭天生就是經商的料,這麼早就能夠想到集約化生產的概念了。所以點點頭道:“宿松多山地,今年宿松縣衙已經在縣內大規模推廣山地種植棉花。我看不妨在那邊設置一個專門的收購處,到時候配合宿松縣衙將百姓們種植的棉花全部收過來。一方面增強百姓種植的信心一方面也是給你們找一個穩固的原料產地,避免你們作坊爲了原料東奔西跑。”他原本還想趁此機會給陳瀟瀟灌輸一點後世的理念,但是袁襲的這份情報卻讓他暫時將這些民生事務放下,和她匆匆交代了幾句之後返回嶽西兵馬使府處理軍務。

“哼,每次都說不了幾句都被打斷離開。”薛洋匆匆而去,陳瀟瀟倒是沒覺得什麼,但是旁邊一直默不作聲的張沐雪卻冷哼一聲之後道:“瀟瀟,他有些冷落你了,你不該放縱他的。”

“姐姐你這就不懂了,他要處理的是軍國大事,豈能被這些小事耽誤?我本來也只是拉着他來給我出出主意的。現在主意不是已經出了嗎?我都沒生氣,姐姐你生什麼氣?難不成你也對他動心了?”陳瀟瀟笑嘻嘻的拉着張沐雪一邊走一邊笑道:“姐姐如果對他動心我可不介意哦,他是要做大事的人,是不會被兒女情長所牽絆住的,我也不會用這個來絆住他的腳步,我還想和他一起去掃平天下呢。”

“喲,小小年紀志向倒是不小,但是女子如何掃平天下?難不成向那些大男人一般扛槍上戰場?”張沐雪被陳瀟瀟說的面紅不已,但是隨即就反脣相譏道:“只怕我們的主母大娘子上了戰場不但沒能鼓舞士氣反倒是會吸引更多的敵人撲上來要把你給搶過去呢。”

“姐姐你就打趣我吧,回頭我就跟薛洋說去,就說姐姐你喜歡他。”陳瀟瀟不甘示弱,跟着回擊,兩女瞬間鬧成一團。

不過此時已經回到軍政司大廳的薛洋根本就不知道對方說的是自己,他在細細看完十三司的戰報之後卻苦笑道:“軍師,只怕我們不能將李家添直接斬殺。”

“主公所言甚是,襲和陸翊已經商議過,李家添畢竟是朝廷任命的蘄州水師郎將。就算是因爲偷襲望江被我軍擒獲,也不能直接像對待其他敵人那樣就地斬殺以儆效尤,否則容易落人話柄。再者說,十三司傳回來的情報,蘄州那邊面臨的狀況其實和我舒州相差不大,蘄州水師是平衡蘄州軍和刺史府之間最大的一股力量。如果李家添遭遇不測,只怕會徹底引發蘄州局勢的改變。我軍目前又沒有力量拿下蘄州,那還不如將李家添放回去,至少能夠起到穩住蘄州岌岌可危的局勢的作用。”袁襲在薛洋開口之後跟着點頭道:“以襲之見,莫不如主公趕赴望江一趟,和李家添親自談談,畢竟雖然此戰他是一敗塗地,但是我軍卻並沒有傷及他自身的性命,留着他或許還有意想不到的收穫呢。”

“哦,果如此,只怕軍師已有謀劃吧?”薛洋饒有興趣的一笑問道:“軍師打算派何人先行出手?就算是我要去,那也只是和李家添表個態,此等事情最好還是暗地裡進行爲好,上不的檯面。”

“就讓陳燁自行處置吧,他本就擅長把握人心,心思機變,這等事宜他出馬不會吃虧的。再者說李家添一個敗軍之將難道不打算付出點代價就以爲我軍能夠放他?朝廷如今面對黃巢亂軍已經是吃力萬分怎麼可能去管他一個小小的郎將生死?只要我軍放出風去,李家添已經被擒獲,旦夕之間不但李家會被徹底夷爲平地,他的水師郎將的位置也會不保。這些事情李家添做了這麼多年的水師郎將一定會想清楚的。”袁襲胸有成竹所以說出來的話是有條不紊。

“既然如此軍師安排完這些之後就隨我走一趟望江吧,讓陸翊守家。”薛洋笑道:“馬上就要入冬了,也是該找點橫財來彌補一下,不然的話只怕嚴先生都該把軍政司的門給踏平了。”

兩人給嚴明和陸翊交代幾句之後就匆匆上馬朝望江而去。臨走之前薛洋也把這段時間畫好的後世的一些機械圖紙交給了陳瀟瀟,讓他去找陳家工匠秘密仿製。只不過他本身對於這一塊就不熟悉,所以能夠想起來這寥寥幾種織布機和紡紗機還是得益於後世的好奇心,此時只能按照記憶照葫蘆畫影子,也不知道到底有沒有問題。

不過在薛洋和袁襲兩人來到望江縣城的時候雷凌卻已經提前一步回來了。大軍駐紮在望江碼頭,二十多艘戰船一字排開停靠岸邊,大隊的戰俘不斷被押送上岸之後頓時引爆瞭望江縣城百姓的氣氛。汪德邵趁此機會甚至組織了部分百姓前往水寨門口歡迎水軍將士勝利凱旋,盛大的場面讓這些鏖戰近兩個多月的將士們不知所措的同時心頭又涌起了一股暖意,各個都把身子挺得筆直,生怕在百姓面前弱了舒州軍的名聲。這一幕也讓那些戰俘尤其是李家添目瞪口呆,自安史之亂以來百餘年間還從來沒有一支軍隊能夠得到百姓如此愛戴,聽聞得勝歸來前來慰問。那些提着各式各樣食物的老百姓可是真真切切的,那臉上洋溢的笑容和興奮是裝不出來的。這對於往日裡出來基本上百姓畏之如虎的他一時之間接受不了。

而此次的主將雷凌也被眼前的這一幕給震撼到了,雖然水軍營在望江縣駐紮時間較長,但是這還是第一次得到這麼多百姓的擁護。在這些歡樂的人羣面前往日裡指揮手下船隊往來無忌的他面色潮紅,走在岸上沒有了大將軍的威風,有的更多的還是侷促和緊張。

“恭喜將軍得勝歸來。望江百姓都已知曉,將軍率領水軍兒郎擊敗賊寇,保境安民,我等感激不盡。今日這些百姓前來爲將軍和水軍將士慶祝凱旋,希望將軍不要責怪他們。”汪德邵見到雷凌面色不對還以爲他不高興,急忙走過來解釋道。

“知縣大人客氣,雷某第一次見到百姓這麼歡喜我等這些兵郎,不習慣而已。”雷凌急忙擺手道:“忽然之間覺得我等做的還不夠好,對不起百姓的殷切期望。”

“不習慣那就以後想辦法習慣,做得不夠好那就想辦法做得更好。總之,我舒州軍是百姓的子弟兵,兵民乃勝利之本,二者缺其一不能獨存。”雷凌神色緊張的跟汪德邵解釋,沒想到旁邊忽然傳來了薛洋的聲音,頓時目瞪口呆。薛洋和袁襲到的時候正巧趕上了這一波,也沒驚動其他人,只是跟在百姓堆裡,此時聽到雷凌的話二人相視一笑,當即出言。

“舒州軍水軍營營正雷凌,攜全營將士得勝歸來,特向主公繳令。”雷凌見到薛洋和袁襲兩人走上前來,頓時面色一正,快步上前,行軍禮大聲叩拜。他這句話一說出口,頓時所有的水軍將士全體下拜,全部向薛洋行禮。旁邊的百姓見到這一幕之後才恍然明白,原來眼前的這位年輕人就是他們心心念唸的小郎君,頓時間幾乎所有的百姓都跟着下拜,朝着薛洋宗聲高呼,“小郎君”的呼聲直衝雲霄,讓整個望江碼頭都跟着異常熱鬧起來。而旁邊跟着行禮的汪德邵算是看得最清楚的一個人了,這位原本的望江縣知縣在見到所有人看到薛洋身影那激動的神情就知道,這位嶽西小郎君這一刻在嶽西的地位將無人可撼動,這整個嶽西民心繫於一人之身。如果還有人妄想推翻他豈不是和整個嶽西所有的百姓爲敵?和別人不同,汪德邵年過不惑,對於百姓有着一種莫名的關注,這使得他在這一方面將百姓民心看得更重,自然也看得更清楚。

而在人羣中跟着單膝下跪行軍禮的何勝等新近歸附的將領看着人潮之中那傲然獨立舉手投足之間灑脫自信的身影更是激動異常,類似於何兵和李陽這樣的眼中直接冒出一股瘋狂的崇拜神情。這位從無到有一手打造出整個嶽西如今局面的小郎君擁有如此高的民心人望,值得他們誓死報效。

“請起,水軍營的將士們,大家請起,望江縣所有的父老鄉親們,大家起來,不要跪我。”薛洋將雷凌扶起來之後朝着那即使向自己行禮也是身姿挺拔猶如一座座豐碑一般的水軍將士不斷頷首,然後走到旁邊將汪德邵和附近的百姓都扶起來之後笑道:“今日大家前來觀禮水軍將士勝利凱旋,是他們的榮幸。因爲水軍將士鏖戰月餘等到了自己的父老兄弟姐妹的認同,大家和我一起歡迎英雄的水軍將士回家。”薛洋說完之後帶頭鼓掌,這種新穎的方式隨後被無數百姓模仿,頓時間掌聲振動雲霄。雷凌領銜的所有水軍將士在這一刻更是拿出了自己最好的姿態接受薛洋和百姓的歡呼鼓舞。

“將士們,你們打擊了匪盜,保護望江縣的繁榮和安定,不僅百姓該謝謝你們,我薛洋更是要謝謝大家。因爲你們在大江之上用自己的鮮血和勇氣向全天下表明瞭在如今這個混亂的世道還有一支軍隊能夠保護百姓保護家園,履行當初舒州軍成軍之時我對百姓許下的承諾,更是讓所有人都明白,我嶽西百姓爲了天下興亡和家國太平所做出的努力。”薛洋聲音變得高亢,走上旁邊緊急搬過來的胡梯之上,面向所有人,振臂高呼道:“這滾滾東流的長江水就是流不盡的英雄血,淌不完的平民淚,更是你們此次大勝歸來最好的功勞簿。它會將你們的功績永遠銘刻在這片土地之上,世代傳承。”

“舒州軍萬勝。”雷凌帶頭高呼,朝着薛洋猛然間跪倒在地,“主公萬勝,萬勝。”這一瞬間不需要任何人指引,在場的所有人包括無數的百姓都自發的跟着雷凌縱聲高呼。歡呼聲中所有的水軍營將士身形恍若融入了面前的這條大江之中,也融入了所有的百姓心中。一瞬間所有的將士面色都變得異常肅穆,看着眼前這位年輕的主公,心思沉靜,心念如一。

“舒州水師成矣。”薛洋旁邊的袁襲看到這一幕,會心一笑,這一刻這位智者眼中彷彿看到了更多的變化和更遠的未來。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光沖天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壓劉謙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
第二百四十九章 包圍與反包圍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兵臨漳水(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偷襲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六十四章 鏖戰獨松嶺(上)第八百五十五章 單騎對陣第九百八十六章 全軍開戰(上)第八百七十一章 出兵幽州第四百一十章 劉氏內訌(下)第七百八十七章 全局震動第九百六十章 合兵一處(上)第五百四十章 三軍圍豫章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詭異的招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改制第二百零四章 宋城之變(中)第八十三章 高駢回軍第七百一十六章 動盪第二百一十七章 封賞第二百三十七章 金陵歷風雨(十)第九百五十九章 攻城打援(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封賞拉攏(上)第六百九十三章 關門(下)第五百二十章 巋然不動第四百五十五章 三軍奪安遠(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成汭投誠第四百零一章 收復廣州(下)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七百零七章 萬源之戰(中)第二百七十一章 國無二日第九百零七章 決戰盧龍第六百一十四章 濤聲依舊第六百九十五章 打狗(中)第七百五十一章 搬空徐州第二百三十八章 急轉直下第九百二十四章 惡行傳天下(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九百五十八章 攻城打援(上)第六百四十二章 活捉李嗣源第三百五十六章 嶺南第一戰(下)第一百九十章 攻山第一百五十五章 楊家有女初長成(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反咬一口(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震驚天下第四百一十三章 下南洋(上)第一百八十六章 討要戰俘(下)第七百零五章 求和(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的舉措第七十八章 出戰廬州(下)第七百章 長安陷落第二百三十章 金陵歷風雨(三)第九百零八章 長驅三百里(上)第八百五十四章 決堤洪水第六百四十八章 內鄉大戰(上)第七百七十四章 活捉李茂貞(中)第一百一十三章 士氣第四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二百三十四章 金陵歷風雨(七)第四十五章 水軍出擊(一)第六百七十九章 巡幸東都(上)第五百四十七章 一戰收心(上)第八百二十五章 分兵作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落難聚首第九百九十七章 順手牽羊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會師第一百九十二章 燃燒的戰旗第一百二十四章 大鬧舒州第五十二章 不約而同第九百三十四章 四路奔襲(下)第九百五十七章 兵進藍田第四百一十五章 下南洋(下)第四百七十章 內鄉大戰(下)第七十五章 奪佔舒城第六百八十二章 孤城難守(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中原大變第九百一十九章 石門關之戰第三百九十二章 第四衛的任務第八百五十三章 聯兵作戰第五百一十六章 鍾傳失蹤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兵臨漳水(中)第九百七十九章 勢成騎虎第五百零七章 再戰臨武(下)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五十七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衝擊第九百八十二章 偷襲長安(下)第十九章 以戰養戰(下)第四百七十七章 輿圖玄機(上)第二十七章 生變第四十九章 水軍出擊(五)第六百二十章 荊州大戰(中)第四百九十章 攻其無備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禮制改革第五百零五章 再戰臨武(上)第六百七十五章 爭鋒相對(下)第五百二十九章 正面交鋒(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火光沖天第一千零三十章 智慧不敵神通第三百五十八章 威壓劉謙第三百零五章 王霸的道路不需要盟友